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過幾個?史上20大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20中,黑客,木馬...

2021-01-04 快科技

一談計算機病毒,足以令人談「毒」變色。硬碟數據被清空,網絡連接被掐斷,好好的機器變成了毒源,開始傳染其他計算機。中了病毒,噩夢便開始了。有報告顯示,僅2008年,計算機病毒在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85億美元。計算機病毒現身江湖已多年,可以追溯到計算機科學剛剛起步之時,那時已經有人想出破壞計算機系統的基本原理。1949年,科學家約翰·馮·諾依曼聲稱,可以自我複製的程序並非天方夜譚。不過幾十年後,黑客們才開始真正編制病毒。直到計算機開始普及,計算機病毒才引起人們的注意。

1.Creeper(1971年)

最早的計算機病毒Creeper(根據老卡通片《史酷比(Scooby Doo )》中的一個形象命名)出現在1971年,距今以後42年之久。當然在那時,Creeper還尚未被稱為病毒,因為計算機病毒尚不存在。Creeper由BBN技術公司程式設計師羅伯特·託馬斯(Robert Thomas)編寫,通過阿帕網( ARPANET,網際網路前身)從公司的DEC PDP-10傳播,顯示「我是Creeper,有本事來抓我呀!(I'm the creeper, catch me if you can!)」。Creeper在網絡中移動,從一個系統跳到另外一個系統並自我複製。但是一旦遇到另一個Creeper,便將其註銷。

2.Elk Cloner病毒(1982年)

裡奇•斯克倫塔(Rich Skrenta)在一臺蘋果計算機上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病毒。1982年,斯克倫塔編寫了一個通過軟盤傳播的病毒,他稱之為「Elk Cloner」,那時候的計算機還沒有硬碟驅動器。該病毒感染了成千上萬的機器,但它是無害的:它只是在用戶的屏幕上顯示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這樣的:「它將進入你所有的磁碟/它會進入你的晶片。」

3.梅利莎 (Melissa,1999年)

Melissa病毒由大衛·史密斯(David L. Smith)製造,是一種迅速傳播的宏病毒,它作為電子郵件的附件進行傳播,梅麗莎病毒郵件的標題通常為「這是你要的資料,不要讓任何人看見(Here is that document you asked for, don't show anybody else)」。一旦收件人打開郵件,病毒就會自我複製,向用戶通訊錄的前50位好友發送同樣的郵件。因為它發出大量的郵件形成了極大的電子郵件信息流,它可能會使企業或其它郵件服務端程序停止運行,儘管Melissa病毒不會毀壞文件或其它資源。1999年3月26日爆發,感染了15%-20% 的商業計算機。

4.愛蟲 (I love you, 2000年)

梅麗莎病毒爆發一年後,菲律賓出現了一種新的病毒。與梅麗莎不同的是,這次出現的是蠕蟲病毒,具有自我複製功能的獨立程序。這個病毒的名字叫愛蟲 (I love you)。愛蟲病毒最初也是通過郵件傳播,而其破壞性要比Melissa強的多。標題通常會說明,這是一封來自您的暗戀者的表白信。郵件中的附件則是罪魁禍首。這種蠕蟲病毒最初的文件名為LOVE-LETTER-FOR-YOU.TXT.vbs。後綴名vbs表明黑客是使用VB腳本編寫的這段程序。很多人懷疑是菲律賓的奧尼爾·狄·古茲曼製造了這種病毒。由於當時菲律賓沒有制定計算機破壞的相關法律,當局只得以盜竊罪的名義傳訊他。最終由於證據不足,當局被迫釋放了古茲曼。根據媒體估計,愛蟲病毒造成大約100億美元的損失。

5.求職信病毒(Klez,2001年)

求職信病毒是病毒傳播的裡程碑。出現幾個月後有了很多變種,在網際網路肆虐數月。最常見的求職信病毒通過郵件進行傳播,然後自我複製,同時向受害者通訊錄裡的聯繫人發送同樣的郵件。一些變種求職信病毒攜帶其他破壞性程序,使計算機癱瘓。有些甚至會強行關閉殺毒軟體或者偽裝成病毒清除工具。

