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20】 「繼續在致富路上奔跑」——湘鄂皖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2020-12-27 西部網

初冬的早晨,天色微亮。75歲的安徽省懷遠縣新莊村村民唐元標來到設在村中的草編扶貧車間,開始一天的工作。

上午10點,遠在千裡之外,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龍姐農家樂」的後廚,女主人龍興花正忙著為遊客們準備飯菜。

下午2點,湖北省利川縣的一條「網紅街」上,身著土家族民族服飾的「么妹兒」何貞碧,正通過「村花直播」平臺向網友推銷當地特色豆乾。

近期,「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南線採訪團奔赴湖南、湖北、安徽三省,深入30餘個採訪點探訪當地脫貧攻堅「答卷」。從秘境湘西到魅力恩施,從山城懷化再到梨都碭山,採訪團親身見證了一個個曾經的貧困村正發生著喜人變化,一個個特色的扶貧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一張張充滿自信的面龐神採飛揚……

政策指路:不掉一村、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圖為湖北省興山縣高嵐村村民李明興一家所居住的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圓夢家園」。人民網記者李源 攝

「原先是靠天吃飯,家裡主要收入就是兩三畝水稻的收成,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想都不敢想。」擺脫貧困,對湖北省興山縣高嵐村的李明興一家來說,曾經是遙不可及——李明興的老伴兒曾經摔斷了15根肋骨,長期臥病在床;二兒子李斌先天小兒麻痺,幹不了重體力活。

如今,縣裡實施的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希望。當地還為李斌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每年能有9000元的固定收入。除了社保、低保,李明興、李斌還能通過在附近景區就業每年增收兩萬餘元。

李明興一家的脫貧經歷並不是個例。採訪團調研發現,不少地方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扶貧政策,實實在在地惠及了當地貧困群眾。

在安徽省利辛縣鞏店鎮的菌業扶貧基地,記者見到了曾因身患癌症致貧的魏國堂。他介紹,得益於政府實施的健康脫貧工程,經過新農合報銷、大病醫療救助及「351」兜底政策,家裡再也不用為看病發愁。「我現在基本花不了啥錢,一個月務工還能掙兩千多,挺滿足的!」魏國堂笑著說。

圖為湖南省保靖縣隘口村村民張紹紅(右)展示自家茶廠的手工炒茶。人民網記者李源 攝

「以前連雞蛋都捨不得吃,買個油都得精打細算。」 湖南省保靖縣隘口村村民張紹紅家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小兒子因病致殘,巨大的醫療費缺口壓得全家喘不過氣。近年來,依靠縣裡的脫貧產業幫扶政策,村裡送茶苗、送肥料,落實產業獎補資金,張紹紅逐漸將黃金茶種植產業發展了起來。如今張紹紅不僅建起了大房子,辦起了茶廠和農家樂,還打算買一輛汽車。

……

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舉措落地生根,一大批特色產業在貧困地區拔節成長。「正是有了這些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扶貧舉措,我們才能夠做到解決絕對貧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不留『鍋底』。」湖北省興山縣副縣長餘宏珊說。

產業帶路: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

圖為湖南省鳳凰縣菖蒲塘村水果產業園。人民網記者李源 攝

武陵山深處,湖南省鳳凰縣菖蒲塘村的水果產業園裡,沉甸甸的蜜柚掛滿枝頭,一片豐收的景象。

「有女莫嫁菖蒲塘,家裡只有爛籮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菖蒲塘村貧窮境況的真實寫照。近年來,菖蒲塘村堅持將水果種植作為主導產業,依靠技藝傍身、科技興農、果業延伸、網絡銷售,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工作「樣本」。

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一路走來,採訪團欣喜地看到,一批適合當地發展、行之有效、可持續的扶貧產業脫穎而出:

——湖南省鳳凰縣把旅遊作為扶貧攻堅主導產業,通過政府主導、景區帶村、能人幫扶等方式,輻射帶動近2萬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脫貧。

——湖北省秭歸縣大力發展柑橘優勢產業,積極探索智慧農業,做大做強產業鏈條,完善物流電商服務體系,走出了一條「政府支持、片區推進、企業領銜、合作社跟進、柑農受益」的柑橘銷售新路,30萬農民有了「致富樹」。

——安徽省懷遠縣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全面推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組織1295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園區及扶貧基地帶動51個貧困村、40個重點幫扶村、17640戶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

