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企巨頭艱難度日:一個月也賣不了幾輛

2021-01-08 搜狐網

  11月中旬,華晨汽車華頌品牌宣布獲得來自神州租車採購1000輛華頌7的訂單,這對於華頌7來說,可以算是巨額訂單了。

  數據顯示,2015年前9個月華頌7全國總銷量749輛,主要得益於9月份汽車租賃和大客戶訂單業務,前8個月該款車型累計銷售僅128輛。

  對於此次神州和華頌的採購合作,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大客戶訂單式採購會有別於私人消費的信貸方式,通常來說會有一定的讓利,同時,神州方面強大的議價能力也會最大限度地降低採購成本。

  「可以說,神州這次選擇華頌,並不能代表華頌7有多優秀,基於寶馬[微博]和華晨的關係,多半是由於近水樓臺」。資深汽車分析師張志勇對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證券日報》記者查詢華晨集團旗下四家上市公司業績發現,金杯汽車和申華控股2家公司依靠巨額財政補貼勉強止損,華晨中國靠華晨寶馬供血,新晨動力主要客戶還是靠給華晨寶馬5系供應N20發動機生存。

  可以看出,由於短時間無法提振品牌力和市場接受度的問題,華頌明顯急於拿下汽車租賃業務市場的供車業務,但就目前的趨勢來看,華頌品牌乃至華晨集團面臨的形勢仍異常嚴峻。

  華頌7單月銷量不足三位數

  去年3月,華頌7正式上市,至今已有近兩年光景,這個被華晨汽車董事長祁玉民寄予厚望的車型如今銷量幾何呢?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銷量數據發現,9月份得益於汽車租賃和大客戶訂單業務,2015年前9個月華頌7的全國總銷量勉強達到749輛,相當於只完成了最初預期目標的7.49%。其中,前8個月累計銷售128輛,而6月份該車銷量僅為可憐的19輛,約佔全國MPV銷量的0.016%。反觀華頌7上市之初劍指的競爭對手--別克GL8在前9個月累計銷售了62198輛,其中僅9月份單月就銷售7132輛,在9月份MPV銷量排行榜單中排名第六位。

  記者日前從北京華晨汽車4S店處了解到,華頌7的價格並不像廠商此前所說的「管控嚴格」。一年以來近乎靜止的銷量數據逼急了經銷商,如今華頌7的置換補貼已經從上市之初的1萬元提至5萬元。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諮詢多家4S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哪怕你不是以置換型車主身份購買,仍會有辦法拿到置換補貼優惠。如果購買數量多還將有更多返利優惠。」

  前期高舉高打無人問津,中期倒逼降價,以致品牌形象大打折扣,更別提消費者一貫有「買漲不買跌」的心態,最後的結果或許只能無奈得被市場淘汰。

  回想當初在新車發布會上,素來強勢的祁玉民慷慨激昂的發言,更讓人覺得這個高調的價格可能更多的是出於領導層的一廂情願。

  在華頌品牌止步不前之時,市場大潮卻仍然滾滾向前,不曾停歇。不得不說,華頌汽車乃至華晨集團所面臨的僵局已經愈發嚴峻。

  旗下上市公司業績堪憂

  目前,華晨汽車集團旗下擁有4家上市公司,包括了在香港上市的華晨中國、新晨動力以及在A股上市的金杯汽車、申華控股。擁有中華、金杯、華頌三個自主整車品牌以及華晨寶馬合資整車品牌。

  在最新的2015年度披露的企業三季報中,金杯汽車和申華控股2家公司依靠巨額財政補貼勉強止損,而據新晨動力的港股中報顯示其也僅實現小幅增長。一系列數據表明,華晨集團目前經營狀況令人堪憂。

  金杯汽車10 月份產品產銷快報顯示,10月份共售出汽車產品1836輛、其中,載貨汽車銷售1732輛,同比下降32.48%;SUV僅銷售104輛,同比下降54.23%。

  對此,張志勇表示,最早採用豐田技術的金杯汽車之前是華晨的金字招牌,然而後來市場環境改變,微型麵包車和MPV市場快速發展,擠佔了金杯的市場份額,加之華晨對於金杯的關注不足、投入滯後,造成了如今的銷售頹勢。

