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國家醫保目錄中成藥佔比升至一半,20款重點監控藥調出

2021-01-07 澎湃新聞

8月2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關於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的通知》,正式公布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常規準入部分的藥品名單。

這是國家醫保局成立後首次全面調整藥品目錄。

從常規準入的品種看,調整前後藥品數量變化不大,本次發布的常規準入部分共2643個藥品,包括西藥1322個、中成藥1321個(含民族藥93個);中藥飲片採用準入法管理,共納入892個。

此次調整之後,常規準入部分淨增藥品數量108個,淨增幅度4.3%,是史上淨增數量和幅度均為最低的一次調整。這或許與本次調整有較大範圍的調出有關。從調出的品種看,共調出150個品種。

在新增的品種中,優先考慮癌症及罕見病等重大疾病治療用藥、慢性病用藥、兒童用藥、急救搶救用藥等。調出的品種中,除被國家藥監部門撤銷文號的藥品外,共調出79個品種。此外,還對目錄內部分易濫用的藥品加強了限定支付管理,主要是抗生素、營養製劑、中藥注射劑等。

國金證券認為,雖本次目錄公布的時間較《2019 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原定的7月略有延遲,但仍開啟了醫保目錄動態調整的序章。醫保動態目錄調整將更快地將新藥好藥納入醫保,利好相關藥品;預計抗癌藥等高價藥將成為醫保目錄動態調整的子集,談判更加常態化、規範化,進一步推動藥品結構優化。

20個重點監控藥物全被調出

在調出的藥品方面,主要是被國家藥監部門撤銷文號的藥品,以及臨床價值不高、濫用明顯、有更好替代的藥品,共調出150個品種,除被國家藥監部門撤銷文號的藥品外,共調出79個品種。此外,還對目錄內部分易濫用的藥品加強了限定支付管理,主要是抗生素、營養製劑、中藥注射劑等。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衛健委此前公布的第一批、共計20個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全部被調出醫保目錄。

今年7月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的通知》,神經節苷脂、腦苷肌肽、奧拉西坦、小牛血清去蛋白、前列地爾、複合輔酶、鼠神經生長因子等20種藥品被列入國家重點監控目錄清單。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資料庫顯示,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在國內樣本醫院的銷售總額已達146億元。

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將此類藥品調出目錄有利於為調入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騰出空間,通過調整,整體上提升了醫保藥品目錄的保障水平,提高了有限醫保資金的使用效益,能更好地滿足廣大參保人的基本用藥需求。」

128個品種進入擬談判目錄,創新藥獲益

本次藥品目錄調整,常規準入部分共新增148個品種,其中西藥47個,中成藥101個,中成藥新增數量為西藥的兩倍。

澎湃新聞記者統計發現,經過調整後新版醫保目錄的藥品結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西藥與中成藥所佔比重各為50%。而在2017版的醫保目錄中,西藥佔比為51.16%,中成藥佔比為48.84%。

另外,國家醫保局將128個藥品納入擬談判準入範圍,均為臨床價值較高但價格相對較貴的獨家產品,這些藥品主要是用於治療癌症、罕見病、C肝、B肝、高血壓、糖尿病等救急救命藥物和慢性病常用藥,部分產品是近幾年國家藥監局批准的新藥和重大創新藥品。

此次談判力度可謂有史以來最大。在過去幾年的前三批談判中,談判成功的藥品數量總和僅為56個。按照國家醫保局此前披露的工作流程,下一步將確認企業的談判意向後,按相關程序組織開展談判,將談判成功的納入目錄。根據原定計劃,8-9月進行談判,9-10月發布談判準入目錄,由於本次目錄發布略晚於預期,故具體日期或有順延。

事實上,進入醫保對於不少創新藥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在此次新增的藥品中,有不少是通過降價的方式被納入的。比如羅氏製藥旗下的抗風溼藥物——託珠單抗為了進入新版醫保目錄中,大幅降價,從原先1925元/支的價格直接降到了830元/支,降幅達56.9%。

東方證券認為,談判準入藥品目錄擴大,創新藥持續受益。從產業趨勢上看,創新藥仍將持續受益,一方面動態的調整機制,有望使創新藥快速進入到醫保目錄中,快速放量。另一方面,從此次談判目錄的數裡上看,也進一步擴大,2017、2018年分別有44個、18個藥品進人醫保談判準人目錄,今年增加至128個品種,醫保藥品結構性改善明顯。從過去談判品種中的銷售情況看,基本均達到了以價換量的目的,隨著談判品種數量的逐步增加,相關品種有望持續受益。

