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調查」「產能緊缺專題」之二 MOSFET缺貨/漲價 全是8英寸產能...

2020-12-14 愛集微APP

【編者按】 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向全行業傳導:設計廠商等不到產能或面臨客戶流失風險,該如何自救?上遊的產能緊缺和漲價對下遊的代理、模組、終端廠商影響幾何?為此,集微網特推出晶圓代工的「多米諾骨牌」系列專題報導,邀請業界知名專家、分析師和企業代表,對此進行全方位的解讀與報導。

集微網報導 國內半導體市場的缺貨之風已成一個普遍現象,除去各種MCU、電源管理晶片等,MOSFET也已淪為「重災區」。

MOSFET本是電力電子裝置的必備,周期性相對較弱,行業整體增長穩健,但是今年初的疫情破壞了正常供應節奏,打破了正常的供需平衡。

供應鏈本預期疫情穩定之後,情況會有好轉,但是缺貨漲價的情況卻越發嚴重。

缺貨與漲價齊飛

「近期國外品牌都缺貨,尤以英飛凌最為嚴重,國產品牌則全部都缺。」一位經銷商告訴集微網,現在市場上的MOSFET價格普遍上漲,幅度在10-20%之間。

集微網此前曾有報導,在9月中旬,包括富滿電子、德瑞普、金譽半導體在內的三家深圳MOSFET廠商就陸續向下遊客戶發布漲價通知。

10月13日,富滿電子再次發布調價通知稱,由於晶圓價格大幅上漲,將針對8205系列產品出貨單價在原價基礎上,再上調0.05元。

類似的情況亦出現在多家國內功率器件廠商身上,據集微網了解,有些企業雖然沒有明確地表示要漲價,但都會根據市場行情做相應的調整。

如果僅是漲價,下遊廠商還勉強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有錢也難以購買,則讓廠商面臨捉襟見肘之困境。

一位國內充電樁企業的負責人就表示,公司所需要的MOSFET,無論國外或國內,基本都存在缺貨現象。「今年什麼都缺,太不容易了。」

除去漲價之外,交期延長就是缺貨最明顯的表現。功率器件巨頭英飛凌在今年4月時曾表示,某些產品的交貨時間可能超過26周,訂單確認頁面最長可達52周,訂單交貨時間大大增加。目前看來,情況並沒有緩解。

安森美、意法半導體(ST)等也有同樣的狀況,這些IDM大廠的主力產能皆位於東南亞國家,年中時出現了供應不足、交期延長的情況,至今也未全面恢復。

根據IHS的統計,2019年全球MOSFET市場規模為76億美元,國內市場佔比達到39%。而從MOSFET市場格局來看,英飛凌、安森美、東芝、ST以及瑞薩合計佔據了61%的國內市場份額。國際大廠供應不足,自然會使得缺貨的現象表現明顯。

供需差距拉大

缺貨就是供需失衡的重要表現。一方面是需求急劇增長,一方面是產能嚴重短缺。

深圳尚陽通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王彬表示,疫情平穩之後,行業產能雖然在Q2時候有一些恢復,但是仍然積壓了一大部分的需求,尤其是電腦、家電、快充這種在上半年被壓抑的需求,到將近Q4這個階段開始集中爆發。

「另外一方面是受到中美貿易戰這種國際關係的影響,國內的廠家都在進行國產器件的替換和備貨,也造成了需求的集中釋放。」王彬補充道。

這種快速爆發的市場需求,個人電腦是一個縮影。由於新冠疫情帶來的遠程辦公/教育商機,個人電腦的需求從第二季度開始一路上衝。結合疫情和市場供需的情況,供應鏈認為出貨態勢將至少有望持續到2021年第一季,未來甚至有望變成新常態。

這波商機拉動下,MOSFET需求也水漲船高。供應鏈原來的預期是,這波去庫存化要延續到2020年底。但是個人電腦從第二季度提前步入旺季,加上需求延續到下半年,使MOSFET庫存水位迅速在年中就降至健康水位,再疊加產能不足,使得MOSFET市場已經面臨供需失衡。

