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所說的「三姑六婆」,並不是家裡的親戚,而是幾種卑賤職業,而且口碑都不好,是一幫人見人煩的壞女人。
「三姑六婆」口碑並不好
在古代,有一類女人,不願意呆在家裡,她們會衝破家庭的束縛而走向社會,去從事一些「拋頭露面」的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姑六婆」,她們是與「良家婦女」相背的一群特殊女性,和「三教九流」有得一拼。
關於「三姑六婆」,她們的口碑並不好。
《鏡花緣》:「吾聞貴地有三姑六婆,一經招引入門,婦女無知,往往為其所害,或哄騙銀錢,或拐帶衣物。」這說明,這些人的職業操守並不受人待見,甚至遭人唾棄。
什麼是「三姑」?
那麼,到底什麼是「三姑六婆」呢?
《輟耕錄》:「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也。」
「三姑」中的尼姑與道姑,就是女性出家者;
卦姑是指專門給人卜卦或算命的婦人,也好理解。
古代男女講究過「授受不親」,所以出門在外「混社會」的女性,一般人是看不起的,即使是尼、道、卦這樣的宗教人士,也被歸於賤業之列。
什麼是「六婆」?
與「三姑」相比,「六婆」更難理解一些。
因為,現代社會中,「六婆」所從事的職業有的已經消亡,有的被邊緣化了。所以,才會變得有些陌生。
「六婆」中人們最熟悉的,當數「媒婆」了。網絡文化沒盛行前,農村還有許多「媒婆」在走村竄戶地幫人說媒拉縴,多為能說會道的中老年婦女。
「六婆」裡其他幾「婆」因為早已從現實生活中消失,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
牙婆:六婆之中,牙婆是最缺德的。簡單說,就是人販子。但是,她們的業務範圍,又不僅僅局限於現代意義上的人口販賣。
牙婆的本職工作本是以販賣胭脂、花粉等婦人用品維生,但又居中介紹買賣——負責中介大戶人家選買寵妾、歌童、舞女,既為官方府宅奔波,也為富豪私家拉攏。
所以,牙婆的產生很受當時強勢群體的歡迎,直到清代,牙婆為人家買丫頭、買妾仍盛行不衰。
虔婆:古代罵婦人時,最毒莫過於稱人為「老虔婆」,意為奸詐狡猾的老婦。
虔婆之虔,並不虔誠之虔,而是別有他義的,有個別稱叫老鴇子。這下清楚了,原來是拉皮條的「淫媒」。
所以,一句「老虔婆」,有時也用來罵年老不正經的婦女的。
師婆:師婆有個別稱叫「巫婆」,這樣一說就好懂多了。巫婆是師婆的另一種稱呼,她們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福禳災為業,「騙」取他人錢財。
藥婆:藥婆顧名思義肯定是買藥的,藥婆有時候和醫婆是一個意思,她們都通曉術數與醫方,有點像現代的女醫生。
但是,不同於醫婆的是,藥婆有時候也幹些用藥物(比如春藥、迷藥之類)加害他人的缺德事,所以,名聲並不好。
穩婆:穩婆別稱接生婆,是舊時民間以替產婦接生為業的女人,相當現代的助產士。
所以,六婆之中,只人稱婆是最受人尊重而不被詬病的。
混合「姑婆」
其實,在「姑婆」族群中,職業界限並不非常明晰,有時還是相當混雜的。常有身兼數職的情況。
如撮合潘金蓮與西門慶的王婆,本是個開茶館的老娘們兒,私底下卻幹著不少害人的勾當,這其中就有多項「姑婆」的影子:
「原來這開茶坊的王婆子,也不是守本分的。便是積年通殷勤,做媒婆,做賣婆,做牙婆,又會收小的,也會抱腰(註:收生婆的助手,專管生產時抱產婦的腰),又善放刁。還有一件不可說,髻上著綠,陽臘灌腦袋,端的看不出這婆子的本事來!」(《金瓶梅詞話》第二回)
(聲明:素材來自《老黃說史》,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若素材來源有誤或侵權,將及時更正、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