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請注意!杭州將對用人單位實施勞動保障書面審查,怎麼查?查...

2021-01-05 杭州日報

記者 傅凌波

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浙江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以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辦法>的通知》對用人單位實施勞動保障書面審查的有關規定,市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將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情況進行書面審查。

此次書面審查信息登記範圍為:在杭州市的省屬、中央屬、部隊屬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行業統籌單位除外);在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及各分局登記註冊的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外地各級人民政府和企事業單位駐杭辦事機構;市、區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用人單位。

據悉,書面審查工作由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負責實施。各用人單位就近向勞動保障監察中隊領取《杭州市用人單位勞動保障書面審查信息登記表》等資料,也可登錄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下載《杭州市用人單位勞動保障書面審查信息登記表》。

用人單位也可通過網上進行申報。網上申報地址:「浙江政務服務網」http://www.zjzwfw.gov.cn(選擇單位經營地的行政區,搜索「勞動保障書面審查」,點擊「在線辦理」;或選擇單位經營地行政區的「人力社保局」,選擇「勞動保障書面審查」事項,點擊「在線辦理」)。

市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提醒,用人單位應認真對本單位執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的情況進行分析自查,對存在的問題予以整改糾正,並在此基礎上認真填寫相關報表,按照屬地原則報送有關材料,接受書面審查。

對不按照人力社保行政部門的要求報送書面材料,隱瞞事實真相,出具偽證或者隱匿、毀滅證據的,依照《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三十條第二項規定由人力社保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並處以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單位2021年書面審查情況結合全年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等情況,作為當年度勞動保障信用等級評定依據。當年度勞動保障信用等級於次年第一季度向社會公布。

