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一詞頻頻出現創新對河南意味著什麼?該...

2020-11-22 河南100度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張恆楊桂芳孫科記者陳詩昂/文記者張鬱/圖

1月10日上午,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代省長尹弘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創新擺在事關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創新」成為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共計出現66次,僅次於「發展」一詞的出現頻率。為什麼河南將創新放在核心位置?創新對河南意味著什麼?河南還有哪些短板?應該怎樣去做?記者採訪了多位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專家學者,希望能從中找到答案。

耿明齋

耿明齋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

「要讓河南經濟繼續保持活力、持續增長,創新能力必須上來」

解讀

河南首次將創新放在最前沿、最核心的位置

耿明齋接受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時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是河南在布局省域經濟發展戰略時,第一次將創新放在最前沿、最核心的位置。

在耿明齋看來,創新對河南經濟繼續保持活力、持續增長意義重大。

他說,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依靠投資、出口和資源的消耗來實現,河南也因此實現了經濟的十幾年高速增長。

耿明齋說,從在經濟中的佔比來看,河南資源型的產業佔比較大,目前佔經濟比重仍接近40%。「能拿得出來的產業、企業基本上都還是傳統型的。這些產業、企業的生存發展,要通過結構轉型、產業改造來實現,而這一過程需要創新來支撐。」

耿明齋認為,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需要有一批新的產品、產業、業態成長起來,來實現對傳統產品、產業、業態的替代。而這正是河南所缺乏的,也需要通過創新來實現。

就耿明齋的觀察來看,近10年來河南在中部地區的經濟比重下降了約4個百分點。他認為,河南的經濟增長原動能是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投資,但是這些因素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弱,要讓河南經濟繼續保持活力、持續增長,創新能力必須上來。

現狀

這些年,河南創新發展有成績,也有短板

創新型人才引進等方面是亮點

耿明齋認為,這些年河南在創新發展方面確實做了不少努力。比如,著力培育了兩所具有創新能力的大學進入國家的「雙一流」行列。「在這一輪全國大學重點支持的布局當中,河南還是做得不錯的,是個亮點。」在創新型人才的引進方面,河南下的功夫也不小,有比較突出的成效。

在支持企業創新方面,也有一些比較突出的亮點,比如出現了中鐵裝備、宇通客車、仕佳光子、中信重工等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

營造創新氛圍等方面存在不足

在耿明齋看來,河南在創新氛圍的營造上還比較滯後,對創新在整個經濟發展當中作用的認識,也有一些滯後。「也就是說,缺乏一些具有全局性、戰略性、長久影響力的創新活動的舉措。」

受訪時,耿明齋表示,河南創新能力不足的短板是多方面的。

首先,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河南創新要素聚集的規模、厚度與發達省份有較大差距。原因是河南聚集創新要素的平臺數量少、質量不高,也就是高水平大學、高端的研究機構有欠缺。

其次,河南做了很多有突破性的嘗試,但是還遠遠不夠。比如,在突破高水平大學、高端研究機構等這些創新平臺的約束方面,力度還比較欠缺。河南應向國家呼籲,在河南布局一所教育部直屬的高校、布局一個中科院直屬的研究所,補足創新能力不足的短板。

耿明齋認為,這幾年有一種認識上的偏差:一說創新,往往比較關注個體人才的引進,忽視平臺的引進。相比之下,效果更好的是實現人才的成批引進,而這需要通過引進平臺來實現。

苗擁軍

苗擁軍

省政協常委、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企業既要注重日常微小的創新積累,還要在關鍵的時候敢於實現跨越」

案例

企業要注重微小的積累,也要敢於跨越

苗擁軍接受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既要注重日常微小的創新積累,還要在關鍵的時候敢於實現跨越。

安圖生物的每次跨越發展都來源於創新。第一次跨越使企業的經營上了一個臺階,也為創業初期的公司帶來了第一桶金。第二次跨越開發的產品,目前已經成為安圖生物的主流產品和主要利潤來源。「這兩次創新和跨越對我們意義都非常大,所以創新對於安圖生物來說,是獲得發展的基本動力。」苗擁軍說。

