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工業網際網路從概念到落地,再到如今已是風生水起。尤其是隨著5G的發展以及新基建的提出,使得「5G+工業網際網路」一度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時不時的就會引發一波討論熱潮。
從整體而言,儘管目前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還存在一定的挑戰,但不可否認,目前,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進展,進入持續深耕階段。在5G和新基建的影響下,工業網際網路更加具備了加速發展的優勢條件。
「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產業界推動5G商用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工業企業進行網絡升級改造的意願持續增強,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有利條件也已逐漸形成。」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鋒出席曾在去年的世界5G大會上發言講到。
5G作為工業網際網路的關鍵使能技術,同時工業領域作為5G的主要應用場景,5G技術在工業網際網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5G+工業網際網路」漸行漸近,運營商作為基礎網絡提供者,毫無疑問在工業網際網路產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承載的作用和責任也日益重大。
並且我們也可以看到,目前三大運營商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都有布局,特別是在5G工業網際網路方面,與工業製造業企業深度融合設置實驗試點,探索5G與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的更多可能性,嘗試更多5G工業網際網路的應用場景。
5G賦能工業網際網路
2020年時5G規模爆發的關鍵年,新基建對於5G產業鏈發展有積極促進作用,同時5G也是新基建當中最關鍵的基礎設施之一,5G所具備的特性也會打開工業應用新的機會窗口。
據了解,5G的增強移動寬帶、高可靠低時延、廣覆蓋大連接的特性適應工業企業內網的需要,同時作為公眾網絡可以以切片方式給企業提供外網服務。
同時,5G無線傳輸平臺將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無縫融合,並且結合生產運營技術(OT),發揮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作用,支撐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
「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也成為整個產業界聚焦的方向。
5G TSN技術可以實現工廠內無線TSN,保障工業網際網路業務端到端的低時延;5G高頻和天線技術,支持工廠內的精準定位和高帶寬通信,大幅提高遠程控制領域的操作精度;5G邊緣計算技術,正加速工業IT和OT網絡融合,提升製造工廠內邊緣的智能化。
根據IDC預測,未來將有超過50%的數據在邊緣側處理,到2020年邊緣計算支出將佔物聯網基礎設施總支出的18%,成本僅為單獨使用中心雲計算的39%。
工業超高清視頻和VR/AR對帶寬與時延有很高的要求。工業VR/AR應用都要求快速響應,例如VR頭盔時延超過7毫秒就會產生眩暈感,5G的超低時延就可滿足VR要求。5G應用到Saas層,嵌入工控管理軟體,與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AI結合。以工廠的遠期規劃為例,不需要召開臨時的生產調度會,智能ERP的執行時間可以縮短25%。
據悉,「5G+工業網際網路」重點聚焦工業製造、能源電網、智慧港口等領域,目前,我國「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類型已達20種以上。
三大運營商齊發力
作為數字浪潮下工業體系和網際網路體系深度融合的產物,工業網際網路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三大運營商自然不甘心在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中,僅扮演基礎網絡提供者的角色,紛紛利用自身的優勢開啟了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布局。
特別是在「5G+工業網際網路」方面,三家運營商均已取得了相當明顯的成果。
中國移動認為5G將是工業網際網路的重要基礎,將會改變傳統企業的生產運營方式,推動產業升級和數位化轉型。基於此,在2018中國移動成立了上海、成都、雄安三個產業研究院,基於5G深耕垂直領域。
目前,中國移動通過聚焦設備聯網、數據分析、行業機理標準化三大問題,構建了深入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1+4」產品體系,以期賦能工業行業。
此外,基於「1+4」產品體系,移動還構建了中國移動 「工業雲平臺」解決方案,助力百萬工業企業上雲。據介紹,該平臺目前已經服務了9個省的充電樁業務、130多個分支機構的燃氣抄表業務,以及30萬臺的工程機械設備。
中國電信認為5G將成為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引擎。據中國電信介紹,通過在多個方面的布局發展,目前中國電信已經具備了強大的工業網際網路能力。
據了解 ,中國電信一直在積極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相關標準的制定、測試床驗證等工作。2016年7月,中國電信聯合信通院共同發布了《工業連接計劃白皮書》,在業內首次界定「工業連接」的規範和標準;2018年,中國電信發布《工業數據採集產業研究報告》。
此外,中國電信在工業數據只能創新以及雲平臺和5G方面,也都做了很多努力來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
截至2018年,中國電信的「翼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已經實現了與了多家合作夥伴的平臺對接和融合,工業應用和工業APP已涉及十幾個行業,數量達到上百個,並構建了覆蓋全國的「五位一體」的專業工業服務網絡。
中國電信依託雲網融合、安全可信的天翼雲,打造了跨行業、跨領域的天翼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該平臺以工業智能連接為切入,提供先進的工業PON網絡連接、數據採集等一系列服務,幫助企業提質增效、降低成本。同時,結合5G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中國電信還營造了工業邊緣應用與5G工業應用兩大生態圈。
中國聯通的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主要集中在5G助力、雲網融合、大數據和平臺賦能等方面。不僅成立了實體團隊和聯盟,包括5G創新中心、物聯網產業聯盟、智能網絡中心、產業網際網路產品中心,通過整合內部力量,協同外部合作夥伴,全力支持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國聯通此前還發布了工業網際網路CUII產品體系,涵蓋連接、平臺、標識、採集、應用、安全六大產品板塊。
近日,中國聯通又在「5G+工業網際網路」方面有了新舉動。中國聯通正式推出了「5G+工業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和「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場景聯合創新計劃」,重磅發布了三款「5G專網產品」和兩大「5G專線產品」。
此外,中國聯通還堅持多方協同,成立專門機構推動產業快速發展。中國聯通與信通院、浙江中控、浙江藍卓籤署協議,共同建立「5G+工業網際網路聯合創新中心」。四方將在多領域深度合作,創新合作模式,構築一個規範的、可持續的、和諧共贏的產業環境,促進工業企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
此外,為進一步助推工業企業邁入數位化新時代,中國聯通還發布了「中國聯通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場景聯合創新計劃」。
目前,中國聯通已經構建了包括「多園區雲網融合」、 「MEC邊網一體」、 「5G基站無線資源靈活定製」、「管家式企業託管」和「企業IT平滑對接」在內的五大協同能力,可以更好地賦能工業企業,加快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步伐。
我們看到,儘管運營商在「5G+工業網際網路」方面碩果纍纍,但是也不可否認,我們我國在這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弊端,進步空間仍舊相當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產業界各方可以共努力,持續增強發展基礎,加強技術標準研發,構建完善的產業生態,讓「5G+工業網際網路」儘早騰飛。
來源:飛象網CC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