編輯|傅凌波

相關焦點

  • @用人單位:勞動保障書面審查可以網上申報啦!
    勞動保障書面審查是《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423號)中賦予人力社保行政部門從事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的有效形式之一。用人單位2020年書面審查情況結合全年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等情況,作為當年度勞動保障信用等級評定依據,其結果與單位評先評優、招投標、企業上市、融資等事項息息相關。目前,用人單位可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進行「雲上書審」。   快跟隨小編看看具體操作流程吧!   01   打開浙江政務服網(www.zjzwfw.gov.cn)
  • 政策解讀——《威海市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實施細則》
    日前,威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臺了《威海市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該《細則》,對我市用人單位實施分類監管。二、《細則》適用主體範圍及權限1、辦法中明確將所有用人單位全部納入誠信等級評價範疇,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2、市及各區市(含國家級開發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照勞動保障監察管轄範圍負責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具體工作由勞動保障監察負責組織實施。
  • 關於開展2020年度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的通知
    在市(含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機構編制、民政等部門註冊登記或者許可的用人單位,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實施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在區、縣(市)市場監督管理、機構編制、民政等部門註冊登記或者許可的用人單位,由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實施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
  • 關於開展2020年度固原市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的...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用人單位報送的書面材料對照評價辦法內容和標準逐一審查,並組織執法人員到用人單位進行實地審核,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四)綜合認定階段(3月15日-3月26日)。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結果確定後,將評價結果納入勞動保障監察信息系統,,建立誠信檔案,在固原市人民政府網站和新聞媒體公布。誠信等級評價結果作為用人單位樹立品牌形象、評「五一」勞動獎狀、評和諧企業等評優評先活動及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減免的重要依據。
  • 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鑽了法律的漏洞?
    在實踐中,有一部分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入職一個月內不與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為了在辭退勞動者、不支付報酬的情況下,因勞動者沒有勞動合同無法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使勞動者無法拿到生效法律文書進行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會讓用人單位鑽法律的漏洞嗎?
  • 《勞動仲裁法》用人單位申請撤銷終局裁決
    專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30章 用人單位申請撤銷終局裁決《勞動仲裁法》第49條一、解讀(1)本條關於用人單位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管轄法院需有兩個條件:第一,用人單位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時,應當向勞動仲裁委所在地的法院提出。第二,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仲裁委所在地的中級法院提出。(3)法院審理撤銷仲裁裁決的程序:第一,應當組成合議庭。第二,對仲裁裁決進行審查核實。第三,裁定是否撤銷仲裁裁決,仲裁案件,如果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合議庭應當裁定撤銷裁決;如沒有違法情形和違法內容,則應當作出不予撤銷的裁定。
  • 2021年度勞動保障書面審查「網上書審」開啟啦!申請攻略請收好~
    記者 傅凌波新年伊始,市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將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情況進行書面審查。即日起,用人單位可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進行網上申報。申報截止時間為2021年12月31日,杭州市內用人單位切勿錯過!
  • 事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這100個勞動用工法律問題請收藏!(下)
    Q:用人單位什麼情形下可以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解除勞動合同?Q: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係應注意什麼?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Q: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等法律、法規的應當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 用人單位不給員工買醫保 怎麼辦?
    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No.3  用加工資替代繳納醫保違法  一些用人單位會在與員工籤訂勞動合同時要求員工出具一份書面承諾,承諾書中寫明:員工自願放棄該用人單位為其繳納的
  • 即將被裁員,如何與用人單位談補償?
    即將被用人單位裁員,勞動者應當如何面對?在用人單位與你溝通之前,你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裁員是個群體性概念,有人認為,其實對於個體勞動者而言,所謂談裁員,就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談離職的問題。這個理解其實是錯誤的,因為用人單位要面對的是洽談多名勞動者的離職問題,稍有不慎,將陷入群體投訴或訴訟。勞動者的應對方案也有所不同。
  • 青島致全市用人單位的一封公開信
    若發生欠薪行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企業將面臨相應處罰。具體內容如下:  致全市用人單位的一封公開信  全市廣大用人單位:  首先,感謝你們在貫徹落實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構建和諧用工環境,促進青島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方面作出的積極貢獻。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影響,用人單位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勞資矛盾時有發生。
  • 年度勞動合同到期,用人單位終止合同是否違法?丨河西老楊頭
    應對建議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籤署《勞動合同》時,關於勞動合同期限問題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與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顧名思義,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籤訂的工作期限,如一年、
  • 職工被判緩刑,用人單位可以隨意解除勞動合同嗎?
    應對建議結合案例,在面對企業、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為由辭退或解除勞動合同時,我們建議您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用人單位能否以勞動者違法而辭退?根據我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在以下情形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員工在試用期期間被足夠證據明確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員工嚴重違反勞動記錄或者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等;嚴重失職,徇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了重大損失;員工因自身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
  • 勞動者謊報工作經歷,用人單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嗎?
    但是,在一次審查中,公司無意間發現劉某虛報工作經歷,公司認為劉某的不誠信行為可能會影響公司的利益,所以,打算解除與劉某籤訂的勞動合同。請問:用人單位發現勞動者謊報工作經歷的,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嗎? 解析 用人單位發現勞動者謊報工作經歷的,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 用人單位不續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支付雙倍經濟補償金
    答: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者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金。問: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不同意續籤勞動合同的,是否需要在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不續籤勞動合同或是支付代通知金?
  • 用人單位能合法解除勞動合同嗎
    在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用人單位可以合法解除勞動合同1.因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仍不能勝任,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吳懷修本人解除勞動合同,並按法律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吳懷修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終止。
  •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可能遇到的這些勞動糾紛,你需要這個法律錦囊!
    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同勞動者依法確立勞動關係,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法律協議。按照法律規定,訂立勞動合同應採取書面形式。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受國家法律保護,對訂立勞動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也是處理勞動爭議的直接證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都應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享有權利,履行義務。
  • 《民法典》看職場(5) | 適用範圍擴大,居委會也可成為用人單位主體!
    由於勞動法屬於社會法的範疇,並未編纂在《民法典》內,但是《民法典》中的不少規定,卻與勞動關係產生了交集,很多勞動保障法律問題都可以從這部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中找到答案。7月6日起,本號推出「《民法典》看職場」欄目,一起來看看這部大法典將對職場帶來哪些影響和變化。哪些當事人可以成為勞動關係主體?
  •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常見16個過錯(各個都很嚴重)
    八、根據勞動合同的約定,單方終止勞動合同《勞動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得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勞動合同終 止情形之外約定其他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
  • 與用人單位打官司期間未上班,用人單位究竟是否應支付工資?
    但是問題來了,如果勞動者此時與用人單位之間並未共同確認勞動合同已經解除,此時勞動者是否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雙方勞動爭議期間的工資。這個問題,很多勞動者存在困惑。其實不只勞動者困惑,很多用人單位及一些執業律師也存在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上述情況下,用人單位是否有工資支付義務,需要分情況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