甲類藥品數量增加

另外,甲類藥品數量也增加了。新版目錄收載甲類藥品640個,較2017年增加46個,其中西藥398個,中成藥242個。此次調整將74個基本藥物由乙類調整為甲類。這也意味著,有更多過去不能完全報銷的藥品,未來可由醫保、工傷保險或生育保險來全部支付。

調整後,西藥在甲類藥品中的佔比從67.68%降至62.19%;中成藥甲類藥品份額上升,從32.32%升至37.81%。

按照我國的醫保報銷政策,甲類藥品是臨床必需、使用廣泛、療效好、同類藥品中價格低的藥品。乙類藥品是可供臨床治療選擇使用、療效好、同類藥品中比甲類目錄藥品價格較高的藥品。兩類藥品的報銷政策也不同,甲類藥品可全額報銷,乙類藥品需要自付20%的費用。

此外在支付方面,國家醫保局還明確,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醫師開具的中成藥處方和中藥飲片處方,基金方可按規定支付。各統籌地區要建立醫保協議醫師制度,加強對醫師開具處方資格的核定管理。簡而言之,不具相應資質的醫生開出的處方藥和中成藥就無法通過醫保報銷。

相關焦點

  • 111個藥,調出醫保目錄(附名單)
    並在接下來的武漢會議上要求三年內按各省增補數量的40%、40%、20%的節奏調出,之後,要求重點監控藥品於今年6月底前調出各省醫保目錄  此前賽柏藍曾對各省的省增補品種調出文件梳理後發現,包括甘肅、寧夏、新疆、廣西、浙江、陝西在內,共有20多個省份落地執行地方增補目錄調出政策;其中,雲南、湖南、吉林、天津、河北、安徽、西藏等地已經明確第一批調出地方醫保的增補品種,這些品種將于于2020
  • 大批藥品,調出醫保目錄,751個藥,有望調入
    調出品種自2020年9月1日起不再予以支付。據了解,這是山東省第二次調整醫保目錄,早在2020年7月1日,山東省已有10種屬於《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的通知》範圍的藥品被調出。
  •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於3月1日啟用!【FM104.2·醫保】
    新版國家醫保目錄調整結果出爐,通過本次調整,有119種新藥入圍,包括96種獨家藥品和23種非獨家藥品;另有29種原目錄內藥品被調出目錄。 與往年相比,2020年談判降價調入的藥品數量最多,惠及的治療領域最廣泛。共對162種獨家藥品進行了談判,最終119種藥品談判成功。
  • 新版國家基藥、醫保目錄雙調整背後折射出的玄機與趨勢
    近日,國家醫保局在公布《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之後,《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開始徵求意見。緊接著國家醫保局根據《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組織專家對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進行了多輪評審。
  • 新版醫保目錄攪動醫藥企業神經:仟源醫藥13個品種退出影響營收超3...
    從調出的品種看,共調出150個品種,除了被國家藥監部門撤銷文號的藥品外,總共調出了79個品種。主要是臨床價值不高、濫用明顯、有更好替代的藥品。此外,經過專家評審,確定了128個擬談判藥品,均為臨床價值較高但價格相對較貴的獨家產品。  而新版醫保目錄的出臺,也牽動著醫藥企業的神經。
  • 明年3月啟用的新版醫保藥品目錄具體如何調整 國家醫保局給出解析
    12月28日,國家醫保局宣布,新版醫保藥品目錄將於2021年3月正式啟用。通過本次目錄調整,共119種藥品被新增進入目錄,另有29種原目錄內藥品被調出目錄。調整後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內藥品總數為2800種,其中西藥1426種,中成藥1374種。
  • 新一輪國家醫保藥品準入談判啟動,地方增補目錄廢止背景下企業壓力...
    財聯社(上海,記者 徐紅)訊 ,今年8月20日,國家醫保局重磅發布了調整後的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常規準入藥品名單」,基於優化結構、提升使用效率等原則,常規藥品目錄的調整調出了一部分臨床價值不高、濫用明顯、有更好替代的藥品,同時也增加了部分療效確切的藥品。
  • 下月起,這224種藥品調出北京醫保藥品目錄
    記者9月18日從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獲悉,今年10月1日起,苯乙雙胍等224種非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品種將從本市醫保藥品目錄中調出,調出後發生的費用不再納入本市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支付範圍。資料圖,新華社供圖市醫療保障局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公布本市第一批調出非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藥品品種的通知》,其中明確自今年10月1日起,將苯乙雙胍等224種非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品種從本市醫保藥品目錄中調出
  • 新版醫保目錄結果出爐 119種新藥入圍平均降價50.64%
    本次醫保目錄調整,共對162種藥品進行了談判,119種談判成功,談判成功率為73.46%。談判成功的藥品平均降價50.64%。同時,還有29種藥品被調出目錄。最新一版醫保藥品目錄內共計2800種藥品,其中西藥1426種,中成藥1374種,中西藥比例基本持平。
  • 新醫保目錄裡你必需關注哪些內容?
    日前,新醫保目錄出爐,這則消息迅速在醫藥圈的小夥伴中刷屏。其實,目錄的調整不僅對醫藥行業會發生重大影響,對老百姓就醫報銷費用也有影響。然而,大部分老百姓對醫保目錄視而不見,或者被專業術語搞得有些蒙圈。今天秦小健特別梳理了一下由國家醫療保障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新印發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幫你get到以下內容,你必需關注。
