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之中醫戰疫:從雙黃連「插曲」到深度參與的自信

2020-12-20 澎湃新聞

2月6日,對於中醫界來說,是提振信心的一天。

這天,已經「封城」15日的武漢,迎來立春後的首次降雨,陡降的氣溫讓原本停滯的城市更顯冷清。而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武漢市中醫醫院,分別有18名和5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患者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於當日痊癒出院,為這座城市帶來一絲暖意。

作為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受益者,出院患者李靜起初對吃中藥是拒絕的。在她固有印象中,中藥需要長期服用才能見效。當時她已經住院多時,對中藥並未抱有太大希望,但在醫生勸說下服用幾天後,明顯感覺呼吸有改善。

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病區內。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湯琪  圖

1月29日起,廣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負責接管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兩個病區,李靜是該病區的患者之一。在這兩個病區裡,所有患者均接受以中醫藥為主的中西醫結合療法。

「部分患者一開始確實不理解,不願意服用中藥。」廣東省中醫院醫生王軍飛對媒體坦言,「我們的醫生護士頂著壓力,告訴患者一定要喝。他們連續服用幾天後,氣喘、咳嗽等症狀得到很大的緩解。」

「患者不是傻的,有效的治療他才會去配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副組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近日在武漢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中醫的療效和口碑是從患者往外傳的,他們的感受是最好的評價。

截至2月15日,全國中醫藥系統共同向湖北派出醫療隊員數量達到2220人,中醫醫療隊堅持中西醫結合,突出中醫藥的特色,湖北省一半以上的確診病例都使用了中醫藥治療。

中醫界的預警

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央視採訪時,首次對外宣布新冠肺炎是肯定的人傳人。

而中醫界接收到的預警,顯然要更早一步。

就在「人傳人」獲確認的前一天,1月19日傍晚,張忠德就接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電話,請他搭乘當晚的飛機去北京,參加20日一早舉行的專家會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開始著手制定。

第二天,與會專家根據湖北當地醫生提供的臨床資料,制定了一份初稿。現在回憶起來,張忠德對澎湃新聞坦言,當時獲取的臨床資料還是有缺陷的,主要體現在臨床一線病例樣本還太少。

開會的同時,第一批中醫專家已經抵達疫區武漢。

1月21日,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聯合指派,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抵達武漢。

劉清泉稍早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1月21日到達武漢後,他們直接去了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當時住院病人比較多,他感覺到相關綜合醫院的應對還處於不是特別順暢的狀態。

在金銀潭醫院,劉清泉一行對患者發病情況、發病時的症狀情況以及病情演變、舌苔和脈象的變化進行了詳細的診察。一下午時間,他們會診了60多位病人,包括住在ICU的危重症病人和普通病房的輕症患者。

經過與湖北省專家組專家討論,21日晚8時許,一份再經完善的中醫診療方案框架基本搭建起來,並提交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供北京的專家組討論和分析。

張忠德記得,1月22日,他已回到廣州,通過視頻遠程參會,與幾十位專家一直開會到凌晨兩三點。1月23日,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形成了中醫診療方案的雛型,不少內容都是包括張忠德在內專家們凌晨討論的結果。

1月23日,張忠德再次接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電話,請他和另外3位中醫專家去武漢一線實地了解情況。「大年初一一早,我們就到武漢的臨床一線去診察,在隔離區內待了四五個小時,拿到第一手的資料。」張忠德說,第二天,專家們又分別去了不同的醫院採集資料,病例樣本越來越多,對新冠肺炎的認識也愈發客觀。

在張忠德看來,經過全國各地中醫專家再長時間的討論後,1月28日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的中醫診療方案比之前的更實用、更貼近臨床、操作性更強。

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樓

雙黃連「插曲」

儘管國家層面的診療方案在不斷完善,但在今年春節期間,不斷攀升的患者數量仍然讓全社會感到疫情的形勢緊迫,並因此強烈期待一種特效的方法可以抑制疫情蔓延。

在有些焦慮的情緒氛圍下,1月31日晚,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對外發布研究成果,他們認為,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研究者稱,雙黃連口服液由金銀花、黃芩、連翹三味中藥組成。中醫認為,這三味中藥具有清熱解毒、表裡雙清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雙黃連口服液具有廣譜抗病毒、抑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是目前有效的廣譜抗病毒藥物之一。