  翻看金杯汽車方面,2015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3.25億元,同比減少13.17%,然而得益於地方政府 1.33億元的財政補助,公司營業外收入同比激增了 869.17%,淨利潤也由負轉正,達到508.8萬元,「救命錢」不但彌補了公司的虧損,也粉飾了尷尬的業績。

  業績的持續低迷必然導致資金周轉受累。記者注意到,11月19日金杯汽車發布了關於五蓮縣人民法院結案通知書的公告。通知稱,金杯汽車(被告)向日照日發車輛製造有限公司(原告)清償債務共計6958萬元(含罰款150萬元)。

  作為華晨旗下的自主品牌,金杯每每遭遇業績虧損總有政府這個「貴人」相助。此前,面對汽車市場激烈的競爭態勢,急於摘帽的金杯汽車也沒有把希望寄託於盈利水平緩慢提升的整車業務上,而是通過股權置換、債務重組的方式擺脫退市風險,這一次金杯似乎又找到了新的方法。

  11月18日金杯汽車發布公告,金杯汽車從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屬如皋投資公司以0元的價格購買估值達2億元的資產。

  無獨有偶,同樣依靠財政補助過活的還有申華控股。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4.45億元,同比減少0.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74.3萬元。申華控股方面表示,本期利潤增加主要是來自本期公司通過轉讓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取得投資收益,同時公司收到陝西省渭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給予公司的投資落戶獎勵,收益分別為1.43億元和1.01億元。

  經營業績慘澹,只能靠政府倒貼度日的上市公司不但在A股市場上死而不僵,甚至屢屢被撥付、被增值,倚仗銀行和財政不斷輸血,枉費資源。長此以往,不但會形成逆淘汰機制,讓劣幣驅逐良幣,搶奪了其他健康企業的機會,還會傳染惡習,導致整個行業變得死氣沉沉。

  中國汽車工業諮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就曾撰文指出「一個已經沒有了實體的空殼賣出了天價,這在中國汽車業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

  同時,他還指出,企業要經過註銷登記並公告後才算完全退出市場。「死亡」企業如不及時註銷,將影響到稅收、統計等工作,還可能導致不法分子以此招搖撞騙。企業退市需要通過健全法律,進一步打造市場退出機制,殭屍企業不除,汽車產業難以真正做強。

  過度依賴華晨寶馬

  眾所周知,華晨寶馬是華晨集團當之無愧的「利潤奶牛」。數據顯示,華晨寶馬2014年向華晨集團貢獻利潤55.36億元,同比增長61.2%。

  早在2013年,為了解決發展中的資金問題,華晨集團將新晨動力分拆上市,主要向華晨寶馬供應連杆及N20發動機,深耕發動機及發動機零部件領域,力求打通一條新的融資渠道。

  然而兩年多過去了,金杯汽車與申華控股的業績非但沒有長進,反而每況愈下連年虧損,同時,新晨動力盈利平平,也不成氣候。華晨集團依然只能依靠華晨寶馬來反哺旗下自主品牌。

  事實上,無論是資本市場上概念的營造還是自主品牌業務的發展,華晨集團近幾年的重大項目都是圍繞著寶馬進行的。可是,華晨這樣一個擁有4家上市公司的汽車集團,為何會長期處於經營不善的境地呢?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會長蘇暉看來,作為一個典型的多品牌戰略集團,華晨的步伐顯得有些緩慢,產品線和體系沒有明顯提升,「華晨未來的發展必須要盯準主流目標,經營好主營業務;其次,必須要有質量過硬的產品,提升品牌向上動力。」

  張志勇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首先華晨必須能夠設計出一輛讓業內和消費者都眼前一亮的支柱型產品,如果沒有拿得出手的產品,也是車企最大的悲哀」。