苗擁軍認為,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最根本手段是創新。就生物醫藥產業來說,當前更加面臨著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緊迫性和壓力。創新的導向是需求,就供給側角度來講,就是能夠提供更有差異性、更有附加價值、更能符合臨床要求的產品。

建議

創新要立足於本省的實際情況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形成有利於創新創業人才競相成長、脫穎而出的激勵機制,讓各類創新主體的創造源泉充分湧流、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苗擁軍認為,在創新團隊建設上,首先我們一定要盡力搭建自主創新和研發團隊,在團隊搭建過程當中,要保持一種向全球開放和學習的態度,這樣能夠向國際和國內先進的技術學習,甚至是聘請這些顧問和專家來提升我們自主研發團隊的能力。

其次,也要考慮能夠在技術先進的地區來布局研發機構。比如說在國內的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在國際上的日本、北美等地來布局研發力量。這幾年,隨著河南省社會經濟的發展,吸引人才的條件也在變好。對安圖生物來說,隨著企業的發展,特別是上市之後,企業吸引人才的能力越來越強。

「創新對我省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河南省在資金實力、人才吸引等方面,並不具備明顯的優勢。所以說,我們的創新也要立足於本省的實際情況,本省的優勢產業要加大創新力度,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要加大創新力度。」苗擁軍認為。

