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形下需要啟動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

2020-12-24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6月5日是聯合國大會確定的世界環境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嚮往和追求。它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並採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

在這一天,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將舉辦系列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環境的意識,共建美麗地球家園。在接下來幾天,我們將與大家分享世界環境日的相關知識,促進社會各界更好地參與到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中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什麼情形下需要啟動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

根據《土壤汙染防治法》啟動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

責令調查

《土壤汙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對土壤汙染狀況普查、詳查和監測、現場檢查表明有土壤汙染風險的建設用地地塊,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要求土地使用權人按照規定進行土壤汙染狀況調查。

也就是說,發現問題線索的,要啟動調查。實踐中,既要避免應當啟動土壤汙染狀況調查而未啟動,使存在土壤汙染風險的地塊被遺漏;也要避免無謂地啟動土壤汙染狀況調查,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通常,可以結合建設用地的歷史和現狀進行綜合判斷。比如:現場存在汙染跡象,而且從事過重汙染行業的企業用地,如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製革等行業,則土壤汙染風險大,可以啟動土壤汙染狀況調查。

主動調查

《土壤汙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的,變更前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土壤汙染狀況調查。

根據《城鄉規劃法》,建設用地用途變更應當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根據《土地管理法》,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的,應當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的約定或者土地使用權劃撥批准文件的規定使用土地;確需改變該幅土地建設用途的,應當經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報原報批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改變土地用途的,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實踐中,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規划行政主管部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等相關部門應當加強溝通協調,建立信息溝通機制,督促相關單位對擬變更用途的土地,做到「應調查、盡調查」,防止遺漏;同時確保能及時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調查,並為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留出充足時間。

此外,本法第六十七條還規定了其他幾類應當啟動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的情形,即土壤汙染重點監管單位生產經營用地的用途變更或者在其土地使用權收回、轉讓前,應當由土地使用權人按照規定進行土壤汙染狀況調查。

土壤汙染重點監管單位通常涉及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產、使用、貯存等,存在因有毒有害物質滲漏、流失、揚散等而汙染生產經營用地土壤的風險。

土壤汙染重點監管單位生產經營用地的用途變更前,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調查,有利於保障土地用途變更後的建設用地安全,特別是人居環境安全。土壤汙染重點監管單位生產經營用地在其土地使用權收回、轉讓前,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確定土壤汙染狀況,有利於明晰土壤汙染責任。

