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旅行方式是徒步嗎?

2021-01-08 上遊新聞

「徒步旅行,腦子有病吧?」

資深驢友孤月在雜誌上分享過一段經歷,有一次他徒步拉薩的念青東魯易線,在雪坡上意外滑墜,弄得渾身狼狽。

出山時,在路上遇到一群修路工,一位包工頭模樣的人問他「幹什麼的」,他回答,徒步的。

對方脫口而出:你腦子是不是有病?

△徒步在中國並不吃香/unsplash

老藝術家也是奇了怪了,不知從何時開始,戶外徒步被冠以了「不要命的作死」「花錢找罪受」、「給公共服務添麻煩」的罪名。

老藝術家的朋友小林也喜歡徒步,過去五年,他每年秋天都會去徒步,用攢了一年的年假,出去走幾天。

今年,他的徒步計劃大概率要泡湯了。

一是因為疫情,準備已久的尼泊爾索魯昆布之行被迫擱置;其二,還是因為疫情,父母在家沒事就刷微博,看到驢友遇險的熱搜新聞,就第一時間艾特小林,怕他沒看到,還截圖發到家庭群。

八月初,林媽媽把「騎行小哥被困新疆境內,睡涵洞」的新聞發到了小林的微信上。沒過多久,又給小林發來#驢友穿越峨眉後山失聯5天4夜#消息。

△微博上時常有徒步者遇險的消息/新浪微博

八月底,小林在微博上看到「徒步可可西裡無人區遇難」、「徒步大理蒼山遇害」的新聞,心裡就想糟了,這下爸媽肯定會更加反對他去徒步了。

微博評論區的一些留言也刺激到了小林父母,「就圖自己開心,也不想想你爹已經老了」;「解決了溫飽問題,就開始找尋精神的刺激,簡稱吃飽了撐的」。

如今在國內徒步,除了面臨路線差和體力挑戰,最難應對的就是這些對戶外徒步者的偏見,以及無從回應的道德批判。

1、國內徒步,一千個理由讓你走不下去

嘲笑徒步者的網友,相信大多數也是旅行愛好者。

他們可能打卡過泰山十八盤;登過玉龍雪山,先乘索道到達4506米的冰川公園,再沿著木質棧道登上山頂,排隊與刻著4680石頭合影,然後原路下山;還去過峨眉山,纜車、索道加一小段棧道,最後在金頂拍了幾張照。

很多人都是這種流水線上的旅行者,從南到北,跟隨由索道、棧道修成的傳送帶,快速從起點到達終點,在狹窄的安全圍欄裡感受山河壯闊,在人山人海裡看星辰大海。

△很多遊人為了節省體力,會選擇乘索道上山/unsplash

自19世紀,託馬斯·庫克成立了全球第一家旅行社通濟隆旅行公司,將旅行設計為一種團體化、系統化的一攬子買賣,這種充滿消費和效率的旅行模式就開始滲入世界各地,對很多人來說「如呼吸一樣自然」。

小林不一樣,他去峨眉山時,不喜歡坐觀光車,他查到峨眉山有步道,準備徒步一段。但是,到山腳售票區後卻發現,只有觀光車的指引牌最醒目,步道完全不知從哪裡進入,問路景區工作人員,得到的回覆是:別折騰,坐纜車上山。

很多景區的設計都忽視了徒步者的需求,即便在設有徒步道的地方,徒步也不被鼓勵,還常被視為自找麻煩。

△很多景區都忽視了徒步者的需求/unsplash

旅行作家尼佬是資深的徒步者,他也有相似體驗。在新疆阿勒泰徒步時,「每一個餐廳老闆、客棧老闆看到你的登山杖,都會勸阻你不要徒步,護林員會恐嚇你說有熊和狼,你一定要定力很強地不為所動,客棧老闆才會帶你去派出所進行徒步登記」。

他只能感嘆:「徒步遊在中國人眼裡,還是不務正業,你應該跟退休地叔叔阿姨們一起,坐景區瀏覽車才是正道」

△坐景區的瀏覽車會錯過徒步帶來的體驗

但阿勒泰是一條危險重重的路線嗎?全程走下來,他發現並不是,這條路「古老的馬道清晰,一路都有補給」,實際上,這是一條有著二十年歷史,「古人貿易、交往乃至戀愛的道路」。

