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國有銀行集齊金融科技子公司 因研發投入大短期內難言盈利

2020-12-14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徐曉梅 冉學東 北京報導

繼今年1月交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後,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又添一家。

7月28日,中國農業銀行發布公告稱,其通過附屬機構農銀投(嘉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出資設立了農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農銀金科」),持股比例100%。

農銀金科的註冊資本為6億元人民幣,註冊地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法定代表人為劉國建。其經營範圍包括基礎軟體服務;應用軟體服務;零售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電子產品、通訊設備、智能化設備;電子元器件領域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推廣、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數據處理;計算機系統集成;會議服務;承辦展覽展示;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代理進出口;經營電信業務。

至此,工行、農行、建行、中行、交行五大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均已落地,其中只有農銀金科的註冊地在北京。

12家銀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農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不是最早的,但也不會是最晚的。農行方面表示,設立農銀金科是該行落實治行興行「六維方略」、加快科技賦能、推進數位化轉型的重要舉措。

實際上,早在2019年初,農行就制定了「推進數位化轉型再造一個農業銀行」的戰略構想。

不僅僅農行,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等都紛紛尋求數位化轉型,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就是一個路子。

一位銀行從業人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可以為服務於銀行自身,同時還可以對外輸出自己的能力,實現了兩者共贏。

近年來,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逐漸衝擊著傳統商業銀行。為了適應業務環境,銀行紛紛開始調整組織架構,或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以滿足金融科技需求。

為了迎合市場發展,商業銀行一開始是加強對外深度合作,尤其在2017年五大行紛紛與BATJ等網際網路金融科技公司達成合作,如工行與京東、農行與百度、中行與騰訊、建行與阿里、交行與蘇寧等。

但由於商業銀行和網際網路金融科技公司本身的文化基因不同,雙方的風險偏好、合規要求、創新力度等存在較大差異,導致雙方合作痛點逐漸暴露。

之後,商業銀行開始加強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布局,培養金融科技核心競爭力,逐漸開始內部孵化轉型並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2015年12月,興業銀行成立興業數金,開創了商業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先河。平安銀行緊隨其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壹帳通」。此後,又有多家股份制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2018年4月,建設銀行成立建信金科,成為第一家成立金融科技公司的國有大行。

截至目前,包括農行在內,已經有12家商業銀行設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中原銀行、廣發銀行也先後傳出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消息。

2016年4月,原銀監會、科技部、央行聯合發布了《關於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開展科創企業投貸聯動試點的指導意見》,允許銀行成立子公司從事科技創新創業股權投資。

短期內難言盈利

自興業銀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已經過去了四年多,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還好嗎?

上述從業人員對本報記者表示,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的初衷是服務由內而外,在服務母行的同時,對同業機構、非銀金融機構以及中小企業進行技術、產品輸出。

所以,各大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業務也大多遵循這個邏輯。以興業數金為例,對內,興業數金負責興業銀行集團科技研發和數位化創新工作;對外,致力於運用雲計算、人工智慧、開放API、流程機器人等前沿科技,為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提供解決方案,輸出科技產品與服務。

目前,興業數金的業務矩陣有銀行雲、基礎雲、非銀雲、開放銀行+智慧銀行,已有超過400項全方位金融行業雲服務,科技輸出籤約合作銀行超過350家。

有分析人員曾指出,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產品體系主要從金融機構運行的前、中、後臺三個層面提供科技服務。前臺,通過智能認證、客戶識別和管理等產品提供前端服務;中臺,搭建存、貸、匯等業務系統、交付平臺,提升中臺運營的智能性和敏捷性;後臺,構建IT架構和技術平臺,支撐整體業務流程;同時,通過戰略規劃、流程優化、內部管理、整體諮詢等服務貫穿企業運營全過程。

然而,從多家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業績來看,發展並不樂觀。

興業數金是少有的存在3家外部機構股東的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而2019年9月前,外部股東都已經由興業數金全部回購。

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興業數金未經審計的資產總額3.74億元,負債總額1.18億元,營業收入6788萬元,淨虧損已達1.67億元。2017年全年虧損才2000多萬元。2018全年,興業數金營業收入3.17億元,淨利潤1840萬元。

第一家由國有大行成立的建信金科的日子也不好過。

就在前幾日,建信金科計劃引入新投資方的同時,業績也暴露了出來。2019全年,建信金科營業收入32.31億元,同比大漲超過470%,而全年卻淨虧損了約4.72億元,相比上年還增加了2億元。

