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0歲的深圳經濟特區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等重大國家戰略的相繼落地,又為深圳帶來新的歷史機遇。深圳如何續寫「春天的故事」?深圳報業集團深新傳播智庫聯合北大滙豐智庫,共同發起「特區40年 百名智庫專家問卷調查」。日前,調查結果出爐,凝聚專家智慧的報告將成為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要參考。
調查結果顯示,專家普遍對深圳未來的科技發展前景充滿信心。超過半數的專家設想深圳將發展成為一個「科技發達的智慧城市」(55.3%),其次是「矽谷式的產業型城市」(28.2%)。逾七成專家認為高新技術產業在深圳最有前景。專家們認為,深圳當前的創新發展面臨成本上漲、科研基礎薄弱、外部技術壁壘加深等挑戰,因此七成專家建議政府主導早期基礎研究,過半專家支持政府精準扶持中小企業。
在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方面,專家認為對外開放、促進內需和國際化發展缺一不可。專家預測深圳的科技(71.8%)、金融(51.5%)和網際網路(49.5%)領域未來仍是外商投資重點;專家認為,切實提高居民收入是帶動消費的主要手段;而深圳要實現「全球性標杆城市」的建設目標,創新發展、對外開放、城市治理是專家們公認的「三大法寶」。
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路徑方面,專家指出:深圳要優先補齊發展過程中的短板。完善醫療、教育、文化等民生建設被受訪者視為當前深圳應首先關注的事項(85.4%)。專家們還建議,深圳要用好辦學自主權,重視學科建設多樣性和長期性;用好特區立法權,以立法助力民生弱項;城市治理現代化要更加突出人文關懷。
此外,專家普遍看好深圳未來對周邊地區的產業帶動作用,但建議深圳要注重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其他中心城市的差異化發展。
據悉,本次調查通過在線平臺面向智庫專家發布問卷,共收集有效樣本103份。問卷調查的對象以珠三角地區的專家為主,其中來自深圳的專家有72名,部分來自北京、上海和其他內地城市。大部分專家就職於高校和科研單位,涵蓋各個學科和領域。
深圳報業集團深新傳播智庫2020年1月成立,是專注於新聞輿論與公共服務研究的新型智庫。此次調查問卷圍繞關係深圳未來發展的一系列重大議題,廣泛徵集專業意見,立足數據統計,為深圳走在前列勇當尖兵出謀劃策,體現了媒體使命的擔當。
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吳吉
【來源:深圳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