同是高山徒步,在高加索山脈的徒步體驗卻完全不同。

尼佬曾經分享過,在高加索山脈徒步,當地人得知你的徒步計劃後,會開心並欣賞地祝福你玩得開心,甚至與你分享哪裡最好玩。住在原居民住宅兼辦的民宿,只需150元人民幣左右,包早晚兩餐,晚餐時,主人會拿出自釀的葡萄酒邀你共飲。

而主流徒步路線上,有官方指路牌,也有歐洲徒步常見的,由紅、白、藍、黃等不同顏色組成的路標,山中還常見紀念親人、愛人、朋友的紀念碑,「語氣平和,卻又真摯雋永,對逝者和山脈都充滿尊敬。」

△紅白組成的指示牌,代表前方是山路,崎嶇或陡峭

更可惜的是,一個小眾路線變成了網紅路線後,隨之而來的商業化,會很快抹去當地原本的風情和風景。

《戶外探險》雜誌不久前採訪了資深徒步愛好者守靜篤,7年前,他帶隊進入藏東南的伯舒拉嶺徒步,隊伍留宿在村民家,那可能是村裡老人第一次見到漢族人,全村人都來圍觀,語言不通,就用手比劃著聊天。

但隨著藏東南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曾經徒步者與村民其樂融融的氛圍漸漸被改變。

那些已經被過度開發的地方,比如青海湖、雲南等,早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儘管仍然風景壯麗,但很少有驢友會再去了。

△縱然風景壯麗,但被過度開發的青海湖已不是驢友想去的景區了/unsplash

2、徒步旅行,是人類的本能呀

眾所周知,現代意義的「徒步旅行」興起於歐美。

△國外有很多人喜歡徒步/unsplash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物質極大豐富的另一面,是「人們不再直接與環境互動,而是被社會組織起來」,生活在充滿汙水、廢氣和壓迫的城市。

在這樣的氛圍下,一些思想家和藝術家開始反思「現代文明」的危害,他們重新走入自然中。

梭羅將「漫步」稱為「高貴的藝術「,他認為「地球絕不是人類的花園」,而是「廣闊而奇妙的獨立性的存在」。後來,史蒂文森也在隨筆《徒步旅行》中讚美了徒步的價值。

△徒步也是具有價值的/unsplash

事實上,在「行走」被賦予價值之前,人類始終沒有停止過腳步,時常因為朝聖、移民、逃難、務工、貿易、戰爭等等各種原因而「暴走」。

明清時代,一位廣東的考生要上京趕考,最快也要走17天,最慢則要走90天,是絕對的長途跋涉。但上京趕考的路途也不全是辛苦,明代江南文人黃省頗愛遊歷,在赴京趕考的途中,聽聞西湖之美,玩到了誤考。

中國古代資深驢友極多。老驢李白就是「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嶽飛也說「好山好水看不足「。不過,將「徒步旅行」系統化地發展起來,成為一種運動和生活方式,還是歐洲人。

△歐洲人將徒步旅行系統地發展起來/unsplash

德國在1883年就成立了遠足協會;在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就有了專用的徒步道。這些步道並非人工修建,而是徒步者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再自發維護起來的。

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戶外徒步如今已經成為歐美國家最受歡迎的戶外運動,德國每年參加徒步旅行活動的人口佔總人口的68%。

戶外徒步有危險嗎?當然。

△戶外徒步也會遇到很多危險/unsplash

即便是在徒步旅行已經很成熟的國家,驢友遇險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中國藍天救援高山救援隊隊長安少華參加過近百次戶外運動遇險救援。他發現:「很多戶外的悲劇,都是對風險點和難度估計不足,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貿然涉險而至」。

