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時期,日本的軍工業就非常發達,當時日本的武器裝備,雖然沒有美德等國的精良,但在整個亞洲戰場也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當時,日本幾乎對大半個亞洲地區國家,都展開了侵略。但令人們不解的是,抗日戰場上為何日軍在近戰中不用衝鋒鎗,反而喜歡拼刺刀呢?冷兵器相比於衝鋒鎗而言殺傷力小,形成的打擊力度也根本不夠。
我們都知道,在那個時期,我國的軍隊武器裝備非常落後,並且時刻都存在著彈盡糧絕的窘迫境地。子彈打沒了,自然就會選擇與日軍拼刺刀。而當時日本士兵也是非常的配合,眼看我軍子彈打光了,日本人就放棄使用衝鋒鎗,直接與我軍展開白刃戰術。可即便是這樣,在最開始的白刃戰中,我軍也依然沒有撈到好處,難道日軍是處於公平的考慮嗎?顯然並不是這個原因。
因為當時日本士兵非常重視對使用刺刀的訓練,而在近身搏鬥中使用刺刀,既可以展示該國的武士道精神,又可以節約子彈。而日本軍人也在長期的訓練中,把拼刺刀的技巧練的爐火純青。而當時我軍士兵也是因為常常吃不飽飯,身體素質永遠無法與日軍相比,所以在使用白刃作戰中,也在體力上面吃了大虧。
並且按照相關資料記載,在最初我軍與日本士兵展開白刃戰,期間往往需要犧牲三個人才能幹掉一名日本鬼子。這也說明,即便是拼刺刀,日本軍隊也佔據極大的優勢。而我軍之所以會吃虧,主要訓練方面也跟不上。畢竟當時每一場戰爭下來,我軍士兵都會感到精疲力盡。所以展開白刃戰的時候,一般都是用蠻力,根本沒有什麼技巧。
而日本兵就不一樣了,他們本身就非常的嗜血,而殺人甚至會讓他們體驗一種快感,所以當時的日本兵,也特別喜歡與我軍展開肉搏。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個原因也是非常的無奈的。當時日本雖然武器裝備精良,但該國的資源畢竟有限,所以在近身作戰中使用機槍,會讓日本人感到心疼。畢竟每一顆子彈都是錢,而戰爭看起來似乎距離解釋還很遙遠。
但我國軍人卻憑藉一腔愛國的熱情,在每次拼刺刀過程中,雖然會出現大量的傷亡,但卻依然越戰越勇。在每一場戰爭中我們都在不斷地吸取經驗,並且對白刃戰進行訓練,直到後期,與我軍拼刺刀竟然成為了日本軍隊的噩夢。從一開始的傷亡慘重,變成遍地都是日軍的屍體。如今那一時期已經過去,而現在我軍再也不會因為缺乏彈藥而產生更多無謂的傷亡。
一直以來日軍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大多數都是端著刺刀,現在看來他們也是有所考慮的。只不過他仗著自身的強大就放鬆了警惕,等到我軍士兵訓練成功,他們即使端著刺刀也打不過中國軍人。隨著我國發展的日益強大,目前世界範圍內也沒有哪個國家敢輕易對我國發動侵略戰爭。而我國也不僅為了尋求和平的發展,不會輕易與其他國家開戰。同時也為了維護區域性的和平,乃至全球的和平而做著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