求職信病毒出現不久,黑客就對它進行了改進,使它傳染性更強。除了向通訊錄聯繫人發送同樣郵件外,它還能從中毒者的通訊錄裡隨機抽選一個人,將該郵件地址填入發信人的位置。
 

6.紅色代碼 (Code Red, 2001年)

紅色代碼和紅色代碼Ⅱ(Code Red II)兩種蠕蟲病毒都利用了在Windows 2000和Windows NT中存在的一個作業系統漏洞,即緩存區溢出攻擊方式,當運行這兩個作業系統的機器接收的數據超過處理範圍時,數據會溢出覆蓋相鄰的存儲單元,使其他程序不能正常運行,甚至造成系統崩潰。與其它病毒不同的是,Code Red 並不將病毒信息寫入被攻擊伺服器的硬碟, 它只是駐留在被攻擊伺服器的內存中。

最初的紅色代碼蠕蟲病毒利用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對白宮網站進行攻擊。安裝了Windows 2000系統的計算機一旦中了紅色代碼Ⅱ,蠕蟲病毒會在系統中建立後門程序,從而允許遠程用戶進入並控制計算機。病毒的散發者可以從受害者的計算機中獲取信息,甚至用這臺計算機進行犯罪活動。受害者有可能因此成為別人的替罪羊。

雖然Windows NT更易受紅色代碼的感染,但是病毒除了讓機器死機,不會產生其它危害。

7.尼姆達(Nimda,2001)

這種病毒也在2001年出現。尼姆達通過網際網路迅速傳播,在當時是傳播最快的病毒。尼姆達病毒的主要攻擊目標是網際網路伺服器。尼姆達可以通過郵件等多種方式進行傳播,這也是它能夠迅速大規模爆發的原因。

尼姆達病毒會在用戶的作業系統中建立一個後門程序,使侵入者擁有當前登錄帳戶的權限。尼姆達病毒的傳播使得很多網絡系統崩潰,伺服器資源都被蠕蟲佔用。從這種角度來說,尼姆達實質上也是DDOS的一種。
 

8.灰鴿子(2001年)

灰鴿子是一款遠程控制軟體,有時也被視為一種集多種控制方法於一體的木馬病毒。用戶計算機不幸感染,一舉一動就都在黑客的監控之下,竊取帳號、密碼、照片、重要文件都輕而易舉。灰鴿子還可以連續捕獲遠程計算機屏幕,還能監控被控計算機上的攝像頭,自動開機並利用攝像頭進行錄像。截至2006年底,「灰鴿子」木馬已經出現了6萬多個變種。雖然在合法情況下使用,它是一款優秀的遠程控制軟體。但如果做一些非法的事,灰鴿子就成了強大的黑客工具。

9.SQL Slammer (2003年)

Slammer,也稱藍寶石病毒,是一款DDOS惡意程序,透過一種全新的傳染途徑,採取分布式阻斷服務攻擊感染伺服器,它利用 SQL Server 弱點採取阻斷服務攻擊1434埠並在內存中感染 SQL Server,通過被感染的 SQL Server 再大量的散播阻斷服務攻擊與感染,造成 SQL Server 無法正常作業或宕機,使內部網絡擁塞。在補丁和病毒專殺軟體出現之前,這種病毒造成10億美元以上的損失。藍寶石病毒的傳播過程十分迅速。和 Code Red 一樣,它只是駐留在被攻擊伺服器的內存中。

10.MyDoom (2004年)

2004年2月,另一種蠕蟲病毒MyDoom(也稱Novarg)同樣會在用戶作業系統中留下後門。該病毒採用的是病毒和垃圾郵件相結合的戰術,可以迅速在企業電子郵件系統中傳播開來,導致郵件數量暴增, 從而阻塞網絡。和其他病毒一樣,這種病毒會搜索被感染用戶計算機裡的聯繫人名單,然後發送郵件。另外,它還會向搜尋引擎發送搜索請求然後向搜索到的郵箱發郵件。最終,谷歌等搜尋引擎收到數百萬的搜索請求,服務變得非常緩慢甚至癱瘓。根據網絡安全公司MessageLabs的資料顯示,當時平均每12封郵件中就有1封攜帶這種病毒。和求職信病毒類似,MyDoom病毒也會進行郵件發信人偽裝,這使通過郵件查詢病毒來源變得極其困難。

