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不是聽懂了就算學會了

2020-12-19 陳老師講小學數學

1、從一道例題開始

兩個數相除,商是8,餘數是2,被除數、除數、商和餘數的和是39。那麼被除數、除數分別是多少?

很多學生不會做這個題目,是因為對「被除數、除數、商和餘數的和是39」這個條件沒有思路。

我們對「被除數÷除數=商……餘數」這種模型是已知的,但是對「被除數+除數+商+餘數=a」的模型是未知的。對於未知的知識,我們很難掌握。

牛頓說:「如果說我能看得更遠一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個意思就是說,牛頓的知識是在前人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才獲得的。我們無法從未知的領域開始學習。

那麼,我們能不能通過前面熟悉的題型來解決現在不熟悉的題型呢?

接下來,我用這種方法來簡要說說這道題目的解題思路。

兩個數相除,商是8,餘數是2,被除數、除數、商和餘數的和是39。那麼被除數、除數分別是多少?

可以將題目的已知條件整理為:

①被除數÷除數=8……2

②被除數+除數+8+2=39

①式是我們熟悉的除法算式模型,②式可以看成我們熟悉的加法算式模型。

根據有餘數除法的性質,可以把①式整理成:

③被除數=8×除數+2

根據加法的性質,我們可以把②式整理成:

④被除數+除數=29

把③式代入④式:

8×除數+2+除數=29

通過上面的式子很容易得到除數是多少,進而得出被除數是多少。

這種方法,就是通過我們學過的兩個數學模型解題。它也不是特別完美,因為這個方法有二元一次方程的模型。雖然學生能夠理解,但是很難形成自己的解題思路,有點像是用套路解題的意思。

接下來,用另一種方法來說說這個題的解題思路。

①兩個數相除,商是8,餘數是2

這個條件,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一個數比另一個數的8倍多2

②被除數、除數、商和餘數的和是39

商和餘數已知,商是8,餘數是2,也就是說:

一個數+另一個數=39-(8+2)

綜上所述,我們就把題目理解成:兩個數的和是29,其中一個數比另一個數的8倍多2。

你是不是一下子靈光閃現,這不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和倍問題」嗎?

無論題目有多麼難,它都是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題。之所以找不到解題思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沒有發現不同題型之間的聯繫以及某種知識的多種使用方法。

2、聽懂了不等於掌握了

圖片源自網絡

有些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家長就認為是孩子在學校沒有把老師講的東西聽明白,於是就給孩子報名上輔導班,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都大有人在。

然而,上課時大家都很開心,「哇,原來這麼簡單啊,我一聽就懂了!」覺得自己收穫滿滿。

學校老師講一遍,又在校外輔導一遍,把知識點弄懂應該是沒啥問題了,可是為什麼考試還是仿佛回到解放前了呢?

按理說,經過這麼一番折騰,成績應該是蹭蹭往上漲,為什麼會事與願違呢?而且還不是個別現象。

這種現象,就能很好的說明一個問題:數學,不是聽懂了就能學會的。學習其它知識也是如此。

3、慢就是快

圖片源自網絡

第一,基礎要打紮實

回到上面講的那個例子,如果學生要是連「和倍問題」也沒掌握,那就得先給他補補「和倍問題」的知識。

就像建房子,如果十樓出了問題,我們可能需要去九樓、甚至可能去一樓找原因。

數學,是一門邏輯特別嚴密的學科,它像一座知識大廈,只有基礎打紮實了,這座大廈才能建得更穩、更高。

第二,多思考多總結

有很多同學,把題目做完就完事了。這樣很可能會出現下次碰到原題也不會做的尷尬場面。

我們平時做的題目,一般會分為三類:

①熟練掌握的

②會做,但是有難度

③完全不會做

題目是做不完的,時間和精力又是有限的。因此,我們應該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沒有很好掌握的地方,也就是上面列舉的②和③類。並且,還要找出為什麼不會做的原因,最好能簡要總結出某一類題型的解題策略。

第三,建立知識體系

平時學的知識太過於零散,學的知識之間很少建立關聯,遇到稍微複雜的題目,很難綜合運用知識解題。如果學生能把學過的知識點建立成知識框架,這樣就能在大腦裡形成系統的知識地圖。

