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建設水美新村 讓農村更生態宜居

2020-12-23 達州觀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水惠民生,水興產業。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達州以水利為支撐,以水安全有保障、水資源有保證、水生態有保護、水文化有底蘊、水景觀有特色為目標,全力推進水美新村建設,讓農村環境更生態宜居。

走進萬源市石塘鎮瓦子坪村,一幅怡人的自然畫卷引入眼帘。紛紛揚揚的雪花下,瓦子坪村更顯得安靜、閒適。

瓦子坪村是2019年建成的水美新村。以山地、森林、溪流為自然隔斷,瓦子坪村統籌茶園、道路、水利等規劃,科學融合茶、瓦等傳統元素和自然山水。在水務、環保等部門的幫助下,對生活用水實現雨汙分流、無害化排放,對堰塘進行集中整治打造水池景觀,人居環境質量得到極大提升。

萬源市石塘鎮鎮長 張超:我們這兒原來的那個地方,就是一個爛堰塘,老百姓意見非常大。我們在改善人居環境的時候,我們就依託後面的山、後面的人居,打造了我們這個水池,實現了山清水秀、人居美這樣

一個理念。

圍繞生態宜居,加強水生態修復保護;圍繞產業興旺,加強水資源優化配置。在水美新村建設過程中,達州把農田水利建設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惠民利民的重要舉措,以水相連、田成片、路相通、林成網為目標,優先解決產業發展急需用水,紮實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萬源市固軍鎮三清廟村曾是荒山荒坡,通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極大地改善了這裡的生態環境,促進了茶產業發展。現在,三清廟村共發展茶葉1600餘畝,還被評為四川省現代農業四星級示範園區核心區、四川省鄉村振興示範村、四川省十大最美茶香。

萬源市水務局水利股股長 張洲:我們為了這個地方的產業發展,新建了蓄水池和渠道,然後整治了全村的山坪塘。將水源工程整治好了之後,給產業進行了配套,建立了高效節水灌溉示範區,實現了水肥一體化。

萬源市固軍鎮鎮長 吳曉雨:往年我們夏天下暴雨的時候,泥巴下山、雨水亂流,現在就根本不存在這種情況,並且還根本解決了我們的地方茶產業發展用水問題。

達州堅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景制宜的發展方略,以水韻促新村,盡顯水美新村特色。在項目實施中,有效聚合骨幹水利工程、防災減災工程、飲水安全工程、灌區改造工程等一批重點水利項目,集中投向水美新村建設,著力解決水美新村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問題,加快補齊水利基礎設施短板。自2017年以來,達州已建成萬源市瓦子坪村、三清廟村,達川區雙橋村、成都村,宣漢縣君壩村等108個水美新村。

