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典型案例評析—製作傳播收集木馬病毒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

2021-01-07 網信大講堂

一、案例簡介

韓某某帶著一種非完成品的Android平臺收集木馬病毒找到安某某和樸某請求幫助,三人為謀取非法利益,由樸某在請教另一網絡Android安裝包程序開發者後,對病毒程序進行了改進和完善,並傳授了韓某某、安某某收集病毒軟體的使用方法。2013年9月20日,三人在河北省燕郊市郊區的租住房內,採用手機對手機、電腦對手機的方式,利用樸某提供的4個網際網路域名「sansung.kbsof.com」 「kakaobe.com」 「sbsbe.com」 「happy.kakaobe.com」將手機木馬病毒上傳並以簡訊形式發送給韓國的手機用戶,手機用戶點擊簡訊就會自動下載和安裝手機病毒。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CNCERT)檢測發現,我國境內數十萬手機用戶因此而感染病毒,病毒為「a.privacy.smsserviceone.a」和「a.privacy.cckun.a」,前者是手機銀行盜號病毒,主要用於偽造與銀行官網相同的操作界面,誘騙用戶輸入銀行帳戶密碼等隱私信息並予以竊取,並且能夠屏蔽含有數字內容的接收簡訊;後者可以通過簡訊方式傳播,具有竊取電話號碼、數字證書等隱私的功能,檢測目標用戶是否安裝韓國有利銀行、國民銀行和農協銀行的手機銀行客戶端的遠程控制功能,讀取被感染用戶通訊錄並向所有聯繫人發送包含有惡意傳播破壞系統等功能的病毒的簡訊。三人在後臺竊取銀行帳戶和密碼後再登錄相應的銀行官網,將帳戶內的款項轉到黑卡裡並從自動取款機裡取出。案發後,樸某於2013年10月13日在龍井市被抓獲,隨後安某某、韓某某陸續投案自首。

二、爭議焦點

樸某辯稱,雖然自已改進和完善了手機病毒,但在燕郊市進行病毒測試時並沒有測試成功,所以沒有給國內手機用戶造成感染。其辯護人認為:

(1)樸某僅承認故意製作了手機病毒軟體,並沒有傳播行為,測試行為不可能造成如此大規模國內手機用戶感染的結果;病毒軟體是針對韓國手機用戶而不是國內手機用戶,對手機病毒軟體測試的流程能夠推出樸某主觀上沒有在國內大規模傳播病毒的故意。

(2)CNCERT的應用程式文件檢測報告,只是認定了病毒文件;網際網路網絡安全信息通報,只是對涉案病毒程序運行過程、傳播情況及處置情況的一個通報,均無法證實樸某測試手機病毒軟體時故意將其在國內手機用戶中傳播。

(3)樸某的請教對象、韓國的網站管理員及攻擊樸某電腦和伺服器的黑客,也可能會造成病毒軟體在國內手機用戶中傳播。

法院認為:首先,三人在供述中承認在燕郊市郊區多次以手機對手機、電腦對手機等方式,使用域名「sansung.kbsof.com」 「kakaobe.com」 「sbsbe.com」 「happy.kakaobe.com」上傳病毒,利用網際網路將手機木馬病毒以簡訊形式進行測試和發送給韓國的手機用戶,以此對該病毒進行測試;應用程式文件檢測報告和網際網路信息通報能夠證明事件的發生過程,樸某已將病毒上傳到網站,手機用戶均可通過計算機網絡進人該網站,傳播行為已經實施完畢;樸某作為手機病毒製作者,明知病毒傳播到用戶手機之後,具有收集用戶通訊錄並發送簡訊的惡意傳播功能,應當能夠預測到成功傳送一個手機病毒,在測試過程中無論是發送給自己的另一部手機、另一案外人的手機還是韓國的手機用戶,都足以造成國內手機大規模感染的危害結果,但為了牟取非法利益仍然放任該結果的發生,屬於間接故意。其次,應用程式文件檢測報告中檢測出的病毒和樸某製作並上傳到域名上的病毒一致,網際網路信息通報中對涉案病毒程序運行過程、傳播情況及處置情況與樸某等三人在供述中承認的手機病毒運行情況一致,足以認定三人為手機病毒的原始傳播者。最後,樸某的請教對象、韓國的網站管理員及攻擊樸某電腦和伺服器的黑客,也可能會進行病毒軟體的測試或傳播,但這並不影響樸某製作、傳播病毒軟體行為的性質。

一審法院認為,樸某、安某某、韓某某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其中,樸某當庭自願認罪,可酌情予以從輕處罰;安某某、韓某某有自首情節,可以減輕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86條第3款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第25條共同犯罪、第67條自首、第72條緩刑適用條件、第73條緩刑考驗期限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之規定,判決:被告人樸某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判處有期徒五年;被告人安某某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被告人韓某某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扣押在案的贓款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二審法院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三、案例評析

樸某三人製作的收集病毒軟體,主要針對韓國的手機用戶,而不是中國的手機用戶,而且事實上,損失錢財的所有被害人也均為韓國人,那為什麼中國刑法仍然要制裁樸某等三人?

