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科技:子公司英邁國際的雲服務業務發展迅速

2020-12-15 同花順財經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6月10日訊,有投資者向海航科技提問, 公司的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業務情況目前如何?

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公司中國境內的海航雲科技業務(包括航旅雲、金融雲、大數據等),2018年度業績未達預期,已於2018年四季度停止經營。 子公司英邁國際的雲服務業務發展迅速,2019年雲服務收入約1.85億美元,同比增長25%,已經連續3年同比增長超20%,未來還將不斷加大對於雲服務的投入,並專注於增強CloudBlue平臺的業務復購率及用戶基數的擴大,進一步推動託管服務及增值服務業務的增速,促進交易從Odin/Ensim到CloudBlue的平臺轉換。此外,還將重點發展高階技術解決方案組合、電子商務服務、全球IT資產處置等高利潤業務。再次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海航科技降本增效扣非淨利增長4.6倍 核心子公司英邁國際年發貨量...
    海航科技前身是天津海運,主營航運業務。2016年,海航科技耗資395億元跨國收購英邁國際,成功轉型至IT供應鏈領域。目前,英邁國際已經成為公司核心資產及收入的主要來源。英邁國際在全球 64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擁有 190 個物流中心,年發貨量超過15億件。今年上半年,英邁國際實現淨利潤2.32億美元,同比增長32.84%。
  • 海航科技出售英邁國際瘦身降負債 擬收購貨船進軍散貨運輸細分市場
    以2020年9月30日為基準日,海航科技擬出售標的資產預估值合計約為14.53億美元,其持有的英邁國際的100%股權資產預估值合計約為58.26億美元。上述交易的核心資產為英邁國際,於2016年底被海航科技收購。海航科技披露稱,收購英邁國際之前,公司主營航運業務,業務結構較為單一。
  • 海航科技擬出售英邁國際:交割日回籠現金59億美元
    公告顯示,當天,海航科技、控股子公司天海物流、GCL IM、英邁國際、Imola Acquisition及Imola Merger籤署《交易協議》。根據《交易協議》,天海物流擬將其下屬子公司GCL IM與交易對方新設子公司Imola Merger根據美國法律進行合併,合併完成後GCL IM作為存續公司,並由交易對方持有其100%股權,Imola Merger終止存續。
  • 海航科技:擬出售英邁國際 化解償貸、擔保風險
    這也意味著,海航科技可藉此次交易,將GCL IM旗下的英邁國際資產出售獲得回籠資金,進而一併解決此前收購英邁國際時產生的債務風險。資料顯示,2016年12月5日,海航科技通過境外子公司GCL Acquisition, Inc.以現金支付方式完成收購了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英邁國際100%股權,收購完成後英邁國際從紐交所退市,成為海航科技控股子公司,交易金額為60.09億美元。
  • 海航科技為維護股東長遠利益 擬出售英邁國際順利化解償貸、擔保風險
    海航科技將出售英邁國際。12月9日晚間,海航科技(600751,股吧)股份有限公司(600751,海航科技)公告將出售英邁國際。公告顯示,當天,海航科技、控股子公司天海物流、GCL IM、英邁國際、Imola Acquisition及Imola Merger籤署《交易協議》。
  • 72億美元出售英邁國際,海航科技敗退海外,市值僅有80億
    12月11日,海航科技再次面臨跌停的情況,目前市值只有80億左右,股價跌至2.89元。 跌停的原因在於海航集團擬以約7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英邁國際公司。報導稱,這是該公司最大的資產出售,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
  • 海航科技:擬作價約14.53億美元出售控股子公司GCL IM的100%股權
    【海航科技:擬作價約14.53億美元出售控股子公司GCL IM的100%股權】財聯社12月9日訊,海航科技公告,公司、天海物流、GCL IM、英邁國際、Imola Acquisition及Imola Merger 署《交易協議》。
  • 海航科技擬出售控股子公司GCL IM 100%股權,交割日將回籠資金59億...
