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輝
當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的5G遇到工業網際網路,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安陽方快鍋爐的工程師通過5G頭盔可以在線指導千裡之外用戶檢修設備;
焦作千業水泥的礦車司機坐在辦公室就可以通過5G網絡遠程操控挖掘機自動開採;
鄭州金惠科技研發的5G機器視覺檢測系統可以發現人工難以察覺的細微產品瑕疵……
9月3日,河南「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深度行鄭州站現場,來自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金惠科技的專家給參會的企業代表上了一場精彩的轉型大課,超前的5G創新應用案例讓與會的企業代表耳目一新。
「工業網際網路不同於消費網際網路,它涉及的生產設備類型多,業務鏈條長、服務模型複雜,對響應速度、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而5G具有大帶寬、低延時和高可靠的特性,因此工業網際網路將成為5G商用規模部署的主戰場。」省工信廳產業融合辦負責人說,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深度融合應用和加持,工業網際網路不僅能使傳統製造業老樹發新芽,更能開啟數字製造、智能製造的新天地,推動形成全新的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
近幾年,通用電氣、西門子、施耐德等全球工業巨頭紛紛部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我國的三一重工、航天科工、海爾、富士康等一批製造業也紛紛推出自己的平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已成為領軍企業競爭的新賽道。
5G的應用,更是讓工業網際網路如虎添翼。以5G+遠程控制應用為例,利用5G低時延、高可靠優勢和邊緣計算技術,實現「人、機、物、環」遠程聯網,實時回傳生產現場高清晰圖像為控制者提供視覺支持,保證操控者的靈敏度和可靠性。主要應用在礦山、化工、有色、鋼鐵、建材等高風險、高汙染行業,減少人員參與危險性工作,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生產水平。焦作千業水泥通過5G網絡在遠在幾千米之外的操控室同時遠程控制13臺無人駕駛挖掘機、60臺無人礦卡自動開採、裝卸,每年可節省人工成本1000多萬元,實現安全零事故。
自8月13日起,省工信廳聯合河南移動、河南聯通、河南電信,在17個省轄市和濟源示範區組織「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深度行活動,邀請相關專家圍繞5G+工業網際網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深度融合等領域開展專題輔導,並組織解決方案供應商解讀5G典型應用場景和實施路徑、分享典型應用案例。活動累計參與企業2000多家,有效提升了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負責人的思想認識,推動了企業與解決方案供應商開展對接合作。
9月3日,《河南省推進「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實施方案》也同時下發,通過出臺支持政策,鼓勵有條件、有意願的企業和地方先行先試,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生態培育、融合創新應用等方面積極探索。《方案》提出,到2022年,我省初步形成「5G+工業網際網路」協同創新機制,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和產品。基本建立「1+N+N」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體系,形成基於平臺的「5G+工業網際網路」生態圈,對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支撐能力明顯提升。在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建設50個「5G+工業網際網路」典型應用場景,打造10個「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示範園區,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解決方案,有效引領「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向縱深推進,初步建成中西部地區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新高地。
編輯:胡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