一方面,樸某等三人製作的手機病毒軟體在測試和發送給韓國手機用戶的過程中,由於病毒軟體具有竊取銀行帳戶密碼等隱私、遠程操控檢測手機和惡意傳播等一系列高危惡意行為,而實際上導致了中國境內數十萬手機用戶感染此病毒。截止2013年9月23日上午,根據CNCERT在全國範圍內的檢測數據顯示,仍然有數千名手機用戶感染該病毒。另一方面,刑法第6條規定了我國的屬地管轄權:「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在本案中,樸某等三人故意製作手機病毒軟體,並在河北省燕郊市郊區的租住房內上傳,通過簡訊形式發送給自己、另一案外人及韓國的手機用戶進行測試的行為,均發生在中國領域內;手機病毒軟體的傳播不受控制,事實上造成了中國境內數十萬手機用戶因此中招,犯罪的行為和結果均發生在中國領域內。當然,我們也看到,犯罪的結果有相當一部分發生在韓國,導致了韓國手機用戶的財產損失。基於此,適用中國刑法對樸某等三人進行形式追責,符合中國刑法規定的刑事管轄權。

樸某等三人製作的是手機病毒軟體,針對的目標是手機用戶,引起的後果也是病毒軟體在手機用戶間廣泛傳播並造成嚴重損失,為什麼會定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刑法第285條中使用了「計算機信息系統」,而第286條第3款中使用的是「計算機系統」。刑事立法區分兩者的原意是: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數據或應用程式的對象是資料庫和網站等提供信息服務的系統;而傳播計算機病毒的情形下,僅僅影響計算機(操作)的系統,而並沒有給系統上的信息服務造成影響。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提供信息服務的系統和計算機作業系統密不可分,例如一些作業系統自身也提供網際網路(WEB)服務和文件傳輸協議(FTP)服務,因此,「計算機信息系統」和「計算機系統」基本同質化。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形勢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1]19號)第11條第1款直接不加區分地將兩者界定為「具備自動處理數據功能的系統,包括計算機、網絡設備、通信設備、自動化控制設備等。」

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推動了具有編程、安裝程序功能的作業系統的數位化設備大量湧現並廣泛應用,它們在功能和性能上與傳統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和計算機系統基本上沒有差別,同樣可能成為侵入、破壞和傳播計算機病毒的對象,應當納入刑事法律的保護範疇。前述司法解釋應用概括加列舉的方式重新界定了刑法所規定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和「計算機系統」,大大擴展了刑法的保護對象:網絡設備是指路由器、交換機等組成的連接網絡的設備;通信設備則包括手機、通信基站等提供通信服務的設備,例如電力系統中的監測設備、製造業中流水線控制設備等。這樣一來,所有「具備自動處理數據功能的系統」,均可以稱為「計算機信息系統」和「計算機系統」。因此,本案中樸某等三人製作手機病毒軟體並傳播的行為,符合刑法第286條第3款規定的:「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情形,應當定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本文轉自《網絡法典型案例評析》

各位看官對此事件有何看法?