    12月10日,海航科技(600751)公告表示,上市公司、天津天海物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海物流」)、GCL IM、英邁國際、Imola Acquisition及 Imola Merger 籤署《交易協議》。
  • 海航科技:2019年年度報告
    (4)雲服務    子公司英邁國際通過英邁雲集市、英邁云為渠道合作夥伴和最終用戶提供一站式多樣化的雲服務,包括:商業應用、通訊與協作服務、雲備份、虛擬機、安全服務、雲存儲、行業垂直解決方案、雲技術管理服務等。2018 年,英邁國際與微軟合作推出了全新的雲業務平臺 CloudBlue。
  • 海航系75億元買下噹噹:「買買買」的海航總體戰略低調生變
    而這次接盤的也並非亞馬遜、騰訊等大型電商平臺,而是尚未有電商業務布局的海航科技。擺在市場和投資者面前的疑問是,在阿里與京東面前,海航科技又將如何聯手當當網力挽狂瀾呢?中閱資本網際網路零售分析師王夢溪向記者坦言,對天海投資的「供應鏈生態圈」持保留意見,無論誰買走當當網,都不會影響到京東和淘寶,如果沒有海航集團的持續注資,也撐不起當當網進入電商的紅海競爭。
  • Platinum Equity將以72億美元收購海航旗下的英邁 | 美通社
    Platinum Equity宣布,公司已達成最終協議,將從海航集團旗下海航科技手中收購英邁(Ingram Micro),交易價值72億美元。英邁是全球最大的技術物流服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這筆交易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需經海航科技股東和慣例監管部門的批准。 英邁成立於1979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爾灣市,該公司在2019財年的營收超過470億美元。公司在全球擁有35000多名員工,為超過250000名客戶和合作夥伴提供服務,其中包括世界上最著名的技術公司。交易完成後,Alain Monié將繼續擔任英邁執行長,公司總部仍設在加州爾灣市。
  • 推動數位化革命,英邁中國攜手阿里雲賦能企業上雲轉型
    1997年英邁國際進入中國市場,從那時起,英邁中國一直秉承「幫助客戶全面實現技術承諾」的核心價值,配合廠商的經營策略和業務模式,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現如今,英邁中國已全面代理超過130個國際品牌的技術產品,在中國擁有逾8600家合作夥伴。產品範圍涉及消費電子、個人系統、電腦元件、電腦配件、辦公設備、基礎架構、網絡設備、虛擬存儲、軟體、數據沉澱等。目前,英邁中國以上海為運營中心,在全國10個重點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並在22個重點城市,設立24個庫房,實現了業務地理的全面覆蓋。
  • 海航分拆?旗下兩上市公司回應:未接到集團解體相關任何信息
    海航系上市公司2月20日開盤後紛紛大漲,截至2月20日收盤,海航控股(600221.SH)、海航創新(600555.SH)、海航投資(000616.SZ)漲停;海航基礎(600515.SH)漲8.76%,海航科技(600751.SH)漲3.85%。
  • 當當網75億賣給海航
    海航收購當當網交易落定。4月11日晚間,海航系旗下天津天海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北京當當網100%股權及噹噹科文100%股權,初步作價75億元。由此,噹噹結束李國慶、俞渝時代,成為龐大海航系的一員。
  • 全球大公司動態(20181225):海航集團希望以75億美元出售英邁
    中國綜合性企業海航集團(HNA Group)希望以75億美元出售美國個人電腦和其他科技產品分銷商英邁(Ingram Micro),包括15億美元債務,並稱目前正在與私募股權投資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Llc進行談判。海航集團已經在推進資產出售交易,目前包括房地產和酒店集團權益。
  • 海航基礎:子公司海航國際旅遊島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收購天津...
    海航基礎:子公司海航國際旅遊島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收購天津空港商貿中心開發有限公司股權暨關聯交易 時間:2020年04月10日 21:31:15&nbsp中財網 原標題:海航基礎:關於子公司海航國際旅遊島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收購天津空港商貿中心開發有限公司股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 海航坑殺金融大佬100億元
    在民航關聯產業:2016年,收購瑞士飛機維護服務提供商SR Technics的多數權益。2016年,海航以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士航空配餐公司。在其他行業:2016年,以6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科技公司英邁100%股權,以15億美元收購瑞士航空服務公司佳美集團100%股權,以65億美元收購希爾頓集團25%股份,以10億英鎊(14億美元)的英國外幣兌換運營商International Currency Exchange無論是英邁國際還是希爾頓集團在行業內外可謂大名鼎鼎
  • 海航系新生支付、易生支付、卡友或將出售
    待到債務到期後,海航無奈之下只能變賣甚至是賤賣非主業的資產,這也就意味著曾經風光一時的海航系支付公司也將面臨著被賣的命運。 負債規模最高達7500億 1988年海南獲批設立特區,發展航空業務成特區政府的首要大事,這為海航的創立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 海航繼續賣海外資產,央企考慮接手其中一部分
    彭博社本周報導海航打算出售貨櫃租賃公司 Seaco 的全部股權,這是海航擁有的眾多境外子公司之一,從股權關係來說,它隸屬於海航集團旗下的 A 股上市公司渤海金控。如今它希望以 10 億美元價格出清。潛在買家包括中海運貨櫃集團、Textainer、特裡同國際(Triton International)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