11.震蕩波 (Sasser,2004年)

德國的17歲Sven Jaschan2004年製造了Sasser和NetSky。Sasser通過微軟的系統漏洞攻擊計算機。與其他蠕蟲不同的是,它不通過郵件傳播,病毒一旦進入計算機,會自動尋找有漏洞的計算機系統,並直接引導這些計算機下載病毒文件並執行,因此整個傳播和發作過程不需要人為幹預。病毒會修改用戶的作業系統,不強行關機的話便無法正常關機。

Netsky 病毒通過郵件和網絡進行傳播。它同樣進行郵件地址欺騙,通過22016比特文件附件進行傳播。在病毒傳播的時候,會同時進行拒絕式服務攻擊(DoS),以此控制網絡流量。Sophos的專家認為,Netsky和它的變種曾經感染了網際網路上1/4的計算機。
 

12.Leap-A/Oompa-A(2006年)

在斯克倫塔編寫了第一個病毒後,Mac病毒似乎絕跡了24年。2006年,Leap-A病毒,也稱Oompa-A病毒出現。通過蘋果粉絲論壇上洩露的Leopard作業系統的照片在蘋果用戶中傳播。一旦用戶不小心感染了該病毒,它就會通過即時聊天程序iChat傳播。當病毒進入蘋果計算機後,會自動搜索iChat的聯繫人列表並向其中的好友發送信息,信息中附帶一個損壞的JPEG圖像附件。

病毒並不會對計算機產生太大的危害,但證明了即使是蘋果計算機也有可能中毒的。隨著蘋果機的越來越流行,越來越多的針對蘋果機的病毒將會出現。
 

13.風暴蠕蟲(Storm Worm,2006年)

可怕的風暴蠕蟲(Storm Worm)於2006年底最終確認。公眾之所以稱呼這種病毒為風暴蠕蟲是因為有一封攜帶這種病毒的郵件標題為「風暴襲擊歐洲,230人死亡」。有些風暴蠕蟲的變種會把計算機變成殭屍或」肉雞「。一旦計算機受到感染,就很容易受到病毒傳播者的操縱。有些黑客利用風暴蠕蟲製造殭屍網絡,用來在網際網路上發送垃圾郵件。許多風暴蠕蟲的變種會誘導用戶去點擊一些新聞或者新聞視頻的虛假連結。用戶點擊連結後,會自動下載蠕蟲病毒。很多新聞社和博客認為風暴蠕蟲是近些年來最嚴重的一種病毒。

14.熊貓燒香(06-07年)

熊貓燒香是一種經過多次變種的蠕蟲病毒,2006年10月16日由25歲的中國湖北人李俊編寫,2007年1月初肆虐網絡。這是一波計算機病毒蔓延的狂潮。在極短時間之內就可以感染幾千臺計算機,嚴重時可以導致網絡癱瘓。那隻憨態可掬、頷首敬香的「熊貓」除而不盡。反病毒工程師們將它命名為「尼姆亞」。病毒變種使用戶計算機中毒後可能會出現藍屏、頻繁重啟以及系統硬碟中數據文件被破壞等現象。同時,該病毒的某些變種可以通過區域網進行傳播,進而感染區域網內所有計算機系統,最終導致企業區域網癱瘓,無法正常使用,它能感染系統中exe,com,pif,src,html,asp等文件,它還能終止大量的反病毒軟體進程並且刪除擴展名為gho的備份文件。被感染的用戶系統中所有.exe可執行文件全部被改成熊貓舉著三根香的模樣。

15.AV終結者(2007年)

「AV終結者」又名「帕蟲」, 「AV」即是「反病毒」的英文(Anti-Virus)縮寫,是一種是快閃記憶體寄生病毒,主要的傳播渠道是成人網站、盜版電影網站、盜版軟體下載站、盜版電子書下載站。禁用所有殺毒軟體以及大量的安全輔助工具,讓用戶計算機失去安全保障;破壞安全模式,致使用戶根本無法進入安全模式清除病毒;AV終結者還會下載大量盜號木馬和遠程控制木馬。AV終結者病毒病毒運行後會生成後綴名.da

