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思考》:知識付費時代,你被「割韭菜」了嗎?

2020-09-22 玉書藏金屋

我有一個朋友想學化妝,在網上找了很多免費資源,但畫出的妝容不自然,她非常很鬱悶。有一天,她找到了一個美妝博主的視頻,感覺特別適合自己,剛看了前面幾個視頻,後面的需要購買,而且價格不菲,對於她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壓力。於是她跑來問我,她究竟應不應該購買?

現在人們對知識付費的意識越來越強,很多有用的知識必須付費才能獲得。但這也催生了很多「割韭菜」的項目,你付完錢之後,什麼也學不到,想退款,但又花的比較少,花那麼多時間去退款不值得,所以很多人對知識付費心有餘悸。

那麼該如何識別割韭菜項目呢?如何不再交智商稅呢?我想《好好思考》這本書給了我們答案。《好好思考》這本書向讀者全面解析了查理芒格思維模型,打破學科思考界限。資訊時代知識更新換代速度很快,人們不應著眼於知識的學習,而是要學習如何思考,才能不被時代淘汰。

作者成甲,主業是做景區設計諮詢,2009年聯合創辦了北京京都風景生態旅遊規劃設計院,並擔任常務副院長。曾多次受邀在清華MBA、第九學院、多角度沙龍、中國惠普、埃森哲、中國人壽集團等機構團隊進行演講,做關於個人時間管理、知識管理方面的課程和分享。為了寫《好好思考》這本書,曾專門去當面請教查理芒格。

讀完這本書,有以下三點印象比較深,想和大家分享。

一、 明確自己真實的需求

自從2016年,知識付費興起,各類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急速破土而出。四年來,各類知識付費平臺可以說是呈指數型增長。

各類付費APP爭先恐後進入人們的視野。經過上半場的「廝殺」,前三名脫穎而出:喜馬拉雅、知乎、得到。

「廝殺」過後剩餘的知識付費APP

空閒時間,打開這類付費APP,看到講理財的課程,想買;看到講PPT的課程,想買;看到繪畫的課程,想買。然後買了幾十門課程,一門課都不學,覺得只要付錢購買了,知識就自動裝進腦袋裡了。一年結束後,發現自身沒有改變,開始叫囂:「知識付費就是騙人的!」

這類人一開始就沒有搞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麼,看到營銷文案,立馬覺得自己特別需要,就忍不住掏錢購買,買了之後就後悔了。那麼怎麼才能知道自己真的需要什麼購買什麼課程呢?需要結合現狀進行結構化的思考。就像成甲老師在《好好思考》一書中提到的:「凡有問題,必有結構。」

對於購買付費課程,首先明確自己當下的定位。假定你是一名獵頭,在尋找目標候選人時,需要掌握的技能有:對目標的拆解技能,對心儀人選的搜索技能;在和目標人選談薪資時,需要掌握:談判能力,溝通能力,與目標人選談判時,需要有較好的職場著裝,商務禮儀等

購買化妝類課程時可以找一找著重講職場妝容的課程,在購買搜索技術類課程時,可以購買著重講人員搜索類的課程。

在面對各類付費APP上五花八門的課程時,不要著急購買,不妨先拆解一下自己的當前的需求,看看自己需不需要。

二、識破套路

曾經有這樣一個新聞:有一位家庭主婦想學烹飪,於是在某小眾知識付費APP上購買了一套課程,價格不低,購買後發現課程並不像宣傳的那樣好,甚至發現當時用來宣傳的圖片都是從某知名的大V那裡盜取過來的,女士很氣憤,要求退款,但是知識付費課程是虛擬產品,一經出售,概不退換。

知識付費領域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那麼要怎麼樣識破這些套路呢?