相關焦點

  •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揭秘:這個詞為何在報告中出現39次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收官、「十四五」規劃編制——「歷史交匯」的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哪些關鍵信息?起草背後又有哪些故事?《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孫國君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政府工作報告透露脈絡 中國創新驅動發展將打組合拳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8日在參加全國政協科技界聯組討論時表示,去年黨中央和國務院對科技創新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問題作出了規劃部署,今年接下來將重在落實。事實上,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16年重點工作中,已經能看出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組合拳」的脈絡。
  • 「雙循環」對河南意味著什麼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背景、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是什麼?河南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將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本報成立新發展格局課題組,推出一組兩篇報導,今日刊發第一篇,敬請關注。  人類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個時期以來,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揮之不去,多邊主義和全球化經受挑戰……歷史,正站在新的節點之上。
  • 小知識:揭秘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怎麼寫成?
    資料圖★★起草組揭秘《政府工作報告》怎麼寫成?政府工作報告是什麼?黃守宏表示,在今年的報告中,「改革」一詞出現了97次。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歷年來最多的,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黨和政府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12個高頻詞、16個「名詞解釋」助你讀懂政府工作報告
    1月10日,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河南人民會堂開幕。記者通過對政府工作報告全文進行詞頻分析,理出了12大高頻詞。這些高頻詞把河南的方方面面匯聚到一起,透露了河南省2020年的工作重點和發展方向。
  •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各項「改革」
    改革、深化改革、推動改革、深入推進改革……《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二字出現了77次。報告指明了2014年工作的方向、表達了政府深化改革的決心。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各項改革。
  • 《政府工作報告》部分詞語解釋
    「四個著力」「四張牌」    這是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時提出的重大要求和殷切期望。「四個著力」,即著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著力做好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工作,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執政骨幹隊伍。
  • 產品的PoC對於創新意味著什麼?
    當提出一個新穎的商業想法,渴望將顛覆性願景變為現實,這期間的過程複雜難度可想而知。  在10輪融資中,該公司總計籌集了14億美元。然而問題是,Theranos技術完全沒有發揮作用,導致公司於2018年關閉,其創始人被提起欺詐指控。  為什麼要提到這個被認為是生物技術領域最臭名昭著的故事?  因為這是一個概念證明(或缺乏概念證明)如何確定給定的完美示例,它缺乏一系列的臨床試驗和對數據的深入分析。
  • 張鵬: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新亮點梳理
    一、回顧2014年主要工作  我們首先進入到第一個階段的交流和學習,就是2014年政府工作的回顧以及相應的主要內容。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回顧中分三大板塊來論述2014年的工作。第一大板塊是把我們在2014年工作中取得的成績進行了匯總。
  • 在科技創新上,美國刻意隱瞞了什麼?
    01舉國體制 近些年,針對中國科技創新的攻擊性評論中,「舉國體制」一詞常被一些外國媒體拿來作為攻擊點。然而,二戰後美國高科技霸主地位的形成,恰恰來自於自身的「舉國體制」,而且這一體制與軍事工業密切相關。
  • 2021政府工作報告,請你建言獻策!
    2021年即將來臨 在新的一年中 你對2021年政府工作有什麼意見建議? 現在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一策」活動 公開徵集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 對2021年金堂縣人民政府工作的建議
  •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光伏」「風電」一關鍵詞「去掉」下的定位之變
    近幾天,不論是對哪個行業和領域,最受關注的無疑是一年一度的兩會以及政府工作報告了。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而言,涉及到可再生能源方面,當然包括細分的風電、光伏發電,有直接關聯的是政府工作報告裡的這段話。「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
  • 頻頻提起的「共建共享」 究竟意味著什麼?
    大家在如火如荼地建設5G網絡的同時,「共建共享」隨之成為一個熱詞,頻頻被提起。不禁好奇,以前不聽說共建共享,怎麼5G時代屢屢出現?共建共享究竟「共」的是哪一部分?會不會降低5G投資?給運營商省錢外還有啥好處?
  • 華為創新中心在河南加速複製,信陽是第七站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楊霄 實習生 孫海玉 文/圖)華為在河南籌建的第七家創新中心已在進行中。10月10日,在信陽市林志高科技孵化園,信陽溮河區政府與華為公司為華為信陽城市產業雲創新中心舉行揭牌儀式。
  • 多地官員客串「主播」 工作創新中體現服務型政府理念
    現象 疫情期間多地官員客串「主播」如果說2019年李佳琦、薇婭等網紅的大紅大紫讓電商直播成功「出圈」,那麼2020年初,市長版、縣長版「李佳琦」的出現,則探索了一條政府為農業生產經營者服務的新形式。改革 工作創新中體現服務型政府理念在不少人的印象裡,官員要麼開會,要麼考察,大多數時間都是一種嚴肅的狀態。但在直播間裡,官員以一種更加輕鬆的姿態與網友直播互動,不少李佳琦式的帶貨網絡用語也頻頻出現。例如,為文昌打call,一起「種草」買買買吧!
  • 北體大師生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回顧2019年和今年以來工作,報告今年發展主要目標和下一階段工作總體部署。「在當前形勢下,政府工作報告就是我們的強心針。」「內容實,鼓舞人心。」「政府工作報告回應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在開幕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引發了北體大師生的熱議。
  • ...區域創新創業發展指數報告」發布!區域創新創業的量化「全景圖」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由中創凱立達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組織多位業內專家共同研究製作的一份《中國區域創新創業發展指數報告》(下稱「報告」)正式發布。據介紹,該區域創新報告所採用的數據,皆來自地方政府對外發布的公開數據;區域創新創業發展指數的指標體系包含: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創新成效、創新創業環境等四個一級指標和28個二級評價指標。
  • 【代表聲音】金維加:從報告中感受到強烈的創新脈動
    原標題:【代表聲音】金維加:從報告中感受到強烈的創新脈動人民網合肥10月30日電(韓震震)在安徽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中,作為安徽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滁州市政協副主席、天長市委書記金維加感受最強烈的,就是報告中對「創新」的濃墨重彩。「最強烈的感受是,創新的聲音,創新的弦律,創新的脈動。」
  • 如何深讀40年來最短政府工作報告?如何參透總理金句?財聯社對話...
    無論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還是李克強總理答記者問,均持續成為頭條熱點。財聯社記者就全國兩會中涉及的經濟、金融相關問題採訪了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政府報告把穩就業保民生放在優先位置。在李克強總理回答記者提問中,「保」字成為使用最頻繁的字之一,全場發布會,總理一共提到34次。
  • 博鰲亞洲論壇創新報告2020發布:中國創新國際競爭力快速上升
    《博鰲亞洲論壇創新報告2020》12月2日在北京發布。這是博鰲亞洲論壇圍繞科技創新發布的首份專題報告。報告指出,亞洲特別是東亞正成為全球最具創新活力的區域之一。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地位快速上升,是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唯一進入「全球創新指數」前30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