△救援隊救助戶外登山者的消息/新浪微博

不可否認,受都市文明庇護已久的人類,對自然,以及人類在自然中的生存能力實際非常陌生。

有一位野外地質工作者曾在廣湖交接的山區遇到一群徒步愛好者,在荒山野嶺間,他們連基本的裝備,比如指南針、GPS、安全繩都沒有,如郊遊一般開始戶外徒步。

△去到戶外切記帶上指南針/unsplash

還有很多驢友,甚至不會使用指南針和GPS,僅用手機地圖作為導航。近期在峨眉後山失聯的驢友,就是使用某個開車都會把人導迷路的公路地圖,以及某個戶外路線APP作為方向指引,導致迷路。

身處戶外,忘記「敬畏自然」 是危險的。驢友圈有句俗話:」再矮的山都能摔死人,再小的河也能翻船。「

「有時你不知道風險會出在哪裡,比如一根別針別錯了地方,皮膚就磨出了血」,需要做到的,是把風險評估做到最細,把風險控制做到最小。

旅行路上,與自然相處,「每個轉彎都可能通往天堂,每個腳落都可能隱藏著地獄」。因此,現代的徒步早已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衝動,而是一項專業化的休閒運動。

△去徒步一定要注意安全/unsplash

徒步愛好者本人要專業,要有一定的戶外徒步安全知識,還要配備專業的裝備;更重要的是,為徒步愛好者提供的基礎服務——步道建設、旅行指南、救援服務等,更加要專業。

 3、中國已有國家步道,但徒步愛好者何時才能出發?

老藝術家一直覺得,別只是強調 「驢友不能做什麼」,也應該考慮一下「我們可以做什麼」,我們應該怎麼開始徒步,應該給徒步愛好者應該提供什麼服務?

畢竟,只要你還想出門旅行,去郊外,去爬五嶽,去看滄海,去國家公園,就是一個徒步旅行者。徒步愛好者只是旅行得更深入一點而已。

紐西蘭著名的米爾福德步道(Milford track),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如果你想去徒步,可以直接在官網找到官方的介紹和建議,內容詳盡,步道公裡數、海拔、季節限制、補給點,都可以輕易獲取。

△紐西蘭著名的米爾福德步道已經有了多年的歷史/unsplash

五月至十月底是米爾福德的冬季,官網會鄭重提式,這個時期非常寒冷潮溼,還可能會有雪崩,你必須帶上保暖、防雨的衣物、冰斧、安全帽、冰鞋,最好帶上個人定位信標和山地衛星電話,還會提醒你多帶兩天的食物保證補給。

這還不夠,你還要帶上雪崩收發器和雪崩探測儀。提示信息下,附有雪崩諮詢公司、雪崩地形曝光標度的連結。

△在出發前,一定要查好相關信息,做好準備

除此以外,還可以在官網下載一份PDF格式的徒步指導文件,內容細緻到每一天的徒步信息和建議。即便沒有足夠經驗的驢友,也知道要如何最足準備。

△徒步指導文件,內容十分詳細

美國貫穿南北的「太平洋山脊」步道,是最著名的美國國家步道之一。在瑞茜·威瑟斯彭主演的《涉足荒野》裡可以看到,女主角一人踏上徒步之旅。一路上,步道都有良好的標識系統,驛站營地,在缺水地區,還有水箱保證徒步者補給。

沒有索道,更沒有一通到底的棧道,儘可能保持原始環境和地貌,但是,政府部門會為徒步者提供良好的指引和配套服務,與之相配的,還有專業的戶外救援團隊和救援設施。

在歐美國家,救援隊伍多由志願者組成,救援中與軍隊、警察、保險、醫療等各部門合作,它們不但有專業的救援工具、醫療器具,還有救援狗、高海拔直升飛機參與救援行動。

△救援的直升飛機/unsplash

德國航空緊急救援體系覆蓋全國98%的面積,國內任意地點都能在十五分鐘內獲得救援。在瑞士,航空救援隊也可以在15分鐘內到達除瓦萊州之外的任何一個地點,且全年365天,全天24小時運作,全部直升機都配備醫護人員。

除了事發後的救援,事發前的預案也很重要。在比較艱苦的徒步路線,比如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徒步者進山前必須先備案,提交詳細的徒步計劃,之後有專門的志願者巡邏到營地,查看你的徒步進程是否遇到問題。

