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還要繼續封鎖嗎?美國大概是忘記了,光刻機的製造也離不開中國的關鍵技術。
現在的電子產品越來越智能了,對於處理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高端晶片是支撐著智能時代的基石,現如今智能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了,因此對於晶片的需求量也越來越高,但製造高端晶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國目前就在該領域吃了大虧。
而提到晶片製造,我們不得不提的就是民族企業華為,它是中國自主創新企業的代表,華為目前也已經有擁有了全球頂尖的晶片設計能力,在晶片的設計工藝上已經達到了5nm的水平,麒麟晶片也是華為的巔峰之作,可惜的是麒麟晶片,在風風火火中誕生卻很快的消失了,目前麒麟晶片的絕唱麒麟9000系列,已經搭載在Mate 40手機上市了,號稱性能之王的麒麟9000晶片,會有什麼樣的表現也讓很多人期待。
眾所周知華為目前獲取晶片的途徑,已經完全被老美給切斷了,臺積電不能繼續為華為生產晶片,也導致了麒麟晶片的停產,光有尖端的晶片設計工藝,卻無法完成最終的製造,這也讓華為多年的心血全部歸零,而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缺少了製造晶片的關鍵設備光刻機。
目前有能力生產尖端EUV光刻機的企業,只有荷蘭的ASML公司了,但名義上它們也只是一個組裝公司,超過90%的零部件和技術都是進口的,能夠製造出什麼樣工藝的晶片,直接由光刻機決定的。由於在製造光刻機的過程中大量使用到了美國的技術和專利,這也導致了中國進口尖端光刻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但沒想到的是,AMSL公司也曾因為中斷了和中國企業的合作,一度陷入了困境,正如德國科學家所說的那樣,老美大概是忘了製造光刻機,需要用到中國的關鍵技術,還要繼續封鎖嗎?
由於這幾年華為發展的異常迅速,特別是在5G技術上,老美害怕自己通訊領域的地位被取代,不僅限制了美企和華為的合作,在相關限制得到升級之後,凡是有用到美國技術和設備的企業,想要和華為繼續合作都要獲取相應的授權。
他們的這個舉動,確實給華為帶來了技術危機,長期以來我們無法在晶片製程工藝上取得突破,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了一臺尖端的EUV光刻機,想要短期之內實現國產化顯然是不可能的,好在目前中科院已經把光刻機的研發列入了首要目標,配合上國內優秀企業的相關技術,攻克是遲早的事,華為目前想的應該是如何度過眼前的難關。
德國科學家此前就有提到,荷蘭ASML公司在製造光刻機的過程中,一些至關重要的技術是離不開中國的。
而其中一項關鍵技術就是雷射通信,由中國研發的這項技術具有光率集中、安裝快捷的優勢,也被廣泛應用於通訊領域,在研發光刻機的光學零件中,這項技術是不可或缺的。這項技術ASML公司也一直都是由我國進口的,EUV光刻機中很多零部件都是憑藉著這項技術研發出來的,因此對這項技術擁有著高度的依賴。還有就是MENS設備了,其中所運用到的核心技術微控流,也只有中國的一家企業能夠完成。
自從中科院決定開始研發光刻機開始,ASML公司的態度發生了180%的大轉彎,多次表示不會離開中國市場,這一次並沒有一味的順從某些人,也足以見得他們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這樣持續下去的話,不僅有可能會失去相應的核心技術,一旦光刻機技術被中科院突破之後,中國市場他們就保不住了,很顯然他們並不願意冒這樣的風險。很顯然ASML公司此時做出這樣的決定,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無論是在技術合作上,還是在未來的市場需求上,ASML公司都離不開中國,目前市場主流還是中低端市場,而這一部分的需求主要是在中國,高端光刻機的需求量有限,所以他們並不敢輕易放棄中國市場。
中國向來都是秉承著公平、開放的合作態度,這樣的做法,就算今後中國真的研發出了國產光刻機,肯定也會給他們留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