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日常生活最離不開什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電子設備等都必須擁有姓名。
隨著以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終端出貨量不斷攀升。而顯示器件作為上述智能終端設備的關鍵部件,市場需求也日益增長。
7日,維信諾(合肥)第六代全柔AMOLED生產線點亮儀式暨創新大會在合肥新站高新區舉行。安徽省抓住時機,快速行動,正式點亮投產首條全柔AMOLED生產線正是為滿足市場需求而有的「大動作」,引來業內人士廣泛關注。
市場帶動產業,AMOLED成為新增長點
AMOLED 有輕薄、響應速度快、高對比度、色彩逼真和柔性顯示等優點,受到中小尺寸智能移動終端市場快速增長的帶動,近年來發展迅速,成為面板市場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業內人士告訴科技日報,近一兩年來,受到摺疊屏、柔性屏等新型手機形態湧現的帶動,柔性AMOLED面板市場出現新的快速增長點。此外,隨著面板產能和良率的提升,AMOLED面板成本進一步降低,將逐漸向中低端手機市場滲透。
業內著名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鍾燦在現場表示,當下,中國顯示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發展質量逐漸提升,已經成為全球顯示產業的重要力量。其中以OLED為代表的新型顯示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
相關統計數據也讓顯示行業的專家們對未來市場充滿信心,伴隨著新一輪以信息技術為主要代表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發展,AMOLED顯示技術的綻放已經近在眼前。研究機構預估數據顯示,到2022年,AMOLED產業領域中國製造商市場份額將從2017年的5%增至2022年的26%。
爭分搶秒,合肥顯示產業又有大動作
合肥新站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向科技日報介紹,這是安徽省首條正式投產的全柔AMOLED生產線,是顯示產業與區域經濟協同創新的典範,有助於推動推動區域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對全面拓寬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版圖、加深新型顯示產業鏈配套建設具有積極作用。
這條生產線是合肥全面深化新型顯示產業布局的重要一步。此舉被認為是合肥在新型顯示產業的又一大動作,為合肥顯示集群注入新動能。2008年發展至今,安徽新型顯示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成功構建了一條完備的新型顯示全產業鏈,並實現千億級的跨越發展。
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德強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表示,這條生產線的建設過程經歷頗多——2018年12月啟動,期間克服疫情影響,按期實現產品點亮。他回憶,今年疫情突來,由於境外專家來華不暢,相關工作被迫停滯,但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公司得以實現省內唯一的包機舉措,順利協調外籍專家及時參與復工復產。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與當地政府都克服極大困難,真正做到疫情期間做好防疫的同時快速進展。
張德強表示,作為安徽省『創新熱土』引入的第一條全柔AMOLED生產線,維信諾將以規模優勢加碼合肥整體柔性AMOLED產能,發揮新型顯示產業龍頭企業作用,賦能合肥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構建快速穩健高質量發展的新型顯示產業加強鏈。同時,以維信諾合肥項目為著力點,通過維信諾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聯動,形成合肥新型顯示產業與三大重要區域的協同發展,推動合肥在新型顯示產業版圖上從區域地標向國內地標,未來更向著國際地標前進的步伐。
產學研用結合,這個創新團隊二十年磨一劍
維信諾公司前身是1996 年清華大學 OLED項目組。在24 年的創新發展過程中,維信諾被業內認為是產學研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的典型案例。
張德強正是最早研發團隊的一員。他表示,維信諾經過 24 年的專注投入和持續創新,形成了由原清華大學OLED 項目組成員為核心的事業團隊,取得了 8000 多項專利,2010 年、2011 年分獲「中國專利金獎」、「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團隊還是OLED 國際標準組的重要成員和國家標準的主導者,代表中國制訂了4 項國際標準,主導制訂 6 項國家標準和 4 項行業標準,站在國際競爭的制高點上,為我國產業發展贏得了話語權。
業內專家也表示,希望更多科研團隊在進行產學研結合的過程中重視應用環節,實現產學研用的融合。張德強也表示,他們在長期的「實戰」過程中,發現在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的同時,也要聯合下遊終端客戶持續推動協同創新。2019 年維信諾與小米聯合在全球率先推出環繞屏概念機,今年 8 月維信諾在全球率先實現手機屏下攝像技術規模化量產,實現多項創新技術的全球首發,產品已大批量應用在華為、小米、OPPO、LG 等品牌客戶。這些都是產學研用結合的典型案例。(科技日報北京12月10日電)
【來源:科技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