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首條6英寸MEMS傳感器晶片生產線正式投入運營

2020-09-19 簡單美好的生活點滴

隨著生物醫療、人工智慧、物聯網、5G網絡等新興信息技術發展,傳統製造業將會藉助於新技術進一步轉型升級。MEMS半導體傳感器晶片在智能物聯網時代中起到核心作用,智能傳感器產業已成為推進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這對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我國的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據了解,廣州奧松電子有限公司6英寸MEMS半導體傳感器晶片生產線正式投入運營,成功量產出溫溼度、流量、氣體、差壓、風速等傳感器晶片,並為部分珠三角客戶提供MEMS半導體晶片代工服務。該生產線的建成投產標誌奧松電子成為華南地區領先的MEMS半導體傳感器晶片生產基地,推動國內、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的MEMS半導體傳感器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奧松電子斥巨資打造MEMS半導體晶片生產線,一期工程淨化車間總面積約2500平方米,配置溼法清洗區、百級潔淨度光刻區、千級潔淨度鍍膜區、千級潔淨度刻蝕區、千級潔淨度離子注入區及參觀通道等。整個潔淨車間安裝了多套高性能風淋系統,對進入潔淨間的員工或者貨物進行徹底風淋除塵。

該生產線一期工程於2019年3月立項,2019年6月正式進入施工階段。經過6個月的施工,生產線的基礎設施已安裝完成。2020年,多臺步進式投影光刻機、雙面光刻機、塗膠顯影機、深矽刻蝕機、大束流離子注入機、PECVD、LPCVD、氧化爐、磁控濺射機、探針臺、應力測試儀、全自動RCA清洗機等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搬入,生產線正式投入運營。




奧松電子MEMS半導體生產線一期工程為500納米MEMS半導體工藝製程,生產設備約佔整個投資規模的70%。一期工程已成功量產出溫溼度傳感器、空氣品質傳感器、氣體傳感器、流量傳感器、差壓傳感器等多款優質的晶片產品。根據規劃,2021年二期工程將建成350納米製程工藝MEMS半導體生產線;2022年三期工程將建成180納米製程工藝MEMS半導體生產線;總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每月流片規模將達到4萬片,滿足奧松電子自身需求及粵港澳大灣區各類MEMS半導體晶片的代工需求。