16.磁碟機病毒(2007年)

這是一個下載者病毒,會關閉一些安全工具和殺毒軟體並阻止其運行;對於不能關閉的某些輔助工具會通過發送窗口信息洪水使得相關程序因為消息得不到處理處於假死狀態;破壞安全模式,刪除一些殺毒軟體和實時監控的服務,遠程注入到其它進程來啟動被結束進程的病毒,病毒會在每個分區下釋放 AUTORUN.INF來達到自運行。感染除SYSTEM32目錄外其它目錄下的所有可執行文件。並且會感染RAR壓縮包內的文件。病毒造成的危害及損失10倍於「熊貓燒香」。

17.機器狗病毒(2007年)

機器狗病毒因最初的版本採用電子狗的照片做圖標而被網民命名為「機器狗」,該病毒的主要危害是充當病毒木馬下載器,與AV終結者病毒相似,病毒通過修改註冊表,讓大多數流行的安全軟體失效,然後瘋狂下載各種盜號工具或黑客工具,給用戶計算機帶來嚴重的威脅。機器狗病毒直接操作磁碟以繞過系統文件完整性的檢驗,通過感染系統文件(比如explorer.exe,userinit.exe,winhlp32.exe等)達到隱蔽啟動;通過還原系統軟體導致大量網吧用戶感染病毒,無法通過還原來保證系統的安全。

18.震網(Stuxnet,2009-2010)

震網是一種Windows平臺上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的計算機蠕蟲,它是首個旨在破壞真實世界,而非虛擬世界的計算機病毒,利用西門子公司控制系統(SIMATIC WinCC/Step7)存在的漏洞感染數據採集與監控系統(SCADA),向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s)寫入代碼並將代碼隱藏。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包含PLC Rootkit的計算機蠕蟲,也是已知的第一個以關鍵工業基礎設施為目標的蠕蟲。據報導,該蠕蟲病毒可能已感染並破壞了伊朗納坦茲的核設施,並最終使伊朗的布希爾核電站推遲啟動。不過西門子公司表示,該蠕蟲事實上並沒有造成任何損害。

19.Conficker病毒(2009年)

Conficker病毒是一種出現於2009年的計算機蠕蟲病毒,針對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這種病毒利用了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Server 2008和Windows 7 Beta等版本作業系統所使用的Server服務中的一個已知漏洞。

20.OnlineGames系列盜號木馬

這是一類盜號木馬系列的統稱,這類木馬的特點就是通過進程注入盜取流行的各大網路遊戲(魔獸,夢幻西遊等)的帳號從而通過買賣裝備獲得利益。這類病毒本身一般不會對抗殺毒軟體,但經常伴隨著AV終結者、機器狗等病毒出現。