相關焦點

  • 四川2300個水美新村集體「出圈」
    顧名思義,就是擁有美麗水環境的宜居鄉村。  2017年,我省探索水美新村建設,當年共評選20個。2018年啟動水美新村建設試點,首批建設300個。2019年全面啟動水美新村建設。  「人民群眾對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等美好生活配套的需要更為迫切。」省農田水利局農村水利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水美新村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在水利領域落地落實的重要舉措。
  • 四川打造2300餘個水美新村
    A/因水而美創新"水之治" 扮靚鄉村美景水美新村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擁有美麗水環境的宜居鄉村。水美新村首要在美!2017年,我省在全國率先探索水美新村建設路徑,當年共評選20個水美新村。2018年,我省啟動水美新村建設試點,首批建設了300個。2019年開始,我省全面啟動水美新村建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等美好生活的需要更為迫切。"四川省農田水利局農村水利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水美新村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在水利領域落地落實的重要舉措。
  • 鄉村振興《 四川廣安「水美新村」樣板鄭家村》 《「我的理想是...
    【編者按】 休閒是心靈的體驗,旅遊是對美的感受,美麗休閒鄉村已經成為城鄉居民新的「打卡地」。 四川省廣安市嶽池縣白廟鎮鄭家村:借智借力 打造「水美新村」樣板 鄭家村位於「小平故裡」四川省廣安市嶽池縣白廟鎮,地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腹地,距成都230公裡,距重慶90公裡,幅員面積6.6平方公裡。
  • 與綠為伴 與水共生 生態宜居讓瀋陽底色更亮
    與綠為伴 與水共生 生態宜居讓瀋陽底色更亮 2020-11-24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也是金山銀山——莆田援疆助力清水河鄉團莊村生態旅遊新村建設記
    「十三五」以來,莆田援疆分指揮部與瑪納斯縣將遊牧民定居與農村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旅遊產業、社會保障事業等項目有機結合,在全州創新開展了「一縣援一村帶一鄉」點對點精準援疆試點工作,確定了由城廂區對口援建清水河鄉團莊村,確保扶到點上、援到根上、幫到心上,實現了援疆工作量的發展、質的提升,不斷推進團莊村美麗鄉村和生態文明建設。
  •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打造生態宜居遼寧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打造生態宜居遼寧 2020-12-18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莞南城全域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高質量小康社會
    這是南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促進南城人居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極具吸引力的紅色村名,不僅展現出社區每一條村自身的形象與文化,更彰顯著社區一系列治理舉措的成效。 自開展系列清理行動以來,水濂社區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解決清理行動後遺留下來的環境問題,社區還開展一系列美化工程,對已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的公共區域和居民小組進行美化。巷道和空地硬底化,破損下水管道修補,井蓋更換,邊角地綠化……水濂社區不斷繡美轄區的山水風光。
  • 民生實事讓城市更美民心更暖
    今年,通過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社區了解實際情況,掌握居民改造意願,多方集思廣益,最終確定對長江新村、榮欣新村、海南秀山片、復興新村、月亮灣小區、海西花苑等老小區進行改造,實施範圍共計60萬平方米,總投資3600萬元。按照「一小區一方案」的原則,共列出56項清單,目前各項改造計劃都在有序推進,預計12月底前全部竣工驗收。
  • 從「萬安寨」到萬安鎮 集鎮新村建設讓居民安居安業
    由「寨」到「鎮」,一字之差,折射出萬安建設的巨變。  多年來,將樂縣黨委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以人為本,科學規劃,久久為功落實集鎮新村建設,讓百姓安居安業。「萬安」這一鎮名所寄託的美好理想,已然照進了現實。  科學規劃促安居  清晨,肖家雜貨鋪開門營業了。
  •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千山萬水更美、千家萬戶更富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指出,推動美麗鄉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在思路上,要堅持「三個原則」,抓好五項重點任務。「三個原則」:一是共享美麗資源原則。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享廣袤鄉村「體驗美妙、內涵美好、視覺美麗」的美麗風姿,發展基於良好生態條件的鄉村產業,以生態本底為產業背書,把生態價值內化於產業之中。二是共商美麗合作原則。
  • 大美高密!這一年,天更藍了、水更綠了……網友:過得更舒坦了!
    大美高密!這一年,天更藍了、水更綠了……網友:過得更舒坦了!原標題:大美高密——生態環境更優美?美麗鳳城我的家,年年都有新變化!2020年,乘風破浪的高密取得了哪些成績?北膠新河舊貌換新顏這一年,水更碧了實施北膠新河流域綜合治理,建成投運第四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9處汙水處理廠,全市日汙水處理能力達到24.6萬方,中水回用加快推進。
  • 南平延平區東山村:「黨建+生態」扮靚水美鄉村
    近年來,來舟鎮厚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依託得天獨厚的東山溪流和萬畝竹林生態優勢,鎮黨委和東山村黨支部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積極探索「黨建+生態」模式,打造東山村生態旅遊體系,促進村財增收創收,用「水美」扮靚生態宜居鄉村。
  • 達州城北「橋頭堡」 引領城市濱水奢適住居典範
    達州城區圖四川新聞網消息(記者 鄒輝)「看得見山,望得見水。」這是很多初到達州來的人留下的城市印象。除了山水,達州還擁有著超高的商業人氣和投資價值,素有「川東小香港」的美譽。因為版塊功能不同,從宜居這個角度來說,無疑高家壩品質濱水住區與張家壩濱水休閒區,將是輻射全城上風山水居住區的理想之地。足球運動公園一路向「北」,以山水風光為特色,具有居住、遊覽、文化、休閒、娛樂等功能的新城北片區未來可期可待。恰逢其時,綠地集團落戶高家壩,給一直蓄勢待發的高家壩區注入了一道新的活力。
  • 海門:民生實事讓城市更美民心更暖
    今年,通過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社區了解實際情況,掌握居民改造意願,多方集思廣益,最終確定對長江新村、榮欣新村、海南秀山片、復興新村、月亮灣小區、海西花苑等老小區進行改造,實施範圍共計60萬平方米,總投資3600萬元。按照「一小區一方案」的原則,共列出56項清單,目前各項改造計劃都在有序推進,預計12月底前全部竣工驗收。
  • 宜居中山擦亮「聯合國人居獎」金字招牌
    「聯合國人居獎」是對中山「住區建設與管理可持續發展」最大的褒獎,而中山大規模解決市民住房困難的號角,在獲獎10年前就開始吹響;在獲獎後的20多年時間裡,從安居到宜居,中山始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發力共進,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打造高質量小康生活的中山樣本。
  •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系列評論:要更加注重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農村環境整治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這是我們做工作的基本經驗和重要方法。山東各地地理、民俗、發展水平等均存在諸多差異,在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中,如果不能科學把握各地差異特點,就容易出現「把農村和城市建得一個樣,把村與村建得一個樣」的現象,讓村莊失去了靈魂。只有更加注重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才能充分利用好各地優勢、挖掘出各地潛力、激發起各地活力,讓農村美起來。
  • 「小公園」攜手「大綠地」建設宜居宜遊生態新甘州
    (甘州融媒記者 耿興波 陳志偉 報導)甘州區委、區政府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抓好城區新建道路、新建小公園、小綠地等的綠化工作的同時, 持續加大植樹造林綠化工作,努力提升城市景觀品質和綠化水平,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生態宜居新甘州。
  • 泉州臺商投資區:生態宜居 幸福新區
    依山、面海、環湖、沿江,成立十年來,泉州臺商投資區把生態環境保護貫穿於經濟社會建設始終,用心守護約200平方公裡的綠水青山,全力打造「以景築城、城在景中」的生態新區。加之日益完善多元的功能、「國際範兒」十足的顏值、綠色文明的城市氣質……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幸福新城已展露美麗的容貌。
  • 補齊生態宜居短板 全面實施綠色轉型——解讀城市四個發展定位之...
    我市生態環境優美,是東北首個「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今年又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全國愛衛辦公示的擬命名國家衛生城市名單。成績的背後,是我市多年來堅持在城市建設中融入生態、宜居、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不斷努力。如何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建成「生態宜居城市」的目標 ?連日來,記者採訪了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和市水利局的相關負責人,請他們就「生態宜居城市」定位進行深入解讀。
  • 南昌縣銀三角: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南昌縣銀三角: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2020-09-05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