從供給端來看,MOSFET主要依靠8英寸及6英寸晶圓代工,而這正是產能短缺的重災區。

華安證券近期在發布的研報中指出,從供給方面看,2019年至今,指紋識別、攝像頭個數增加等應用興起帶動指紋識別晶片以及CIS需求大幅增加,上述晶片佔用大量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

這當中還沒有計算用量更大的MCU、電源管理 IC、傳感器、射頻晶片等產品,這些晶片大多採用8英寸晶圓製造。據統計,汽車、移動終端及可穿戴設備中超過70%的晶片是在不大於8英寸的晶圓上製造的。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由於中國對疫情控制有力,率先進入復工復產狀態,使得全球市場的很多訂單都轉移到中國內地,這就包括了手機、家電、電腦等產品。這些領域的產品也正是晶圓廠的產能消耗大戶,所以中國內地的8英寸晶圓產品缺貨最為嚴重。

當前,各大晶圓代工廠的8英寸產能已經爆滿,如國內8英寸代工廠如華虹、華潤微產能利用率均接近滿載,聯電的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更是滿載到2021年下半年。

這波產能緊張傳到至下遊,還會使得國內很多採用 Fabless模式的MOSFET廠商,面臨晶圓代工環節成本增加的壓力。

根據中信建投在今年9月28日披露的研報中指出,最近部分設計和分銷廠商對MOS產品提價20%,應對上遊晶圓代工環節的成本增加,主要是階段性補庫存需求,及8英寸晶圓產能瓶頸所致。

此外,還有一種看法是由於電源管理IC及大尺寸面板驅動IC需求旺盛,且同步在8英寸晶圓代工廠量產情況下,毛利相對低的MOSFET產能自然受到擠壓。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在全球範圍內確實有這種現象,但是中國大陸的晶圓代工廠對功率器件和其他IC的產線劃分還是比較明晰的,產能排擠的事較少發生,最大的問題還在於供需失衡。

前景與困境

作為成熟的功率器件,MOSFET 工作頻率高、開關損耗小的特點決定了其有著最廣泛的需求。根據Yole統計,MOSFET 已經是功率器件中最大品類,約佔到整個功率器件市場的40%。

隨著電子整機、消費類電子產品等產業鏈下遊行業市場份額的擴張,MOSFET市場規模仍有可觀的發展空間。汽車電氣化給MOSFET 帶來巨大的增量,下遊電子整機對節能環保的需求在拉動其需求量增長的同時,也帶動了產品結構的快速升級。同時,5G 商用化進程的開始,推動MOSFET的需求量成倍增長。

王彬告訴集微網,除了快充這種迅速爆發的領域,其他MOSFET的應用市場都有穩定的增長,特別是在國家新基建政策的引領下,充電樁、5G基站都有很大的成長。

王彬所在的尚陽通公司是國內功率器件器件的領軍品牌,特別是在充電樁電源和5G通訊電源領域,這些市場在今年成長了20-30%。

充電樁是整個電動車生態中的一環,而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1 年的電動車銷量預估成長36.7%,佔全球新車銷售量近4%,將是MOSFET重點發展的領域。

同時,5G 基站所採用的MOSFET數量將是4G基站的4倍以上,且隨著建設速度越來越快,市場對功率組件需求正明顯的快速增加。

面對如此洶湧的需求增長,現有的晶圓產能早已千瘡百孔。為此,不少MOSFET廠商已經開始將產品從8英寸線轉移到12英寸線上。

這一信息也得到了國內某晶圓廠內部人士的確認。這位人士告訴記者,MOSFET轉向12英寸線,從年初就開始了,現在產能也經滿了。

他還告訴記者,用12英寸線做MOSFET,理論上成本更低,只是現在還有新廠折舊在計,還不能體現。

這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思路,也是未來MOSFET發展的趨勢。不過總體來看,擴充產能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只是遠水不解近渴,即使中國大陸新投產的晶圓廠佔全球的40%,也未必能一下子填平這個差距。