  業內普遍認為,在資本市場,華晨進行了一系列的操作來反哺自主品牌,但顯然成效不佳,祁玉民或許應將注意力從資本市場轉移到汽車製造業本行。

  資料顯示,10月份中華小型SUV—中華V3在當下最為火熱的小型SUV市場銷量可觀,達到了8400輛。然而在哈弗H6、寶駿560等早已月銷破3萬輛的競爭對手面前,中華V3要打開局面難度不小。

  同樣面臨競品壓制的還有金杯品牌旗下的智尚S30小型SUV,其10月當月銷量僅2830輛左右,在小型SUV陣營中遙遙落後。

  同時記者注意到,2012年華晨高層祁玉民與吳小安紛紛減持了名下股票。華晨集團一位高管曾稱,「拋售或許源於股票期權即將到期,高管們不得不行權」。但經過查閱華晨中國的公開資料,這種說法顯然站不住腳。

  一邊是長期業績不佳,一邊是高管在資本市場上高額套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司是否可以全身心研究產品就成為最大的問題。

  張志勇認為,華晨寶馬的豐厚盈利使得華晨集團並沒有真正嘗過置之死地的滋味,自然缺少與其他企業合作的動力。「從某種角度講,合資公司的存在有時也會妨礙了中國自主品牌的發展,華晨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相關閱讀