1.錨定效應

成甲老師在《好好思考》中談到錨定效應,這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意思是說:人們對一個事物究竟價值幾何,其實是不清楚的,那我們怎麼樣給事物估價呢?答案是看你選取的參考對象。購買付費課程時,往往會說,同類型的課程比我們的課程貴幾倍,相比較而言這門課還是很便宜的,於是你會毫不猶豫的掏錢購買。

2.知人論事

成甲在《好好思考》這本書中提到的那樣:「每個作者在書中提出的思想觀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和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個人經歷,思維方式密切相關。」很多付費課程,在宣傳時,抓住消費者焦慮的特徵,告訴大家用21天就可以完成蛻變,但事實上主講人經歷了很多坎坷和曲折才達到這個水平的。大家只看到他蛻變的有多快,卻忽略了蛻變之前的積累。對於一個零基礎的人和一個有足夠積累的人,這套課程所起的效果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3.信任背書

知識付費如同一塊大蛋糕,誰都想來分一塊。很多人會找到一些知名人士給自己背書,增強消費者的信任感。有些人是自己真實的經歷,有些人卻拿名人作為噱頭,收割一波「韭菜」後立馬消失。怎麼辨別呢?購買前需要搞清楚是否擁有配套的售後服務,如果主講老師能夠做到在社群答疑,那他們有底氣面對信任時的宣傳背書,如果付完款後直接甩給你一個視頻連結,沒有售後服務,很有可能就是割韭菜項目。

三、是否達成目標

知識付費的本質,在於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知識付費有利於人們高效篩選信息,付費的同時也激勵優質內容的生產。購買付費知識,終極目標是希望自己有所改變,那麼你還沒有學習,怎麼才能知道自己購買之後對自己的成長有所幫助呢?

成甲老師在《好好思考》這本書中提到: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有那麼幾個關鍵時刻,可以決定一生的命運,總有那麼幾個時機,可以讓你站在風口上,享受時代的紅利。如何確定關鍵時刻呢?有以下幾個原則:1.戰略學:趨勢判斷。2.心理學:內趨原則。3.系統學:尋找系統的關鍵解。4.經濟學:邊際成本。5.正面黑天鵝

那麼當你避開所有套路後,這門課程是否真的能讓你達成目標,關鍵時刻原則同樣也適用。首先,這門課或者需要付費的信息不能是過時的,或者在未來有巨大發揮空間的;其次,搞清楚學習這門課是為了想要提高自己還是看到別人有購買自己也想買?再者,根據第一部分提到的,根據自己當前職位的情況,這門課程是否在你的結構體系之中;再看看自己需要付出的時間和金錢的代價,判斷性價比。最後,根據學過的學員評價判斷課程是否會給我們帶來積極的結果。相信經過這樣的一番思考,你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結語

白巖松說:「在同學聚會的時候,有人日子過得非常好,那他一定經歷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痛苦,有人過的平淡而安逸,那他一定擁有很多幸福時刻。」

這個世界的能量是守恆的,千萬不要想著自己學了理財課程,一夜之間會和比爾蓋茨一樣富有,學了寫作課程,覺得自己一夜之間就能後的諾貝爾獎,不要認為自己學了畫畫的課程,一夜之間就成為了藝術家。

你會說有人學了課程一夜之間畫的就很好看,和藝術家沒啥區別。那是因為他缺少的是課程教授的1%的技巧,而你沒看到他99%的積累。知識付費是因為白領的焦慮而誕生,但千萬不要因為急於求成讓一些課程「割韭菜」。「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句話到今天仍然適用。

現在只是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終身學習已經成為趨勢,如果還像以前一樣,學校出來後,不再繼續學習,大概到35歲之後,就會被社會淘汰。