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珠三角經濟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製造基地之一,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政策落實後,廣州作為廣東省省會城市和經濟中心、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優勢地位不斷得到提升。奧松電子立足廣州,在MEMS半導體傳感器領域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實現國產替代進口,勇擔歷史使命,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北京首條MEMS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今天,發改君便帶來一個與晶片有關的好消息——北京市重點支持的、由賽微電子控股子公司賽萊克斯(北京)公司投資建設的「8英寸MEMS國際代工線建設項目」,近日在經開區正式通線運行據了解,該生產線現階段月產能為1萬片,達產後將形成3萬片/月的生產能力。這標誌著北京市首條商業量產、全球業界最先進的8英寸MEMS晶片生產線進入實際生產階段。
  • 北京首條全球最先進8英寸MEMS晶片生產線投產
    該生產線的投產標誌著北京首條商業量產、全球業界最先進的8英寸MEMS晶片生產線進入實際生產階段。據悉,該項目分期建設,最終將實現3萬片/月的生產能力。業內認為,MEMS傳感器作為國際競爭戰略的重要標誌性產業,以其技術難度高、特色工藝性強,市場前景廣闊等特點備受世界各國的關注。
  • 全球最先進8英寸MEMS晶片生產線?耐威科技北京生產線啟動復工
    集微網消息,據耐威科技官方微信消息,2月10日其控股子公司賽萊克斯北京在建8英寸MEMS基地啟動復工。圖片來源:耐威科技據稱,基地由於節前已搬入一臺光刻機及相關設備,春節期間廠務系統及超淨間保持運轉。2015年,耐威科技決定收購MEMS晶片製造商瑞典Silex。跨國談判歷時近兩年,最終在北京經開區的支持和幫助下,耐威科技成功收購Silex,月產3萬片的傳感器生產線落子北京亦莊,項目量產後年產值不低於20億元。據了解,賽萊克斯MEMS項目是經開區的重要項目之一。
  • 國內首條12英寸特色工藝半導體晶片製造生產線基本完成結構封頂 達...
    據廈門網報導,目前士蘭微廈門在建的士蘭12英寸特色工藝半導體晶片製造生產線一期項目廠房已基本完成結構封頂,今年5月中旬和6月底工藝設備將分二次搬入,預計年底通線。
  • 完善智能傳感器IDM模式,傳感器高新技術企業奧松電子獲得近億元C輪...
    圖片來源:奧松傳感據悉,此輪融資完成後,奧松電子將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新一代MEMS半導體智能傳感器生產線升級、高端實驗室建設等,繼續完善智能傳感器全產業鏈(IDM)模式,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人工智慧、物聯網、智能電網、智能家居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供強有力的硬體技術。
  • 士蘭微:12英寸特色工藝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12月21日,士蘭微電子12英寸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據介紹,士蘭微電子12英寸晶片生產線項目由廈門士蘭集科微電子有限公司負責實施運營,規劃項目總投資170億元,規劃建設兩條以功率半導體晶片、MEMS傳感器晶片為主要產品的12英寸特色工藝功率半導體晶片生產線。
  • 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檢測中心正式揭牌運營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林麗麗 通訊員 關悅):記者從廣州海關獲悉,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檢測中心12月22日正式揭牌投入運營。
  • 全球最先進8英寸MEMS晶片生產線試生產再延期?耐威科技:內外部影響...
    集微網消息(文/小如)作為耐威科技的重要布局,其北京亦莊在建8英寸MEMS基地備受關注。2019年12月25日,耐威科技北京亦莊8英寸MEMS晶片生產線,首臺設備正式搬入。據當時北方亦莊官方消息,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北京首條商業量產、全球業界最先進的8英寸MEMS晶片生產線,最終達產後將形成月產3萬片的生產能力。目前看,耐威科技正處於設備陸續搬入的階段。
  • 北京首條MEMS晶片產線通線投產
    各種指示燈閃爍偌大的廠房裡設施設備有序運行……9月29日,賽微電子公司控股子公司投資建設的「8 英寸 MEMS 國際代工線建設項目」正式通線投產運行,產能為1萬片/月。這也標誌著北京首條商業量產、全球業界最先進的8英寸MEMS晶片生產線進入實際生產階段,據了解,該項目分期建設,最終完全達產後將形成3萬片/月的生產能力。什麼是MEMS?
  • 士蘭微電子12吋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打開APP 士蘭微電子12吋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世界半導體論壇 發表於 2020-12-28 11:15:16 12月21日,士蘭微電子12吋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 士蘭微12英寸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打破國際大廠的壟斷
    打開APP 士蘭微12英寸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打破國際大廠的壟斷 綜合報導 發表於 2020-12-23 10:03:57 一、
  • 知情人士稱華為出售手機業務為不實消息;北京首條MEMS生產線投產; IBM將剝離管理基礎設施服務部門
    Arm與微軟合作開發數據傳輸簡化工具Arm近日表示,公司正在與微軟公司合作開發工具,幫助軟體開發人員將數據從微型傳感器晶片傳輸到微軟的雲計算服務。目前ARM正處於被英偉達以400億美元收購的過程之中,Arm設計的晶片包括用於「物聯網」連接設備的晶片。
  • 粵港澳大灣區港航圖集正式發布
    粵港澳大灣區港航圖集正式發布 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7月23日消息 (記者周羽 通訊員 張永昭 彭文)7月23日,《粵港澳大灣區港航圖集》 由中國地圖出版社正式發行出版。《粵港澳大灣區港航圖集》是一本系統介紹粵港澳大灣區主要港口及航海保障支持服務的「港航百科全書」,將為大灣區港航管理、航運發展和船舶航行提供全面、詳實、可靠的參考依據。目前,我國有關大灣區港口、航運的航海圖書產品相對分散,不夠全面,且針對性不強。
  • 士蘭微廈門12英寸生產線正式投產
    士蘭微廈門12英寸生產線正式投產廈門士蘭集科微電子有限公司12英寸生產線正式投產。士蘭微電子12吋晶片生產線項目由廈門士蘭集科微電子有限公司負責實施運營,規劃項目總投資170億元,規劃建設兩條以功率半導體晶片、MEMS傳感器晶片為主要產品的12吋特色工藝功率半導體晶片生產線。
  • 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監測預警預報中心在深圳正式運營
    9月21 日,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監測預警預報中心(深圳氣象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預警中心」)在深圳正式運營。預警中心將致力於加快數值天氣預報同化技術研發,為大灣區提高颱風暴雨預報精準率提供科學技術支撐。這意味著深圳氣象事業發展迎來重要裡程碑。
  • 解碼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六大關鍵詞
    約一個月之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即將迎來正式發布兩周年。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廣州港深水航道擴寬工程全線建成投產,南沙港區至珠江口全長66.6公裡航線由243米拓寬至385米,航道通航效率大幅提升。南沙港區四期、南沙港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加快推進等重點項目陸續開工,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開港運營。 著力暢通內外交通運輸通道。除了廣深港高鐵、穗莞深城際新塘至深圳機場段、廣清城際一期先後開通運營。
  • 小面板有大學問——安徽首條全柔AMOLED生產線正式點亮投產
    7日,維信諾(合肥)第六代全柔AMOLED生產線點亮儀式暨創新大會在合肥新站高新區舉行。安徽省抓住時機,快速行動,正式點亮投產首條全柔AMOLED生產線正是為滿足市場需求而有的「大動作」,引來業內人士廣泛關注。
  • 南航首架國產ARJ21飛機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7月15日上午9時42分,CZ3898航班滿載旅客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騰空而起,標誌著南航首架國產ARJ21飛機正式邁入商業運營新徵程。10時36分,航班平穩降落在揭陽潮汕國際機場。按照機隊發展規劃,預計到2024年,南航ARJ21機隊規模將達到35架。
  • 砷化鎵集成電路晶片生產線等項目落戶江西
    砷化鎵集成電路晶片生產線等項目落戶江西 日前,贛州經開區舉行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總投資近45億元的14個項目集中落戶。
  • 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棒壘球賽中山落幕
    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棒壘球賽中山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