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半導體「華為」?揭秘長江存儲產業鏈,一圖盡收A股設備材料供應商名單
《科創板日報》(深圳,記者 莫磬箻)訊,近日,大基金二期終於開始投出,首單即敲定紫光集團旗下紫光展銳,令整個半導體行業沸騰。
在此背景下,業內對同屬紫光系的長江存儲更是呼聲連連。
長江存儲,中國第一家存儲器晶圓廠,3D-NAND存儲晶片國內龍頭,在中國半導體行業舉足輕重。
曾有國際知名存儲晶片製造商內部人士指出,國內半導體要壯大起來,突破路徑極可能是站出來一個帶頭大哥聚集整個產業鏈,如同昔日的手機產業。目前看來,這個國內核心很可能是長江存儲,整體設備國產化率較高,有望成為半導體界的『華為』。
《科創板日報》調研發現,一條圍繞長江存儲的國內半導體供應鏈正在加速成長,面向近萬億元規模的國內巨大市場。
國產化率提升
3月21日,中國招標網上又更新了一則長江存儲招標信息,後者將採購封裝級高並行度晶片分選機和晶片測試機。
伴隨著長江存儲步入發展快車道,類似的招標公告可謂多如牛毛。
《科創板日報》統計發現,2017年四季度長江存儲即開啟了規模化招標,迄今已進行了39批招標;其中2019年為長江存儲設備採購高峰期,僅該年度則啟動了20批招標——一季度8批,二季度1批,三季度4批,四季度7批。2020年至今,長江存儲已啟動了2輪招標。
高頻招標之外另一趨勢明顯——長江存儲供應鏈的國產化率提升。
據方正證券統計,2019年以前長江存儲設備招標國產化率為 5.9%,2019年以來這一比率提升至 6.7%,進口替代有所提速。
國內龍頭訂單隨之增加。以中微公司(688012.SH)為例,其刻蝕機在長江存儲2019年之前招標批次中累計中標16臺,2019一年即中標了13臺,2019年至今中標9臺。
北方華創(002371.SZ)矽刻蝕機2019年前在長江存儲系列招標中僅中標1臺,2019年度中標5臺;其氧化/退火設備同樣加速進入長江存儲產線,2019年招標批次中中標23臺,較2019年之前的9臺增長明顯。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產業鏈供應商頗受長江存儲重視。在長江存儲官網上特別闢有「合作夥伴」一欄,供供應商註冊及進行供應商管理。
在今年1月召開的市場合作夥伴年會上,談及供應鏈時長江存儲方面曾表示,「公司與國內、國際的設備廠商合作非常緊密,同時長江存儲也是它們的重要合作夥伴和客戶」。
設備供應商追蹤
長江存儲產業鏈都有哪些供應商?
記者從長江存儲方面確認,目前給長江存儲供貨的產業鏈夥伴主要集中在設備和材料領域,但具體供應商信息不便作進一步透露。
產業鏈上遊的設備和材料,同時還是國家大基金二期的投資重點;疊加其本身具備的新基建屬性,或將迎來更多採購機遇。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16家國產設備及材料廠商已在長江存儲的供應商之列。
其中,半導體設備覆蓋刻蝕、薄膜、清洗、熱處理、拋光、測試等多項流程。
據中國招標網信息,北方華創(002371.SZ)2017年至今累計獲得長江存儲至少56臺工藝設備訂單,涉及PVD、刻蝕、熱處理等多類產品。
中微公司(688012.SH)迄今累計中標長江存儲38臺介質刻蝕設備,佔長江存儲介質刻蝕設備所有採購量的24%,份額僅次於第一大供應商Lam Research(54%)。招股書顯示,長江存儲系中微公司2018年度第3大客戶,當年銷售金額達1.80億元。
芯源微(688037.SH)是長江存儲塗膠顯影機供應商。公司於2018年9月將1臺前道機臺發往長江存儲進行工藝驗證,此訂單金額為1716.30萬元。該設備是國產首臺套可與光刻機聯機的前道I-line工藝機臺,可用於28nm及以上產線的加工過程,此前國內這類設備被日本東京電子(TEL)所壟斷。
記者從芯源微方面獲悉,目前公司LED、後道業務較為成熟,基本上國內主流Fab廠商均是其客戶;上述前道機臺為其新開發業務。「發往長江存儲產線的是針對前道光刻工藝新開發的機型,目前仍在驗證中。驗證需要機臺與長江存儲光刻機聯機使用,經過一段時間調整並達到精度、潔淨度等技術水平指標。」芯源微內部人士介紹。
至純科技(603690.SH)向長江存儲提供高純工藝,其高純工藝系統與法液空、日本東橫等國際先進公司同臺競技,在國內12寸晶圓廠市佔率接近1/6。
據至純科技方面介紹,「公司的高純工藝在晶圓製造中主要是為生產線輸送高純度的原材料。如客戶擴產、技術升級也需要使用高純工藝系統。」
此外,精測電子(300567.SZ)子公司上海精測累計中標長江存儲8臺測試與量測設備,打破了KLA、Nanometrics等國際量測設備巨頭的壟斷。盛美半導體為長江存儲供應清洗設備,屹唐半導體供應刻蝕、去膠、熱處理設備,上海睿勵供應膜厚設備,中科飛測供應量測設備,瀋陽拓荊供應CVD設備,華海清科供應CMP設備。
揭秘材料供應商
那麼,長江存儲供應鏈中的國產材料廠商又有哪些?