相關焦點

  • 計算機病毒分為哪幾類?
    經常使用計算機的人,對計算機病毒應該是很熟悉的,但是計算機病毒究竟分幾類?它們各自有什麼特點?你真的分的清楚嗎?殺毒軟體報出的病毒名,你真的了解其中的含義嗎?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一下。計算機病毒的定義:「編制者在電腦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1、Backdoor 後門指在用戶不知道也不允許的情況下,在被感染的系統上以隱蔽的方式運行可以對被感染的系統進行遠程控制,而且用戶無法通過正常的方法禁止其運行。
  • 《光華反病毒軟體》如何徹底查殺計算機木馬
    但是在享受網絡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和快樂的同時,也不免要擔心"病毒、黑客以及木馬"的威脅,網上的瀏覽也變得非常謹慎,不是WWW的網站一般不去打開、帶有EXE格式的文件不去理會、儘量不去打開一些QQ陌生人發出的信息、對於個人信箱定時整理等等。時間長了,就感覺網絡衝浪有點累,就好比面對一個海闊的天地,但是你並不能自由遨遊,而是小心翼翼的,慢慢的左看右瞄之後才邁一步,無疑是降低了效率,增加了精神上的負擔。
  • 你對計算機病毒的概念了解過嗎?計算機病毒分為哪幾類?
    計算機病毒感染計算機病毒有以下特點:隱蔽和潛伏性衍生和傳染性觸發性、非法授權性寄宿和破壞性病毒分類1. 病毒主要分為:引導扇區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變形病毒、宏病毒、腳本病毒。在互聯時代的快速發展,腳本病毒的傳播感染很廣泛,給網絡系統中帶來很大的威脅,並且 WWW 技術的發展,腳本病毒已經成為最廣範的惡意代碼之一。
  • 木馬程序,計算機木馬病毒,居然是一樣的?
    目錄計算機木馬病毒木馬程序完整的木馬程序計算機木馬病毒計算機木馬病毒是指隱藏在正常程序中的一段具有特殊功能的惡意代碼木馬程序木馬程序表面上是無害的,甚至對沒有警戒的用戶還頗有吸引力,它們經常隱藏在遊戲或圖形軟體中,但它們卻隱藏著惡意。這些表面上看似友善的程序運行後,就會進行一些非法的行動,如刪除文件或對硬碟格式化。
  • 木馬非馬,告訴你為啥木馬病毒叫木馬病毒
    以及,木馬病毒為啥叫木馬病毒啊?苦思冥想之後發現,似乎只有最後一個問題有解這個木馬可不是遊樂園裡的旋轉「木馬」而是來源於《荷馬史詩》中描述的特洛伊戰爭中出現的特洛伊木馬。對歷史有點興趣的朋友就會了解到這個特洛伊木馬在遙遠的古歐洲的那場「美人爭奪站」中所發揮的作用。所以說,不論古今中外,亡國戰爭必要和美人掛上鉤,不然就不足以擁有「傳奇性」。
  • 如何防範木馬及病毒的攻擊
    如何防範木馬及病毒的攻擊  一、計算機中毒有哪些症狀?  人生病了,會有各種各樣的症狀,同樣,電腦中毒了也會有一些中毒反應。如果你的電腦有如下症狀,要趕緊用殺毒軟體查個毒了。  二、木馬病毒  大家一定都聽說過木馬病毒,但木馬病毒到底是什麼呢?  (一)木馬病毒  木馬病毒是指通過特定的程序(木馬程序)來控制另一臺計算機。木馬通常有兩個可執行程序:一個是控制端,另一個是被控制端。
  • 計算機病毒不容忽視,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這期我們來探討一下病毒,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以及怎樣才能徹底的杜絕。一.計算機病毒的定義和特點計算機病毒 (computer virus) 在《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被明確定義為:「指編制或者在電腦程式中插人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能自我複製的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 關於計算機最毒最毒的三大病毒,我們怎樣防範
    首先計算機的病毒是什麼? 還不知道的,我來告訴你。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是編制者在電腦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數據的代碼,能影響計算機使用,能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計算機病毒的特徵。
  • 國家計算機病毒中心發現惡意木馬程序新變種
    新華社天津5月23日專電(記者張建新)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近期通過對網際網路監測發現,感染作業系統磁碟主引導記錄區(MBR)的惡意木馬程序出現了又一個新變種,提醒用戶小心謹防。    該變種感染作業系統後,會在系統桌面上不停地彈出一些類似廣告的Web網站,這是該新變種區別於其他以前出現過的惡意木馬程序及變種的地方。