圖為安徽省懷遠縣曹河村一家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日光育苗溫室。人民網記者李源 攝

「如果沒有合作社的幫助,俺家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脫貧呢。」自從建立大棚蔬菜基地並成立專業合作社後,安徽省懷遠縣曹河村村民張君保心中就有了「主心骨」。近年來,合作社每年為種植蔬菜大棚的貧困戶免費提供價值1200元的西紅柿種苗2000株,同時提供產前培育、產中指導、產後銷售等一條龍服務,統一採購農資,統一標準化管理,統一包裝銷售,讓群眾掌握技術、懂得經營。

產業興旺了,村民富裕了,山村紅火了,一個個特色產業帶動貧困群眾甩掉窮帽子,走向了新生活。

就業鋪路: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

圖為湖南省沅陵縣易地扶貧搬遷點太安社區內的服裝加工扶貧車間。人民網記者李源 攝

「以前一直和老公在上海打工,一年才回一次家,孩子只能公婆幫忙照看。」在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太安社區的扶貧車間裡,談起曾經的外出打工經歷,吳豔豔內心充滿了對老人、孩子的虧欠之情。

去年,當地易地扶貧搬遷點太安社區建成,吳豔豔一家搬進了新房。隨之而來的還有新工作,今年年初,吳豔豔通過當地線上招聘平臺,順利入職社區內的服裝加工工廠。

如今,「上樓生活,下樓做工」,不用出社區就有了穩定的收入,孩子和老人也能兼顧,吳豔豔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播撒就業「金種子」,加速收穫「致富果」。採訪團調研發現,完善就業服務機制、搭建就業服務平臺、拓展創新就業渠道、加強技能培訓已成為各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發力方向,有效帶動了當地貧困群眾「錢袋子鼓起來,腦瓜子活起來」。

圖為安徽省碭山縣一家水果罐頭公司的生產車間。人民網記者李源 攝

「離家近,每月還能掙個3000多,我覺得挺好。打算一直幹下去!」在安徽省碭山縣一家水果罐頭生產車間裡,44歲的馮豔娟向記者介紹,早些年她帶著孩子僅靠務農和打零工餬口,三年前來到這裡務工,掙錢顧家兩不誤,日子漸漸有了起色。

近年來,碭山縣通過走訪、梳理本地重點企業用工需求,採取點對點的方式,支持重點企業優先招用貧困勞動力。此外,全縣大力支持貧困戶創業,鼓勵引導碭山電商協會指導貧困殘疾人開設網店,實現網上創業。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李娟身殘志堅,幫助貧困戶銷售水果40萬餘公斤,直接帶動周邊12戶貧困戶走上電商脫貧路;另有140餘名殘疾人成為電商達人,走上創業致富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能在家門口學手藝,既方便又輕鬆,還能多點收入。」湖北省利川縣柏楊壩鎮的脫貧戶舒作香利用空閒時間做編織,枕頭、坐墊、果盤、手提包、挎包……通過售賣草編產品,56歲的舒大姐平均每天可以額外收入100元左右。

「手編」正逐漸成為當地留守婦女的新收入來源。據介紹,柏楊壩鎮整合就業創業資源,牽頭創辦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聘請當地手工藝編織大師對留守婦女進行培訓,並對學員提供培訓補貼,目前已培訓留守婦女近1000人。

「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思想沒了市場,貧困群眾脫貧的主體意識被充分激發。腦子轉起來、心裡熱起來、身子動起來,掌握一技之長的人們,正大步奔跑在小康路、致富路上。