【華晨困境】

華頌 | 華晨旗下金杯和中華已入困境 20億押寶華頌存疑

虧損 | 華晨汽車兩家上市公司皆虧損億元以上

【華晨寶馬】

迷失 | 華晨汽車逐漸迷失 靠華晨寶馬輸血支撐業績

人事 | 華晨寶馬人事大變動背後:寶馬爆發式增長時代不再

【華晨舉措】

網際網路+ | 華晨汽車與數創信息啟動戰略合作,攜手布局汽車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12月剛過,就傳捷報,理想ONE售30多萬,單月交付6千多輛
    坎坷的2020年終於過去了,年初的"黑天鵝"讓大家都滯留在家中無法出門,也造成全球車市出現短暫的"蕭條"局面,比如國內2月份車市的銷量表現倒退到10年前的水準,就連常年月銷幾萬輛的神車都沒賣出多少輛。12月剛過沒幾天,理想ONE就已傳來捷報了,12月交付數據成為2021年元旦假期內的一個重磅消息,憑藉一款售價32.8萬的理想ONE,在12月份竟然成功交付了6126輛,再次創造了理想ONE的單月交付記錄,這已是理想ONE連續多月破紀錄了。單月交付6千多輛,意味著什麼?
  • 又一國產車倒下!號稱德系血統,連續7個月銷量為0,難道國人不懂車?
    這兩年以來國產汽車的崛起成為了大多數人議論的一個話題,但是在國產汽車崛起的背後,同樣也存在著國產汽車品牌兩極分化的一個現象,長城,長安以及比亞迪等等一線車型,能夠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去購買,而像獵豹汽車眾泰以及力帆等等,要麼是已經破產,要麼也是艱難度日。
  • 別再瞧不起國產車了,這5大國產車真心撞不起,第五輛換5臺賓利
    別再瞧不起國產車了,這5大國產車真心撞不起,第五輛換5臺賓利現如今只要跟自己身邊的朋友說自己要買車,基本上很多人都會勸你千萬別買國產車,問他們不買國產車的原因,這些人說半天也說不出來什麼道理,總而言之就是勸你別買國產車。
  • 又一款國產車倒下,庫存車堆積成山沒人要,車友:都怪名字沒起好
    而就有一個之前被揪出來的黑心國產車,現在庫存車囤積成災,新車囤積生鏽也賣不動,那你知道之前比亞迪汽車在其面前只是個「小屁孩」嗎?說到力帆汽車,你可能會首先想起力帆汽車的摩託車, 力帆汽車前也是專業製造摩託車的造車品牌, 至今力帆汽車摩託車仍在東南亞等地銷售, 但是,國內10多年前的禁摩令頒布後,力帆汽車也不得已進入了汽車製造行業,因此初期的發展也比較順利,畢竟是國內汽車製造行業的巨頭之一,比亞迪汽車在此之前無法抬頭。
  • 曾是國內摩託車巨頭,如今汽車庫存成山,車身長草也賣不動
    近幾年,國產車的發展可以說是如火如荼了,無論是轎車還是SUV都獲得了不錯的進展,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現出了比合資車更大的優勢。不過自從車市進入寒冬期以來,很多國產品牌也是變得搖搖欲墜,很多以前發展不錯的老牌車企,也被傳出了要倒閉的消息。
  • 唯一使用中文按鍵的國產車企,被罵土也不改,網友:好樣的
    每家車企在造車的時候都是挖空心思,有人會在汽車的中控臺上加入特殊的元素,有人會按照家族式語言設計汽車的前臉。我國有一家車企不走尋常路,在國產車中是唯一一家使用中文按鍵的車企,這家車企就是比亞迪。經常開車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汽車的按鍵都是英文字母,雖然英文字母按鍵非常經典,卻讓人看不明白。有些車主開了幾十年汽車,都不懂車上一些按鍵的具體功能是什麼,平時也沒有用過這些功能。比亞迪的汽車不走尋常路,全部使用了中文按鍵,看上去一目了然。
  • 臨近國六,又一家國產車企「溜之大吉」,4S店集體關業
    臨近國六,又一家國產車企「溜之大吉」,4S店集體關業,到六實施還沒有一個月,這次國家六標準的到來,無論是汽車企業還是消費者都感到壓力,國六一臨近,另一家國產車企業就成了「逃大吉」。國家六個標準的實施時間越來越近,很多4s店的壓力非常大,必須在這短時間內儘早銷售國家的五輛汽車,上海有多少家折扣店,但是,有幾個國產車企業,只能關4s店,減少損失。上一個時間,上海寶山間部和楊浦區兩家上海汽榮威4s店關門了,主要是因為銷路不好,很多消費者在這裡買了車付了定金,但是想去取車的時候卻找不到人,很多人等了20天,但是還沒見到4s店的負責人。
  • 沒有這幾款三菱發動機,就沒有國產車的今天!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三菱汽車在國內僅僅賣出了46512輛。還不及一款熱銷車型一個月的銷量,三菱汽車在國內日趨邊緣化,但是作為國人,我們應該知道的一點是,三菱的發動機,養活了一大半的自主品牌。
  • 又一車企倒下,一個月僅賣出了111輛車,會不會是下一個納智捷
    現在的很多車企日子都非常的難過,主要是由於今年的特殊原因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所造成的,汽車的銷量大幅度的下滑,很多企業的資金轉接不上,面臨著破產重組的境況,就連有這將近25年歷史的東南汽車也不例外,從它們去年9月份到今年9月份月銷售量來看,只能用慘澹兩個字來形容了,月銷售量最高的不到3000
  • 國產車又贏了,理想ONE上綠牌不限行,售32.8w,7月銷量趕超寶馬
