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屈服!華為公開招聘「光刻工程師」,或將自研晶片製造技術
最近,在美國新政的影響下,臺積電宣布在9月14日之後沒有繼續向華為供貨的計劃。消息傳出後,網上一片譁然。畢竟,臺積電是華為最大的晶片製造廠之一,華為的高端麒麟核心基本上是由臺積電製造的。如果臺積電「切斷」對華為的晶片供應,華為的高端晶片將面臨「斷供」的尷尬局面。
眾所周知,國內晶片製造水平相對落後,華為只能設計而不能製造晶片。華為晶片製造主要依靠臺積電的製造廠。一旦臺積電不供應華為,華為將會面臨無芯可用的局面,甚至接下來發售的手機不得不轉用其他晶片。為了應對這種不利局面,華為的狼性徹底釋放了。在華為內部,有人提出要堅定地選擇整個產業鏈的安全生產模式,進入更多的商業領域,尋找生存空間。
事實上,華為已經做出了選擇,最近發布的榮耀模型已經開始使用聯發科技天極晶片,這表明,面對美國連續制裁,華為核心已經告罄,因此不得不選擇聯發科技晶片。
最近,華為公開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光刻工藝是製造晶片最重要的技術。看樣子華為應該要開始製造自己的晶片了!
如果我們想進入晶片製造領域,光刻機是技術的核心。因此,自華為決定後,它立即採取行動,開始公開招募「光刻工程師」,邁出了建立整個產業鏈、打破美國封鎖的第一步。光刻機技術基本上由荷蘭的ASML公司主導,而上海微電子晶片公司剛剛突破90納米工藝,已經是中國最高水平。因此,中國光刻機技術與ASML公司還有很大差距。可以看出,中國的晶片製造水平還比較落後,對國外技術的依賴還比較大。
華為的任正非一直對和平時期的危險有所準備,並有長遠的眼光。否則,他就不會大舉投資自主開發的麒麟晶片,建造鴻蒙系統。如今,進入晶片製造領域不僅是美國的強迫,也符合華為一貫的風格。然而,晶片製造中有許多困難,這些困難不能在短時間內克服,而且更難避免使用美國技術。而好消息是中芯國際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但是中芯國際與臺積電之間仍然存在技術差距,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華為清楚地認識到,依賴第三方供應商始終不牢靠,而此前確實有消息爆出華為內部提出了「絕處逢生式」的全產業模式,將會拓寬其業務板塊。與此同時,華為的海思半導體仍在擴張,它沒有選擇縮減規模減少損失。更重要的是,華為的戰略仍然是在早期階段積極尋找代工廠,通過合作建立一個集設計和製造於一體的IDM工廠,但最終必須完全自主研發!
因此,對於華為來說,選擇自建全產業鏈模式是最正確的,也是最艱難、最漫長的道路。雖然光刻工藝師的招聘才剛剛開始,但華為嘗試自創「晶片代工」也不是不可能的,畢竟華為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蹟。
當然,這個時期也是華為最困難的時期。畢竟,沒有一個企業能夠承受「國家級」的壓制。不過,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支持華為,幫助它「渡過難關」,我相信華為一定能「王者歸來」。
你對華為公開招聘「光刻工程師」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