  • 2020年1月1日起重慶將執行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2709個藥品均可查詢
    按照《關於實施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9年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2019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共計2709個藥品,基本能滿足群眾的基本用藥需求。2019版目錄淨增64個藥品 4種藥品明年6月後不再報銷市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9版目錄2709個藥品中,有118個國家談判藥品(西藥95個、中成藥23個),多為近年來新上市且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藥品,涉及癌症、罕見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藥結核、風溼免疫、心腦血管、消化等10餘個臨床治療領域。
  • 消息傳出:144個品種調出醫保(附名單)
    今日,業內消息顯示,部分藥品將被調出調出《四川省基本醫療報銷、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8年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消息顯示,納入國家重點監控範圍的轉化糖電解質注射劑等6種於2020年7月1日起調出《藥品目錄》。度米芬含片等94種藥品於2020年8月1日起調出《藥品目錄》。
  • 新國家醫保目錄發布重塑市場 大量中藥注射劑使用受限
    2017年2月23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對外發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以下簡稱:國家醫保目錄)。包括步長製藥(行情603858,買入)、恆瑞醫藥(行情600276,買入)、益佰製藥(行情600594,買入)等多家上市公司的相關產品進入該目錄。
  • 國家醫保局:治療新冠肺炎藥品列入國家醫保目錄
    本次調整高度重視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藥品的保障工作,將利巴韋林注射液、阿比多爾顆粒等藥品調入目錄,最新版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所列藥品已被全部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近日,國家醫保局公布《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和《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申報指南》,明確與新冠肺炎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用藥、國家基本藥物等7種情形的目錄外藥品
  • 國家醫保目錄再升級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 屈婷) 創下談判藥品數量之最的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結果出爐
  • 中成藥銷售Top20公布(附名單)
    這20家藥企,銷售佔比高   以中成藥廠家的市場份額為標準進行排序,得出了2020年上半年重點城市公立醫院中成藥   值得注意的是,米內網也同時對上榜的20家藥企銷售額增長率做了公布,2018年江西濟民可信藥業以193.31%的增長率迅速升至榜單前列,揚子江北京海燕藥業的增長率額則達到了29.62%,揚子江藥業集團以24.19%的增長率緊隨其後;與此同時,江西青峰藥業的降幅最大,高達49.37%,其次是
  • 2018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印發,新調入中成藥品種67個
    10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基本藥物品種數量由原來的520種增加至685種。中成藥品種(含民族藥)由203種增加至268種,調入67個中成藥品種,調出明目蒺藜丸和小兒化毒散(膠囊)2個中成藥品種。  此次目錄調整堅持調入調出並重、中西藥並重,增加了功能主治範圍,覆蓋更多中醫臨床症候,在中成藥部分新增「兒科用藥」章節。
  • 湖南168個藥品調出醫保目錄
    三湘都市報7月20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黃潯 曹亮 實習生 孟凡佳)近日,省醫保局、省人社廳聯合發布《關於湖南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消化期內藥品調整的通知》,明確對《關於切實做好〈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實施工作的通知》中列明的消化期內藥品進行調整
  • 新版醫保目錄結果出爐 新增119種藥品 平均降價50.64%
    119個新藥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價格平均下降50.64%……建立醫保制度以來,我國第五輪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在近日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 醫保目錄將調整:130餘新藥或談判納入,新冠用藥是重點
    資料圖片近日,國家醫保局正式發布《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和《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申報指南》,我國今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正式開啟。隨著醫保藥品目錄實現常態化調整,患者用藥範圍、用藥可及性不斷增強,醫保基金使用效率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