編輯:韓睿

相關焦點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 | 幫扶路上「鳴」鞭馳,脫貧成果「曉...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 | 幫扶路上「鳴」鞭馳,脫貧成果「曉」日升 2020-12-26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勝2020 丨中央、省級媒體聚焦吉首脫貧攻堅
    紅網吉首站11月20日訊 (記者 石豔)11月18日下午,由中央網信辦舉辦的「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馬頸坳鎮隘口村,來自中央和省市媒體的記者們雲集於此,看山村蝶變,談致富心路,通過鏡頭和筆講好吉首脫貧攻堅故事。
  • 【百日攻堅劃重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百日攻堅劃重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020-12-15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一線,於平凡中見偉大
    2020-11-18 17:35:32來源:用戶投稿作者:張續亮11月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外記者見面會,來自國鐵集團的5位鐵路扶貧一線幹部和典型代表講述了鐵路扶貧故事,並答記者問。近年來,數以百萬計的扶貧幹部,把青春和熱血灑向扶貧一線,用堅定且忙碌的腳步,在深山戈壁中闖出一條又一條致富的康莊大道。
  • 脫貧攻堅在路上 | 招賢納智+科技加持,浠水小菱角撬動致富大產業
    脫貧攻堅在路上 | 招賢納智+科技加持,浠水小菱角撬動致富大產業 2020-10-20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華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中國華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發布時間: 2020-10-19 10:14:59   來源:  作者:   編者按:2020
  • 「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唱響脫貧攻堅好聲音
    近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的「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正火熱進行。來自中央和地方重點新聞網站的30餘名記者分赴南線、北線、中線11個省區展開集中採訪。以中線為例,在過去的數天時間裡,媒體記者們深入陝西、寧夏一線,採取圖文、微視頻、移動直播等新媒體報導形式,生動立體展現近年來脫貧攻堅的喜人成果。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女性書畫攝影作品展開展啦!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女性書畫攝影作品展開展啦!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2020年12月8日上午,由自治區婦聯、自治區文聯、自治區扶貧辦聯合舉辦的「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女性書畫攝影作品展將在廣西美術出版社美術館展出。
  • 南充:決戰決勝 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全市3萬多名黨員幹部風雨兼程,奔赴脫貧戰場,幹部群眾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幹在一起,建立了「水乳交融、唇齒相依、休戚與共」的幹群關係。而今,脫貧攻堅進入攻城拔寨、衝刺衝鋒、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川北重鎮再次發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最強音。
  • 勞模,奮戰在脫貧一線(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探訪)
    4年前,她又欣然受命,擔任竹園村黨支部副書記,再度挑起脫貧攻堅擔子。   在脫貧攻堅一線,有許多勞動模範像呂瓊芬一樣不懈奮鬥,當先鋒、打頭陣、做表率,團結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繼續奮鬥,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屈指算來,呂瓊芬已在竹園村幹了4個年頭。每天一早起床,抓緊幹點自家的活,隨即就去竹園村。
  • 只爭朝夕 決勝決戰脫貧攻堅 | 真心為民 傾心扶貧
    只爭朝夕 決勝決戰脫貧攻堅 | 真心為民 傾心扶貧 2020-05-12 0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冶集團編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故事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採取了許多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中冶集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央企力量。
  • 扮演好脫貧攻堅路上的三種角色
    扮演好脫貧攻堅路上的三種角色蘭國盛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收官之年,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逐漸深入之年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雲新明赴我縣調研脫貧攻堅、農牧業產業和...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雲新明赴我縣調研脫貧攻堅、農牧業產業和生態建設工作 2020-05-05 0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石門郭碧勳:決勝脫貧攻堅務必狠抓六大「關鍵」
    1.決勝脫貧攻堅,堅持精準方略是前提,關鍵要把好兩道關口,精準識貧、精準脫貧。在精準識貧方面,我們採用以貧困戶自願申報為主,其他識別途徑為輔的方法(入戶核查、信息比對等),對貧困戶作出初步認定後,再進入村(居)民主評議、公示、呈報等規定流程,有效避免了漏評或優親厚友等情況。
  • 文山州舉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富寧縣專場
    12月9日,文山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富寧縣專場在州新聞發布廳舉行。 富寧縣總人口43萬人,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76.27%,僅壯族就佔54.8%,是一個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後發地區於一體的縣份。
  • 【脫貧攻堅】東宋村:致富路上新身份,村集體變身「包租公」
    【脫貧攻堅】東宋村:致富路上新身份,村集體變身「包租公」 2020-12-25 1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雛鳳清於老鳳聲——安平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美了鄉村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收官之年,安平鎮緊跟時代步伐,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力、強化社會凝聚力、築牢產業支撐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強「四力」、轉作風、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
    伊犁州新聞職業技能大賽碩果纍纍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伊犁州黨委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的部署,統籌推進維護穩定、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工作,堅持「智志」雙扶,扎紮實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確保州直已脫貧人口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 【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49)】「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
    2019年底,莫旗通過脫貧摘帽自治區第三方評估驗收,5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綜合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19%,包括鞠幫軍在內的貧困戶全部脫貧。2019年底,莫旗巴彥鄂溫克民族鄉良田村被抽中代表莫旗接受第三方脫貧驗收,聽到這個消息,很多人心裡都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