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打響人才爭奪戰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中國證券報

繼理財子公司後,商業銀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為風口。近期,農業銀行全資子公司農銀金科成立,五大國有商業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已經全部就位。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數家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均在市場上招兵買馬。業內人士指出,銀行爭相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就是希望在機制上有所突破,從而更好滿足內部業務發展的需求。

大舉招兵買馬

一位銀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銀行對於金融科技人才非常渴求,不過既懂金融業務又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比較稀缺。但在現有銀行薪酬下,銀行很難留住這類複合型人才,往往好不容易培養出一些,就被網際網路巨頭高薪挖走了。

記者了解到,某網際網路金融巨頭麾下就有不少從銀行高薪挖來的金融科技人才,不但薪酬較銀行多了不少,豐厚的股權和期權激勵也成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利器。

日前,農銀金科發布招聘啟事,招聘涵蓋技術管理、軟體研發、市場運營和綜合管理四大類22個具體崗位,總計招聘130人。具體到崗位要求,以技術管理類中的架構管理師一崗為例,架構管理師主要負責規劃公司應用系統體系架構、對應業務戰略及IT戰略的技術路線圖,組織制定公司整體及領域級IT架構規劃,並進行分解落地。崗位要求需要熟練掌握Java、C#程式語言中的一種;熟練使用當前流行的開源框架、中間件,掌握其實現原理;具有多個大型系統的設計經驗,具備較強的抽象總結能力者優先;熟悉銀行業務架構,深入理解銀行業務的技術專家優先等。

此次農銀金科招聘啟事中尚未提及薪酬部分,不過記者查詢獵聘網信息發現,部分國有大行金融科技公司中,部分崗位年薪約為40萬元左右,有些可高達120萬元。有獵頭告訴記者,「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薪酬相對母行而言較高,但放在市場化背景下競爭力仍然較小。」他表示,銀行需對標網際網路科技龍頭企業,建立專職科技HR機制,前瞻性做好IT人力資源規劃。最重要的是建立富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和激勵機制,為科技人員創造良好的職業發展通道。

金融科技成關鍵

招兵買馬的背後是銀行加碼金融科技的決心和壓力。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平安銀行和農業銀行在內的11家銀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此外,今年1月交通銀行業宣布擬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至此,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有望達12家。

一位股份行人士表示,隨著科技在金融行業深度滲透,服務架構將重構,服務效率將提升,在向長尾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同時,還將大幅降低風險。這將推動金融業構建更大範圍的高性能生態系統,從而提升金融企業商業效能,促進內部經營過程變革。

除了戰略上的必要性,戰術工具的不足也使得銀行必須加緊對金融科技的投入。一位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高管對記者坦言,以銀行理財為例,目前還沒有辦法對客戶的投資偏好、收入水平等信息做到整合分析,做到客戶精細化分類,從而實現主動精細化營銷。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網際網路金融巨頭通過海量數據挖掘,結合消費和支付場景,能夠主動出擊精準獲得客戶。

面臨諸多挑戰

多位銀行人士在採訪中也指出,目前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是全新事物,仍面臨不少挑戰。

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在2019年年報中坦言,「面對數位化世界,我們在不斷碰撞中成長,在不斷試錯中顛覆自我認知。跟隨客戶走入新的生態場景,卻發現自己才是陌生人;努力打造數位化經營能力,卻發現基礎設施的筋脈還不通暢;想要搭上科技變革的快車,卻感覺組織進化速度還跟不上……」

度小滿金融CEO朱光認為,金融機構面臨的挑戰艱巨:第一,對銀行來講,整個資產構成會發生變化,過去可能在資產端以大型企業、優質企業和優質民營企業為主,現在向普惠、向小微、向零售金融轉型壓力增大;第二,過去的風控政策都是在高速增長的環境下制定的,沒有穿越過真正的周期。這意味著,金融行業對金融科技的應用,不能只是線上展業這樣的「小修小補」,而是通過金融科技的應用,真正讓金融資源精準覆蓋到經濟體中的各個基本單元。

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院宋效軍則建議,新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應沉下心來修煉內功,成立初期可不將實現經濟效益作為首要目標。金融科技應用屬於學習和成長層面的信息資本,是實現財務、客戶等上層目標的基礎支撐。但金融科技戰略推出後往往希望快速獲得經濟效益。當前一些機構希望能夠通過出售系統的方式來獲得收益,這可能有悖於金融科技的發展內涵。