所以,MOSFET的供需失衡還將與行業的高速發展共存一段時間。(校對/Kelven)

相關焦點

  • 【頭條】MOSFET缺貨/漲價 全是8英寸產能的錯?
    【頭條】MOSFET缺貨/漲價 全是8英寸產能的錯? 1.
  • 「產能緊缺專題之四」8英寸產能觸及天花板,訂單出現向12英寸遷徙
    【編者按】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向全行業傳導:設計廠商等不到產能或面臨客戶流失風險,該如何自救?上遊的產能緊缺和漲價對下遊的代理、模組、終端廠商影響幾何?為此,集微網特推出8英寸晶圓代工的「多米諾骨牌」系列專題報導,邀請業界知名專家、分析師和企業代表,對此進行全方位的解讀與報導。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近日業界又傳出,某老牌晶圓代工廠以「片」為單位,提前競標出售明年二季度的8英寸產能。 8英寸產能緊缺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今年卻著實引發不少奇觀。難怪有業內人士直呼——缺貨到不可思議。 漲聲一片 整體來看,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供給約九成。
  • 【產能緊缺專題之六】TWS耳機晶片缺貨嚴重,情況或持續到明年Q2
    【編者按】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向全行業傳導:設計廠商等不到產能或面臨客戶流失風險,該如何自救?上遊的產能緊缺和漲價對下遊的代理、模組、終端廠商影響幾何?為此,集微網特推出8英寸晶圓代工的「多米諾骨牌」系列專題報導,邀請業界知名專家、分析師和企業代表,對此進行全方位的解讀與報導。
  • 8英寸產能的舊患又添新愁
    8英寸產能的舊患又添新愁 半導體投資聯盟 發表於 2020-12-04 11:08:25 【編者按】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向全行業傳導
  • 8吋產能吃緊,供應鏈「缺貨漲價」恐延至明年Q2
    f1tesmc8吋漲價利好聯電、中芯國際除臺積電明確不漲價外,但包括聯電、力積電等廠商已陸續漲價,後端封測廠也傳出漲價情況。如聯電已經上周四(29日)證實,8吋晶圓產能不足,今年已針對IC設計廠額外增加的需求調漲價格,明年更全面喊漲。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12英寸逐漸成為主流尺寸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12英寸逐漸成為主流尺寸 Oliver 發表於 2020-11-26 15:59:45 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向全行業傳導
  • 8英寸代工產能緊缺的壓力已經向全行業傳導
    打開APP 8英寸代工產能緊缺的壓力已經向全行業傳導 半導體投資聯盟 發表於 2020-12-04 14:55:43 【編者按】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向全行業傳導:設計廠商等不到產能或面臨客戶流失風險,該如何自救?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導近日,8英寸晶圓產能持續緊張受到關注,MOSFET、驅動IC、電源管理IC紛紛傳來漲價消息。《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半導體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開始,傳導至封測,缺貨促使漲價,還蔓延到了包括晶片設計、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蔓延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導近日,8英寸晶圓產能持續緊張受到關注,由晶圓緊缺引發的連鎖反應也開始逐步蔓延。8英寸晶圓產能緊缺,MOSFET、驅動IC、電源管理IC紛紛傳來漲價消息。《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半導體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開始,傳導至封測,缺貨促使漲價,也促使了半導體產業鏈板塊個股表現出色,還蔓延到了包括晶片設計、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TrendForce集邦諮詢分析師喬安對本報記者表示,若晶圓製造需求強勁,將帶動上遊矽晶圓出貨暢旺;而產能緊張則使得下遊終端產品因零組件缺貨導致生產周期延長。