這一成果的發布瞬間引發輿論強烈關注。當晚,各大網絡銷售平臺的雙黃連口服液曾一度出現斷貨,有市民連夜去藥店排隊購買。

這一晚,武漢人劉敏的微信「炸開了鍋」。作為90後中醫人,她畢業後在一座南方城市的中醫院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她回家過年的計劃,醫院要求所有人在崗位待命,她也時刻關注著這場發自她家鄉的流行病風波。

只是令她沒想到的是,一直潛心於新冠肺炎臨床治療的中醫,因一種中成藥的研究發布成為眾矢之的。

「有一些非醫學專業的同學、朋友那天晚上都跑來問我是不是真的。」劉敏告訴澎湃新聞,中醫講究對「證」用藥,和「症」的概念有些不同,一組症狀被總結為一個證型,中醫是分證型用藥,西醫則是分病用藥。拋開中醫基礎去談藥,就不是中醫了。

雙黃連帶給劉敏的困擾,在此後幾天內得到了諸多中醫專家的解釋。

2月1日,劉清泉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特地回應了雙黃連事件。他表示,雙黃連對新冠病毒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還需通過臨床觀察研究的過程,是否有真正好的療效還沒有結論。針對新冠肺炎,目前中醫沒有藥,西醫也沒有藥。

2月3日,在湖北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表示,不主張沒病吃藥,新冠病毒暫無合適的藥預防。雙黃連在藥理學試驗中發現有抑制作用,臨床未證明它可預防、治療新冠肺炎。

再重新復盤雙黃連給此次中醫治療新冠肺炎過程帶來的影響,2月14日,張忠德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認為,雙黃連事件只是「插曲」,是個案,不影響中醫探索的大方向。「中醫治療新冠肺炎有效,這個大方向不會改變,不能讓一些個案來否定全局。」

「非典之鑑」的信心

張忠德對中醫參與新冠肺炎治療的信心,不僅源於他個人的專業研究,還在於他的切身經歷。他直言,「如果沒有中醫,我早就變成一個雕像。」

17年前「非典」一役,張忠德的同事、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在工作中不幸被感染後離世。2003年5月12日,葉欣的紀念雕像在她生前工作的地方揭幕。這一天,也是張忠德感染「非典」痊癒後,再回急診科上班的日子。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2003年,作為廣州地區最早收治「非典」患者的廣東省中醫院,共接診了103例患者。除7人死亡外,其餘全部痊癒出院,包括77例重症患者。

當時,身為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主任的張忠德在工作時,突遇一位患者病情急轉直下,非常危急,他急跨幾步奔到床頭指揮搶救,並親自給患者行氣管插管,這個救他人性命的動作讓他中招了。

「我當時的情況很嚴重,和現在新冠肺炎的危重病人一樣,身體動不了,喘不了氣,吃不下飯,血氧很低,血壓也不穩定。」張忠德告訴澎湃新聞,緊急時刻,在他入院不到三個小時,一份中藥治療方案就擺在了他的面前,他與病魔的「戰爭」就此打響。

據他介紹,治療早期,中藥主要是幫助他保持免疫力,拼命吃一些固正氣的藥。到後期「決戰」時刻,會不停消耗他的正氣,這時就要補充能量。「當時中醫想了很多辦法,獨參湯、健脾開胃的藥等等,都在不停地為我補充正氣,用中醫的思維方法幫我補充能量。」

近20天過去後,張忠德突然感覺一口氣能吸進去了,他頓時明白,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但與此同時,他的身體也虛弱到無法站立,喝一口水,心跳都會加速。這時,病魔的「主戰場」已經開始往後退,這時用藥就要細水長流,補而不傷。

「當時全國的專家都來幫我會診,我病得不是一般重了,就按照中醫的這種方法在堅持。」2003年4月4日,住院治療一個多月的張忠德出院。又過一個月,2003年5月12日,他就重新回到急診科上班。

17年後的除夕,他帶著一身與「非典」病魔鬥爭的豐富經驗逆行武漢。

「中醫藥臨床療效是實踐過、用過的患者能夠感覺到的。」張忠德認為,中醫是一種學科,是一種醫療體系,繼承任何的學科都是在不斷繼承中發揚,而不是揪住以前的不好來否定的。中醫永遠是在當時的社會下吸收當時的生產成果、技術成果、文明成果來為其自身服務。

「面對這次新冠肺炎的治療,西醫可以去試,為什麼中醫不可以?」張忠德始終倡導的是,用中醫的臨床思維方法治療患者,結合現代醫學成果提高臨床療效,讓中醫在臨床治療中的作用發揮到淋漓盡致。

