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記者朱文達 中國質量報
初秋的清晨,在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大官莊村裡,竹子紮成的籬笆內伸出一叢紅豔豔的月季花,涼絲絲的秋風吹動著水泥路兩邊的垂柳微微搖曳。大官莊村的村民在家中打開水龍頭,洗菜煮飯,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看到這一場景,山東省省派臨清市康莊鎮鄉村振興服務隊(以下簡稱服務隊)隊長、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耕臉上露出喜悅的神情。
「以前村民都是從自備井裡打水,打上來的水得放半天澄下泥才能吃。去年秋天村裡通了自來水,村民們吃上了放心水。和大官莊村民一起完成供水改造的,還有康莊鎮的肖莊村、東六裡長屯村和侯寨子村,這些村都是服務隊所服務的村莊。」陳耕說。
記者了解到,2018年9月底,服務隊10名隊員來到這裡,帶領康莊鎮5個村村民補短板促民生,播下振興的希望。如今的康莊鎮,村民打開水龍頭水譁譁流,娃娃們上的是家門口的公立幼兒園,走的是水泥路,連周邊村子的村民都來這裡跳廣場舞……兩年的時間,村子從外貌到內裡都有了嶄新的變化。
補短板就是補民心
2018年9月,服務隊的隊員們初到康莊鎮,就開始走村入戶摸底調研。服務隊了解到,鎮裡幾個村的基礎設施條件比較差。按照鄉村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工作要求,隊員們立刻明確「補短板、促民生」的工作方向。針對兩個村沒有通自來水,另兩個村供水管網老化,百姓飲水不安全問題,服務隊協調臨清水利部門,推進「四村水改」,為4個村投資129萬元,讓1397戶群眾飲用上甘甜的自來水。
該鎮東六裡長屯村百姓長年面臨出行難,村裡道路是泥土路,「村村通」遲遲沒動工。為解決這一問題,服務隊協調交通部門現場辦公,2.2公裡的高標準柏油路在2019年10月鋪設完成,還利用幫扶資金及其他資金積極推進,完成了村內道路硬化,徹底消除了出行痛點。肖莊村、侯寨子村、大官莊村、南劉莊村等道路工程也已完成,5個村水泥硬化村內主幹道29.1公裡,鋪磚硬化「戶戶通」道路15.6公裡,修建下水道4.4公裡,徹底解決了群眾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問題。
面對康莊鎮所轄各村公共文化設施缺乏問題,服務隊協調資金,在官莊村修建2226平方米的民生綜合服務中心,該中心集黨建廣場、幼兒園、衛生所、大舞臺、村民娛樂室、村辦公場所多功能於一體,方便村裡活動。「補短板就是補民心,5個村就是我們的工作崗位,村民的事就是我們的事。為村民辦一些實事,只要村民滿意高興,我們流再多的汗水也是值得的。」陳耕告訴中國質量報記者,2018年10月22日,他帶領的服務隊來到村裡不到一個月,就在臨清市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誕生地——侯寨子村成立了服務隊臨時黨支部。從這一天開始,這個臨時黨支部就成了服務農民、服務脫貧、服務振興的堅強堡壘。服務隊員們下定決心,定思路、定任務,將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和所服務5村振興的責任扛在肩上。
幸福不可能從天而降,好日子是幹出來的。建設美麗宜居村莊,除了工程建設,更需要每個人的行動。「服務隊隊員們腳踏實地的作風,也給村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莊鎮侯寨子村支部書記侯傳理說,2019年春節假期,他接到通知,服務隊隊員準備在每周五來村裡義務打掃公共衛生。當時他和村裡很多人都犯嘀咕——這些省裡來的領導給村民打掃衛生,不是開玩笑吧?結果服務隊隊員真做到了。兩位駐侯寨子村的服務隊隊員與當地鄉鎮的20名機關工作人員一起,一掃就是大半天。提起當時的想法,服務隊裡來自聊城監獄的工作人員奚道林和來自聊城大學的教授張文會頗有感觸:「做再多思想工作,都不如腳踏實地地幹。從我們打掃衛生開始,村民們的覺悟也一天天提升了。」
「周五大掃除」,只是服務隊身體力行、改造村容村貌的開始。他們的目標,是讓大家養成自覺維護衛生環境的習慣。2019年底,服務隊又出資僱用挖掘機等機械,對5個村的坑塘溝渠、衛生死角進行徹底清理。硬化的路面,一點垃圾都看不到,幾個村子一下乾淨了許多。服務隊隊員們用實際行動改變了5個村長期垃圾亂倒、雜物亂放等「髒亂差」的生活習慣。
「周邊幾個村的婦女都來我們這裡跳廣場舞,孩子們也來打籃球。這真是給我們村掙足了面子。村民心氣兒提升了,凝聚力上來了,幹啥事都有勁頭、有效率。」該鎮東六裡長屯村村主任王其甲自豪地說。
留下一支「不走的服務隊」
村莊漂亮了,鄉風淳實了,但這只是表面,要想真正脫貧,必須發展產業。2018年12月,在陳耕帶領下,服務隊協調濟南厚道人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來康莊鎮設廠。2019年11月,該公司臨清分公司完成前期所有手續,正式投產。截至目前,該企業從5個村聘用職工近20人,幫助農民就近務工,增加收入。
陳耕(左)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業
「農業強不強,要看領頭羊;農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這是服務隊隊員們到康莊鎮後體會很深的一句話。服務隊先後與大潤發超市、華聯超市及齊魯晚報旗下電商平臺碼幫糧品進行溝通聯繫,促進農超對接和農網對接,為當地特色農產品搭建新銷售平臺。「到基層後,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解決農村問題,關鍵要靠組織引領,改變農村面貌,就要建強基層黨組織。組織強,才能百業興,才能農村美、農民富。」陳耕說。
2019年3月20日,服務隊帶領所幫扶的5個村「兩委」到茌平縣賈寨鎮耿店村參觀學習。耿店村是當地有名的「大棚村」,全村人均純收入達3萬多元,習近平總書記曾稱該村為「魯西小壽光」。經過參觀學習,大家認識到村黨支部在耿店村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在黨組織的帶領下,耿店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習歸來,5個村都開展了「學習耿店,建好支部」的主題黨日活動,各村「兩委」紛紛表示,要擼起袖子加油幹,真正發揮出「領頭羊」「引路人」的作用。
為了留下一支「不走的服務隊」,服務隊強化村黨支部日常學習,開展「學紀律條例,守黨章黨紀」教育,重視發展新黨員,2020年初,兩個「軟弱渙散村」順利摘帽。服務隊爭取250萬元中央扶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財政補助資金,投資建設4個標準化雞舍,租賃給臨清市雙聖養殖有限公司生產養殖。雞舍投入使用後,5個村集體每年增收20萬元。
「兩年來,服務隊的隊員們看著康莊鎮5個村一點點發生變化,短板補齊了、環境整潔了、活動豐富了、組織建強了,正在向著康莊大道邁進。康莊鎮發生的這一切,是服務隊踐行『真心下基層,一心促振興』這一諾言的結果。我們覺得,讓老百姓在當下感受到幸福,看未來心懷希望,鄉村振興才有不竭的動力。」陳耕說。
想了解更多質量資訊?
歡迎訂閱2021年《中國質量報》
本期主編:王惜純
本期小編:嶽 倩
內容來源:中國質量報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康莊鎮走上康莊大道 ——山東省省派臨清市康莊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工作紀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