  • 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企業該如何自救?
    打開APP 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企業該如何自救? JZ 發表於 2020-11-16 15:37:00 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向全行業傳導:設計廠商等不到產能或面臨客戶流失風險,該如何自救?
  • 多家晶片廠商缺貨漲價:皆因晶圓代工產能不足
    10月13日,富滿電子發出通知表示,由於晶圓價格大幅上漲,導致產品成本也大幅上升且嚴重缺貨,根據市場行情及公司情況,自2020年10月14日起,富滿電子8205系列產品出貨單價再上調0.05元(包括之前未交訂單也按新價規同樣上漲
  • 「機會挖掘」TWS耳機晶片缺貨嚴重 關注8英寸晶圓產能相關公司(附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業內人士稱TWS耳機晶片缺貨嚴重,深圳市芯聯銳創科技有限公司CEO宋朔表示:「不單單是藍牙主晶片缺貨,諸如NOR Flash還有各類耳機觸控壓力傳感器晶片也都缺貨,所以說這個缺貨情況是普遍而全面的。」
  • 晶片產能缺口擴大,缺貨潮持續至明年年中
    三星、格芯、聯電、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企業的產能持續爆滿。 晶片產能缺口擴大 汽車晶片的缺口引發了外界對晶片產能問題的關注,但晶片缺貨潮從去年開始就初現端倪,其中又以8英寸製造工藝的晶片為主。 「8英寸晶圓產能緊缺始於2019年,多攝像頭手機帶動CMOS圖像傳感器需求提升。今年以來,5G手機滲透率快速提升,電源管理晶片需求從每部手機1到2顆提高到每部手機最高10顆,使得電源管理晶片需求大幅增加。」
  • 8英寸晶圓產能為何緊缺?
    8英寸晶圓產能為何緊缺? Atkinson 發表於 2021-01-01 09:46:00 近來,隨著5G的大力推廣,5G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提升,使得其中許多元件需求大幅提升。
  • 聯電8寸晶圓廠跳電,險些失火!8吋產能雪上加霜,有漲價理由了?
    1月9日下午,產能僅次於臺積電的晶圓代工「二哥」$聯電(UMC.US)$位於我國臺灣竹科市廠區傳出爆炸響聲。下午1點多聯電竹科廠區傳出疑似失火,有民眾目睹聯電8C廠出現濃濃白煙,而緊急報案,消防員獲報後到場,發現是虛驚一場、沒有人員傷亡,疑似因為設備跳電,導致現場煙霧瀰漫。
  • 半導體將現漲價潮?8英寸產能持續緊張 長期供需矛盾背後原因有二
    長期供需矛盾:投片需求增加但擴產有限 由8英寸產能趨緊引發的晶圓漲價已持續了一段時間,據《科創板日報》此前報導調研顯示,經產業鏈多家公司證實,當前8英寸晶片代工產能緊張已明顯傳導至MOSFET、IGBT以及MCU晶片等終端晶片廠商,其中部分廠商已對產品進行漲價。
  • 「芯觀點」8英寸產能吃緊,曾被邊緣化的NOR Flash再次成為香餑餑
    集微網報導,「8英寸晶圓產能短缺」已成為近期半導體圈的熱點話題,業內人士預測稱該狀況或將持續到2021年,並且代工價格可能持續上漲。此次產能緊張主要是受需求的推動,相關效應已從MCU、電源管理IC、電源驅動IC、MOSFET等擴散至NOR Flash。
  • 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持續緊張 多家晶片廠商開啟漲價模式
    加之第三季度為傳統旺季,電視面板拉貨驅動,導致全球8英寸產能偏緊。同時,華為禁令效應也在客觀上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由於在禁令正式生效之前,華為大量下單各種晶片,進一步加劇了產能與需求之間的不平衡。加之驅動IC、功率晶片等需求旺盛,導致早已供不應求的8吋晶圓產能缺貨持續擴大。
  • 12英寸晶圓產能開始緊缺?
    在國外大廠停產8英寸設備多年之際,如今又不得不「再起爐灶」。 面對8英寸產能緊缺、恐慌情緒亦在全產業鏈傳導的當下,儘管擴充或新建產能並不是立竿見影,亦難解燃眉之急,但在二手設備已遍地難尋的情形下,國外設備廠商紛紛順勢再拾「老手藝」。 主攻核心設備? 在半導體設備市場中,晶圓製造設備可謂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