也有銀行業人士指出,與理財子公司類似,不少銀行在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時候還保留了軟體開發部門等,部門職能和業務存在重疊,未來如何和母行的相關部門理順關係,職責如何平穩過渡也是一個挑戰。

相關焦點

  • 銀行理財子公司人才爭奪戰升級 原方正副總裁將擔任中郵理財董事長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終白 理財子公司的人才爭奪戰日前不斷升級,「觸角」已伸向券業高管。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原方正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副總裁吳姚東離職半個月後,其去向浮出水面——吳姚東將出任郵儲銀行理財子公司中郵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郵理財」)董事長。
  • 中國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落戶上海
    中行在港交所披露的公告顯示,中銀金科註冊資本為6億元,註冊地為上海浦東新區,主要業務方向是運用金融科技手段,開展技術創新、軟體研發、平臺運營與技術諮詢。對於中銀科技的設立,中國銀行表示,「設立中銀金科是中行推動科技引領戰略、打造數位化銀行的重要舉措之一。該行將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金融科技創新,推進數位化轉型。」
  • 銀行2021校招提前登場 金融科技人才火熱競備
    寧波銀行方面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本次提前批招聘主要針對的是總行崗位,包括總行培訓生、總行金融科技部專業人才等,希望可以提前鎖定優質人才。「為順應金融科技發展的大趨勢,我行會加快金融科技發展的人才布局,搶佔發展先機。」
  • 疫情推動金融科技應用落地加速,機構間人才爭奪戰已打響
    在這場「戰」疫中,防控的同時金融服務及時跟上是關鍵。疫情也促使金融機構加速金融科技改革。新金融深度注意到,近日,銀行競相發布招聘信息,爭奪科技人才,發力金融科技業務發展。分析人士認為,搶奪金融科技人才,發力數位化轉型已成為諸多大行的共識。也許,在此次疫情的推動下,2020年將會是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真正的元年。
  • 為什麼國際主流銀行不設金融科技子公司?
    至此,如下表信息顯示:佔我國銀行業總資產超過70%市場份額的頭5大國有商業銀行、5大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和第一大城商行共11家商業銀行均以專門設立子公司的形式,設立專門從事金融科技開發和服務的全資附屬機構。從目前已設立的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市場定位看,有關銀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服務對象既包括有關銀行集團內部成員本身,也包括外部其他市場參與者。
  • 又一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交行發起「重孫公司」交銀金科
    此外,中原銀行、廣發銀行也先後傳出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銀行選擇將金融科技子公司落地在上海。上海地方金融監管局也在1月15日出臺的《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實施方案》中提到,「大力吸引金融機構和大型科技企業在滬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科技研發中心、開放式創新平臺」。
  • 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擴容 攪動市場幾何?
    至此,已有11家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包括五家國有大行、五家股份行和一家城商行。而銀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之舉也引起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的密切關注。「我們非常關注,因為這代表著銀行對金融科技的重視,可以帶動行業發展,也提供了一個更大的市場。」北京易誠互動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業務官孔繁強表示,其所在的公司曾為多家銀行提供金融科技和數位化轉型服務。
  • 五大行科技子公司聚齊!銀行系金融科技能否找到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已經有11家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銀行設立科技子公司已經成為趨勢,在金融科技領域銀行能否藉助這些子公司找到技術的突破口嗎?推出線上供應鏈 融資產品「e 帳通」,為供應鏈核心企業及供應商提供應收帳款籤發、拆分、轉讓、保理 融資、到期收付款等全流程在線金融服務。不僅如此,區塊鏈技術也成為其他銀行科技子公司的必爭之地。在此前上海金融科技監管沙盒首批公示的項目中,首次出現了兩個含有銀行科技子公司作為發起機構之一的項目,切都與區塊鏈密切縣骨幹。
  • 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走好「獨立之路」任重道遠
    隨著農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近日在北京宣告成立,目前,五大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已配齊。與此同時,建行旗下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信金科」)近日發布增資公告,意味著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市場化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 「5+6+1」 家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落地 哪裡是兵家必爭之地?
    來源:中國電子銀行網近日,隨著交通銀行對外公告,其附屬科技子公司交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註冊成立,至此,五大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算是整整齊齊落地了。從最近各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招聘信息驟增,和開出極具誘惑力的薪資可以看出,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正以「倚天一出,誰與爭鋒」之勢,欲與金融科技公司展開正面攻勢。然而,這條「逆襲」之路真的好走嗎?在最新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中國金融科技行業上榜的獨角獸一共有18家,總價值達2390億美元。
