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癮?

2021-01-19 心之語青少年心理教育

遊戲的設計者對於遊戲人物的設定通常都會使用歷史人物的名字,那家長其實也可以去引導孩子查詢他們真實的生平,那孩子也一定會覺得非常的有趣。我給大家舉個例子,這個案例當中的爸爸的做法值得我們去學習一下,爸爸問孩子說,我發現你最近一直在玩王者榮耀的遊戲是嗎,感覺怎麼樣呢?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那爸爸昨天也註冊了一個帳號,試玩了一下,覺得還是真不錯,小明說真的嗎?爸爸,你叫什麼名字?你玩到了什麼階段?爸爸說,我還是一個初級選手,技能不夠,你願意帶爸爸一起玩嗎?小明說,當然可以。

那么爸爸接著問兒子,你希望每天帶著爸爸玩多長的時間遊戲呢?小明說,兩到三個小時可以嗎?爸爸說,爸爸單位組織了一個親子足球隊,爸爸打算每天帶你一起去,如果每天玩兩到三個小時的話,可能我們會錯過精彩的戶外足球運動呢,而爸爸很需要兒子的參與,幫爸爸贏得比賽,小明說,爸爸,這樣每天你帶我去參加戶外足球賽,然後我帶你進入遊戲。參參加我的團隊一起打遊戲,運動一個小時,遊戲一個小時,這樣可以嗎?這個案例當中,爸爸巧妙地運用到了一些招數,比如參與孩子玩遊戲,跟孩子建立交流的共同語言。

第二招,不是簡單粗暴的直接禁止孩子玩遊戲,而是縮短遊戲時間,建立遊戲規則,第三招就是認可孩子,我是你爸爸,但是打遊戲和踢足球我都不如你,需要你幫助爸爸給孩子歸屬感和價值感,這一點才是爸爸的高明之處,最後我想說,作為我們父母,應該答什麼打敗手機遊戲呢,其實就是我們家長們的高素質的陪伴。

美國心理學家德雷克斯說過行為。比如撒謊沉迷於遊戲等等,這是一種暗示,是在告訴你,他們覺得自己不重要了,而是需要被關注,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歸屬感和自我的價值感,而對孩子來說,家長的鼓勵就是他們歸屬感和價值感的重要的來源。

所以親愛的家人們,你們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內在需求,什麼是孩子的內在需求就是被認可被肯定被關注,其實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在出生的時候都是具有優良品質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當然也會受到一些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要我們早早地發現這些留洋的品質。並且讓他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為有個性的人,每個人的個性生而不同,接納其本來的樣子,而不是排斥我們所不希望的樣子,而是教育的最終目的便是深化對於孩子個性化差異的,這種尊重,使每個人都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

要知道,為了讓玩家沉迷遊戲,遊戲的設計者做出的功課要比我們大多數家長要多得多了,孩子玩遊戲的動機是有目標感,完成目標後有正向的反饋,在遊戲中不斷的進步,有成長有追求,覺得自己很厲害,有自我價值感,同時概率的事件也讓玩家產生了好奇心,這些都是引導玩家繼續玩下去的動力。

那麼在學習中也是一樣的,孩子需要不斷的去積累以及做到的體驗感,然後讓孩子有成就感好奇心以及有明確的目標,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第一點也是要去做到平等的溝通,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並建立孩子的目標,完成後給予獎勵,及時的反饋,不要讓孩子覺得被冷落了,事實的讚賞讓孩子更加有自信且更積極。

逐步的完成小的目標,讓孩子感受到自我的成長,比如上周做的很棒,這周的每天的單詞再加五個,可以接受嗎?如果背下來就會有額外的驚喜哦,短短的幾行字做起來卻不容易,但換句話來說,跟孩子溝通的方法有很多,所以方法都是相似的,但我們做起來就會有很大的落差,不一定有效果,就像我們平時有一些家長一回家就打麻將,玩遊戲,看看電視,卻要求孩子不去玩遊戲,我們自己都沒有做到,但是很多時候卻在責備遊戲設計者帶孩子。

與其一古腦地去責怪孩子,不如做一點實際的事情,先去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在這個基礎上去加以方式去引導他們,鼓勵他們,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

作為父母,我們想要讓孩子聽得進我們的建議,就得學會耐下性子,調整心態,尋求有效的切入點和表達的方式,這也是我們心智傳承課程裡面的基礎訓練,如何跟孩子達成一次性的溝通,你所有的溝通一定要令我們的孩子能夠做到什麼叫收到得讓你的收到這一套說法,如果你只是表達了你的情緒,其實對方是收不到你的用意的,在我們薪資教育的課程當中,這些內容都是會慢慢的去教給大家,讓我們的孩子感覺到我們就是對它的理解尊重信任,並且支持的尋找到他自己的目標,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

