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無人機或遙控模型的電池使用問題是很多消費者比較關心的,畢竟電池的壽命和放電效果很重要。所以說正確的使用方法大家一定要了解清楚。下面就由ovonic小編詳細講解下什麼是鋰電池自放電、過充過放。
一、自放電
一般的自放電現象主要在NiMH電池,Li離子電池,LiPo電池等二次電池中討論。自放電也稱為電荷保持能力,它是指電池在開路狀態下存儲在某些環境條件下存儲的電量的能力。通常,自放電主要受製造過程,材料和存儲條件的影響。自放電是測量電池性能的主要參數之一。一般而言,電池儲存溫度越低,自放電率越低。但是,請注意,溫度太低或太高都可能導致電池損壞,無法使用。比亞迪常規電池的存儲溫度範圍為-20〜45。電池充滿電並打開一定時間後,一定程度的自放電是正常的。根據IEC標準,鎳鎘和鎳氫電池充滿電後,將它們在溫度為20度,溼度為65%的環境中放置28天。0.2C的放電時間分別大於3小時,3小時和15分鐘。與其他可充電電池系統相比,含液態電解質的太陽能電池的自放電率明顯更低,在25℃時約為10%/月。
二、過充
過度充電是指在經過一定的充電過程後,將電池充滿後繼續為電池充電的行為。由於在設計過程中負極的容量高於正極的容量,因此正極產生的氣體會通過隔離紙,並與負極產生的鎘重新結合。因此,在正常情況下,電池的內部壓力不會顯著增加,但是如果充電電流太大,或者充電時間過長,產生的氧氣太遲而無法消耗,則可能導致內部壓力升高。上升,電池變形和洩漏。和其他不良現象。同時,其電氣性能將大大降低。
為了防止電池過度充電,必須控制充電終點。電池充滿電後,將提供一些特殊信息來確定充電是否已達到終點。有六種防止電池過充電的方法:
1.峰值電壓控制:通過檢測電池的峰值電壓來確定充電結束;
2.dT / dt控制:通過檢測電池峰值溫度的變化率來判斷充電終點;
3.T控制:電池充滿電後,溫度與環境溫度之間的差將達到最大;
4. -V控制:當電池充滿電並達到峰值電壓時,電壓將下降一定值
5.定時控制:設置一定的充電時間以控制充電終點,一般設置充電所需時間為標稱容量的 130%即可控制;
6.TCO控制:考慮到電池的安全性和特性,應避免在高溫下充電(高溫電池除外),因此當電池溫度升高60℃時應停止充電。
三、過放
過放電是指電池在釋放內部電荷後繼續放電的行為。電池過度放電可能會對電池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如果過度放電會增加電池的內部壓力,則電池的容量會大大衰減。放電截止電壓通常根據放電電流來確定。通常將0.2C-2C的放電設置為1.0V /支撐,而將高於3C的5C或10C等放電設置為0.8V /支撐。電池的過度放電可能給電池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尤其是高電流的過度放電,或者反覆的過度放電會對電池產生更大的影響。一般來說,過放電會增加電池的內部壓力,正極和負極活性材料的可逆性將受到損害。即使僅部分恢復充電,容量也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