  • 連載|典型案例評析—製作傳播收集木馬病毒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
    2013年9月20日,三人在河北省燕郊市郊區的租住房內,採用手機對手機、電腦對手機的方式,利用樸某提供的4個網際網路域名「sansung.kbsof.com」 「kakaobe.com」 「sbsbe.com」 「happy.kakaobe.com」將手機木馬病毒上傳並以簡訊形式發送給韓國的手機用戶,手機用戶點擊簡訊就會自動下載和安裝手機病毒。
  • 如何防禦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作為效率非常高的辦公和學習工具,我們幾乎天天都需要用。計算機在工作時,每分每秒都有很多程序在不停地運行,除了一些我們能通過屏幕看到的部分程序外,還有很多程序在後臺暗地裡運行著,其中就可能有病毒程序混在其中偷偷運行,非專業人士很難發現。
  • 詳細說明計算機病毒的特徵和危害
    計算機病毒一詞已經滲透到每個網民的心中,並且對計算機的危害是不可預測的。俗話說,無論多麼全面的安全軟體,都無法保證任何計算機都在網絡上。絕對安全,讓我們了解計算機病毒的特徵,危害和特徵。
  • 有些比現實病毒更可怕 史上最牛的十大計算機病毒
    小編一直在想一個問題,自從病毒誕生起,病毒就成為我們電腦生活中的一個不得不提的部分,那麼將來會不會有那麼一天病毒會消失呢?也許這是一個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或者是這個問題永遠沒有答案也說不定,期待那一天吧,今天給大家獻上史上最牛的10大計算機病毒,你是否曾經遇見過呢?1.
  • 盤點那些紅極一時的計算機病毒,有你中招的嗎?
    計算機病毒是人為製造的,有破壞性,又有傳染性和潛伏性,對計算機信息或系統起破壞作用的程序。它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隱蔽在其他可執行程序之中。計算機中病毒後,輕則影響機器運行速度,重則死機系統破壞。具有隱蔽性、破壞性、傳染性、寄生性、可執行性、可觸發性、主動性、針對性。本篇就讓我們盤點一下那些全球知名的計算機病毒。
  • 計算機病毒基礎概念-反病毒技術
    反病毒技術背景:早期病毒比較流行(當時蠕蟲和木馬比較少),反病毒技術應用而生。現今蠕蟲和木馬攻擊也層出不窮,病毒、蠕蟲、木馬這些執行惡意任務的程序被統稱為惡意軟體。現在的反病毒技術含義是被廣義化的,事實上更準確來說是反惡意軟體,各類惡意軟體層見疊出,反病毒技術的術語則被保留了下來。
  • 計算機病毒中心發現惡意木馬程序 建議全面殺毒
    新華社天津1月7日電(記者張建新)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通過對網際網路的監測發現,近期出現一種惡意木馬程序Trojan_Hijclpk.A。    該惡意木馬程序運行後,會將自身複製到受感染作業系統的系統目錄下,隨即釋放一個專門用於盜號的惡意木馬程序文件,並修改受感染作業系統註冊表相關鍵值項,以實現惡意木馬程序隨作業系統一起自啟動。
  • 共享充電寶如何被植入木馬病毒的?
    其中有一部分產品在設計之初就存在非法獲取用戶數據的硬體,然後被故意投放在市場中讓人們使用,導致用戶數據遭受損失甚至手機被植入木馬。 還有一小部分屬於黑客的惡意行為,黑客對公共場合的充電寶和充電櫃進行改造,內部集成黑客硬體,再趁用戶使用的時候實施入侵行為。
  • 木馬病毒的傳播方式這麼多,在你的日常衝浪中,木馬病毒就進行了傳播!
    目錄 傳播方式 木馬病毒的傳播方式比較多,主要有: (1)利用下載進行傳播,在下載的過程中進入程序,當下載完畢打開文件就將病毒植入到電腦中; (2)利用系統漏洞進行傳播,當計算機存在漏洞
  • 我們一直說的病毒和木馬,究竟有啥區別呢?
    計算機病毒: 平時一般我們所說的計算機病毒,用專業術語表達的話,指的是感染型病毒,是編制者在電腦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數據的代碼,能影響計算機使用,能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其具有傳播性、隱蔽性、感染性、潛伏性、可激發性、表現性或破壞性。
  • 黑客公開微軟 Lnk漏洞木馬病毒製造教程
    7月26日,金山毒霸雲安全實驗室監測到黑客已經通過網際網路發布了利用微軟快捷方式漏洞製作病毒木馬的製作教程,金山毒霸安全專家表示,該病毒製作教程的公布,即使一個菜鳥黑客也能製作出相關病毒木馬,微軟 Lnk漏洞或引發新一輪病毒攻擊。  據悉,在一篇名為「LNK快捷方式0day漏洞木馬病毒製作教程」的博客文章中,詳細介紹了lnk漏洞攻擊的原理和攻擊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