如果還像以前一樣,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獲取知識,在網際網路時代已經明顯不適用,付費學習一定程度上縮短了獲取知識的時間和代價,但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很多「割韭菜」項目,希望每個人在擁抱這種變化的同時,警惕」割韭菜「現象。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做短視頻2個月賺X萬:知識付費時代,割韭菜的人有多可惡
    ,為知識付費到沒什麼,怕就怕在有些人借著「網際網路濾鏡」,凹著多麼厲害的人設,到處招搖撞騙,收了錢教的卻是一些忽悠人的把戲。有人說,是知識付費助長了「割韭菜」這幫人的行為,但其實,這跟知識付費真沒多大關係,畢竟,任何行業都有騙子,而且從長遠看來,知識付費正在成為一種長期發展的趨勢。
  • 1個月沒賺100萬、25分鐘沒搞定婆婆,我被知識付費割韭菜
    前不久,「知識付費鼻祖」的羅輯思維衝擊創業板,想要成為「知識付費第一股」……10月21日,早期的知識付費玩家小鵝通正式宣布,獲得數億元C輪投資……號稱知識付費的兩大玩家,接連在資本市場布局,再一次把知識付費的概念推到了前臺。一小時精通、一天學會、一周實現變現百萬、階層跨越……這些聽起來美夢般的詞彙,常常見於知識付費的課程宣傳界面。
  • 知識付費時代,別再動不動就被割了韭菜
    世易時移,閱讀範圍,也由學生時代的純文學作品,逐步過渡到初入職場時的口才類教學類;年歲漸長,這幾年看的書,又加上各種心理學和營銷類。自從知識付費模式興起後,還買過幾次關於自媒體的相關課程。這麼多年過去了,看過的那些書、買過的那些課,到底在實際工作生活中,產生了多大的用處?
  • 知識付費時代,你焦慮了麼,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隨著知識付費時代的到來,各種知識付費平臺層出不群,平臺裡的知識也是包羅萬象。面對爆發式的知識,覺得自己儲備的知識根本不足,學識也只是還停留在上學時代。也許學識會在後續的時光中不斷地進步,但是進步緩慢,甚至沒有進步也是可能的,畢竟大家都很忙,不是誰都有恆心和時間去提高自己的。
  • 直播帶貨培訓是怎麼打著知識付費旗號割韭菜的?
    新風口之下,也帶起了一輪打著知識付費旗號變相割韭菜的行為。直播帶貨是一項新生事物,需要研究、學習、嘗試,一些機構就盯上了直播培訓這塊蛋糕。他們用「零基礎入門」「手把手教學」「包教包會」的關鍵詞吸引正在尋求捷徑的小白,用上千元的培訓費篩選出願意「付出投資」的人。
  • 知識付費愈發火熱,普通人如何參與知識付費?
    想要在知識付費持續發展,而不是「割韭菜」般收割一波就走,那麼內容必須優質。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可以選擇哪些方面的知識做內容付費呢?1、專業知識做深挖可以選擇自己專業內的知識進行內容創作,一方面,本專業知識自己會更加了解,方便自己做內容創作與持續產出。
  • 教人《好好說話》後,馬東攜原班人馬再推付費音頻節目《小學問》
    教人《好好說話》後,馬東攜原班人馬再推付費音頻節目《小學問》 作者:吉吉 發布時間: 2017-04-05 16:14
  • 字節跳動知識付費社區「好好學習」即將下線
    (原標題:字節跳動知識付費社區「好好學習」即將下線)2021年1月5日,字節跳動旗下知識服務社區「好好學習」向用戶發布通知,宣布將於2021年1月20日下線。
  • 知識付費內容良莠不齊,愛學習的我們該如何應對?
    而知識付費(也可以被稱之為「內容付費」)就催生出了裂變海報工具、知識星球APP、小鵝通等知識付費服務平臺,為知識付費賦能,成為了連結知識付費服務商、知識生產者、學習者三者之間的嫁接橋梁,知識付費也逐步形成了一條產業鏈,它們在各自的領域深耕發展。大聖最近一直在思考,為何如今的新媒體運營行業,到處都是滿天飛的課程培訓。從幾百人的線上課程到上千人的線下課程。
  • 網際網路時代知識付費的迅速發展
    共享經濟時代,從充電寶到房子什麼都可以共享,知識也不例外。從免費到付費,從一次性消費到長期消費習慣,知識付費也從「1.0時代」到「3.0時代」。 知識付費是當前網際網路領域的熱門話題,其本質是將知識轉化為產品或服務,實現商業價值。知識付費為什麼會流行?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社會心理文化需求?
