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得那位辭職申請書上,只寫了一句話的顧少強: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簡短的一句話,她就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
後來,記者採訪顧少強說:
關於她辭職這件事,並非衝動,而是經過理性的考慮,辭職並不是因為體制的束縛,離開只是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
其實,這個想法與孫儷和哈佛的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不謀而合。
德魯·吉爾平·福斯特說過:
世界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絕對不僅僅局限於學習他國的語言。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學習陌生的文化與歷史,他國的人文與生活。
看到這裡或許你會反駁我,一個孩子還那麼小,讓他去那麼多地方,他根本就記不住又有什麼用呢?左不過是在浪費金錢。
這一點,我就用孫儷的一句話來給你們解釋。
「其實不需要他記得具體事情,很多東西不需要你去講,他眼睛看到了,其實他就學到了,這種影響是無窮的」。
其實說白了帶孩子出去陌生的地方並不是為了玩耍,而是要增加孩子的見識,提升孩子的眼界,用讓他用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去理解這個世界。
見識世界
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每年都會帶孩子去一個陌生地方旅遊,在旅遊的時候讓孩子學會當地的語言、文化、習俗。他還說,當孩子有了孩子,她就又多了一個新的旅伴,會發現更新鮮的世界。
其實有很多父母都覺得帶孩子出去是很麻煩的,不光要抽出時間陪孩子,還要去規劃路線,注意孩子的身體狀況等等。如果你真的帶孩子出去走一次,你就會發現,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對知識的渴望,而他們見識的越多,對知識的渴望就越大。
現在的孩子們,很多時候是在家裡玩手機,看電視、打遊戲、刷抖音,這些並不能給孩子帶來一絲一毫的好處。長時間還會導致孩子一直沉迷於這種自我滿足的狀態,在為人處事上也會有很大的短板。
所以認識世界,欣賞世界是孩子人生路上頂重要的一科。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孩子多讀一些書就能夠增長見識,如同行千萬裡路。
所以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除了旅行,讀書就是他認識、欣賞世界的另一扇窗戶。
而這種一般都基於家庭條件並不是那麼優越、時間和經濟上不允許的,你不能讓孩子身體力行的在路上去看世界,那麼我們就可以坐在家裡,通過書籍讓思想遨遊於世界。
我自己也是一個旅行愛好者,雖然我沒有太多的時間帶孩子去更遠的地方,但是家周圍的幾個省市我也常常帶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有的時候孩子突然間問我一件事情我也不知道,我就讓孩子自己去看書,自己去尋找答案,我給他買了有很多的關於地理和世界的書,他也很喜歡看,我也很喜歡看,總會在書中找到一些我也不知道的新鮮事。
我的孩子最喜歡的一本是《小學生人文旅行讀本放眼看世界》,它是一本在列國週遊的孩子「米加」的小遊記,雖然他是個虛擬人物,但是可以更好的將孩子帶入,更容易身臨其境。
故事的風格很幽默,更像是一本小說的形式,通過五大洲的經歷帶孩子認識世界,還有趣味題,讓孩子帶著新奇的疑問去探索世界
增加眼界,認識世界,不會讓孩子在別人的經歷裡羨慕世界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