相關焦點

  • 如何戒掉孩子的手機癮,全靠家長自覺
    現在無論是1歲的孩子還是青春期的孩,都喜歡沒事的時候拿著手機看,有的孩子甚至天天玩手機,爸媽讓他放下手機,他就會發發雷霆,脾氣暴躁,手機對他來說已經成癮了。在現在社會,父母為了工作沒有時間管教孩子,孩子著急哭鬧時,就把手機給了孩子。孩子就會拿著手機放不下來了。那該如何戒掉孩子的手機癮呢?這就要家長努力配合了。1、父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要想孩子戒掉手機癮,父母必須把手裡的手機放下。
  • 教你4招,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癮」
    在一些家庭中,如果父母沒有時間,通過是會用一個手機來打發孩子,孩子則是用手機來看動畫片,或者是玩遊戲這幾年,遊戲產業的迅速迭起,讓孩子沉默在網路遊戲中不可自拔,家長也沒想到,一個手機會給孩子帶來這麼大的「癮」長期玩手機對小孩子帶來的健康隱患是顯而易見的。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想真正幫他戒掉「遊戲癮」,家長要這樣做
    現如今,孩子不僅是學習成績直線下滑,還會為了給遊戲充錢去騙家長。這可把小林愁壞了。 當然她也嘗試過很多方法試圖幫孩子戒掉遊戲,比如:把手機直接拿走或者是不玩手機給予孩子獎勵,可結果不但沒戒掉孩子的遊戲癮,還激發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讓母子關係愈加惡化。
  • 如何讓孩子戒掉手機?
    就是手機。有的孩子去讀書,去學習,去記筆記;有的孩子拿著手機去玩遊戲。遊戲玩完了就是完了,對孩子不會有太大的幫助,而學習更多的東西可能會改變人的一生。」很多家長都十分苦惱孩子玩手機、玩遊戲這一成長難題。在任何親子教育的問題上,我們都應該透過現象去深度思考表象後的本質,而不是一味被現象所困。
  • 當孩子「習慣上癮」時,教你三招輕鬆戒掉手機癮
    02如何給孩子戒手機癮?1.限制手機的使用時長家長們要清楚,問題並不是出在孩子使用手機上,而是孩子們過度沉迷手機。所以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控制孩子們使用手機的使用時長,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們上癮,例如我們可以提前告知孩子並與孩子約定,只能玩一個小時的手機,時間到了之後,不管孩子以什麼理由拖延,家長都不能答應。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戒掉手機癮,也可以培養孩子們的時間觀念,一舉兩得。
  • 調查顯示全國一半小學生玩手遊,2個方法有效幫助孩子戒掉手遊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詹姆斯·科迪特說:孩子染上了手機遊戲的癮,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傷害:學習成績下降、不願意與他人交流、沉溺於遊戲中的角色脫離現實生活、在遊戲的誘使下在裡面充錢購買道具等等。所以,不管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孩子迷戀上手機遊戲,家長都應該及時的進行對孩子制止,防止孩子深陷手機遊戲當中。那麼家長到底該如何幫助戒掉手機遊戲的癮呢?
  • 高中生沉迷手機怎麼辦?利用上癮模型,從根源戒掉孩子手機癮
    前幾天就有位寶媽跟我說,她家兒子正在讀高三,還有半年時間就要高考了,但是兒子卻總是手機不離身。她罵也罵過、道理也說過,但是孩子依舊改不掉手機癮。寶媽擔心這樣下去,孩子的學習成績會越來越差,之後高考不理想,影響到升學和以後的工作。
  • 如何讓孩子戒掉遊戲的癮,愛上學習?家長轉換思路,做到這5點
    如果家長注意到這些話題的話,你會發現,孩子在遊戲的體驗上,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狀態。可是,學習上會怎樣呢?家長不問孩子如何努力的,不問他們心情好不好,只看成績,這導致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激勵因素,學習動力不足。
  • 禁止孩子玩手機引發的悲劇屢屢發生,幫娃戒掉手機癮要注意方法!
    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長不讓孩子玩手機,其實都是為了孩子好,擔心孩子的視力受損,擔心影響孩子學習,擔心影響孩子睡眠…可是家長們的方式往往比較過激,如果濫用家長的權威,認為「我是為了你好,你就必須聽我的!」也許這種方法對6歲以下的孩子可能短暫有效,但是對年齡越大的孩子,越讓他們不能接受,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們,他們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家長的強烈制止甚至斥責會讓孩子們覺得自己的隱私被侵犯了,氣頭上的孩子難免做出過激的行為。那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癮呢?
  • 孩子犯「手機癮」?日本宅男用一張紙,就讓孩子走出「虛擬世界」
    手機不離身已經成為現在社會的一個常態,不僅孩子玩,家長也玩。所以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時,自己內心也是虛的,畢竟不能以身作則,很難有說服力。孩子有手機癮沒法管?特別是在家上網課期間,孩子們頻繁使用手機和電腦,嘗到屏幕快感的孩子已經控制不住自己想玩手機的欲望。
  • 如何戒掉打麻將的癮?
