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穩中向好 天藍水綠山青人安居

2021-01-08 瀟湘晨報

近日,市生態環境局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20年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情況。據了解,2020年,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大力推進汙染防治「三大戰役」,著力鞏固提升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我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穩中向好。

藍天白雲展現好「氣質」

據悉,2020年1月1日至12月29日,我市優良空氣天數為360天,優良率98.9%、全省排名第一,共出現了4天臭氧輕度汙染,比起去年減少了4天。迄今為止,我市臭氧汙染只出現過輕度汙染,且臭氧濃度有較強的季節性特徵,主要表現為冬春季濃度最低,夏秋季最高。市民可通過下載真氣網APP,及時了解我市環境空氣品質實時數據。

在藍天白雲下呼吸清新空氣是民之所盼,空氣品質提升了,市民群眾的幸福感也穩步上升。為了天更藍,人民更幸福,我市將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以臭氧汙染防治為重點,繼續開展好夏秋季臭氧、秋冬季顆粒物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和「管車、降塵、治汙、禁燒、控放」專項行動,以PM2.5和O3協同防控為核心,精準降低AQI超標天數;以NO2、CO治理為核心,降低全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以部門聯動為核心,統籌協調凝聚合力,推動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確保6項汙染物指標濃度全面達標,空氣品質優良率、PM2.5濃度兩項指標達到省下達目標,確保我市空氣品質持續保持全省前列。

多措並舉打好碧水保優戰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保護良好的水環境,既關係民生福祉,又關乎高質量發展。2020年我市水環境質量總體情況保持優良,2020年(1-11月)我市地表水省考斷面綜合指數全省排名第一,9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其中新豐江水庫、東江幹流監測斷面水質保持Ⅰ類和Ⅱ類;地表水劣Ⅴ類比例為0,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均達到考核要求。

為打好碧水保優戰,我市多措並舉加大水汙染防治工作力度,確保我市水環境安全。空間上強化管控,嚴把環境準入關口,加強源頭防控措施,嚴防汙染向我市轉移。同時,堅持綠色發展,大力做好「六水文章」,加強重點水體保護與治理;完善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強化監督,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力度;在全省首先創新探索開展收購水浮蓮試點工作,實現河湖治理與農民尤其是貧困戶增收「雙贏」。

淨土防汙促進土壤利用

為切實加強我市土壤汙染防治工作,逐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我市制訂了《河源市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開展重點行業企業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做好土壤汙染源頭預防工作,督促重點監管企業按照《土壤汙染防治法》完成自行監測及隱患排查,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工作,切實保障群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土壤環境質量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係美麗河源建設,加強土壤環境保護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內容。截至2020年11月30日,我市已全面完成重點行業企業及重點工業園區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基本摸清我市土壤底數,為推動我市土壤環境風險管控、維護公眾健康,建立和完善我市土壤環境管理體系,保障人居環境健康和農產品質量,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提供了支撐。(來源:河源晚報)

