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報評論員:堅定不移朝著建設「六個湘潭」目標闊步前進_時政...

2020-12-24 湘潭在線

堅定不移朝著建設「六個湘潭」目標闊步前進

——二論學習貫徹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精神

湘潭日報評論員

一切偉大成就都有一個偉大目標引領。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結合湘潭實際,創造性地提出了深化「六個湘潭」建設的發展目標,即在「十四五」時期全面建設實力湘潭、創新湘潭、文化湘潭、幸福湘潭、美麗湘潭、平安湘潭,這是對標對表中央要求、深入落實省委「三高四新」戰略的重大決策,是立足湘潭發展新實際、新特徵、新機遇、新潛力、新使命所作出的現實選擇,順應了湘潭300萬人民的共同心聲和更高期盼。

建設「六個湘潭」,與中央《建議》明確提出的「十四五」時期「六個新」的主要目標高度契合、一一對應,也傳承延續「十三五」期間「五個湘潭」建設、建設「偉人故裡、大美湘潭」的發展目標,切實體現了政治性、延續性、目標性、人民性的高度統一。「十三五」期間,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央、省委堅強領導下,推進「五個湘潭」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380億元,人均GDP居全省第二,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如今,立足「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新的戰略基點,我們對「五個湘潭」建設的內涵和內容進一步豐富拓展、創新提升,深化「六個湘潭」建設,為「偉人故裡、大美湘潭」建設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就是要鞏固傳承「十三五」發展成果,永遠銘記「來時路」之艱難,不斷強化「腳下路」之責任,切實堅定「未來路」之夢想,在新發展階段奮力書寫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湘潭新篇章。

建設「實力湘潭」,要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未來湘潭必須牢牢把握髮展這個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不放鬆,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重點實施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雙鏈」工程、核心區域建設「雙進」工程,推動國家重要智能製造集聚區建設,讓經濟發展從「有沒有」加速向「好不好」「優不優」轉變。要力爭「十四五」末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35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260億元、居民收入超4.8萬元的「三超」目標,讓湘潭經濟實力、綜合實力得到新提升,實現新跨越。

建設「創新湘潭」,要以動能轉換為引擎。當前,全球範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新產業新業態競相湧現。誰抓住了這一時機,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上佔得先機,誰就能於變局中開創新局。湘潭作為老工業基地,製造業發達,科教資源豐富,擁有長株潭自主創新示範區等核心平臺。我們不能守著財富不知道自己的身價,也不能躺在一代代湘潭人打拼出來的「牌子裡」、光環裡睡大覺。任何時候都要想著與時俱進,任何時候都要推進改革創新,不改革、不創新,什麼出路也沒有。我們要充分用好創新資源優勢,以實施科技創新高地「雙先」工程、改革開放高地「雙招」工程、科技成果轉化「雙聯」工程、融入新發展格局「雙提」工程、現代物流體系「雙暢」工程為重點,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使湘潭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場主體活力充分湧流,中部科創發展示範區建設迸發澎湃動能,內陸改革開放先行區建設激發強勁活力,全面贏得發展新優勢。

建設「文化湘潭」,要以紅色傳承為內核。紅色是湘潭最鮮明的底色。這裡是「紅太陽升起的地方」,紅色精神就是這座城市的基因,這次月壤異地災備點落戶韶山、神舟十號返回艙運抵韶山,更讓這塊紅色土地令人無限嚮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指示精神,大力實施文化繁榮發展「雙基」工程,將紅色基因轉化為紅色傳承,將紅色精神轉化為時代精神,將人文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讓以紅色文化為底蘊的城鄉文化不斷豐富發展,市民文化素質、精神素養全面提升,文化湘潭更具特色和影響力,世界級紅色旅遊目的地建設實現重大突破。

建設「幸福湘潭」,要以提升民生福祉為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其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促進民生改善、提升民生福祉。要堅持樂民之樂、憂民之憂,把民生冷暖、急難愁盼作為我們奮鬥的方向,通過重點實施居民收入「雙擴」工程、社會民生「雙板」工程、「三農」工作「雙新」工程,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高全社會守望相助的溫度,不斷提高教育、醫療、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切實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紮實推動共同富裕。

