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實習記者 曲忠芳記者李正豪北京報導
轉 型陣痛 中 的鵬博士(600804.SH)繼續「賣賣賣」。繼以23億元出售數據中心相關資產後,鵬博士日前發布公告稱,擬出售長城寬帶網絡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寬帶」)等4家全資子公司100%股權,總體交易價格僅100萬元。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鵬博士依然保留了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網際網路接入業務。
這也意味著,原本以「網際網路接入+數據中心」為核心的鵬博士,已經賣掉了此前的主要業務資產,對於這家在業內有「第四大電信運營商」「最大民營電信運營商」之稱的公司,其業務模式亟須轉變。鵬博士一位管理層人士告訴記者,「公司以前採取的銷售模式是零售,現在更多的是去做定製化數據中心,採取輕資產策略,與合作方共創並分享收益。」
此外,還需注意的是,在距離「甩賣」數月前,鵬博士還對長城寬帶實施了債轉股增資,即對長城寬帶約26億元債權轉為對其長期股權投資,此舉使得長城寬帶的淨資產由負轉正,由2019年底的約-24億元變為今年6月底的約1.33億元。
此番交易引起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的問詢,上交所要求鵬博士補充披露「前期對於資不抵債的子公司繼續大額增資的主要考慮,是否為本次資產出售的一攬子方案,相關信息披露是否完整和準確,短期內債轉股和資產出售,導致喪失債權,是否損害公司利益」。
從「香餑餑」到「棄子」
長城寬帶曾號稱是國內第一大民營寬帶運營商,成立於2000年4月,由長城集團和中信集團聯合投資設立。
根據《關於子公司股權轉讓的公告》,鵬博士「擬轉讓全資子公司長城寬帶、河南省聚信網絡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瀋陽鵬博士網絡服務有限公司、浙江鵬博士網絡服務有限公司的100%股權,轉讓價格合計100萬元」。
公告顯示,鵬博士此次轉讓的4家子公司均處於虧損狀態,2020年上半年虧損總額約為6377.24萬元。其中,長城寬帶虧損最為嚴重,上半年淨虧損5715.42萬元,而2019年淨虧損超過26億元。不過,5月,鵬博士以持有的長城寬帶26億元債權轉為對其的長期股權投資,使長城寬帶帳面上的淨資產數字由負轉正。
需要指出的是,長城寬帶曾號稱是國內第一大民營寬帶運營商,成立於2000年4月,由長城集團和中信集團聯合投資設立。自2010年起,鵬博士向家庭寬帶領域加碼發力,為了將長城寬帶收入囊中,開啟了長達兩年多的競購之路。
2010年4月,鵬博士宣布競購長城寬帶50%股權和轉讓方2.8億元的債權,但首次競購以失敗告終。次年,鵬博士終於如願獲得長城寬帶50%股權,股權作價6億元,再加上4.8億元的債權,鵬博士為此付出了約10億元的代價。2012年4月,鵬博士又向轉讓方支付了約7.5億元,拿下了長城寬帶剩餘的50%股權。鵬博士為了獲得100%的長城寬帶,前後累計支付了逾17億元。
對此,通信世界網總編輯劉啟誠對記者分析道,「不賺錢的長城寬帶被剝離是早晚的事兒」。民營寬帶商,因為沒有基礎網絡資源,採用向基礎運營商批發再零售的模式,以前還能靠地推獲取社區資源賺取差價。但隨著基礎運營商光纖網絡不斷升級,固網與行動網路日趨融合(如手機套餐中直接贈送寬帶服務),再加上「提速降費」的政策推動,現在的寬帶市場可以說是一個近乎飽和的狀態,行業利潤大幅壓縮,採用傳統運營模式的民營寬帶商的生存空間已被大幅壓縮。
記者查詢三大運營商的財報數據發現,傳統寬帶市場的「北聯通、南電信」雙強格局早已被打破,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家庭寬帶用戶規模達到1.81億戶,保持市場第一的穩固地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分別為1.53億戶、0.86億戶。
除了三大運營商的衝擊與擠壓。近年來,消費者對長城寬帶的投訴屢見不鮮,主要問題集中在頻頻斷網、網速虛高、服務差的消費者投訴屢見不鮮,當唯一的價格優勢也被中國移動超越後,長城寬帶生存愈發艱難。
根據公告,接盤長城寬帶等4家公司的受讓方是中安實業投資(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安實業」),中安實業成立時間不足一年,母公司為中安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據未經審計的財務指標顯示,2019年營業收入87.38萬元,虧損92.74萬元,而2020年上半年虧損額度擴大至112.98萬元。從鵬博士6月29日的一份公告來看,中安國際是該公司的戰略投資方。