我們出門旅遊,有了地圖,就會降低迷路的可能性。同樣的,大腦裡有了知識地圖,做題就能降低迷茫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數學成績背後的秘密:聽懂了,為什麼數學學不好?因為沒有解碼!
    經常聽到一些同學抱怨:老師上課講的我都聽懂了,也學會了,為什麼我的數學成績還是不理想?一到考試大腦一片空白,老師所講過的內容,好像一下子什麼都想不起來了,更別說沉著應對,超常發揮,考出好成績了!開心數學認為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一、聽懂了?究竟什麼是真懂呢?懂,簡單而言,就是理解的意思。一個知識點是否懂了,就是看他對數學原理以及數學技巧,數學解題方法等是否真正做到心知肚明,心中有數。而一聽老師講例題,就感覺懂了往往是一種假象。
  • 【優秀老師】因材施教,對症下藥,讓學生能聽懂!會運用知識!
    能聽懂的叫知識,會運用的叫能力! ·榮譽經歷 教學能手一等獎,優秀教師 學會靈活運用知識
  • 如何讓機器人聽懂人類的語言,理解人類的語言表達|極客雲算
    看過科幻電影的人就知道,在幾乎所有科幻電影中的人工智慧,都是具備能聽懂人類語言能力,不僅如此,它們還可以使用人類語言和你流利的交流,還會講笑話,甚至使用雙關語。可想而知,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讓機器聽懂人類語言、讓機器理解我們說的話,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語音轉換文字功能,準確率也只在95%左右徘徊,如碰到方言、生僻詞、專有名詞或者同音詞時,準確率更會迅速下降。讓機器人聽懂人類的語言,理解人類的語言表達真的那麼難嗎?
  • 數學老師坦言:掌握了這100道方程式解應用題,網課就算是沒白聽
    數學老師坦言:掌握了這100道方程式解應用題,網課就算是沒白聽小學生年齡較小,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到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聯繫生活實際,選擇學生比較喜歡的內容進行教學,創設積極地教學情境,這樣可以使學生對課堂更感興趣,認真去學習。
  • 「數學好」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些共同點,班主任:學渣可裝不來
    數學可以說是很多人學生時代的噩夢,尤其是對於女生來說,據調查發現女生的數學成績平均要比男生低5-10分,所以在上學的時候總會發現一些成績中等的女生,但是數學成績甚至比一些學習不好的男生還要差。
  • 這11個壞習慣直接影響數學成績
    ; (4)長時間的學習容易出現思維停滯的現象,所以要學會在合適的時候切換科目或者休息片刻。除了試卷練習外,建議在家裡每學一小時,休息10分鐘; (5)通過由易到難解決問題,建立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習興趣,讓興趣和自信引導學習,近而提高集中力; (6)課前要有預習,並在聽課時要有主動性,儘量在聽懂的基礎上做筆記,而不是一味抄筆記,否則根本就沒有思考的空間,實在聽不懂一定要標記出來,課下儘快找老師或者聽懂了同學給自己講講。
  • 都說高中數學難,學霸:其實學數學還是有方法的,你要記住了
    數學是絆倒很多人的一塊大石頭,尤其是對於剛上高中的同學來說。有些高一新生一上數學課就睡覺,覺得他是個難啃的「硬骨頭」。這就為學習高中三年的數學奠定了不好的基礎,這主要是由於他們沒有掌握好學習數學的方法,那接下來老師就給大家講三個學好數學的基本方法。
  • 張平文當選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
    2020年3月31日,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以下簡稱SIAM)宣布了2020年會士名單,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張平文院士當選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SIAM FELLOW)。
  • 初中數學學不好不是因為不夠聰明而是方法不對
    數學是很多孩子的噩夢,會學是真會學,不會學的是真不行。很多人學不好數學覺得自己的智力不行,其實不是,可能是你的方法沒有找到。我接觸過一個初中學生,他讀初三,卻連乘法口訣都不會,這樣的學生數學,馬上中考了,數學連小學生的水平都沒有,你覺得他中考能考到及格分。但是經過8個月的學習,他的數學在中考中成功考到了及格分,非常的不可思議,有的同學從小學學到初中不一定能考到及格分。
  • 數學不好?怕學習前端編程影響自己設計本...