【來源:河源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我市生態環境工作綜述
    回眸「十三五」,像宣漢縣毛壩鎮卡子灣這樣的生態環境巨變,在達州很多地方都發生著。「達城主城區空氣品質優良率91.0%,同比上升5.4%,上升幅度居全省第一,優良天數達到305天。」近日,市生態環境局曬出亮眼「成績單」,寥寥幾個數字,卻彰顯出在「十三五」期間,我市打了一場漂亮的「藍天保衛戰」,天藍水綠詩意濃,州河岸邊是故鄉,綠色已經成為美麗達州的生態底色,市民的朋友圈也從過去的吐槽轉變成「曬藍天」「曬風景」「曬幸福」的點讚接力賽。
  • 「中華水塔」青海水環境穩中向好
    本報訊(記者 樊婭楠)6月2日,我省發布《2019年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最新監測結果顯示,素有「三江之源」「中華水塔」之稱的青海,2019年,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穩定,地表水整體水質穩中向好,長江幹流、黃河幹流、瀾滄江幹流、黑河幹流、青海湖流域、湟水流域及柴達木內陸河流域共設61個水質監測斷面,其中60個監測斷面水質達到水環境功能目標,達標率為98.4%。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我市環境質量公報 PM2.5濃度同比下降 優良...
    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我市環境質量公報 PM2.5濃度同比下降 優良水質比例達到75% 2020-12-26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天藍·地綠·山青·水秀
    記者 張曉鵬 攝天藍、地綠、山青、水秀,這無疑是一幅令人嚮往的絕美寫意畫。為了讓烏蘭察布早日入「畫」,成為畫之主角,並在這幅美輪美奐的寫意畫中盡展昂然神韻,渴望高質量發展的烏蘭察布人,眾手擎筆,飛揚墨彩。
  • 柴達木盆地生態環境狀況趨於向好
    戴永峰 攝中新網西寧12月18日電 (孫睿)記者18日從青海省海西州官方獲悉,通過各項措施的實施,「十三五」以來,柴達木盆地生態環境狀況保持穩定並趨於向好。青海省海西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體是素有中國「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面積約26.5萬平方公裡,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富集區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防風固沙生態功能區。
  • 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簡況:空氣品質達標城市超四成
    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
  • 守護一江碧水向東流——我市持之以恆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紀實
    水清岸綠,既是大自然的恩賜,也是生態文明保護的成果。近年來,我市切實把抓好長江大保護、打造美麗長江經濟帶擺在突出位置,深入開展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行動,全面打贏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和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殲滅戰,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傾力守護一江碧水向東流,高水平建設長三角綠色生態屏障。
  • 2019大連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認真開展水源保護區環境整治,加強水源地規範化建設。開展河流集中整治專項行動,著力破解河流汙染治理工作中的突出問題。開展入海排汙口排查整治,強化陸源汙染治理。全市13處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標。六條主要河流21個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了81%,無劣Ⅴ類水體。全市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中向好,優良(一、二類)水質海域面積比例為98.3%。
  • 我市住房困難家庭安居奔小康
    織密織牢住房保障網| 我市住房困難家庭安居奔小康 織密織牢住房保障網|
  • 11月,我市空氣環境質量蟬聯全國第一!
    根據生態環境部通報,今年11月舟山市區PM2.5日均濃度為14μg/m3,同比 下降12.5%,空氣品質 優良率為100%。我市空氣品質在10月和11月 蟬聯全國第一。2020年1-11月,舟山市區空氣品質 優良率97.6%,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PM2.5均值16μg/m3,同比下降了20%;空氣品質在 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名列第三,全省第一。
  • 玉林市食品、藥品、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穩中向好
    玉林市食品藥品和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聞發布會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謝冬梅 攝廣西新聞網玉林12月26日訊(記者 謝冬梅)12月25日下午,記者從玉林市食品藥品和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聞發布會獲悉,2020年,玉林市加大食品、藥品、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全市食品、藥品、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穩中向好,全市沒有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重大食品、藥品、產品質量的安全事故。
  • 關於我市生態系統保護的調研報告
    一、我市生態系統保護工作基本情況近兩年,隨著我市生態環境整治持續推進,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水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等呈現逐漸恢復和修復趨勢。1.我市自然生態基本情況。2017年制定印發《大我市生態系統實施方案》《我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我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2017—2020年)》等系列生態環保文件,進一步建立健全生態保護紅線、自然資源集約使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制度,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市場化機制和生態文明評估考核及責任追究機制,使我市生態環境整治和生態系統保護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 北京將建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依「三線一單」開展分區管控 2025年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  本市將建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本市日前印發《關於北京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三線一單」)的實施意見》,本市將依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三線一單
  • 守護藍天碧水淨土 構築宜居宜業幸福城——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此外,我市還被國務院辦公廳表彰為2016年度全國環境治理項目推進快,重點區域大氣、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四市之一。留住「一泓碧水」秀水河原名「七壩溝」,發源於東郊,蜿蜒至翠湖六路,貫穿主城區,全長近6公裡。孟夏時節,水波蕩漾,水草豐茂,魚蝦嬉戲……「每天早上七點半就來了,一天的工作主要是巡河打撈漂浮物,遇到水質『不對勁』,也都會立即向村裡反映。」
  • 廣元土壤環境質量怎麼樣?「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較好」
    廣元觀察謝建英四川在線記者燕巧「廣元土壤環境質量怎麼樣?」「2017年以來,全市開展了農用地土壤詳查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從調查和監測情況看,關閉搬遷企業地塊中僅有1個存在超標現象,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較好。」12月17日下午,廣元市生態環境局召開土壤汙染防治情況新聞發布,這是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 安居尚龍苑項目獲深圳首個人才房「國家綠建三星」認證
    深圳特區報2020年4月9日訊 記者獲悉,日前,在深圳市綠色建築協會發布的《關於2020年度第五批綠色建築評價標識項目的公告》中,由龍華人才安居公司建設的安居尚龍苑項目獲得「國家三星級」評價標識,這也是深圳市首個獲得國家綠色建築2014標準三星級設計標識的人才住房項目。
  • 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東發布:2019年度蕪湖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新聞...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生態環境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持續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 藍天碧水交相映 青山如黛空氣新——安順市十三五生態環境工作綜述
    「十三五」期間,我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均達到95%以上,全市環境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市轄區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100%,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中心城市建成區區域環境噪聲各監測點位晝夜等效聲級值均符合相關標準限值要求;全市未發現汙染地塊,轄區內無重、特大汙染事件發生。
  • 新疆四部生態環保地方性法規獲批 織密生態環境法規保護網助力天藍...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通訊員 趙志芸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一併審查批准了4部生態環保地方性法規,內容涉及水生態環境保護、大氣汙染防治和鄉村環境治理等方面。4部生態環保地方性法規分別是《克拉瑪依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斯騰湖水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鄉村環境治理條例》《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爾塔拉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新疆克拉瑪依市石油石化產業比重大,大氣環境持續改善面臨嚴峻挑戰。
  • 進入採暖期,我市空氣品質首次出現「一級優」!
    2020年12月24日24時,我市市區空氣品質指數AQI定格在47,一級優。這是2013年1月1日國家新空氣品質標準實施以來至今,進入採暖期的12月份,我市收穫的第一個「一級優」。空氣品質是否得到改善?身處其中的市民感受最深,也最有發言權。市民在廣場唱紅歌、鍛鍊身體「記得以前空氣品質指數愛『爆表』,前年好一些,但也有。今年好像沒再出現過。」12月24日,家住在北關街道西興區的霍萬海說,與前兩年相比,感覺今年的變化最明顯,空氣品質好的天越來越多了,「家裡的孩子們也不說空氣汙染『爆表』了,還總提醒我趁著空氣好,多開窗戶透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