未按照規定進行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的,將依據本法第九十四條追究相關責任。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印發《廣州市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技術指引》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明確和規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我局於2019年印發實施了《廣州市生態環境局關於印發廣州市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技術指引(試行)的通知》(穗環〔2019〕130號),目前已到期。
  • 濟南市農用地轉為住宅、公共管理與 公共服務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
    為進一步規範濟南市農用地轉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管理,明確調查範圍,簡化調查內容,縮短調查時間,避免過度調查,節約土地開發時間和經濟成本,結合我市工作實際,制定本技術指南。二、調查組織土地使用權人(或土地收儲、徵收方)可自行或委託具備相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機構實施調查,並編制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
  • 北海市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現場布點工作
    北海市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現場布點工作
  • 規範建設用地土壤汙染治理 上海發布補充規定
    :   為進一步規範本市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與修複方案編制、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等工作,對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建設用地系列環境保護標準規範,我局制定了《上海市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與修複方案編制、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工作的補充規定(試行)》。
  • 淨土保衛戰丨《土壤汙染防治法》解讀:誰來修復被汙染的土壤?
    「以後房地產開發者在接受土地時,就應當注意這個地塊的汙染情況,」他說,「房地產開發者對有汙染風險的地塊要開展調查、評估等一系列的活動。對已經列入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的地塊,不能開工建設任何與風險管控、修復無關的項目,不得作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除非達到要求移除名錄之後才可以。此外,在土地開發利用的時候,也要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減少汙染。」
  • 這些地被汙染 不能作為住宅公共管理與服務用地|我省公布首批建設...
    這些地被汙染 不能作為住宅公共管理與服務用地|我省公布首批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 2020-01-10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問題匯總」關於土壤監測、場地調查、評估、地下水監測、環境...
    問:想諮詢請教問題如下:1、對於「汙染物含量不超過土壤汙染風險管制值的地塊,應將其移出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名錄清單」,這個權限是區縣級環保局還是市級環保局操作的,全國汙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系統上在什麼環節移除?2、環保部門在受理申請人遞交的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或風險評估報告等,是否出具受理回執或材料籤收表之類的?
  • 焦化廠不同汙染源作用下土壤PAHs汙染特徵
    .也有研究表明焦化土壤中4~5環組分含量比重最高[7].各研究中缺乏對排放源特點的分析,因此未能對不同工段場地PAHs組成差異化成因展開探討.本文以北方某廢棄焦化廠為例,結合實際場地條件及現場調查,通過調查各工段土壤PAHs汙染程度、分布、汙染來源及特徵組分等,以期為焦化場地土壤調查及修復治理工作提供支撐.
  • 打好淨土防禦戰 守住土壤環境安全
    今年以來,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廣東省土壤防治汙染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廣東省2020年土壤防治工作方案》等部署要求,全力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農用地分類管理、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等工作,打好淨土防禦戰,切實有效地保障了我市土壤環境安全,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 廣東省汙染地塊修復后土壤再利用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
    GB50137-2011 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 34330-2017 固體廢物鑑別標準通則GB 16889-2008 生活垃圾填埋場汙染控制標準HJ 682-2014 汙染場地術語HJ/T 164-2004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HJ 25.1-2014 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 25.2
  • 《廣東省建設用地土壤汙染修復工程環境監理技術指南(試行)》(徵求...
    3.3 建設用地土壤汙染修復工程   建設用地土壤汙染修復工程指建設用地已經過調查表明土壤或地下水存在汙染且需要開展土壤汙染修復工程的項目,也指土壤汙染修復工程,不包含風險管控。   4 工作目的與原則   4.1 工作目的   環境監理單位依據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風險評估報告、土壤汙染修複方案、環境監理合同等,對建設用地土壤汙染修復工程實施專業化的環境保護諮詢和技術服務,監督土壤汙染修復施工單位全面落實各項環境保護技術要求
  • 哈爾濱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清潔 位於全國前列
    東北網6月2日訊(田頔 記者 劉嘉)2日,記者從哈爾濱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年初以來,哈爾濱市開展建設用地汙染狀況查詳、農用地類別劃分、疑似汙染地塊風險管控等重點工作,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清潔,位於全國前列。
  • 南京某化工企業搬遷場地土壤有機汙染調查及健康風險評價研究
    然而,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對場區土壤造成汙染,特別是企業搬遷後,城區中留下了大量嚴重汙染的土地,若不加以監測評估和處理,勢必會對當地環境產生長期的影響。因此,對可能受汙染的場地進行汙染調查與風險評價是非常重要且有現實意義的。西方發達國家在汙染場地健康風險評價研究方面開展較早並處於較高水平。
  • 「政策資訊」「淨土開發」新模式,廣州探索汙染地塊安全利用快速通道
    汙染地塊再開發利用前置環節多、耗時長2016年出臺的「土十條」明確了有關工業企業用地再開發利用的土壤環境狀況調查評估要求,並規定土地開發利用必須符合土壤環境質量要求。2019年起實施的《土壤汙染防治法》進一步明確了地塊再開發利用的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複製度。
  • 某廢棄硫酸廠場地土壤重金屬汙染特徵及健康風險評估
    關鍵詞 硫酸廠 重金屬汙染 空間分布 風險評估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大量工業企業關停並轉、破產、搬遷,遺留的場地被作為城市建設用地再次開發利用。這些遺留場地中殘存大量汙染物,尤其是重金屬汙染尤其嚴重。據統計,目前工礦區土壤重金屬超標率超過30%。
  • 《遼寧日報》:瀋陽汙染地塊治理後全部實現安全利用
    記者1月5日獲悉,為切實改善土壤環境質量,有效防控土壤環境風險,瀋陽市打造地塊監管新模式,強化土壤汙染治理,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防控。經初步核算,瀋陽市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100%。
  • 廣元土壤環境質量怎麼樣?「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較好」
    「2017年以來,全市開展了農用地土壤詳查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從調查和監測情況看,關閉搬遷企業地塊中僅有1個存在超標現象,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較好。」12月17日下午,廣元市生態環境局召開土壤汙染防治情況新聞發布,這是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 ...土壤安全嗎?繼「問水」、「問氣」之後,這項人大執法檢查「問土」
    執法檢查工作組全面檢查了本市16個區實施法律情況,重點調研土壤和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情況;聚焦桃浦、南大、吳涇等重點地區,鋼鐵、化工、電子、醫藥等重點行業,農用地、建設用地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題檢查。執法檢查組副組長高小玫說,《土壤汙染防治法》實施以來,本市各級政府及有關方面貫徹法律規定和「土十條」的要求,依法落實土壤汙染防治制度措施,本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淨土保衛戰有序推進。
  • 化學還原-穩定化聯合修復鉻汙染場地土壤的效果研究
    Zhang等通過野外調查和盆栽試驗,證實了李氏禾對Cr有著很大的生物耐受性,是一種Cr超積累植物,可以在鉻汙染土壤及水體的植物修復中發揮作用。Bai等[23]證實了在70℃葡萄糖發酵條件下,Caldicellulosiruptor sacolyticus菌表現出良好的Cr(Ⅵ)還原能力和Cr(Ⅲ)固定能力,其對Cr(Ⅵ)的還原可能是利用了不同的電子傳遞途徑。
  • 【乾貨】六價鉻汙染土壤、地下水修復技術最新進展及驗收標準建議
    鉻鹽廠長期跑冒滴漏、管理不善等問題導致大面積鉻汙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毒害風險難以控制,因此急需經濟高效的鉻汙染土壤和地下水處理技術及科學的驗收標準。在以往的數年間,有若干六價鉻汙染場地已經完成中試或全場實施,汙染程度鑑定及驗收標準多以鹼消解法檢測六價鉻為主,修複目標多設定為30-50mg/kg,個別項目曾設定為100mg/kg,六價鉻汙染修復技術的局限也一定程度決定了修複目標的嚴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