△科羅拉多大峽谷要求徒步者進山前必須先備案/unsplash

日本富士山也一樣,除了夏季登山季,其他三個季節必須提交攀登計劃書才可以入山,以便遇到危險時救援團隊可以迅速反應。

與之相比,我們國內的戶外救援團隊,常常是民警、武警、消防配合幾個當地熟路的老鄉,沒有完備的專業救援工具,直接徒步進山救人。且不說搜救效率,很多時候,救援人員自身的安全都無法保障。

這些年,加入戶外徒步隊伍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國家也在努力推廣徒步運動。

2017年,國家林業局和北京諾蘭特生態設計研究院,在共同編著的《國家森林步道》一書中提出構想,用十三條步道,覆蓋全國著名山脈和重點森林區。

△《國家森林步道》一書中提到的十三條步道

截至2019年9月,中國已有12條國家森林步道,全長超22000公裡。而且「步道主要由土路和砂石路組成,保留了周邊的自然荒野風貌」,對徒步愛好者來說,當然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不過,步道的基礎服務配置、救援團隊和救援設施、步道維護,還有很重要的環境保護問題,是否能跟上步道建設的速度呢?目前還是一個問號。

國內的戶外徒步文化和步道建設,才剛剛開始,還有很多需要完善和學習的地方。但是,在討論步道建設的專業問題之前,很多人首先要更新一下對戶外徒步的認知了。

△國內的戶外徒步文化才剛剛開始/unsplash 

如果每次出現驢友遇險、遇難的新聞,就一面倒地把原因歸結於「任性」或「腦子有病」,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改善糟糕的步道和徒步服務。