歡迎留言騷擾~

相關焦點

  • 連載|網絡法典型案例評析——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
    我國現行法律沒有針對勒索軟體的專門性規定,但針對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敲詐勒索、信息網絡技術支持和幫助等危害網絡安全方面的法律規定相當完善。2000年《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並規定了相應的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等行政處罰;刑法第274條規定了敲詐勒索罪,並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敲詐勒索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對量刑標準和提供網絡技術支持幫助,規範為他人信息網絡犯罪提供技術支持和幫助的行為;刑法第285條規定了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罪、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
  • 浙江台州:首例DDOS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獲判
    黑客攻擊癱瘓公司伺服器   浙江台州:首例DDOS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獲判   正義網訊(記者範躍紅 通訊員陳碧園)為賺錢當起黑客,讓遊戲公司伺服器癱瘓一個多小時。近日,經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檢察院提起公訴,該區法院採納了檢察機關提出的精準量刑建議,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一審判處駱某有期徒刑一年零十個月;而充當「網絡打手」的凌某也因該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三個月。據悉,這是浙江省台州市首例DDOS破壞網遊公司計算機信息系統案。   2019年1月,台州某智能科技公司陸續接到了不少遊戲玩家投訴,反映在玩遊戲時出現頻頻掉線等狀況。
  • 「微信支付」勒索病毒製作者被抓 超10萬臺計算機被感染
    「微信支付」勒索病毒製作者被抓 超10萬臺計算機被感染 圖片來源圖蟲:已授站長之家使用站長之家(ChinaZ.com) 12月7日 消息:昨晚,平安東莞微博發布消息稱:近日,東莞網警在省公安廳網警總隊的統籌指揮,以及騰訊和 360 公司的大力協助下, 24 小時內火速偵破「12.05」特大新型勒索病毒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
  • 信陽警方成功破獲一起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
    在公安部「淨網2019」專項行動中,新縣公安加大了對網絡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近日,我局網安大隊成功偵破一起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截至目前,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涉案金額200餘萬元。網安大隊民警立即對該網站進行重點關注,發現該網站隸屬卡盟網站平臺旗下,涉嫌非法銷售遊戲外掛程序卡密、遊戲帳號、QQ微信帳號等,存在幹擾遊戲程序、木馬盜號、釣魚網站獲取信息的黑客違法犯罪行為,嚴重擾亂了網際網路秩序。新縣公安局於2019年6月18日對該案立案偵查。
  • 浙江台州首例DDOS破壞網遊公司計算機信息系統案獲刑
    台州市黃巖區人民檢察院 黃巖檢察供圖中新網台州4月7日電(記者 範宇斌)網際網路時代之下,有一群晃蕩於網絡上的技術人員,他們熟悉電腦程式的設計與維護,精於找出使用者的密碼,被稱之為「黑客」。7日記者獲悉,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人民檢察院對該市首例黑客破壞網遊公司計算機信息系統案提起公訴。經審理,黃巖區人民法院採納檢察機關提出的精準量刑建議,被告人駱某因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10個月,而充當「網絡打手」的凌某也以該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3個月。
  • 一個手機病毒傳播就讓12萬人中招
    行動期間,共破獲黑客攻擊破壞案件45起,抓獲110人,打掉團夥16個;發現並通報整改各類網絡安全漏洞1900餘處,印發網絡與信息安全隱患告知書350餘份,指導深圳市600多家單位和企業及時消除隱患,降低了系統漏洞被黑客利用而產生的危害。
  • 姚曉傑等11人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
    第十八批指導性案例姚曉傑等11人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 (檢例第69號)   【關鍵詞】   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暗夜小組」從被告人丁虎子等3人處購買大量伺服器資源,再利用木馬軟體操控控制端伺服器實施DDoS攻擊(指黑客通過遠程控制伺服器或計算機等資源,對目標發動高頻服務請求,使目標伺服器因來不及處理海量請求而癱瘓)。2017年2—3月間,「暗夜小組」成員三次利用14臺控制端伺服器下的計算機,持續對某網際網路公司雲伺服器上運營的三家遊戲公司的客戶端IP進行DDoS攻擊。
  • 勒索病毒製作者抓到了!10萬臺計算機被感染,作案者年僅22歲
    抓獲病毒研發製作者1名據@平安東莞消息,根據上級公安機關「淨網安網2018」專項行動有關部署,近日,東莞網警在廣東省公安廳網警總隊的統籌指揮,以及騰訊和360公司的大力協助下,24小時內火速偵破「12.05」特大新型勒索病毒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抓獲病毒研發製作者1名,繳獲木馬程序和作案工具一批。