建設「美麗湘潭」,要以打造宜業宜居環境為品牌。「城,所以盛民也。」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設、發展、治理的價值所在。美麗湘潭,就應該是宜業宜居的湘潭。近來年,湘潭大力推進城市建設,市容市貌煥然一新,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並連續三年測評全省第一,成功躋身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這是全市上下奮力拼搏的成就,也是共建美麗家園的決心。伴隨著城市的發展,人民群眾對美麗的標準是不斷提升的,任何時候我們對美麗湘潭建設的標準都不能停滯。必須始終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實施環境保護「雙控」工程為重點,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完善生態環境系統治理,讓宜居宜業成為湘潭品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的需要。

建設「平安湘潭」,要以增強治理效能為手段。「治政之要在於安民」,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社會穩定的基本前提。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必須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要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湘潭」,就要深入推進基層治理創新,推進平安湘潭「雙促」工程、基層治理「雙強」工程、營商環境「雙優」工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讓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得到彰顯,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經濟社會發展信用環境明顯改善,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未來已來,日生不殆。把「六個湘潭」建設目標化為美好現實,必須大力實施「雙創」工程,在創優良作風、創優秀業績上狠下功夫。唯有如此,我們才有底氣和力量走向未來,我們才有魄力和能力開創未來。全市上下要堅定不移朝著「六個湘潭」目標闊步前進,團結起來加油幹、責任上肩同心幹,把一個個「你」「我」「他(她)」的智慧汗水匯聚成建設「偉人故裡、大美湘潭」的磅礴偉力和實踐舉措,共同把市委全會精神貫徹好、落實好。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相關焦點