  • 首家外資銀行開泰銀行在深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註冊資本3億
    6月17日,開泰遠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羅湖註冊成立。這是開泰銀行泰國母行在深圳設立的全資科技類公司,也是今年在深圳市成立的第一家由外資銀行發起的金融科技公司。公司註冊資本3億元,主要開展業務包括設計和建設信息技術系統、研究有利於數字銀行和數字經濟系統的新技術和業務模式,研製和測試原型產品,為銀行和客戶提供新型金融科技服務。
  • 銀行下注金融科技子公司 中騰信To B「第三勢力」如何競逐?
    銀行下注金融科技子公司 中騰信To B「第三勢力」如何競逐?   如今在金融科技TO B的賽道上,早已不局限於網際網路巨頭,各大銀行已開啟「加速」模式。
  • 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增至11家
    本報記者 彭 妍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隊伍不斷壯大。近日,農業銀行發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這也是第11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至此,五大國有行均有了自己的科技子公司。近年來,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布局不斷加碼,金融科技子公司幾乎成為大中型銀行的標配。截至目前,在國有大行中,已有5家金融科技子公司開業。其中,建行的建信金科成為首家由國有大行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隨後,工行、中行、交行、農行也紛紛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除上述五大國有銀行外,股份制銀行是目前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銀行主力。
  • 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大舉招聘對公募基金人才「求賢若渴」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劉芬銀行理財子公司展業提速,「招兵買馬」也在加速。近日,中信銀行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獲批開業,其招聘公告也刷屏。對公募人才「求賢若渴」,令部分中型公募人才流向銀行理財子公司。據北京的一資深金融獵頭稱,今年以來,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業務逐步推進,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市場化招聘需求比去年旺盛。除通過官方公開發布招聘公告的以外,招商、江蘇、光大等銀行的理財子公司也在通過獵頭找人。目前總體委託獵頭機構在招聘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約有五六家。
  • 長期與影子銀行並存,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起跑線爭奪戰」
    影子銀行在業務運營上以銀行為核心、很像「銀行的影子」,資產端和負債端均與銀行密切相關。資產端方面,影子銀行的客戶絕大部分來自銀行,實質為通道業務。負債端方面,銀行是影子銀行資金的主要提供方。影子銀行的多數產品承諾保本或保最低收益。有的還與客戶籤訂「抽屜協議」,承諾剛性兌付;有的在產品銷售過程中隱藏風險,誇大收益,不及時充分披露信息,造成「買者自負」難以真正落實。
  • 金融科技人才缺口巨大 中騰信為銀行轉型升級賦能
    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浙商銀行等眾多銀行紛紛啟動金融科技人才招聘。據財報顯示,中信銀行2019年有科技人員3182人,同比增長56.2%;,交通銀行境內行金融科技人員達3460人,同比增加59.15%。不僅市場需求大,金融科技人才的薪酬也頗具競爭力。
  • 五大國有銀行集齊金融科技子公司 因研發投入大短期內難言盈利
    至此,工行、農行、建行、中行、交行五大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均已落地,其中只有農銀金科的註冊地在北京。12家銀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農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不是最早的,但也不會是最晚的。一位銀行從業人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可以為服務於銀行自身,同時還可以對外輸出自己的能力,實現了兩者共贏。近年來,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逐漸衝擊著傳統商業銀行。為了適應業務環境,銀行紛紛開始調整組織架構,或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以滿足金融科技需求。
  • 央行今年第二家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瞄準銀行間市場交易
    央行中匯金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稱「中匯金科」),日前在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揭牌成立。這是繼成方金科之後,央行年內成立的第二家金融科技公司。
  • 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擴容至12家 國有行去年科技投入716億發揮...
    至此,農行成為建行、工行、中行及交行之後,第五家成立金融科技公司的國有大行,也是自2015年興業銀行開創商業銀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先河之後,第12家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商業銀行。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商業銀行愈發重視金融科技對於業務轉型及業務增長的驅動作用。特別是在去年央行出臺一系列關於金融科技方面的指導政策,為商業銀行金融科技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 央行今年第二家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瞄準銀行間市場交易
    各方表示,未來,中匯金科將攜手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推進全球人民幣及相關產品交易中平臺和定價中心的設置,為用戶提供智能多元的服務,打造銀行間市場交易社群的網際網路流量入口和開放平臺,更好地服務我國銀行間市場改革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