    國產傳統燃油車落後合資車,貌似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近年來,全球車市都在向新能源車領域進軍,不少地方都相繼公布了燃油車禁售的最後時間了,所以各大車企開始發力研發新能源車,由於新能源車此前是一個空白領域,不論是德系BBA還是日系三強,都和國產車企一樣,在新能源車領域都是一個毛頭小子。
  • 香港人很「嫌棄」國產車?聽行業人一解釋,買國產車還真不合適
    有機構做過這樣的一個調研,如果把全香港的機動車全部開上道路,完全能覆蓋香港的路面。不過,也有人發現了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香港雖然人多車多,但是路上清一色的是日系車,很少有國產車出鏡。這是為何呢?接著往下看——香港人很「嫌棄」國產車?聽行業人一解釋,買國產車還真不合適。
  • 這輛國產電動車,動力強勁,僅賣14萬,卻因車標無法打敗特斯拉
    2019年,我國車市進入「寒冬期」,所有的車企都舉步維艱,進入2020年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又讓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是,再好的旺季也有車企賣不出車,再差的淡季也有車企銷量翻番,新能源汽車市場上還是又讓人驚奇的車型。
  • 又一汽車巨頭倒下!曾年銷百萬輛,現嚴重虧損,資產「1元」賤賣
    又一汽車巨頭倒下!曾年銷百萬輛,現嚴重虧損,資產1元賤賣!在20年前,汽車還是奢侈品,能夠買得起車的家庭都是有錢人,那時候出行的工具基本都是單車或者摩託車。夏利汽車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國產車中的領頭羊,在1986年天津生產了第一輛家用車,並命名為夏利,當時我國的汽車產業剛剛開始,國內的汽車品牌並不多,雖然夏利在質量上並不出眾,但是夏利走的是低價策略,為了快速搶佔市場,夏利汽車只能用低價策略。
  • 國產車為什麼總是匹配雙離合變速箱?
    比如我們都承認愛信的6AT確實很不錯,但是對於國產車企來說除了那幾個大的國企可以基本不受限制的以較低成本採購愛信變速箱,其它車企都會受到嚴格的訂購限制。也就是說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到的,就算以略高於市場價賣也會受到數量限制。在些方面哈弗、吉利和比亞迪都吃過虧,汽車產能上去了但是變速箱供應被限制導致車型不能及時搭載或者升級,而且很多情況都是在關鍵時候受制於人。
  • 國產車「前輩」又一款車成功了,下線就「爆紅」4個月賣42042輛
    了解長安汽車發展史的同學都知道,早在1958年長安就造出了中國第一輛吉普車,而在那個時候長城汽車、奇瑞、吉利等國產品牌都還沒有誕生。說它是國產品牌的「前輩」也不為過。所以,長安汽車在國人的心中肯定是有一定地位的,這一點從近年來長安陸續推出的數款暢銷車型也可以看出。比如長安的CS75、CS95、歐尚X7系列等車型都是受到眾多長安車迷青睞的高口碑車型。
  • 銷量最高的國產車,一天就賣出1810輛,合資車也不是對手
    諾大的車市中,有不少車型堪稱經典,銷量也都稱得上火爆暢銷,但是加上一個特定的細分市場,往往最出眾的就只有一個。比如銷量最高的日系車,非日產軒逸莫屬,銷量最高的大眾,那必然是朗逸,但要說銷量最高的國產車,你知道是誰嗎?
  • 國產車三巨頭誰的銷量最好?看到排行榜,網友:這就是差距!
    4月份國產車銷量榜單出爐,長城僅排第三,第一名拉開差距!最近幾年國產車的發展越來越超乎大家的想像了,尤其是那幾個自主品牌巨頭,更是一度在全球汽車市場上都大放光彩,不過隨著疫情的影響,再加上汽車寒冬,各家車企的銷量都受到了一定的衝擊,自主品牌當然也不例外。就在前段時間某個機構公布了4月份的銷量成績,國產汽車三巨頭它們的表現如何呢?我們先來看看長城。
  • 還說國產車企沒技術?世界五大變速箱品牌出爐,國產廠商上榜!
    還說國產車企沒技術?世界五大變速箱品牌出爐,國產廠商上榜!最近這幾年國產車的進步可以說是非常大的,很多消費者在買車的時候已經開始將國產車當作第一選擇了,但是即使這樣依舊有不少人認為國產車企在技術方面是比較差勁的,尤其是核心三大件部分,不過真的是國產車企沒技術嗎?世界五大變速箱品牌出爐,國產廠商可是上榜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情況吧!
  • 特斯拉Model 3銷量壓倒所有國產車,獨佔20%新能源補貼,真無敵
    而如若這家一枝獨秀的企業是非國產品牌,那情況就更不樂觀了。近幾年間,新能源汽車行業是最為火熱的行業之一,國家大手筆地推出了多樣化優惠政策,以扶持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發展。近幾年間,特斯拉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
  • 月銷僅2207輛,捷達VS7口碑崩塌,神車為何賣不動了?
    自主品牌的爆發,吞噬了很大一部分市場,作為合資車企絕不會坐以待斃,眼睜睜地看著一塊肥肉被國產車吃掉,順勢而為推出了自己低端車品牌,比如大眾把捷達變成一個獨立的汽車品牌,下打探到10萬以內汽車市場,再加上背靠大眾「這棵大樹」,按理說其銷量不會差,但實際情況卻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