  • 湘潭日報評論員:把握「五個相統一」抓落實
    把握「五個相統一」抓落實——五論學習貫徹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精神湘潭日報評論員百年交匯,徵程再啟!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科學擘畫了湘潭「十四五」發展藍圖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吹響了「努力在落實『三高四新』戰略上走在全省前列,深化『六個湘潭』建設,打造『四區一地』,全面推進『一六二』工程,奮力建設『偉人故裡、大美湘潭』」的新時代奮鬥號角。藍圖已繪就,路徑已明晰,關鍵在抓落實。抓落實,是貫徹落實黨的決策部署和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是一切政策方針見實效的唯一途徑。
  • 湘潭日報評論員:「文明奔跑」永不停歇
    湘潭日報評論員  文明無止境,創建不停歇。  有些歷史性時刻,需要把時間的鏡頭拉得更長,才能看清共創的偉力,懂得堅守的不易,明白前進的方向。  把時間的指針回撥到2003年,那一年,誓奪全國文明城市「桂冠」的鼓點在偉人故裡響起,至今未歇。從那時起,經過14年的不懈努力,2017年11月17日,湘潭市成功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那一天,蓮城人們歡欣鼓舞,舉城慶賀,歡笑的臉上流淌著「事不經過不知難」的感動淚水。
  • 弘揚紅色文化 助推文旅升溫丨湘潭日報評論員:紅色是湘潭最美的底色
    湘潭日報評論員  最美最濃是紅色。毛主席一家六烈士,以及在反帝反封建、抗擊侵略者、推翻反動派、建設新中國時犧牲的無數湘潭革命先烈,他們的精神,融入了湘潭歷史的血脈之中,成為了這座城市最鮮明的本色。  湘潭人民繼承發揚了這種紅色基因,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英雄氣概,譜寫了一曲曲奮鬥的史詩。紅色,是奮鬥的顏色。這一抹奮鬥的紅色,是韶山灌區建設者劈山開石迸出的星火。
  • 湘潭經開區10大項目竣工投產_園區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12月26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漣渭)12月25日,湘潭經開區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竣工、投產暨宏大真空二期項目竣工儀式舉行。此次共有10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竣工、投產,總投資金額達21.13億元。今年以來,湘潭經開區以「六穩」「六保」為工作主基調,堅定不移抓產業、促項目,多措並舉推動項目建設。
  • ...湘潭高新區「雙創」服務升級版_時政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編者按:近年來,湘潭高新區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擦亮了高新底色,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天起,湘潭日報和湘潭在線推出「高新|新發展·高質量」系列報導,重點展示湘潭高新區在濃鬱雙創、科創氛圍,合力攻堅重大項目,重點布局產業鏈建設,構建良好營商環境,全力做好民生實事等方面的成果,敬請關注。
  • 上海市湘潭商會成立
    上海市湘潭商會成立湘潭市上海招商引資推介會同時舉行,張迎春出席並致辭湘潭在線12月16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丁白玉)12月15日,上海市湘潭商會成立大會暨湘潭市上海招商引資推介會在上海舉行。會上,共4個項目成功籤約。湘潭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迎春出席並致辭。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副主任姚曉翔,湘潭市領導楊真平、顏集成、董巍、胡振湘參加。上海市湘潭商會是由湘潭籍人士在滬投資興辦的各類企業的企業法人、企業實際掌控人、職業經紀人、湘潭市駐滬各類組織代表、個體經營戶及與工商業有聯繫的優秀工作者等各界人士,自願組成的聯合性、非營利性的法人社會團體組織。
  • 致湘潭日報和湘潭晚報廣大讀者的答謝信
    尊敬的湘潭日報和湘潭晚報讀者:您好!今年是湘潭日報社全面深化改革之年,也是湘潭日報發行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實行真正的市場化獨立運作的起始之年。創業之初,湘潭日報發行有限公司與法國巴黎莊園葡萄酒公司成功牽手,巴黎莊園授權湘潭日報發行有限公司為湘潭市區的總經銷商,負責在本區域銷售巴黎莊園各類別原裝原瓶進口葡萄酒,並拿出四個類別的原裝原瓶進口葡萄酒作為專供湘潭日報和湘潭晚報讀者群體的特價酒。以此答謝兩報的廣大讀者。
  • 看湘潭高新區因「新」而「興」的產業轉型路徑_時政新聞_湘潭新聞...
    「高新|新發展 高質量」系列報導⑤金色沃土 成就未來——看湘潭高新區因「新」而「興」的產業轉型路徑湘潭在線12月22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翁靈娜 通訊員 劉曉波)1992應勢而發以產業立園的湘潭高新區,多年來始終將「創新」作為發展要務,堅守「高」「新」本色,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上奮力攻關,在「智造谷」和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上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把握時代脈搏尋覓風口。
  • 湘潭經開區10個重大產業項目竣工投產!總投資額21.13億元
    紅網時刻12月25日訊(記者 王婷婷 通訊員 王瞾)12月25日,湘潭經開區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竣工、投產暨宏大真空二期項目竣工儀式舉行,本次共有10個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竣工、投產,總投資金額達21.13億元。
  • 湘潭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_時政新聞_湘潭新聞...
    (記者 方陽 攝)奮進湘潭的小康圖景——湘潭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湘潭在線12月3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靜 王超 符瑤 丁白玉 李容容)1921年春天,在那個內憂外患、民不聊生的年代,28歲的毛澤東回到韶山沖,和親人們圍著火塘,點燃一簇
  • 【紀念《湘潭日報》創刊60周年】致讀者:讓我們相約新時代踏上新徵程
