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一些同學抱怨:老師上課講的我都聽懂了,也學會了,為什麼我的數學成績還是不理想?一到考試大腦一片空白,老師所講過的內容,好像一下子什麼都想不起來了,更別說沉著應對,超常發揮,考出好成績了!
這就是現在普遍的學習現象——假懂,真不會!那麼,產生這種學習現象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開心數學認為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
一、聽懂了?究竟什麼是真懂呢?懂,簡單而言,就是理解的意思。一個知識點是否懂了,就是看他對數學原理以及數學技巧,數學解題方法等是否真正做到心知肚明,心中有數。而一聽老師講例題,就感覺懂了往往是一種假象。因為通常老師講的例題比較簡單,而聽課的同學們只要認真的聽了,那麼就感覺瞬間接受了,實際上並沒有內化為自己的數學感悟以及解題能力。
二、所謂懂了,可能懂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沒有完全徹底的搞懂。徹底的搞懂,需要有一種解碼的能力。開心數學在一次講解二次根式的比較大小的題目時,有一個同學就對我說省略的「同理後」的步驟提出了質疑,他表示沒有聽懂。後來,我又給他講了兩遍,然後他經過自己的解碼,終於搞懂其中的道理,並且在考試當中取得了第一個數學滿分的突破。
三、在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幾種情況:老師教的學生懂了,但不一定會,會的但不一定真會,真會的不一定能寫對,寫對的不一定能得滿分等等。
針對於學生聽懂了,但數學還是學不好,也考不好的普遍現狀,開心數學給出以下三點學好數學的建議:
一、學習也是一個「良心活」。聽懂了,一定要想辦法把它真正學會!檢驗的最好方法就是你是否會因題而異,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或技巧,做到一題多解。
二、聽懂與學會之間一定要學會解碼。解碼就是把聽到的轉化為信息,先牢牢地存到腦海裡,然後通過題目的歷煉,把所學的死的東西變成活的思路或者技巧,能做到活學活用!
三、聽懂與學會是相輔相成的。聽懂了,可能就越來越願意聽,越來越會聽,而學會了,更是促進了更好地去聽,更好地去理解,更好地去反思與總結,更好地去創新。
最後,開心數學把上一期的文章中二次根式的練習題的答案提供給大家,大家看看自己是否真正學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