於2019年12月底在紐交所上市的金融壹帳通(OCFT)也沒逃過虧損的命運。2020年第一季報顯示,金融壹帳通淨虧損4.15億元,與上年同期淨虧損4.15億元基本持平。報告期內,其營業收入大漲近30%,實現營業收入5.81億元,其中來自第三方的優質客戶貢獻了46.4%的收入。

虧損的原因不難理解。一位行業分析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金融科技子公司主要強調「科技」,而系統、人員的投入本身就很大,而研發和科技實力是業務合規開展的基礎,前期需要持續投入大量的資本,短期內還難以盈利。

2019全年,金融壹帳通的研發投入高達11.47億元,2018年這一數字還是8.2億元,同比增幅較大。其CFO羅偉傑也表示,「在研發上持續投入,這也是業績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關焦點

  • 五大行科技子公司聚齊!銀行系金融科技能否找到突破口?
    根據公告顯示,農銀金科的註冊資本為人民幣6億元,註冊地為北京市通州區,成為五大行中唯一一個註冊地在北京的金融科技公司。有知情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當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前身是原農行研發中心等相關部門,如今相關部門獨立變成了具有獨立法人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 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增至11家
    本報記者 彭 妍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隊伍不斷壯大。近日,農業銀行發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這也是第11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至此,五大國有行均有了自己的科技子公司。近年來,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布局不斷加碼,金融科技子公司幾乎成為大中型銀行的標配。截至目前,在國有大行中,已有5家金融科技子公司開業。其中,建行的建信金科成為首家由國有大行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隨後,工行、中行、交行、農行也紛紛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除上述五大國有銀行外,股份制銀行是目前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銀行主力。
  • 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擴容至12家 國有行去年科技投入716億發揮...
    至此,農行成為建行、工行、中行及交行之後,第五家成立金融科技公司的國有大行,也是自2015年興業銀行開創商業銀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先河之後,第12家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商業銀行。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商業銀行愈發重視金融科技對於業務轉型及業務增長的驅動作用。特別是在去年央行出臺一系列關於金融科技方面的指導政策,為商業銀行金融科技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 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走好「獨立之路」任重道遠
    隨著農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近日在北京宣告成立,目前,五大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已配齊。與此同時,建行旗下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信金科」)近日發布增資公告,意味著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市場化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 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打響人才爭奪戰
    來源:中國證券報繼理財子公司後,商業銀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為風口。近期,農業銀行全資子公司農銀金科成立,五大國有商業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已經全部就位。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數家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均在市場上招兵買馬。業內人士指出,銀行爭相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就是希望在機制上有所突破,從而更好滿足內部業務發展的需求。
  • 農銀金科註冊資本6億元 銀行發起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已達12家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五大行「落子」金融科技子公司 □本報記者張玉潔7月28日晚,農業銀行發布公告,通過附屬機構設立的農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農銀金科」這意味著,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旗下均擁有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截至目前,銀行發起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已達12家。推進經營轉型從相關信息來看,農銀金科服務內容和其他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大致接近,除提供向集團子公司的信息化建設服務外,還有大量的創新業務研究等內容。
  • 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風頭正勁:擴容至12家,市場化大動作頻現
    近日,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大動作頻現。先是農業銀行發布公告稱,通過附屬機構設立的農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農銀金科」)在北京正式註冊成立,至此,五大行全部配齊金融科技子公司;緊接著,建設銀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科」宣布增資擴股,擬引入不超過5個投資方,此被解讀為金融科技子公司試水市場化發展的一大舉措。
  • 又一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交行發起「重孫公司」交銀金科
    此外,中原銀行、廣發銀行也先後傳出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銀行選擇將金融科技子公司落地在上海。上海地方金融監管局也在1月15日出臺的《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實施方案》中提到,「大力吸引金融機構和大型科技企業在滬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科技研發中心、開放式創新平臺」。
  • 【盤點】2019年銀行金融科技大事件
