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知識付費時代的到來,各種知識付費平臺層出不群,平臺裡的知識也是包羅萬象。
面對爆發式的知識,覺得自己儲備的知識根本不足,學識也只是還停留在上學時代。
也許學識會在後續的時光中不斷地進步,但是進步緩慢,甚至沒有進步也是可能的,畢竟大家都很忙,不是誰都有恆心和時間去提高自己的。
以前想學各種知識,但是沒有相應的渠道,只要能得到一種渠道方式,自己都會興奮很久,覺得這絕對是老天的眷顧.
現在呢?平臺繁多,大師眾多,想學的任何知識,在這個平臺沒有,另一個平臺肯定會有,只要你肯學習,付費就一定能夠學到。
但正因為平臺眾多,新的問題就出現了,我該選擇哪個平臺了,我該選擇哪個老師了?
糾結了好久,最終選擇了自己覺得還不錯的課程,聽了一下,發現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覺得錢白花了,但是又不得不聽完,畢竟已經花了錢。既然能在平臺授課,在授課內容方面肯定要比自己擅長。
面對眾多的繁雜的知識,你不斷地買課學習,但是市面上的課在不斷地推陳出新,不斷地上新,你覺得你的學習時間根本不夠用,但是又想學習提高。自己都覺得很矛盾。
買了好多課,由於種種原因,還沒來得及學習,就又買了新的課程,看到身邊的朋友都在不斷地進步。你是不是會買更多自己覺得有價值的課程去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
答案是肯定的,就此陷入惡性循環。不斷地買課,不斷地更新,但是自己根本就沒有提升,沒有學到知識。沒有學到不說,買了的課還沒有時間去聽,焦慮就是必然的了。
面對繁多的課程,自己不會選擇,會焦慮;買了很多的課,覺得自己沒有提高;很焦慮;買了課,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聽,是不是就更焦慮了?
以上種種顯示,面對同樣的事情,誰都會焦慮的。畢竟大家都是普羅大眾,在知識方面,沒有誰比誰更優秀,只有花費更多的時間見學得更加透徹。
那我們該怎麼辦了?
面對眾多繁雜的知識,最佳的方法就是,功利性學習。
什麼是功利性學習了?就是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相應的問題,急需要解決的辦法,而且這種辦法,我們身邊的人就算懂,也不是很精通,那麼平臺的課程就是最佳的選擇。
選擇現當下對我們解決問題最有幫助的課程去學習,通過學習課程,成功的解決了問題。
比如,做PPT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做的很LOW,不如別人的高大上,關鍵時刻拿不出手。
不是自己不會做,而是自己的色彩搭配和界面的布局不好,那就去報一個畫畫的課程,學習一下相應的色彩搭配和界面架構。
學完課程,然後在自己平時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地實踐,提高自己欠缺的能力。
同樣的學習自己摸索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報課能節省大量的時間,讓自己的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
功利性學習的根本就是為了解決當下的問題,而身邊又沒有很好的指導老師,自己摸索又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那麼有一個專業引導老師就能很好的解決當下的問題。
為什麼是引導老師呢?老師教的再好,自己不實踐也是白搭。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單詞記不住是我們大家都很頭疼的問題,今天記住了,明天又忘了,不是自己沒有下功夫,也不是沒有花時間,總之就是記不住。
那麼該如何快速地提高單詞記憶能力了?
最佳的單詞記憶方法,就是詞根詞綴記憶法。首先記住一個的單詞的詞根,也就是單詞的核心詞義,然後根據不同的前綴和後綴,衍生出不同的單詞。
通過記住一個詞根,根據不同的詞綴含義,就能記住所有該詞根的相關詞。
那這個其實就是功利性學習法很好的運用,你記住了詞根,然後運用詞綴方法記住了所有的單詞。
你完全不必去探索詞根和詞綴的歷史發展,它是由誰發明的,又是怎麼一步一步地演變成我們今天所學的詞根詞綴,為什麼是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
這些我們統統不需要了解,只要能解決我們記不住單詞的問題就可以了。
不需要刨根究底地去挖掘發展史,但是又有作用就可以了,如果你是英語語言歷史學家,那就除外了。
簡單實在,面對眾多的課程選擇對自己有幫助的課程,然後解決問題就可以了。沒有必要焦慮,也沒有必要每個課都要聽。
功利性的學習,在我看來是現當下最佳的學習方式。
信息爆炸時代,學習所有的知識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
如何挑選我們所要的學習的知識,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值得深思的問題了。
如何運用功利性學習,有以下兩點:
第一,就是剛才所說的,為了解決遇到的問題,提高自己解決相應問題的能力而去學習的;
第二,立足於我們長遠的發展,為了我們未來的想從事的工作,或者是為了將來你想成為的人去學習。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成為畫家,那麼除了當下要學習解決問題之道,還有學習畫畫所必須的能力,除了剛才說的色彩搭配,還有創作能力、觀察力、表達能力等等。
現在的學習是為了將來做準備,準備成為畫家!
如何規劃兩者的時間了?
如果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業餘時間就先百分百的去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不是很著急,慢慢來也可以的話,就70%用來學習解決問題的課程,30%學習自己對自己未來規劃的課程。
功利性學習就像人們追求"金錢"一樣,只不過現在所說的金錢就是你當下所要的能力學習。
功利性學習運用在其他方面也是行得通的。
在資訊時代,網絡技術和電腦技術如此的發達,本地、全國、全世界的信息,只要你自己想了解,就沒有自己看不到的,那麼你每天看到的信息都是自己所必需的嗎?
肯定不是,了解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在打發自己無聊的時光,那些信息對你而言,根本毫無價值。
舉個例子,川普訪問中國是不是對於全中國來說是不是大事件呢,尤其是在貿易戰談判無果的時候?
是大事件,但是對你有影響嗎?沒有絲毫的影響,那你關注國家大事是對的,但是花費大量的時間就不值得了。
你想想自己是不是經常以這樣的方式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比如無限的刷抖音短視頻?
功利性學習法就為你提供了有效解決辦法。
運用功利性學習法,只看對自己有影響的信息,對自己很重要的信息,或者是和自己未來有關係的新信息,比如個人所得稅的調整、當地房價、本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等。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在信息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習知識也是」只取一瓢飲「。選擇我們最需要的,選擇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選擇我們未來需要的。只有這樣才不會讓自己變得更焦慮,因為你的選擇都和你關。
想要自己更快的成長,更快的實現自己想要的人生,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功利性學習就是你最佳的方式.
講了那麼多不知道你學會了沒有,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