很多人可能忘記了,如今人人稱讚的那些山區徒步道,都是探險者和徒步愛好者闖出來的。不讓人去徒步,慢慢的就沒人願意投入人力物力去開發、維護這些步道了,當我們自己想去徒步一下的時候,就會發現寸步難行。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戶外徒步旅行需要哪些裝備
    徒步,目的就是為了親近自然,鍛鍊毅力,裝備力求簡單,但是一些最基本的東西還是要帶齊的。這裡呢,就戈壁徒步旅行配備的個人裝備問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小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另外,就是了解徒步的天氣情況,如果冷,就要準備好抓絨衣,外套的衝鋒衣,最後再保證有臨時換洗的就可以了。其次,頭部裝備,不管你是否習慣經常戴帽子,必要的旅行帽還是要帶一頂的,女性的話最好帶上遮陽帽,太陽鏡,備好防曬霜、潤唇膏,在戈壁大漠上行走要習慣紫外線的輻射作用。總之,由於西北紫外線較強,一定做好防風防曬準備。
  • 【戶外生存技能】長途徒步旅行食物你選對了嗎?
    不管是長途徒步旅行還是短途徒步旅行,除了裝備之外,吃,也是需要著重考慮的地方。 不間斷地徒步遠足需要大量的精力。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食物和水 在戶外徒步,你應該吃什麼?
  • 有喜歡徒步旅行的嗎?這些裝備一定別省,它能讓你的旅途輕鬆不少
    徒步旅行的人又被稱之為"驢友",他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路上",陪伴自己的只有一個背包,這樣的生活方式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如果你也想成為其中一員,就必須知道徒步旅行需要哪些裝備。必備的裝備有哪些?首先是背包,背包可以讓你攜帶更多的裝備,好的背包還可以減輕你的負擔。
  • 笑話徒步旅行是沒錢?這些徒步好處有錢都買不來,你都知道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到西藏旅行,原因就是那邊的風景非常好,首先因為是在高原上,所以那裡的天空看起來距離我們很近,很多人在去到那裡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這裡的天空好矮啊,很多人說那裡的天空仿佛觸手可及,而且除了天空之外,那裡還有雪山,這對於很多南方的小夥伴來說簡直就是夢中的場景吧,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去西藏
  • 挪威最適合徒步旅行的五個好去處,挑幾個離你近的去吧
    挪威是歐洲最令人驚嘆的美麗國家之一,沒有比通過挪威一些最好的徒步旅行更好的方式來欣賞它了!這些徒步旅行將帶你上山,經過峽灣,落於瀑布,無疑讓你深深愛上了挪威,在談到挪威最好的徒步旅行時,你會發現你並不孤單,挪威人非常清楚他們的國家有多麼驚人。
  • 徒步旅行有哪些必須要做的準備
    一、敦煌徒步徒步旅行準備服裝1、衝鋒衣/防曬衣(防風、防水、透氣、耐磨……)2、速幹褲3、徒步登山鞋>二、敦煌徒步徒步旅行準備裝備1、圓邊的遮陽帽2、運動型眼鏡(必要時可以用來擺酷)敦煌川道戶外的小編強烈建議想徒步的各位徒步最好選擇報團,因為報團的話你只需要準備好適合徒步的衣服鞋子帽子水壺就好,剩下的(吃飯、洗碗、登山杖、救援等等)組委會統統會幫你解決。
  • 徒步,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喜歡戶外,更喜歡徒步山野,每次出門徒步的時候,總會有人問我,徒步有什麼好的?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世界衛生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徒步,既是一種旅行,又是最好的健身運動!近日,一項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每天平均走路最多的國家!
  • 收拾行囊,加州徒步旅行走起
    你有沒有夢想過有一天收拾行囊徒步去旅行?如果你喜歡跋山涉水的話,那就前往沿途儘是國家公園的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Trail)或約翰繆爾步道(John Muir Trail);如果你喜歡熱鬧的都市,那就不妨在洛杉磯市區內一邊漫步,一邊感受城市的五光十色。
  • 關於我的旅行故事,團體遊,自由行,騎行,自駕,徒步?
    內蒙古草原還記得小時候最幸福的旅行嗎?小時候跟父母一起去遊玩;長大後上了大學,會和同學一起旅行,和心儀的對象一起去嚮往的打卡景區;工作後有了能力,會和三五好友一起去自駕,走南闖北,徵服世界;中年時期的家庭中流砥柱,帶上父母去遊覽他們的嚮往之地;也許是歷過失戀,也許工作壓力過大,也許躲避家庭瑣事,也許逃避世界,選擇一人自由行,或騎行,或徒步,都享受過旅行帶來的美妙和解脫。
  • 敦煌徒步戶外,這些戶外旅行裝備一定要帶上
    敦煌徒步戶外旅行,與城裡寬敞的柏油馬路相比,敦煌戈壁沙漠戶外徒步旅行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路況:陡坡險路、爛泥窪地、亂石橫道,礫石風沙、險象環生,這也是讓很多人對敦煌戈壁沙漠戶外旅行望而卻步的原因。不過,只要我們帶齊了相對專業的戶外徒步旅行裝備,注意安全,還是可以和朋友一起去戈壁沙漠戶外旅行的,欣賞別人看不到的美景。