    同時,招行的信息技術架構由「一部三中心」調整為「一部六中心」,原有的「一部三中心」為信息技術部、數據中心、研發中心、測試中心,調整後,撤銷原研發中心,新設4個中心,就此形成的「一部六中心」為信息技術部、數據中心、測試中心、零售應用研發中心、批發應用研發中心、基礎設施研發中心、數據資產與平臺研發中心。在此之前的10月,招行發布公告稱,「每年至少投入收入的3.5%於金融科技」獲批寫入章程。
  • 金融壹帳通上市後首份成績單:收入與虧損齊漲,研發投入很大
    因此需要在研發上持續投入,這也是目前虧損的主要原因。」 金融壹帳通CFO羅偉傑表示。同時,金融壹帳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儘管新冠疫情對於公司短期的運營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使得線上金融需求持續上升,長期來看非常樂觀。
  • 「5+6+1」 家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落地 哪裡是兵家必爭之地?
    來源:中國電子銀行網近日,隨著交通銀行對外公告,其附屬科技子公司交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註冊成立,至此,五大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算是整整齊齊落地了。隨著數字經濟進入「加速度」時代,銀行業對科技的重視程度空前。從2015年興業銀行成立興業數金,為銀行設立科技子公司拉開序幕。五年過去了,已有12家銀行系科技子公司成立,除了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外,還包括興業、平安、招行、光大、民生、華夏6家股份行,以及北京銀行1家城商行。
  • 中國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落戶上海
    來源:國際金融報6月13日,中國銀行通過附屬機構設立的中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銀金科」)在上海正式掛牌開業。這意味著,國有大行離實現數位化銀行更近了一步。「中銀金科將以『立足集團內服務,放眼集團外拓展;深耕金融行業,探索跨界合作』為發展思路,推進集團一體化發展,建立更加靈活的科技創新體系,打造業界領先的金融科技創新平臺。」中國銀行稱。據記者了解,隨著建行率先打響「金融科技」的第一槍後,在金融科技賽道上將不再僅僅局限於網際網路巨頭,各大銀行也開啟「加速」模式,並先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 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添新丁!中行正式入局,子公司落戶上海,明確六大...
    中銀金科將對標業界領先的金融科技企業,開展集團內金融科技服務、外部金融科技服務、基礎技術研究、金融雲服務、其他行業雲服務及金融科技資源整合等六大主營業務,特別是在應用場景搭建、金融科技能力輸出等領域,將彌補和填充商業銀行和客戶之間的應用空白。截至目前,已有建行、中行兩家國有大行將金融科技子公司落戶上海,工行則將金融科技子公司落戶雄安新區。
  • 為什麼國際主流銀行不設金融科技子公司?
    2020年7月28日,中國農業銀行發布公告稱:「通過附屬機構設立的農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農銀金科』)正式註冊成立。農銀金科註冊資本為人民幣6億元,註冊地為北京市通州區,主要業務方向是運用金融科技手段,開展技術創新、軟體研發、產品運營與技術諮詢」。
  • 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擴容 攪動市場幾何?
    至此,已有11家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包括五家國有大行、五家股份行和一家城商行。而銀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之舉也引起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的密切關注。「我們非常關注,因為這代表著銀行對金融科技的重視,可以帶動行業發展,也提供了一個更大的市場。」北京易誠互動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業務官孔繁強表示,其所在的公司曾為多家銀行提供金融科技和數位化轉型服務。
  • 銀行系科技子公司應關注「適配性」,避免「標配化」
    近日,有關科技子公司的話題受到業內熱議。從央行到大型銀行動作不斷。央行設立成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農業銀行也宣布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農銀金科"成立,標誌著五大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聚齊。而作為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標杆的建信金科,則宣布增資擴股,此舉也被解讀為金融科技子公司試水市場化發展的一大舉措。
  • 中行出資100億設金融租賃公司五大行金融租賃牌照集齊
    近日,中國銀行公告擬出資100億元投資設立中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租賃」),經營範圍涉及融資租賃業務、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等。至此,五大行金融租賃牌照正式集齊,業務領域涉及航空、航運、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軌道交通以及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除五大行外,招商銀行等多家上市銀行同樣已設立金融租賃公司,銀行業綜合化金融布局進一步完備。
  • 李林鴻:銀行系科技子公司應關注「適配性」 避免「標配化」
    央行設立成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農業銀行也宣布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農銀金科」成立,標誌著五大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聚齊。而作為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標杆的建信金科,則宣布增資擴股,此舉也被解讀為金融科技子公司試水市場化發展的一大舉措。
  • ...這家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要引入外部股東,增資後估值不低100億
    這在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中並不多見。此前,只有興業銀行旗下的興業數金存在3家外部機構股東,且外部股東持股已於去年9月悉數回購;其餘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普遍由母行全額出資。截至目前,已成立的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數量已超過10家。其中,農行旗下農銀金科於28日註冊成立。此外,交行、廣發銀行、中原銀行等多家銀行也計劃設立科技子公司。
  • 百信銀行用科技踐行數字普惠金融
    百信銀行逆勢投入,充分發揮數字銀行的天然優勢,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並推出了多款創新產品;加大獲客力度,用戶數突破4800萬,普惠信貸累放突破3000億元。  開放銀行創新再進一步  自2019年以來,百信銀行聯合百度持續加大在數字金融的投入力度,並於今年正式對外推出國內首張數字銀行卡——百度閃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