    湘潭日報創刊號。湘潭日報攝影記者在抗洪一線拍攝。在2008年抗擊冰災的戰場上,《湘潭日報》《湘潭晚報》幾乎成了湘潭人唯一了解信息的媒體……許許多多這樣的歷史場合我們從未缺席,無數載入史冊的精彩瞬間我們用心捕捉,《湘潭日報》今天的新聞,就是湘潭明天的歷史。事業起步時,我們忠實地宣傳黨的綱領和主張,熱情謳歌全市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生活的豪邁氣概,激濁揚清,鞭撻醜惡,大力弘揚社會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 湘潭:11.26億元中央直達資金快速直達基層_時政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
    11.26億元中央直達資金快速直達基層最快3個工作日撥付到位湘潭在線12月2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姿雯)近日,市財政局直達資金監管系統顯示,有一筆3.76億元的「抗疫特別國債資金」抵達湘潭據市財政局統計,今年截至12月18日,湘潭市共計下達中央直達資金11.26億元,下達資金進度達100%,直達資金支出進度達到80%,在全省14個市州中排名靠前。今年6月,財政部印發《財政部關於做好直達資金監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統一部署,以直達資金臺帳為基礎,以直達資金監控系統為支撐,加強對資金分配下達、資金支付、惠企利民補貼補助發放情況的監控,促進資金落實到位、規範使用。
  • 湘潭大學建設醫學院,你怎麼看?
    四所學校三所位於省會長沙,一所位於偉人故裡湘潭。位於長沙的大學背靠省會,交通和區位優勢明顯,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偏居一隅的湘潭大學在1978年,就被國務院評為首批16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之一。這所肩負偉人「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親切囑託的名牌學校今後如何發展?成為了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 「十四五」力促湘潭產業鏈發展現代化
    湘潭在線1月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翁靈娜)2020年12月31日,記者從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湘潭市將深入實施「三高四新」發展戰略,聚焦支柱產業鏈延鏈培強,新興產業鏈補鏈做大,圍繞產業鏈發展「1234」目標,抓實抓細產業鏈建設,促進產業鏈發展現代化,將湘潭打造成為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 張迎春調研湘潭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張迎春調研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工作時要求有序有力推進項目建設 不斷提升城市整體形象湘潭在線12月2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丁白玉)12月23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迎春率隊調研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工作並主持召開專題會議
  • 湘潭機器人產業鏈:從「無中生有」到「星火燎原」
    湘潭在線客戶端4月27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洪靜雯)在人類進化的歷史上,勞動工具的改革貫穿始終。幾次工業革命的洗禮,把人類製造工具的水平帶入了一個新的紀元——工業機器人。4個月時間內,已拿到了近200臺的訂單,約4000萬元銷售額,並與中國華錄集團、中科院萬方數據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不僅如此,去年,我市成功引進國內機器人研製和生產的領軍型上市企業——新松機器人,這是全球機器人產品線最全的廠商之一,行業市值排名全球第三。新松機器人投資120億元在我市建設湘潭機器人產業園項目,將帶動我市機器人產業跨越式發展。
  • 早安,湘潭!新聞早班車來啦(2020.09.14)
    早安,湘潭!近年來,石磴村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屋場、美麗庭院,人居環境、生態環境大為改善。(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旭東 攝影報導)時政新聞3D列印精準醫療(湘潭)研究院項目落戶湘潭高新區9月13日上午,3D列印精準醫療(湘潭)研究院項目籤約儀式在盤龍山莊酒店舉行。
  • 湘潭電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靖西湘潭電化科技有限公司擴建年產1...
    同意公司為全資子公司湘潭市汙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汙水處理公司」)向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湘潭河東支行申請的人民幣叄仟萬元流動資金貸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期限壹年。本次擔保事項不需要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本次擔保事項目前尚未正式籤署擔保協議文件。
  • 環球易購攜手湘潭綜保區、湘潭產業集團 帶動湘潭及周邊產品出海
    10月30日上午,湘潭綜保區、湘潭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潭產業集團)與深圳市環球易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球易購)戰略合作籤署儀式在深圳綠景酒店舉行,湘潭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迎春,副市長董巍,環球易購總裁助理兼資深副總裁吳慶華,湘潭市人民政府秘書長趙新文,湖南省商務廳周越副廳長等出席了籤約儀式
  • 早安,湘潭!新聞早班車來啦(2020.05.09)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湘潭市各園區紛紛擂響「奮戰一百天 實現雙過半」競賽活動戰鼓,企業開足馬力忙生產,奮力衝刺目標任務。永順「一縣一特」農產品展示館在湘潭開館5月8日,湘西·永順「一縣一特」農產品展示館在嶽塘國際商貿城開館。這是湘潭市為對口幫扶永順縣而專門開設的,市民足不出市就能買到永順縣的各類特產。展示館位於嶽塘國際商貿城1館農產品館內,建設面積200平方米,由湘潭市人民政府、永順縣人民政府聯合建設和運營,湖南正潤創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