  • 計算機病毒分為哪幾類?
    計算機病毒的定義:「編制者在電腦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1、Backdoor 後門指在用戶不知道也不允許的情況下,在被感染的系統上以隱蔽的方式運行可以對被感染的系統進行遠程控制,而且用戶無法通過正常的方法禁止其運行。
  • 史上20大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20中,黑客,木馬...
    一談計算機病毒,足以令人談「毒」變色。硬碟數據被清空,網絡連接被掐斷,好好的機器變成了毒源,開始傳染其他計算機。中了病毒,噩夢便開始了。有報告顯示,僅2008年,計算機病毒在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85億美元。計算機病毒現身江湖已多年,可以追溯到計算機科學剛剛起步之時,那時已經有人想出破壞計算機系統的基本原理。
  • 《光華反病毒軟體》如何徹底查殺計算機木馬
    但不同的是,木馬是非法取得對對方電腦的控制權,一旦登陸成功,就可以取得管理員級的權利,對方電腦上的資料、密碼等是一覽無餘。雖然在對於計算機本身的破壞上可能沒有病毒厲害,但是危害性卻是病毒萬萬不能相提並論的,特別是移植的高級的木馬往往比較隱蔽而且功能也非常齊全強大,如果對於計算機進行控制,實施人為的盜竊或者破壞計算機本身的內部文件,所造成的後果都是非常惡劣的。
  • 木馬病毒的傳播方式這麼多,在你的日常衝浪中,木馬病毒就進行了傳播!
    目錄 傳播方式 木馬病毒的傳播方式比較多,主要有: (1)利用下載進行傳播,在下載的過程中進入程序,當下載完畢打開文件就將病毒植入到電腦中; (2)利用系統漏洞進行傳播,當計算機存在漏洞
  • 計算機病毒基礎概念-反病毒技術
    一、計算機病毒基礎概述1.病毒基本概念 病毒是一種惡意代碼,可感染或附著在應用程式或文件中,一般通過郵件或文件共享等協議進行傳播,威脅用戶主機和網絡的安全。有些病毒會耗盡主機資源、佔用網絡帶寬,有些病毒會控制主機權限、竊取用戶數據,有些病毒甚至會對主機硬體造成破壞。
  • 木馬程序,計算機木馬病毒,居然是一樣的?
    目錄計算機木馬病毒木馬程序完整的木馬程序計算機木馬病毒計算機木馬病毒是指隱藏在正常程序中的一段具有特殊功能的惡意代碼,是具備破壞和刪除文件、發送密碼、記錄鍵盤和攻擊Dos等特殊功能的後門程序。木馬程序木馬程序表面上是無害的,甚至對沒有警戒的用戶還頗有吸引力,它們經常隱藏在遊戲或圖形軟體中,但它們卻隱藏著惡意。這些表面上看似友善的程序運行後,就會進行一些非法的行動,如刪除文件或對硬碟格式化。
  • 如何通過 Web 實現防禦木馬、病毒……|原力計劃
    可以簡單歸納為:基礎知識:Web發展簡史、計算機網絡、域名系統、HTTP標準、代碼審計、WAF信息收集:域名信息、 站點信息、埠信息、其它內網滲透:Windows信息收集、持久化、Linux信息收集、痕跡清理、其他常見漏洞:SQL注入、XSS
  • 散布謠言、傳播淫穢信息…… 安徽公安發布10大網絡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網警提醒:網絡運營者應當對其收集的用戶信息嚴格保密,並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
  • 江蘇南通警方破獲一起特大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
    警方供圖中新網南京12月16日電 (蘇錦安 徐珊珊)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16日透露,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警方破獲一起特大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斬斷一條網絡黑灰產利益鏈。該犯罪團夥租用境外伺服器搭建網絡攻擊平臺,並通過發展代理和出售會員帳號的方式牟利。去年下半年以來,共先後向5000多個網站實施過流量攻擊,非法獲利100餘萬元。
  • 怎麼徹底刪除trojan這個病毒?特洛伊木馬病毒到底是什麼東西?
    Windows Defender特洛伊木馬病毒簡介特洛伊木馬是一種計算機病毒,它可以破壞計算機文件,並禁用許多應用程式,使您的系統無法使用。它們能攻擊所有版本的Windows系統。掃描Trojan病毒它會改變您的瀏覽器甚至系統設置,以破壞系統文件,並收集遠程黑客想要的信息。這時你可能無法正常使用電腦,你的屏幕會被隨機錯誤、警告和廣告轟炸。由於這個病毒監視你的在線活動,它可以竊取你寶貴的信息。
  • 計算機病毒不容忽視,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這期我們來探討一下病毒,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以及怎樣才能徹底的杜絕。一.計算機病毒的定義和特點計算機病毒 (computer virus) 在《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被明確定義為:「指編制或者在電腦程式中插人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能自我複製的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 淨網護網 2020 典型案例發布 「川網1號」集群戰役入選
    5日,省公安廳發布了「淨網2020」專項行動十大典型案例和「護網2020」專項行動十大典型案例。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十大典型案例中,「川網1號」集群戰役入選。2020年8月,為嚴厲打擊跨境網絡賭博及為其提供推廣引流、支付結算、技術支持的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省公安廳組織全省19個市州開展了「川網1號」集群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