    在我自己沒接觸前端之前,其實我自己內心對於這個神秘莫測編程領域是抱著嚴重的偏見的,總感覺學習這些編程類技能的人就算不是數學很厲害,也起碼是數學成績不錯,像我自己這種數學成績常年在及格線徘徊的人,應該這輩子是不太可能學得會的。
  • 初中數學「偏科」的學生,可能這3件事沒做好,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上了初中之後,變化最明顯的科目就要屬數學了。可能很多同學都會出現數學偏科的情況,因為數學畢竟是一個比較考驗同學們思維能力和認真程度的科目,和語文、英語科目不同,語文畢竟是我們的母語,很多同學就算是上語文課的時候偶爾溜號,也可以保持語文成績處在不錯的程度上。英語也是一樣,主要很多都是需要大量積累、背誦的。
  • 初一數學學法揭秘:學會一題多解,學會舉一反N!
    初一數學,是中學生學習數學的打基礎時期。所以在學初一數學時,我建議大家能夠學會一題多解,舉一反n。有的同學,可能會覺得一題多解聽說過,那舉一反n是什麼意思呢?「n」又代表什麼呢?我們知道在數學字母中n代表自然數。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n」。
  • 衡水中學數學老師提醒:做到以下6點,你也能成為數學學霸
    它有非常優質的學生源,學生幾乎是來自各個地區的學霸,就算高一不是學霸,經過三年的歷練,他們也都成功蛻變成學霸,衡水中學的學生把優秀當成一種習慣,他們自律性很強,真正做到了爭奪多秒的學習。衡水中學的老師博學多才,他們按照「八項規定」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提供建設性的建議。對於不少高中生來說,數學是一門「拖後腿」的科目。數學就像是一棵樹,很多學生被掛在了樹上。
  • 為什麼狗能聽懂你叫它的名字?並不是聽懂,而是「雞尾酒會效應」
    這並不是主人們的一面之詞,對狗狗們的腦部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研究人員給參加實驗的狗狗播放了一段音頻,這段音頻裡包括狗叫聲、環境嘈雜聲、人聲、主人說話聲等,並通過掃描儀記錄腦部的變化情況。結果表明,那裡確實存在語言敏感區。在隨後的實驗中,研究者將同樣的音頻播放給22個人類並對其腦部進行掃描。
  • 為何女生學數學很「吃力」?四個原因所致,並不是天生比男生差
    很多女生都覺得學數學很吃力,而數學偏科現象在女生群體中非常常見,多數人經歷著「小學優秀、初中下滑、高中崩潰」的魔咒,難道女孩子天生不適合數理化麼?女生學不好數學的原因有哪些?1、思維能力太局限相比於語文知識的熟讀背誦,它主要看的是記憶力和理解力,而數學則考驗的是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數學絕對不能死記硬背,必須掌握原理,在觀察、猜想、分析、抽象、實驗中才能解決問題。
  • 數學家論數學:數學的本質
    1871年擔任《數學信使》編輯,1878年兼任《數學季刊》編輯。主要貢獻在特殊函數(特別是橢圓模函數)理論和數學史等方面,另外對天文學也有研究。1884年任倫敦數學學會理事長,1901年任皇家天文學會理事長.他還是英國皇家學會及其他若干科學團體成員。
  • 名人論數學——數學的本質
    年兼任《數學季刊》編輯.主要貢獻在特殊函數(特別是橢圓模函數)理論和數學史等方面,另外對天文學也有研究.1884年任倫敦數學學會理事長,1901年任皇家天文學會理事長.他還是英國皇家學會及其他若干科學團體成員.
  • 數學帝葛軍表示,數學成績差,不是天賦不夠而是沒找對方法
    「數學」從初中開始就是很多學生的噩夢,更嚴重點的,有從小學二年級出現應用題開始,就已經敗了,因為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非常高,並不是多做點題就能學會的,這就為什麼很多孩子已經很努力了,其他科目成績也不錯,但是數學就是不見成效,漸漸的數學讓很多學生都心生恐懼,甚至厭學。
  • 老師和家長從來都不是對立面,家長要學會,如何有效地與老師溝通
    可就算是這樣,她也時常抱怨,說老師總不回微信,打電話也老不接,認為老師對自己家孩子不夠關注,這樣孩子在學校有什麼事,家長也不可能知道云云。其實孩子的老師是個很負責任的人,同班的其他幾個學生家長都覺得是朋友太敏感,而且對孩子的過分關注已經對老師產生了困擾。朋友卻覺得自己的行為很正常:難道我把孩子交到學校,交到老師手中,老師不應該負責到底嗎?
  • 數學好並不是某些人的專利,即使成為皇帝,數學也可以學得很厲害
    生活上,很多人都覺得數學這麼高大上的學科,不是所有人都能玩的,只有那些智商在120以上的大神們才能玩轉得開,我輩平民大概就只有崇無限拜的份了。其實,數學玩得好也並不一定就非要在研究領域作出重大貢獻才算。一切對數學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的人都是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