本報記者 張玉巖
今年2月18日,Apple Pay正式登陸中國,一度引發眾多果粉嘗鮮綁卡,行動支付市場正式迎來「三足鼎立」的格局。近日,
星巴克與騰訊在廣州達成戰略合作,宣布將在中國近2500間門店接入微信支付。痛苦的不僅僅是支付寶,還有Apple Pay。為什麼Apple Pay幹不過微信和支付寶?
「大概是消費習慣吧,以前一直用微信支付。」一位消費者說,「錢包裡有一些零錢,提現還要收費,不如就直接花了。」濟南恒隆廣場星巴克店收銀人員介紹,Apple Pay剛上線時,來體驗使用的消費者比較多,不過現在看來,還是使用微信和支付寶的消費者更多。
此外,星巴克一直推行通過自有的APP執行行動支付,今年7月也正式在中國推出了基於星巴克APP的行動支付方式,客戶可通過購買的星享卡綁定APP進行下單。星巴克APP用法是先購買一張一定面值的星巴剋星禮卡,然後下載一個星巴克APP並綁定星禮卡,並在星巴克門店掃碼支付。然而這種星巴克會員制度在中國卻沒有打開市場。
即便是打車,在街頭小店買零食,沒有帶現金,也可以通過手機第三方支付。以上幾個支付場景都能通過微信或者支付寶實現,不過想要通過Apple Pay來實現,則有些難度。Apple Pay是通過具有非接觸受理功能的POS進行支付的。根據以往的數據,國內的POS機總數約2000萬臺左右,其中約700萬臺完成了非接觸受理改造,預計到2017年5月所有POS能完成非接觸受理改造。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收款工具可以是掃描槍,這個跟POS機一樣存在較高成本。不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還可以採取掃碼形式,由客戶手機掃商戶的二維碼進行支付,這個幾乎就沒有成本。
街頭看車收費的大媽、路邊擺攤的老闆,安裝POS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列印一張二維碼還是完全可能的。
用Apple Pay支付的成本可不僅僅這些,對於消費者來說,首先要有一部Apple產品,還必須是帶有NFC功能的。另外使用前還要綁定銀行卡,在Apple Pay初入中國市場時,繁瑣的綁定程序,受到不少消費者的吐槽。
一位支付寶推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Apple Pay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微信和支付寶憑藉前幾年瘋狂圈地燒錢,成功地培養了消費者掃碼支付的使用習慣。據統計這兩項行動支付已經分別獲得2.7億和2億的用戶,幾乎趕上了中國信用卡的用戶人數。
其次,支付寶的推廣方式是定位依託於本地生活化支付平臺和場景,背後是強大的全國服務商群體,支付場景是全行業的,覆蓋餐飲、鮮超、美業等各個行業。
此外,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支付寶除了時不時給C端消費者搞點優惠和活動,對於B端的商家也提供市場補貼,這就推動了大量B端商家支持支付寶支付。相較之下,Apple Pay的優惠活動就略顯單薄了。
(原標題:星巴克接入微信支付Apple Pay國內市場遇冷)
本文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