武漢市中醫醫院患者出院

「對證用藥」見療效

毋庸置疑,最能直觀感受到療效的方式,就是有患者出院。

2月6日,在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後,武漢兩家中醫院的23名患者集體出院,這在當時可謂是武漢當地出院人數較多的一次。

廣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部分接管的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就是這兩家中醫院之一,這家醫院的醫生張繼先被媒體稱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拉響警報的第一人」。

作為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受益者,50歲的出院患者李靜起初對吃中藥是拒絕的。在她固有印象中,中藥需要長期服用才能見效。當時她已經住院多時,對中藥並未抱有希望。

「部分患者一開始確實不理解,不願意服用中藥。」廣東省中醫院醫生王軍飛對媒體坦言,「我們的醫生、護士頂著壓力,告訴他們一定要喝。他們連續服用幾天後,氣喘、咳嗽等症狀得到很大的緩解。」

「這是中醫為主的治療取得的初步效果。」張伯禮在評價當日23名患者集體出院時談到,目前這些出院患者均是採用國家已經公布的治療原則,用辨證論治的方法和西醫的支持療法,搭配中藥的使用,治療的情況和過程也都差不多,所以這個方法還是具有普適性。

張伯禮所指的治療原則來自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該方案指出,本病屬於中醫疫病範疇,並根據臨床不同時期,給出了蒼朮、藿香等處方,喜炎平注射劑、血必淨注射劑等中成藥方案。

在當前西醫、中醫都沒有找到抑制新冠病毒的特效藥時,中醫正在用其經驗之道探索針對性更強的治療方案。

「中醫醫的是什麼?中醫的思維不是為了殺死病毒,而是醫治症狀,所有的症狀好了,這個病毒就可以被抑制。」張忠德告訴澎湃新聞,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治療的過程中,患者症狀出現緩解,到一段時間以後核酸檢測也會出現轉陰。症狀都不緩解,核酸檢測轉陰可能性不大。

他進一步解釋道,中醫在醫治新冠肺炎患者時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患者身體的邪氣很重,需要祛邪,二是正氣不足,即所謂免疫力不足,就需要扶正。新冠肺炎在中醫中表現為溼毒,需化火清熱,有寒就驅寒。而邪氣重、正氣不足等病證並非是新冠肺炎才有的,中醫已經有相對應的方子來對證用藥。

張忠德率領的廣東省醫療隊在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已經取得不錯的「戰果」。

該團隊提供給澎湃新聞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月13日12時,該團隊負責床位70張,累計收治116例(輕中症8例,重症85例,危重症23例),在治患者66例 (輕中症 0例,重症52例,危重症14例 ),其中,累計症狀改善(包括乏力、發燒、咳嗽、咽痛、納差等改善和影像學改善)105例,累計出院19例,累計轉出22例(符合出院標準轉至緩衝病房的患者)。

江夏方艙醫院內

破中西醫壁壘

當前,中醫治療的推廣也正在全面加速。

兩天前,在武漢市江夏區,一座主打中醫治療的方艙醫院正式開始接受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澎湃新聞2月14日實地探訪時注意到,一些裝有中藥方子的紙箱已經擺在了醫院內。

目前,張伯禮率領的來自天津、江蘇、河南、湖南、陝西五省市三甲醫院的209人醫療團隊已進駐該方艙醫院,與江夏區中醫院現有醫生進行混編,對入住的患者展開救治。

「和其他方艙醫院不同的是,我們這裡主要是中醫藥團隊,保證每個人都能服用上湯劑,同時結合中醫理念,為有需求的患者進行針灸、按摩以及八段錦教學。」張伯禮在江夏方艙醫院現場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認為,中醫方艙醫院的出現對於中醫的臨床觀察會更有效果,將會有更好的經驗總結。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賀勝2月15日上午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目前已經派出了3支國家中醫醫療隊,並且組織全國的中醫藥系統共同向湖北派出醫療隊員,現在達到了2220人。中醫醫療隊堅持中西醫結合,突出中醫藥的特色,湖北省一半以上的確診病例都使用了中醫藥治療。中醫藥還積極參與了社區的防控,為有需求的群眾發放中藥。

江夏方艙醫院首批患者入住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稍早前透露,目前湖北地區確診病例中醫藥參與率達75%以上,其他地區超過90%,湖北省武漢市應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精準的手段,讓中醫藥深度參與,擴大救治面。

黃璐琦表示,在國家層面,已經制定了中西醫聯合救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會診制度,我們應按照這些要求與西醫同仁一道,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救治方案,提高救治的質量,減少死亡,減少重症變成危重症的發生率。