近日,大基金二期開始投出的積極信號自一級向二級市場傳導,不僅半導體設備板塊持續走熱,材料相關標的也陡然升溫。
據悉,安集科技(688019.SH)在2018年成為了長江存儲供應商,主要供應化學機械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對其銷售金額為570.99萬元。當年12月,雙方還就拋光液工藝進行研發合作,約定期限五年。
華特氣體(688268.SH)也是長江存儲原材料供應商。
記者從華特氣體獲悉,公司給長江存儲供應的主要是集成電路使用的特種氣體,截至目前雙方仍在合作中。
據招股書披露,華特氣體在2018年成功拓展長江存儲成為其客戶,公司3大特種氣體產品獲得長江存儲認證,當年實現銷售收入1206.52萬元。2019年上半年,華特氣體又獲得來自長江存儲的1032.13萬元銷售收入。
晶瑞股份(300655.SZ)也進入了長江存儲供應鏈。
據介紹,晶瑞股份高純度雙氧水、高純度氨水等產品技術標準達到了10ppt水準,已獲長江存儲等國內知名半導體客戶的採購或認證,在客戶半導體製造過程主要作為清洗用途。
除此之外,中國招標網顯示雅克科技(002409.SZ)子公司雅克福瑞有21套化學液體注入長江存儲補充供應系統。矽產業子公司上海新昇近期宣布其28nm邏輯、3D-NAND存儲正片通過了長江存儲的認證,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12英寸大矽片量產企業。
擴產新機遇
當下,長江存儲正處於高速擴張時期。
目前公司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產品已正式量產,產能在1-2萬片/月。根據規劃,長江存儲今年的首要任務是推進產能爬坡,目標到年底將月產能提升至5-10萬片。未來還將開啟二期及三期產能擴張,二期項目產能將達到 30萬片/月,最終三期項目預計在2030年完成,產能將提升到100萬片/月。
隨著長江存儲等一系列生產線建成投產,勢必帶動上遊晶圓製造設備、材料的需求增長。
興業證券測算顯示,長江存儲擴產將帶來國產設備廠商的訂單大增。以中微公司為例,在長江存儲現有月2萬片的產能情況下,測算收入為7800萬美元;隨著長江存儲產能擴張至5萬片/月,中微公司的預計收入將達到15300萬美元;如長江存儲產能繼續攀升至10萬片/月,則中微公司預計收入將增加至27000萬美元。
此外,5G、AI、IoT 新基建驅動,也將使得國產半導體設備、材料需求趨旺。
中國半導體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6532億元,同比增長20.7%。至2010年這一產業規模預計將達到9825.4億元,增長快速。
面對近萬億規模的巨大國內半導體市場,一家國際知名存儲晶片製造商內部人士指出,「未來中國半導體產業要成熟發展,可能需要有一個帶頭大哥站出來,形成核心產品的完整產業鏈;像華為那樣,產業鏈上下左右的環節它全有,不容易受到制約。放眼國內,這個角色可能就是長江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