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我家裝修的匠心大宅裝飾,跑路了!人找不到,錢也退不回……」本周,有市民反映稱,無法聯繫上雲南匠心大宅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匠心大宅裝飾」),辦公地點也是人去樓空,消費者及供貨商「損失慘重」。
匠心大宅裝飾公司所在地
走訪
消費者找不到涉事公司
選擇報案
家住遠洋新幹線小區的市民吳女士介紹,今年9月初,她的3套公寓準備裝修,便在一個裝飾網站上瀏覽相關裝飾公司的信息,之後,她接到了匠心大宅裝飾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工作人員之後給她發來電腦設計的裝修效果圖,吳女士覺得不錯,便與該公司籤訂了裝修合同。
「當時說好先付10%的費用,進場後再付60%。後來裝飾公司一直打電話來催,說要進場了,讓我們支付60%的費用。」吳女士先後一共向裝飾公司付了70%的裝修費,共15萬餘元。她回憶:「12月7日,看到有人說這家公司『跑路』了,我趕緊打了設計師和裝飾公司電話,都沒有人接,微信發消息時發現我被對方拉黑,才意識到可能被騙了。」
有同樣遭遇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她交了5萬元的定金,裝飾公司一直稱「定製的貨還沒有送到」,進場時間一拖再拖。「12月6日我到裝修公司找他們,他們說再等等,第二天我再去,發現公司裡面沒人了。」李女士說,當時她立即向轄區派出所報了警,民警稱已經立案,讓她耐心等待。
據了解,有同樣遭遇的消費者多達100餘人,初步統計,付給裝飾公司的裝修費用少的2萬元,多的有16萬元。目前這些受害者已建立了一個群,等待調查結果。
12月16日,記者來到了匠心大宅裝飾所在的星世界商業廣場。商業廣場內包含貨運電梯在內一共有6部電梯,但均無法到達該公司所在的5樓。通過消防樓梯上至5樓時,發現入口處的防火門已被上鎖。
雲南星耀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5樓目前沒有人辦公,無法通過電梯上5樓的原因是電梯故障,且「電梯公司近期沒有時間來調試」。問及涉事公司租期等問題時,工作人員表示無法回復。
調查
涉事公司多項工商信息
近期有變更
採訪時,記者接到了昆明空港經濟區守信家具廠負責人張女士打來的電話。張女士表示,自己是匠心大宅裝飾的供貨商,今年9月份開始與該公司合作。「我們廠幫他們定做了樣板櫃以及部分客戶的成品,說是11月25日結帳。」張女士表示,11月25日到匠心大宅裝飾收款時,財務說需要提供各種資料、帳號,後面便一拖再拖,至今,12.9萬元的欠款仍沒有收到。
雲南省室內裝飾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家裝質量監督管理站副站長崔平表示,聽說過匠心大宅裝飾,但該公司未在協會備過案,不清楚公司是否具備相關資質。崔平提醒消費者:裝修前可向協會詢問裝修公司情況,避免上當受騙。
記者通過國家工商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得知,匠心大宅裝飾公司今年3月成立,11月26日,公司對法定代表人、市場主體類型等7項信息進行了變更,原法定代表人胡衛威變為了劉先高,市場主體也由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變為了自然人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信息變更後不久便出現了當前「人去樓空」的現象。
律師說法
雲南三儀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春霞表示:裝飾公司採取收取客戶定金、訂金、保證金、押金、預付款、部分裝修款等形式,在收到錢後捲款走人,裝飾公司的行為已經涉嫌構成合同詐騙罪。公司股權變更並不能免除原來參與合同詐騙的股東、法定代表人及其他參與人員的刑事責任,如果新股東也參與了合同詐騙,也應追究新股東的刑事責任。建議受害人集中報警,要求警方對此立案偵查,並依法凍結裝飾公司的銀行帳戶及其他與犯罪有關的帳戶,從而降低受害人的損失。本案屬於合同詐騙罪,需要經過公安機關偵查、檢察院提起公訴、人民法院的審判三個階段,再加上受害人較多,本案可能需要時間較長,需要廣大受害人耐心等待,在刑事案件未結案之前,根據「先刑後民」的原則,受害人無權在刑事案件未終結前提起民事訴訟,即使提起民事訴訟,法院也會中止審理。同時合同詐騙罪屬於公訴案件,受害人不得提起刑事自訴。
張春霞提醒廣大市民:了解裝飾公司的情況,可上「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查詢對方有無涉及訴訟的記錄,也可以上企業信用信息網或者企業信用信息微信公眾號,查詢企業的信用信息。另外,日常生活中遇到交定金、訂金、保證金、押金、預付款、辦理各種充值卡、會員卡、年卡時,要提高警惕。
都市時報全媒體實習記者:李欣睿
編輯:楊芮
審核:周曉雪
終審:錢紅兵
【來源:掌上春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