「不要去比較中醫、西醫到底誰好誰壞。」劉清泉稍早前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直言,在中國發生的疾病按照中國的原則和中國人的智慧治好就可以了。西醫期待找到抗病毒的藥,中醫希望儘快把病治好,兩種醫學的指導理念略有差異,綜合在一起就能夠加速病人痊癒。

「在西醫還找不到有效的抗病毒藥時,中醫的治療自然就仍在發揮它的作用。」劉清泉說。

(李靜、劉敏為化名,實習生夏夢潔、胡友美、閆彩琪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請勿搶購雙黃連!面對疫情,中醫有這些經驗
    1月31日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獲悉,該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雙黃連口服液由金銀花、黃芩、連翹三味中藥組成。中醫認為,這三味中藥具有清熱解毒、表裡雙清的作用。
  • 雙黃連究竟能不能治療新冠肺炎?孩子能用麼?一篇說清楚
    就如今天這條雙黃連的微博熱搜,如果不明就裡就跟著囤了大量雙黃連,甚至認為可以預防新冠肺炎的,開始大量服用,那後果真的挺可怕的,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說說,雙黃連究竟能不能治療新冠肺炎,孩子是否也可以使用? 雙黃連究竟能不能治療新冠肺炎?
  • 雙黃連到底該不該搶購?連花清瘟膠囊等中藥能抗新冠肺炎嗎?專家...
    原標題:雙黃連到底該不該搶購?連花清瘟膠囊等中藥能抗新冠肺炎嗎?專家發話了! 摘要 【雙黃連到底該不該搶購?連花清瘟膠囊等中藥能抗新冠肺炎嗎?專家發話了!】
  • 中醫藥參與救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佔比達92%——傳承中醫精華 實現...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醫的合格答卷寫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的佔比達到92%,湖北省確診病例中醫藥使用率和總有效率超過90%。中醫藥深度介入、全程參與救治患者10月26日,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派,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作為中醫專家,由北京出發,赴新疆執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務。
  • 特別節目《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展示中醫文化瑰寶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全力抗擊疫情。在這次戰疫過程中,中醫藥充分發揮中醫優勢,為守好人民群眾的健康之門,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呈現中醫藥在疫情防控和臨床救治中的作用、提升人們對中醫藥的認知、展示中醫文化瑰寶,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應時推出一檔抗擊新冠肺炎五集特別節目《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並已於3月2日在央視四套開播。  據悉,該片共五集,分別為《清肺排毒湯——古方新用顯身手》《湖北保衛戰 中醫全力以赴》《早介入 重防控 中醫戰「疫」見成效》《懸壺抗疫有中醫》《北京戰「疫」共盼春來》。
  •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 仝小林:疫情對中醫是...
    如果說近兩百年的中西碰撞和半個多世紀的中西醫結合、中醫分科等,奠定了中醫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革,那麼這次新冠『戰疫』很可能成為其轉折點。」  在仝小林眼中,究竟中醫藥的抗疫表現怎樣?有沒有能確切說明中醫藥在新冠肺炎治療中發揮作用的系統研究?中醫藥在治療急症上有沒有優勢?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醫藥能否在全球戰疫中進一步發揮作用?
  • 關於雙黃連,我和一位行醫三十多年的「老中醫」聊了下
    編者按:上一篇關於中成藥雙黃連與新冠肺炎防控的文章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除了這個藥品本身是否具備真實療效以外,對中醫藥能夠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發揮怎樣的作用,讀者的意見也非常尖銳對立。這兩天,我和一位行醫三十多年,科班出身的正牌「老中醫」討論了一些問題。
  • 北京發布:新冠肺炎防治方案,新增雙黃連顆粒、清開靈膠囊等
    目前來看,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向好,但也面臨著境外病例輸入的風險。面對國內外嚴峻的疫情形式,新冠肺炎的預防和治療工作不能有絲毫放鬆。中醫藥在預防和恢復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重視中醫藥的運用,對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有著重要作用。
  • 仝小林:分享中醫戰疫心得 解讀學科未來發展
    仝小林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他擔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共同組長、國務院中醫藥專班臨床救治組組長。武漢戰疫期間,他根據疫情形勢,提出將防線前移至社區並擬定「寒溼疫方」,降低了高危人群發病率,遏制了輕症患者病情的進一步加重,為醫療系統恢復運轉爭取了寶貴時間。
  • 專家:組建中醫「國家隊」支援湖北 大多參與過抗擊非典
    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對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  黃璐琦介紹,疫情初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選派兩批專家到達武漢,實地診察病人,開展辨證論治,制定中醫藥治療方案。  組建國家中醫醫療隊。
  • 預防病毒喝雙黃連不管用!真正有效的中醫抗病毒法,其實是……
    就在昨天,雙黃連超越板藍根成為新一代的「抗病毒寵兒」。因為一條「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聞引爆網絡,致使很多人誤以為雙黃連就是本次新型肺炎的「特效藥」。
