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斯拉Model Y即將上市,其中一個小技術優勢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傳統電動車電池線束是很長的, 以特斯拉自己產品為例,ModelS是3公裡,Model3優化了許多但也有1.5公裡,而馬斯克曾說ModelY的線束能夠減少到300米以內,這是一個非常優化的數據。
大家知道,汽車智能化的同時,線束長度成為汽車設計時無法迴避的負擔,甚至成為了制約輕量化的瓶頸。
Model3,它相對ModelS實現了線束長度減半。因為它駕駛輔助與娛樂系統的控制都合併到了CCM中央計算模塊當中。CCM又是什麼呢?簡要來說,CCM就像一輛車的大腦。將娛樂系統GPU、安全輔助管理的Aurix以及配電控制模塊VCF整合到了一起。
但新款Model Y更狠,在CCM優化的同時,它又採用了一種目前只在NASA火星車上才運用的技術,叫做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中文叫做柔性印刷電路,這種技術類似手機的柔性扁平電纜FFC,但車規級的柔性電纜用於替換普通電纜的效率更高,同時這項技術曾在勇氣號和機遇號上完成了超十年的可靠性驗證,Model Y的線束圍繞著這個技術,用18年剛申請的結構化線束專利,結合14年申請的電池間柔性互聯線束專利,正在快速構建智慧財產權壁壘。同時FPC技術也將汽車自動化生產效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人說手機屏幕很多年前就有這個東西了,但這裡大家要搞清楚,車規級設備和手機級別的設備在穩定性、耐久度以及各方面硬體素質上有天壤之別,這也是為什麼老王一再強調,隨便拿手機行業類比汽車的人「非蠢即壞」,因為他們根本不懂行業之間的差別,以及跨領域之後你所面對的標準變更。(關於造車到底是不是像造手機這麼理解,可以參考老王之前的節目)
未來Tesla的車內線束都會變成機械手自動組裝。這對於電池和電機架構的重新分配將是革命性的,這種專利壁壘一旦形成,對其他車企的輕量化技術將是一個毀滅性打擊,在電動車領域的這種快速迭代,傳統車企層層報備的玩法開始不靈了,船大難掉頭說的就是這些老牌豪華車企,在電動車領域想幹掉工程師文化的特斯拉真的是難度比較大。
當然特斯拉在HW2.5和3.0上面對國內用戶的所作所為也印證了這個企業還很不成熟,我們給政策給貸款給稀土,並沒有換來特斯拉對消費者的誠意,科技再厲害如果沒有消費者的認同,前景依然堪憂。
據老王所知Musk未來將會和奔馳合作電動車,但在兩公司項目合作過程中,希望特斯拉不要學習奔馳怠慢中國消費者那一套,有了技術要善待百姓才是真正的行業革新者。關注老王,每天一個汽車硬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