  • 《好好思考》:你想充分利用你讀過的書嗎?你需要學會深度思考
    所以他自己也很困惑:「不都說量的積累必然引起質的飛躍嗎?為什麼我讀了這麼多書卻沒有收穫呢?」我笑著回答:「你好像對這句話有誤解吧。想要達到飛躍的狀態,質應該是量的前提。也就也就是說想一定要有質量的大量輸入,才能真正的獲得提升。」現在是知識焦慮的時代,很多成功人士都會提倡年輕人多讀書。白巖松還在視頻中說:「讀書是最低成本卻收益最大事情」。
  • 你怎樣看待知識付費時代?怎麼推廣知識付費項目來賺錢?
    那就是:知識付費項目,什麼是知識付費?進入平臺就知道了,還可以免費學習裡面的部分賺錢項目你怎樣看待知識付費時代?怎麼推廣知識付費項目來賺錢?知識付費項目到底怎麼賺錢?你怎樣看待知識付費時代?怎麼推廣知識付費項目來賺錢?
  • 那些被知識付費割過韭菜的人,你該醒醒了,別再交智商稅了
    說起近兩年來比較火的詞,那莫過於「知識付費」了,尤其是現在的80後和90後已經成為了知識付費的主要消費群體,我也是其中的一員。特別是今年2020年剛開始的疫情,令很多人失業的失業,迷茫的迷茫,仿佛只有每天學習點東西,才能對得起這美好的一天。
  • 寫在知識付費第五年,我的一些感想
    知識付費這幾年來,我已經花了不少錢,然而實際得到了多少呢?有,但很少。趁此機會,聊聊關於知識付費、年度會員、學習社群、付費訓練營的一些想法吧。01為「學習」付的第一筆費用時在讀大學,在「十點讀書」的矩陣公眾號「十點課堂」中報名了向天歌PPT學習課程。那時候的學習社群還是用QQ。
  • 知識付費時代,你願意做一個消費者還是創作者?
    下面我跟大家說說,這一年我對知識付費的認識吧。如何看待知識付費?這兩年知識付費很火,今年的疫情更是讓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網上的知識付費學習。都說知識是無價的,但我會發現很多免費的課程往往都沒有付費的學習效果好。因為免費的東西,很多人不懂得珍惜。
  • 「知識付費」走出ICU,傳統培訓行業乘勝追擊?
    1、知識付費的興起,是時代的產物。2015年前後,「知識付費」這一詞彙大火。隨之而來的是各類知識付費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喜馬拉雅FM、小鵝通、得到APP、樊登讀書、三節課......它們成功站上風口,實現了內容變現。隨之,知識付費這一新興業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圍觀者加入。
  • 你又被割韭菜了嗎
    現在在網上流行這麼一句話,割韭菜。割韭菜是什麼意思,割韭菜就是交智商稅的一種方式。現在好多平臺都在割韭菜,那割韭菜具體是什麼樣的呢?割韭菜是網絡術語,就是割韭菜的人在一些平臺上通過視頻、直播、文章等形式說i自己取得了多麼優異的成績,現在可以帶徒弟什麼的,就是可以幫你賺很多錢,然後很多人就信了,就開始交錢,交完錢以後,發現對方要麼是對你愛理不理,要麼是敷衍你,總之沒有之前的那麼好了。
  • 別讓自媒體割韭菜,跳出大眾思維,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自媒體割韭菜為什麼很多人做自媒體經常被騙!這些被割韭菜的人,往往是著急賺錢的或者是賺快錢的,而且比較浮躁,哪有那麼容易的事兒!其實正常認知的時候,有些人的一些專欄你可以去嘗試的去買一下,他肯定有一些比較實用性的乾貨在裡面。所以說,大家不要盲目地被一些人講的是,特別感覺很有吸引點,然後你就去被別人去割韭菜。
  • 白楊SEO:談談我對公眾號付費閱讀與知識付費的看法與建議
    第二,作為公眾號讀者,現在、或許有一天你也可能成為內容貢獻者,你就能理解真正原創者有多不容易。為好的內容付費,或者說為你需要的內容付費其實也是正常的。我們知道從文字到圖片、聲音、視頻,付費是一個趨勢。這就像你去視頻網站看視頻交視頻會員一樣。
  • 自媒體時代,別有用心的人在「割韭菜」!
    這不是赤裸裸地搞傳銷嗎?哎呦,你還別說,有許多別有用心的人都在這麼教育你,看我的!搬運某某視頻就能月入過萬!用某某軟體就能達到月入10萬!如何如何做就能達到月入3萬!你信嗎?你不信可以,有的人信了,因為人生的路上總會有人交點學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