  • 廣中醫深圳醫院黨委榮獲深圳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雙榮譽稱號
    日前,福田區「讓愛充滿福田——抗疫主題黨課」在福田會堂舉行,活動向抗疫先進集體和個人致敬,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福田)黨委榮獲深圳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深圳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兩項榮譽。庚子記「疫」,風雲湧動,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抗疫之戰中,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福田)黨委勇挑重擔、靠前指揮,始終把「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貫穿到疫情防控阻擊戰、總體戰的全過程,將黨的建設與醫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有機結合,帶領廣大醫務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難、堅守抗疫一線、守護人民健康。一是黨建引領,成立兩個臨時黨支部,開闢八個抗疫主戰場。
  • ...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中醫藥抗疫透視:國家戰疫 中醫「當歸」
    新華網北京4月26日電 題:【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中醫藥抗疫透視:國家戰疫 中醫「當歸」新華網 劉映2020年的春天,定會令世人銘記。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1月21日,中央指導組專家、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ICU主任齊文升抵達武漢,成為最早一批到漢參加抗擊疫情的中醫專家。隨著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數不斷攀升,武漢多家大醫院很快不堪重負。為遏制疫情蔓延,1月23日10時起,武漢這座擁有1000多萬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城市,史無前例地宣布「封城」。
  • 第八集《欲中醫自信須先文化自信——仝小林》
    第八集《欲中醫自信須先文化自信——仝小林》】第二幕旁白:除夕夜,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64歲的仝小林被任命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共同組長,帶領專家組來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湖北省中醫院、武漢市第三醫院等定點醫院診治病人。
  • 中醫治療新冠肺炎效果如何?重慶152例出院病例中醫參與131例
    根據重慶市衛健委的統計,截至2月14日,重慶市全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37人,其中,重慶市級中醫專家組共同參與診治患者451例。全市出院病例152例,其中,重慶市級中醫專家組參與救治的131例。據不完全統計,中醫藥參與對改善患者發燒、乏力、咳嗽、咽痛、納差等症狀療效確切,中醫協同西醫對影像學改善有一定幫助。
  • 【分會抗疫紀實】抗擊疫情,中醫眼科人在行動
    召開科室內部會議,組織大家認真學習疫情防控及隔離技術,以及熟練掌握新冠肺炎的診療指南,用專業知識武裝和保護自己,幫助大家正確認識疫情,堅定信心,積極主動投入到工作中來。「舍小家,顧大家,更是為國家」。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委員吳曉陽,在父親肺部感染的情況下,不顧個人安危主動參加「戰疫」。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青年委員黃容,以黨員的高標準要求自己。
  • 抗疫老將獲殊榮 最是牽掛「純中醫」
    劉老於去年11月到深圳調研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並結下深厚情緣,並談及獲獎感受:「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中醫藥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實現了中醫救治的全參與和全覆蓋。深圳寶安在全國率先建設純中醫治療醫院,具有前瞻性,是全國的一面旗幟。寶安主官的中醫情懷與實幹,值得敬佩和點讚,希望深圳寶安繼續深化探索為全國提供樣本和範例。」
  • 香港部分中醫診所最快本月推出新冠肺炎復康服務
    (抗擊新冠肺炎)香港部分中醫診所最快本月推出新冠肺炎復康服務中新社香港4月22日電 (記者 曾平)香港目前已有過半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康復出院。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22日表示,部分全港18區中醫診所最快4月為新冠肺炎出院病人提供復康方案。
  • 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開展,來川博尋找川人的戰疫記憶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全國第一本針對疫情推出的心理防護圖書《新型冠狀病毒大眾心理防護手冊》,四川省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的感謝信,義大利女孩畫的感謝中國的漫畫,吉布地總理授予的「獨立日國家勳章」,「雨衣妹妹」劉仙在馳援武漢時的經典裝備……這些見證了戰疫的重要實物
  • 張伯禮院士:雙黃連不適合一般人吃,沒有內熱容易拉肚子
    2月3日21時,湖北省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會上答問時表示,無臨床證據支持雙黃連可以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 他說,我們不主張沒有病的人吃藥,對於新冠病毒現在沒有合適的藥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