    如今有這樣一則消息,大意就是某女子愛打麻將,結果把自己的孩子放爐子上就打麻將去了,後來孩子被煮沒了。這是一則血淋淋的教訓。由此可見,沉迷打麻將危害之大,發人深省。那麼,如何戒掉打麻將的癮呢?教壞孩子:如果有了孩子,沉迷打麻將的人,必然沒有精力去教育孩子。此外,如果孩子不喜歡他這個樣子,必然使得父子或者母子關係變得疏遠;如果孩子學了他這個樣子,必然變得懶惰而投機取巧,不上進而頹廢。小則影響自身作息和身體,大則弄得家破人亡:沉迷打麻將,長期這樣必然弄垮身體,也因為不規律、顛倒黑白的生活作息給家人帶來困擾。更有甚者,要麼輸光賭光,要麼犯下大錯而弄得家破人亡。
  • 馬上開學,孩子上了這些「癮」怎麼辦?
    「神獸」即將回籠,可越臨近開學,有的家長越焦慮,只因為有的孩子在暑期裡染上了一些「癮」。該如何幫孩子戒「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深圳市康寧醫院、深圳實驗學校相關專家為學生和家長支招,幫助青少年戒掉菸草、零食、糖、電子產品、網絡等「成癮」的相關知識。
  • 如何幫孩子戒掉「奶嘴」?家長可試試這幾招,讓孩子心甘情願戒掉
    只要是寶媽們都知道,安撫奶嘴絕對是安撫寶寶的第一神器,但是好用不好戒,如何讓寶寶不再使用奶嘴是家長們的一個共同挑戰。 如果孩子快三歲吃安撫奶嘴的習慣還沒改掉,那麼孩子的牙齒就會受到影響。
  • 孩子總是偷玩手機怎麼辦?爸媽這樣做戒掉孩子手機「癮」
    有的孩子為了玩手機懈怠學習,並且影響了身體健康,引發近視、頸椎病等。家長們為了讓孩子遠離手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收效甚微,即使一頓海扁之後,還會在家長注意不到的地方偷偷玩。同樣,也不能心情不好的時候孩子用手機學習也被冤枉罵一頓,漸漸的孩子會適應這些規則和生活習慣。再有,家長也要學會放下手機,尤其是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玩手機看電視,孩子豈能甘心?
  • 孩子接近這個年齡,就該戒掉尿不溼了,三個方法家長快學起來
    而另一方面,從外在因素來說,待到孩子一定年齡後,仍使用尿不溼也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運動等,所以到了這個年紀,家長就該嘗試給孩子戒掉尿不溼了。 孩子在戒尿不溼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放平心態 雖然說18-24個月是戒掉尿不溼的理想階段,但戒掉尿不溼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寶媽們一定要放平心態,因為戒掉尿不溼的過程中存在著反覆期。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妨試試馬雲的方法,一招幫兒子戒掉網癮
    雖然孩子們在家裡上網課,但家長們很擔憂。不少家長吐槽:孩子本來就喜歡玩手機遊戲,現在上課也手機,網癮越來越大了,還有很多偷偷玩遊戲。手機對孩子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孩子們自制力差,抵制不了遊戲的誘惑,常常會沉迷手機遊戲,打罵都不管用。那麼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妨試試馬雲的方法,一招成功幫兒子戒掉網癮。
  • 被手機控制了生活?教你三種方法戒掉手機癮
    社交、自媒體、短視頻、遊戲等各種各樣的app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大多數人可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不能好好把握手機的尺度,那麼很容易陷進去,無法自拔。有時想好好學點技能,卻只有三分鐘熱度,自控能力很差,無法擺脫手機的陰影。如何戒掉呢?今天就教大家三個有效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 「孩子手機成癮怎麼辦?」用這三個方法,讓孩子心甘情願放下手機
    家長可能會有疑問,要是孩子突然玩手機上癮了,家長應該怎麼辦呢?其實,要是家長發現這個問題了。就要及時教育孩子認識手機,告訴孩子,這個手機的正確用法,讓孩子們不要再沉迷遊戲之中。家長在教育孩子使用手機時,要告訴他們手機只是為了孩子遇到問題能夠及時通知他們,或者是用來查資料的,而不是用來玩遊戲浪費時間的;不過有些孩子的自控能力實在是太差,就需要家長來引導和幫助孩子了。家長們知道手機如果使用不當的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 高中生如何戒掉手機「癮」,回歸努力學習,這些方法你不得不看
    作為高中生,題目的難度大了很多,競爭更加激烈,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更多,在失敗以後更容易出現通過玩手機等方式逃避的現象,那麼如何戒掉手機癮呢?如果真有誰有重要的事情找你,他們一定會打電話的或者通過家長聯繫你的!2.打開群的消息免打擾功能很多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群,有的群十分活躍,每天消息不斷,還不時有土豪發紅包。不斷查看群消息,搶個幾毛幾分的紅包卻是會嚴重影響我們學習的專注度的。
  • 孩子玩手機上癮如何讓他一次性玩個夠?
    孩子玩手機上癮,如何讓他一次性玩個夠?這個不敢試,試了也白搭。一、孩子玩手機上癮,跟家長有很大關係,跟手機有很大關係,跟這個社會有很大關係1、跟家長有很大關係。看看我們自己,看看我們身邊,看看我們周圍,有哪一個家長閒下來的時候不是拿著手機的,手機幾乎成為我們的萬事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