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打出「組合拳」,有望大大加快我國的科研成果轉化步伐。
據了解,創新驅動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已經擬定,預計不久將正式發布,科技部還將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行動方案」。對此,權威人士表示,這將是一份相當有含金量的行動方案,包括配套政策、各個領域積累的成果包,以及資金支持和配套體制改革等一攬子內容。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8日在參加全國政協科技界聯組討論時表示,去年黨中央和國務院對科技創新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問題作出了規劃部署,今年接下來將重在落實。
事實上,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16年重點工作中,已經能看出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組合拳」的脈絡。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年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提高實體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此外,報告還提出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權期權稅收優惠政策和分紅獎勵辦法」等。
從更長遠來看,新的五年計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也對此濃墨重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位居第二篇章。規劃提出,「要破除束縛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制度障礙,優化創新政策供給,形成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成果高效轉化、創新價值充分體現的體制機制。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和收益分配機制,構建普惠性創新支持政策體系。」
記者了解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文件,從基礎研究到十大技術體系,再從政策、機制、環境到對地方政府的任務要求等,都將有系統的闡述。
另外,不久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5項政策措施,包括鼓勵國家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通過轉讓、許可或作價投資等方式,向企業或其他組織轉移科技成果等。
據悉,目前科技部還在制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行動方案」,其中包括各個領域超過500個項目組成的「成果包」,這個「成果包」先期以國家科技計劃和國家科技獎勵的獲獎成果為主,一旦成熟就將向社會公布。
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上述提及的各個領域積累「成果包」之外,該行動方案還將包括配套政策,以及資金支持和配套體制改革等一攬子相當有「含金量」的內容,可以預計該方案落地後,將大大提高中國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