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買房難嗎?相信大家的回答都會是一個字:「難」!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過去二十年,我國的平均房價上漲了約5倍左右,在2000年的時候,全國的平均房價不足2000元/平,而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全國的平均房價已經在萬元大關上下徘徊。要知道,這只是全國的平均房價,如果是樓市火熱的一二線城市,房價漲幅更是達到了10-20倍。簡而言之,想要買房,動輒就要花費上百萬,面對這樣的房價,大家認為買房難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過,買房難雖然是公認的事實,但是,全國各地的樓市近年來卻依舊火熱,房屋買賣的行為,每天都在各大樓盤輪番上演。這又是為什麼呢?在這裡,就要提到我們所熟知的購房方式:「貸款買房」。
貸款買房,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是非常熟悉了,並且,也得到了大多數購房者的認可,尤其是廣大年輕人,運用貸款的方式來達到買房的目的,已經成為當下購房最常用的購房方式。
貸款買房的好處,大家都有切身的感受,比如緩解高房價帶來的壓力;提前享受房產帶來的諸多便利(婚姻,子女教育,落戶等);實現財富增值等等,但是,也有購房者算了一筆帳,現在的個人住房貸款的基準利率是:一年內4.35%,一年至五年是4.75%,五年以上是4.90%,大多數的購房者貸款周期都會選擇20年或者是30年,這樣一來,基準利率就是4.90%,一般來說,在實際買房過程中,利率都會上浮10%-20%左右。如果是貸款100萬,利率選擇平均值(上浮15%)5.635%,貸款周期30年,你會發現,所支付的利息需要107.46萬元,比本金還要多7.46萬元。
可能有人會說,你那是按照等額本息的方式去算的,利息肯定高,如果是等額本金的還款方式,利息就會低了。同等條件下,等額本金的還款方式所需要支付的利息是84.76萬元,雖然比等額本息的總利息要少20多萬,但是,因為等額本金起初幾年所還月供太高,所以,並不被購房者常用,一般來說,大多數人的還款方式,都是選擇等額本息的方式。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貸款買房的利息那麼高,甚至比本金都要高,為什麼大家在買房的時候,很多內行人都會推薦大家用貸款買房的方式?難道裡面有「貓膩」?其實並沒有,筆者認為,建議大家買房選擇貸款方式的內行人都是「負責任」的內行人,因為貸款買房有以下3點好處。
好處一:房貸,可能是普通人能夠借到的利率最低、周期最長的貸款方式
說實話,房貸,可能是普通人能夠借到的利率最低,周期最長的貸款方式。舉個例子!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網貸,比如某唄,某條等知名借貸平臺,你在借款的時候,你會發現在總額度的下面會有一行小字,寫著日利率萬4或者日利率低至0.04%這樣的提示,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是借款的利率,日利率萬4以及日利率低至0.04%是一個意思,是指10000萬,一天4元錢的利息,看起來不多,一年下來就是1460元,相當於年利率是14.6%,這與房貸的4.9%,哪怕是上浮15%以後的5.635%,都要高2-3倍左右。
像一些不正規的借貸平臺,利率更高,甚至有些年利率能達到20%-40%左右,這和高利貸有什麼區別?而一些社會上普通人能夠接觸到的其它貸款方式,利率都不會比房貸低。
好處二:通貨膨脹的存在,使貨幣的購買力下降
經濟的發展,導致通貨膨脹的存在,這一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舉個例子,十年前,拿著5塊錢去超市,可以買好多東西,5角錢的零食比比皆是,現在,拿著5塊錢去超市,你能買啥?薯片都買不了兩包。與此同時,工資收入也在提高,10年前,大學畢業找一份月入3000的工作,都是高薪職業,而現在,月入3000的工作,已經成了低收入人群。
說說我自己的感受。十年前,每個月還2000元的房貸,感覺壓力太大了,每天想著什麼時候可以熬出來?現在,每個月2000的房貸,走在路上都帶風,因為身邊的人動輒房貸就是5000+。
好處三:貸款買房,可以使剩下的資金更合理地進行財富配置
現如今,理財方式紛繁多樣,而且有很多理財方式的年化收益都很高,年化收益5%以上的非常多,如果認真鑽研,年化收益8%-10%也不是不可能,這樣一來,貸款利率的4.9%就顯得太合適了。合理的配置自身財富,可以讓自己更早地實現財富自由,不要認為錢少就不用理財,這是錯誤的。只有學會理小財,以後才能更好地理大財。
即便不理財,手裡留一下錢也總是好的,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生病就需要錢,留一些錢在身上,可以增加自己的安全感。比如這次「黑天鵝事件」,讓很多人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兜裡有錢,心裡不慌」。
最後,筆者想說,還款30年看起來很長,實際上難的也就前5年,後期,隨著通貨膨脹以及工資收入的增加,也就不難了。所以,綜合來看,貸款買房還是值得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