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一個曾經無比聽話、無比優秀的孩子突然因為網絡,寧可絕食、大吼也要爭取自己的上網權利,怎麼辦?
各位老師家長,這樣的場景有沒有似曾相識——
媽媽
快起床了!怎麼還在被子裡玩手機呀!
小肆
再玩十分鐘!就玩十分鐘!
十分鐘後……
媽媽掀起被子,搶過手機
學習沒看你這麼積極!以後手機連碰都不許!
小肆大哭
剛剛那局遊戲還沒完呢!啊啊啊啊!氣死我了!
小肆將媽媽推出去,砰地一聲關上門!
孩子在門內委屈地大哭,媽媽在門外氣憤地大喊:管不了你了是不是?
這些眼淚、爭吵、焦慮、無奈似乎經常在每個有孩子的家庭中上演!
當「叛逆」「倔強」「對著幹」
「錯了不認」「渴望自由」的青春期與
被網絡困擾而緊張的親子關係相遇後,
父母和孩子都無奈、無助、頭疼……
教育部前年發出《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要求各地傳達到每一所學校、每一位家長,切實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信中還有「防迷網」三字文,朗朗上口,便於記憶。一起來讀讀這封信。
諸位家長:
網際網路既興,移動終端正盛;信息交互通達宇內,圖文視聽精彩紛呈;有助溝通便捷,能廣世人見聞,可增少兒學識,更促社會繁榮。然成癮遊戲、邪惡動漫、低俗小說、網絡賭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須大力防範。是以倡導全體家長,恪盡父母責任,力行「五要」,與學校共築防範之堤。
一要善引導,重監督。家長鬚強化監護職責,養良善之德,樹自衛之識,戒網絡之癮,辨不良之訊。
二要重表率,立榜樣。家長鬚重視網癮危害,懂預防之策,遠網遊之害,讀有益之書,表示範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親情。家長鬚營造和美家庭,增親子之情,理假日之樂,廣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四要導心理,促健康。家長鬚關注子女情緒,調其心理,堅其意志,勇於面對挫折,正確利用網絡。
五要多配合,常溝通。家長鬚主動配合學校,常通報情況,多交換信息,早發現苗頭,防患於未然。
防孩子沉迷網絡,須各方盡心盡責。為易記憶、廣傳播,特附「防迷網」三字文:
網際網路,信息廣,助學習,促成長。
迷網絡,害健康,五個要,記心上。
要指引,履職責,教有方,辨不良。
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養。
要陪伴,融親情,廣愛好,重日常。
要疏導,察心理,舒情緒,育心康。
要協同,聯家校,勤溝通,強預防。
電子產品,並非洪水猛獸,也已經無法逃避。其實說到底,父母無條件的愛和陪伴,才是幫助孩子抵禦所有惡意誘惑的力量。
一年一度的寒假即將來臨,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能與孩子好好溝通,引導孩子安全文明上網,不再沉迷網絡和電子產品,呵護每個孩子都能在這個網絡時代健康快樂地成長!
文章主要內容摘自《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