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就是深圳人」,但是來了能不能讀書,這個深圳人說了不算。」
2018年在園幼兒數達到53萬,2009-2018增長近137%,超過北京、上海,排全國第一;2018年底小學在校人數已達102.80萬人。
據不完全統計,深圳2019年全市缺口漲至約7.1萬個,相比2018年上漲21%。其中小學學位總缺口6.1萬個,較2018年4.85萬上漲約26%。初一學位缺口將超1萬個。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深圳經濟社會在不斷發展,人口不斷高速淨流入,疊加二孩政策實施、港澳籍適齡兒童放開入學等因素,深圳學位供應壓力只會越來越大。可以說,深圳學位"苦"家長久矣。
現在無論是人口總量、人口流入速度、市民年齡結構、新生兒數量、幼兒園和小學生數量,對深圳各階段學位需求每年都是極大的挑戰。
冰冷的數字背後都是未來深圳對學位以及學區房最原始且慘烈的需求!
然而,殘酷的現實是:學位年年新增,缺口連連擴大!
近期深圳深高南學位風波以教育局回應:「單身公寓不配學位」宣告一段落,另一邊南山區南二外確定掛牌蛇口赤灣學校價格迅速衝破10萬+,在教育資源最貧瘠的四大一線城市深圳,學位房的無疑的捆綁了房產價值巨大的附加值,一旦房產失去學位的功能屬性,房產學位的附加值泡沫馬上崩坍,這就是深圳目前演繹的學位分配問題,同時學位分配的問題也帶動著巨大的房產價值變化。
一邊是深高南學位5個小區出局......
另一邊是南二外掛牌赤灣學校......
這種教育資源的從新分配也是房產價值的從新評估,學位掉隊房產價值直接就懸崖式崩塌,注入新的學位房產價值無疑坐上直升機,未來這種不確定性的學位分配是否會加頻?
01.
5月29日,深圳高級中學地段一部分小區家長收到了初審不合格的信息。這些小區分別是:泰安軒、泰康軒、竹園小區、財富廣場、泰然公寓、杭鋼大廈、有色大廈和安華小區。這8個小區的錄取基礎分數從一類80分降為三類70分,意味著他們的小孩不能順利讀深圳市高級中學南校區。
此事事發突然
在此之前
並未收到任何通知自家房子歸為「三類」
因此
6月1日
深高南8小區業主
再次集體來到福田區教育局
希望教育局給予明確回應
6月3日
經過與業主溝通後
福田區教育局給深高南發函
泰然公寓、財富廣場、杭鋼大廈、有色大廈和安華小區就沒有那麼「幸運」,這5個小區因為土地性質屬於非居住用地,只能按特殊性質房產申報,也就是基礎分降為三類(70分)。
由於對房屋性質存疑,教育局表示,如果國土局認定泰然小區是居住用地,就承認泰然小區是一類。
教育局此言一出,集體請願的業主們迅速調轉方向,把焦點對準了國土局,希望國土局能出具公函,證明泰然小區是居住用地。
把這個鍋甩給了國土局,教育局可算是鬆了一口氣。沒有一點點防備,「鍋」從天降,可愁壞了國土局。
這些小區的業主目前收到一條系統簡訊,要求業主按此重新提報學位申請。
深圳電視臺都市頻道曾採訪了深圳高級中學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
「有一群千萬級商品房的業主,擔心自己的積分不夠,早早提出教育局有規定,應優先招收住宅業主,周邊的二三十平的單身公寓不屬於住宅,不能與自己享受同等積分待遇。」
最終教育局以:單身公寓不配學位結束了這次深高南學位風波~
可謂雷厲風行的手腕。
02.
此次決策層高明之處是犧牲老破小為代價,即能保護頭部(豪宅)得利者,又能釋放出一大部分學位,注入新鮮的血液。從行為來說是很冒險的,誰也不想頂著罵名。
一頓操作猛如虎,深高南幾個出局的小區除了面對學位的失守,接下來面對更大的挑戰是房價的雪崩。
目前財富廣場在售房源53套、泰然公寓在售房源40套,單價從超過12萬一平的價格一下子被打到8萬多,未來的掛盤肯定是存在一個增量的現象,價格毋庸置疑是繼續下滑,失去了有力的武器,回歸到原來該有的樣子「老破小」。
這類房子一直享受學位的紅利,本身房產價值就超越了地段所定位的價值。部分的小區物業和房子內部狀況差的無法想像。
學位失守的業主下跪是沒有用的,對於補救方法的建議是拋售離場,購買房產證帶有住宅用途的學位房。
03.
另一邊赤灣學校的家長們就亢奮了,一直雲裡霧裡傳言南二外的消息終於得到了確認。
官微直接將赤灣學校校長的前綴加了二外集團,這基本上是挑明了情況。
赤灣學校於今年2月啟動擴建,現在又是掛牌名校。排名很一般的赤灣學校這次是逆序突圍。這個全市排名前十,穩坐南山第一寶座的學府成績一直以來非常穩定。
小區的業主們在經歷了默默無聞的學校突變成名校掛牌,這種喜悅最直接的體現大概就是房價了。
名校落地反應最快的還是房價,目前學區內典型的社區價格已經接近了10萬均價,但是赤灣學校雖然掛牌南二外,從目前的成績來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名校掛牌房價也會坐上直升機,可以參考今年的水圍小學掛牌荔園、梅林學校確認明德體系,均價漲幅直接就突圍1-2萬一平。
04.
此次深高南以及龍華、光明等區出現一些學位房入不了學的問題,無疑是給一位追求學位房的追求者敲響了警鐘。一旦失去學位的掩護,學位房就馬上進入空擋期,這種不確定性的現象會繼續增持嗎?
答案是:有可能
今年是教育改革大洗牌:多校劃片、公民同招、隨機派位
要來了~
簡單講一下,「多校劃片」針對的是「單校劃片」。「單校劃片」下,某學校對應某個(某幾個)樓盤,只要買了名校對應的樓盤,小孩就能100%入讀這個學校。現在,名校對應學區範圍擴大,房子和學校不再「一對一」掛鈎。劃片範圍內任何樓盤的住戶,都可以申請片區內的學校。
「公民同招」,針對的是原來的「先公後民」。在上海、廣州等,民辦教育質量很高,但要考試(俗稱「掐尖」,對片區沒限制)。很多家長拿學位房對應的公辦學校做「保底」,全力衝刺優質民辦學校。考不上,再退而求其次,去公辦上學。現在,公辦民辦同時報名,你只能選一個。
「隨機派位」,針對的是對口直升。原來,幼升小也好,小升初也好,對口學校全部錄取。新規下,凡是劃片範圍內的學校,都可以申請。大家都想上好學校。怎麼辦?搖號!搖中的上名校,搖不中上普通學校。現在,即便買了學位房,可能也上不了好學校。
學位房的不確定在增加,沒有更深的護城河就難以抵擋市場的風險,深圳中考錄取率只有50%左右,而高考平均錄取率高達90%,所以很多學位房的追求者就算小孩沒有跨越中考的那50%,還有50%的希望在房價裡面。
優質教育資源上面的巨大缺失也導致了優質學位房價格持續走高,未來學位房不確定性也可能持續頻發,對於未來如何選擇優質學位房是個技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