對此,上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鵬博士補充披露中安實業方面與其是否存在關聯關係、協議安排或其他可能影響本次交易作價公允性的情形。
資本運作+業務轉型前景幾何
在此番「甩賣」長城寬帶前數月,鵬博士對其26億元債權轉為長期股權投資。
記者整理鵬博士近年財務業績注意到,鵬博士在2017年至2019年度營收、淨利潤呈現持續下滑態勢,尤其2019年出現淨虧損57.78億元,鵬博士表示,業績虧損的原因在於商譽、固定資產等減值。2020年上半年,鵬博士總負債為148.31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0%。
為了緩解上市主體的財務壓力、提振資本市場信息,鵬博士進行了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包括引入戰略投資、定增募資、對外投資、剝離資產、員工持股激勵等。比如在此番「甩賣」長城寬帶前數月,鵬博士對其26億元債權轉為長期股權投資。
一位長期關注A股市場的資深人士指出,債轉股是一種典型的債權重組方式,相當於從資產負債表中剔除這些債務,對於債權持有方來說可能也是無奈之舉,亟須剝離拖後腿的資產,以保障經營正常化,是拯救上市公司主體的一種策略。而長城寬帶近年來經營業績表現較弱,股東可能是覺得26億元債權難以收回,於是轉為股權,這樣可以減少財務風險。
剝離長城寬帶之後,鵬博士手中還有剩什麼牌?
鵬博士202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收28.51億元,同比減少7.27%,淨利潤為3.23億元,同比增長576.36%。從營收結構來看,主要包括數據中心業務、家庭寬帶及增值業務、智慧雲網及增值業務、海外業務及其他收入四個部分。其中,家庭寬帶及增值業務上半年收入14.81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比51.9%,數據中心業務收入7.03億元,佔比24.7%,智慧雲網及增值業務佔比則為15.3%。
鵬博士表示,出售長城寬帶等4家子公司後,該公司仍將保留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的網際網路接入業務。
5月,鵬博士將數據中心的相關資產以23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平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錦泉元和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鵬博士表示,數據中心全面轉型「輕資產、重運營」模式。未來將逐步向「自建自營+合作共建+受託運營」的模式轉變。圍繞HOMM模式(即酒店運營管理模式)深入展開合作輸出數據中心綜合服務能力。
眾所周知,數據中心是典型的重資產投入,鵬博士珠海大數據產業園/廊坊雲計算數據中心以及南京佳力圖聯合共建南京楷德悠雲數據中心是其HOMM模式的落地案例。天風證券分析師指出,鵬博士目前正處於戰略轉型期,數據中心業務HOMM模式有望實現快速崛起。
鵬博士數據中心「輕資產」的模式,業界還有一種謹慎存疑看法。IT通信專家項立剛指出,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是5G新基建的重要部分,未來產業鏈有望迎來增長,但鵬博士的HOMM模式能否獲得成功還有待市場驗證。
對於業內質疑聲音,鵬博士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數據中心是典型的重資產業務,重投入,成本花費近10億元,而時間周期長,成效慢,造成一定的資金壓力,公司以前採取的銷售模式是零售,現在更多的是去做定製化數據中心,採取輕資產策略,與合作方共創並分享收益。自去年起,鵬博士轉型採用HOMM模式做輕資產運營。
「HOMM模式近一年來已初顯成效,上半年廊坊、崑山、南京、深圳赤灣等一系列項目啟動和建設,印證了新模式的可行性與初步成功。」該負責人如是說道。
對於未來的收入利潤構成,鵬博士負責人表示,「不會把數據中心作為核心利潤來源,而雲網業務會佔據更高比重」。該公司在全國擁有逾千人的政企銷售團隊,目前通過團隊升級,已擁有300多名ACP(敏捷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認證)員工,ACP數量在全國僅次於阿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