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過《黑客帝國》的科技愛好者,應該知道編程的重要性。現代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與計算機程式語言密不可分。像是基於Linux的安卓系統,是使用C語言和彙編語言編寫的,Windows系統是C++語言編寫的。並且谷歌還有著自家的計算機程式語言DART,蘋果在2014年發布了Swift程式語言,這些都是構成科技生態中的基石,也是科技實力的展現。
自從去年華為的鴻蒙OS橫空出世,人們就更加堅定地支持華為堅持科技創新的道路。在面臨被谷歌封鎖GMS的時候,華為HMS橫空出世,全球開發者已經達到180萬,並且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應用生態。華為應用市場APP Galley全球活躍用戶也達到了4.9億,應用分發量達到2610億,更是成為全球第三的應用商店。
近日,華為要自主研發程式語言的消息忽然在網上火了。
據微博博主@IT工程師 稱,華為正在研發新的自主程式語言倉頡,領頭人是南京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博士生導師,馮新宇。
網友猜測,華為是想擺脫美國對軟體的控制。
美國在程式語言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美國能禁止程式語言或編譯器對我國授權嗎?
唯一能約束一種程式語言的就是專利,但C語言等目前並不受任何專利約束。Bell實驗室最早實現了C語言和Unix,但是它們未能通過專利的力量阻止其他平臺上C語言的實現和使用,未能阻止BSD和GNU的出現,未能阻止Unix大戰,使得最後正統意義的Unix不復存在。後來從開源社區誕生的語言比如Python、Ruby、PHP、Go等,原本就不受專利約束,任何人都能自己實現它。
華為此次自主研發程式語言,是為補齊軟體核心短板。
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華為今年3月16日就提交了華為倉頡的商標申請,不過尚未通過初審。
但為什麼命名為「倉頡」,其中是有講究的。
倉頡,世人說他「龍顏四目,生有睿德」。
在歷史傳說中,倉頡被認為是中國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正是他所創造的文字,在經過幾千年發展之後,最終演化成為現在的漢字。
倉頡是中國漢字的創造者,被稱為「造字聖人」,不得不說華為以此為自研程式語言命名是恰到好處,歷史底蘊和現實意義都有了。
倉頡、麒麟、鴻蒙、鯤鵬、巴龍、泰山、凌霄、昇騰……再加上已註冊但未使用的朱雀、騰蛇、青牛、青玄、朱雀、當康、玄機、白虎、靈豸、饕餮……華為這是要把一本《山海經》都拿下的節奏。
有了「倉頡」,EDA軟體短缺的難題應該也能順勢解決,華為太棒了!要知道,網上的曝光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自媒體謠傳。不管怎樣,在官方沒有否認或者沒有公布之前,這些都無法證實或證偽。
想要了解C語言更多知識,點擊下方「了解更多」,與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