  • 徒步旅行、網絡直播真的很賺錢嗎?為何很多人說是網絡要飯的!
    前一段時間在網上有很多人在直播自己徒步去旅行,有些人就推著一輛手推車開著手機直播去新疆旅行也有一些人推著獨輪車去西藏旅行對此面對這種人網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面對這樣的人我也來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吧。首先這種徒步旅行的人到底是不是「網絡乞討」呢,面對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不能以偏概全。
  • 【實穿測評】有了這雙哥倫比亞戶外徒步鞋,徒步旅行更方便
    曾經我對於徒步鞋設計也有著一些偏見,覺得專業徒步鞋笨重又乏味,缺乏一絲作為鞋子該有的美感。難道就沒有一雙徒步鞋,既可以具備戶外徒步旅行應有的實用專業性,又能時尚好看了嗎?不過最近,這個我一直在糾結的問題,貌似已經有了不錯的回答。
  • 超小眾徒步旅行路線:一日25公裡穿越沙漠,夜晚借宿牧民家看星空
    超小眾徒步旅行路線:一日25公裡穿越沙漠,夜晚借宿牧民家看星空相信很多人都想感受沙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氣勢磅礴。烏蘭布和沙漠,一個沒有開發的沙漠聖地,無疑是旅遊愛好者們最理想的旅遊地方。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選擇徒步旅行來欣賞沿途的風景。徒步旅行需要準備很多東西,充足的水和糧食,衝鋒衣等等,還要帶上自己的貴重物品,所以負重的非常大的,這也是我在徒步旅行中遇到的很大的問題吧,由於平常缺乏鍛鍊,再加上背著這麼多東西,要走完25公裡的路顯得異常艱難,但徒步旅行重要的不就是過程嗎?
  • 戶外真正欣賞自然的最好方式《露營》
    露營一直是我們所知道的在戶外真正欣賞自然的最好方式。無論你是喜歡在樹林裡、山上,還是在河邊劃獨木舟,這種經歷每次都很美妙。它們通常是一個完全皮革靴子,這增加了我們徒步旅行的穩定性,並增加了防水以防萬一。3、重物:這些靴子更適合長途密集旅行、背著沉重的背包和大量的摩擦敲打。找到合適的靴子時,一定要帶上合適的服裝。確保它們穿著舒適。
  • ...徒步,登山,纜車……加拿大怎麼玩?小眾旅行地惠斯勒戶外遊玩推薦
    從沒有玻璃的敞開式到普通式車廂最後過渡到幾乎全透明的「玻璃車廂」,而這能夠360度全方位欣賞車外風景的「玻璃火車」,是我們最值得選擇的交通方式。Lost Lake徒步旅行——不去趕路,而是去感受路惠斯勒是高山徒步最好的體驗地點,從高峰特快纜車頂端開始,通過崎嶇的地形,大家可以欣賞到黑色圖騰和Cheakamus Lake的壯麗景色,向著奔流的瀑布、清澈的湖泊及崎嶇的鄉間進發,沿著長笛峰的交通路口向北行駛,一路風光無限。Tips:公從惠斯勒乘坐巴士,大概15分鐘左右即可到達。
  • 沙漠徒步旅行準備什麼裝備?
    上篇文章分享了去沙漠徒步旅行該如何規劃,這篇就分享如何準備裝備。網上搜索,關於沙漠徒步裝備有很多經驗分享,但很多地接社、戶外俱樂部或網友給出的答案是錯誤的,甚至是有誤導的,現就我近萬人的沙漠領隊經驗給大家分享。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沙漠徒步首先要有一雙合適的鞋。
  • 重走紅軍長徵路用哪種旅行方式比較好呢?徒步、騎行、自駕、包車
    為了發揚偉大的長徵精神,就出現了重走長徵路的旅行熱潮。每當我們讀到長徵這段歷史,是不是也有重走長徵路的想法?在當年紅軍走過的長徵路上,重要的地點和節點都建立了紀念館,紀念園,紀念碑,紀念地等,成為了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
  • 敦煌戈壁灘徒步,這些徒步裝備和注意事項要牢記
    敦煌徒步,是一項戶外旅行的項目,在敦煌每天都有徒步愛好者去沙漠徒步、戈壁徒步,如果你也想去戶外徒步健身,知道要準備什麼徒步裝備嗎?知道要戶外徒步有什麼注意的事項嗎?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以下徒步的裝備和注意事項,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拿出小本本記一下。
  • 敦煌戈壁徒步,戶外徒步裝備和注意事項要牢記
    敦煌徒步,是一項戶外旅行的項目,在敦煌每天都有徒步愛好者去沙漠徒步、戈壁徒步,如果你也想去戶外徒步健身,知道要準備什麼徒步裝備嗎?知道要戶外徒步有什麼注意的事項嗎?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以下徒步的裝備和注意事項,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拿出小本本記一下。
  • 「你好 Alba」這個夏天,一起去蘇格蘭徒步旅行吧
    最好的風景永遠在路上原創作者:你好Alba | ID: NIHAO SCOTLAND,編輯:你好蘇格蘭 | 主題: 這個夏天,我想和你一起去蘇格蘭,本文原創 轉載前請聯繫小編旅行疫情之下的你有多久沒有出去玩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