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人類賴以生產、生活和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保護好土壤環境、做好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內容,也是關係人民健康與民生的大計。
今年以來,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廣東省土壤防治汙染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廣東省2020年土壤防治工作方案》等部署要求,全力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農用地分類管理、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等工作,打好淨土防禦戰,切實有效地保障了我市土壤環境安全,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摸清土壤汙染狀況,為治理修復等提供依據
土壤汙染是指人類活動產生的汙染物進入土壤並積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質量惡化並導致生態或人體健康危害的現象。與大氣汙染和水汙染相比,土壤汙染具有隱蔽性和滯後性。大氣汙染和水汙染一般比較直觀,通過感官就能察覺。而土壤汙染往往要通過土壤樣品分析、農作物檢測,甚至人畜健康的影響研究才能確定。土壤汙染從產生到發現危害通常時間較長。
全面準確掌握土壤汙染狀況是開展土壤汙染防治與監管的重要基礎。惠州日報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自2016年國務院《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實施以來,我市嚴格按照國家和省的土壤汙染防治相關部署,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積極推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其中首要任務就是通過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摸清我市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土壤汙染狀況。」市生態環境局自然生態與土壤保護科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我市已基本完成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細調查工作,當前市生態環境局正在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及工業園區用地的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工作,預計今年年底可完成此項工作。
該負責人介紹,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是個嚴謹、科學且比較耗時的過程。如要調查一個工業地塊的土壤汙染狀況,主要的環節包括:訪談了解土地使用歷史、制定廠區範圍布點採樣方案並通過專家評審、現場採樣、檢測分析、數據比對和匯總等,一般需要2~3個月時間。
今年,市生態環境局在完成821個重點行業企業地塊基礎信息調查及風險篩查工作的基礎上,根據國家土壤詳查辦及省生態環境廳要求,最終確定了78個高關注度初步採樣地塊(國家系統任務40個,重點監管企業18個,線下調查任務20個)及工業園區6個。目前列入採樣調查國家系統任務的40個地塊和列入重點監管企業的18個地塊均已完成布點採樣方案評審、現場採樣、分析測試及檢測數據上傳工作,當前正在積極推進線下調查地塊和工業園區地塊工作。
「『摸清家底』後,運用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工作成果,可為下一步風險管控、分類管理或治理修復提供全面、科學的依據。」該負責人說。
推進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讓百姓吃得放心
我國《土壤汙染防治法》中明確提出,土壤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分類管理、風險管控、汙染擔責、公眾參與等原則。
廣東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編印的《土壤汙染防治宣傳手冊》提到,由於重金屬難以降解,導致重金屬對土壤的汙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完全逆轉的過程,土壤中許多有機物汙染也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降解。土壤汙染一旦發生,僅僅依靠切斷汙染源的方法是很難恢復的。總體來說,治理土壤汙染的成本高、周期長、難度大。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應堅持風險管控原則,對已經受到汙染的地塊,採取的措施應當能夠控制風險,保證受汙染的地塊安全利用。
根據《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今年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應達到90%左右,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在完成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工作的基礎上,該局已會同市農業部門重點推進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工作,並於7月底完成了我市農用地質量類別劃分。據悉,到今年年底,我市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總面積不低於10.96萬畝。安全利用主要通過替代種植、農藝調控等措施,嚴格管控則是通過休耕或退耕還林、結構調整等方式,保障耕地安全利用,確保農產品特別是糧食安全。
接下來,市生態環境局將會同市農業部門實施農用地分類管控,守住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做好全市農用地的分類分級管控相關工作,確保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讓老百姓吃得放心。
加強汙染地塊環境管理,讓百姓住得安心
保護好農用地的土壤環境能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管控好建設用地汙染風險則能讓老百姓住得安心。《土壤汙染防治法》和《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實行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土地開發利用必須符合土壤環境質量要求。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目前,該局通過與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的溝通協作,有效地保障我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確保老百姓「住得安心」。
據悉,截至今年9月23日,該局對建設用地地塊累計開展土壤環境初步調查共36塊,同時將汙染地塊相關信息全部錄入全國汙染地塊信息系統。市、縣(區)生態環境部門已為同級住建、自然資源部門設立了全國汙染地塊信息系統專用帳號,要求市、縣(區)自然資源部門在開展土地回收、收購前,應通過汙染地塊信息系統查詢相關地塊的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對涉及汙染地塊的書面徵求當地環保部門意見,未完成風險評估、風險管控和修復的汙染地塊,不得入庫儲備。
為推動完成《廣東省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目標任務,確保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我市於今年5月在全省率先開展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核算試點工作。接下來,市生態環境局將加強建設用地再開發利用土壤環境管理,對未達到土壤汙染風險評估報告確定的風險管控、修複目標的建設用地,禁止開工建設任何與風險管控、修復無關的項目,讓老百姓「住得安心」。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通訊員惠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