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個人以及企業的戰略規劃?
核心觀點:看五年、想三年、認認真真幹一年。
我想將時間放的更長更遠一點,想把看5年,放到10年的時間,想為自己的未來10年思考清楚發展方向,這個問題想清楚了,後面我想,無論遇到了什麼問題,都將擁有更清晰的方向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已經思考了這些問題:
同時,也在12月開始徵集了一個活動,年度總結&規劃
主要是聚焦兩個問題的答案:(如果你也願意將你的思考,分享給我,給自己一個機會思考,給我們一個機會,相互探討,共同進度,可以在微信上私信我,你的答案)
在過去的一年中,你最指的規劃的三件事?
為未來的2021年中,你必需要做到的三件事。
因為這樣的活動徵集,我也聽到很多答案。
今年由於我自己的角色轉變,我關注答案的視角,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目前發現一個點,就是只要有了孩子、已婚的跨境人,基本上都會在過去的總結和未來的規劃中,將自己的孩子列為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可能我和我的目前只會吃奶的寶寶,才朝夕相處了100多天,很多問題,是我目前無需去考慮和預見的,但是我也能夠預見,在未來的很多年,很多目標以及方向,都會可能因為孩子的需求,而隨之調整。
昨天聖誕節,和喬姐幾位美女Boss們小聚了一下
她們說,為什麼我的頭髮又剪短了?
我說,之前寶寶的總是抓我頭髮,孩子爸爸說已經在寶寶脖子那裡發現我的長髮,說完以後的一個小時,我就跑到小區,找了個快剪,迅速的剪了個短髮
比如,今天下午就特別想去吃垃圾食品,到了超市,想買點零食,想了很久,最終在要付款的時候,只為傳說中最健康的酸奶,簡愛的酸奶買單
自從醫生說,因為寶寶在喝母乳,寶寶的皮膚問題,暫時除了豬肉、蔬菜、水果、其他任何一切都不要吃,包括醬油、辣椒等。
於是,我就連續的每天的飲食,變成了豬肉+蔬菜,菜除了油和鹽啥也沒放
那麼未來,寶寶的衣食住行,寶寶的教育,等等問題,相信都會隨之改變我原有的生活習慣,以及決策方向
我也很有可能和分享給我的跨境媽媽們一樣,會去每年騰出時間,帶孩子親自旅遊,陪著孩子去各種活動
那麼,我未來10年的規劃,孩子的成長,就是我的規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就重點思考下,我希望我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孩子的起點,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父母。
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在孩子成年之前,就完全取決於,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孩子擁有什麼樣的成長環境,什麼樣的成長經歷。
回顧我自己從小的成長經歷,我感覺我自己是沒有童年的,由於比同齡人更成熟一點,我幾乎從有記憶開始,就由我爸媽教給我的的任務:不要把弟弟給弄丟了。
可是,當我長大了,我現在想想,其實當年只有2歲的我,自己也還是個孩子,弟弟的學前班的家長會是我開的,學校要家長去搞衛生,也是我去代勞。小時候爸媽不在家,也是我給弟弟做吃的。
雖然只比弟弟大兩歲,但是我的爸媽會從小就對我特別放心,弟弟小學的時候,每年學費,也是我帶著給交了錢。
從小被認為是大孩子,就應該要好好照顧弟弟,不要把弟弟給弄丟了,所以即使現在快30歲了,今年和我弟弟出門,我都還會下意識的,拽著我弟弟的手,生怕弟弟給弄丟了。
我和弟弟小時候怎麼長大的呢,印象中,就是鎖在家裡,把弟弟綁在凳子上,記憶中,就這麼一天天長大了。
今年在老家待了10個月,我媽也說,我們小時候,真的很省事,吃飽了,就乖乖的睡覺了也不知道我的小顏同學,怎麼就這麼會哭。
當然,也正是因為從小從有記憶開始就有弟弟,並且父母讓我承擔了一個不要把弟弟弄丟的責任,所以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居然無論到哪個群體,都很容易被人認為是姐姐,大學的同學,基本上無論是比我小的,還是比我小的,見面第一天,就都稱為我是珊珊姐了。
我希望我的孩子,對比我的成長經歷,她是有童年記憶的,記憶中的童年是很美好的。
孩子,就應該擁有孩子本身的童真。
昨天的是聖誕節,看到朋友圈中很多媽媽們,都借著這個節日的名義,給自己的孩子,準備了禮物。
我以後,也會給孩子創造一個屬於她的童年記憶,享受成長的每一刻。
每年的生日、兒童節、春節、等各種節日,都充滿儀式感。
其實,現在想想,孩子出生以後,時間真的會過得很快,去年這個時候,才剛知道寶寶來到了肚子裡,現在寶寶已經會哭會笑,會吵會鬧,也會抬頭,想要自己做的高高了。
可以預見的是:
3年以後,寶寶就要上幼兒園了 「爸爸媽媽去上班,我上幼兒園,我不哭我不鬧,叫聲老師好」 這首兒歌的內容,就會成為日常
6年以後,寶寶就差不多上小學了,網絡中的教孩子寫作業,陪孩子上興趣班,那麼也會成為我的生活的一部分
12年以後,寶寶可能就要進入到中學,成為一名初中生了,也許這個時候就會要開始住校,過寄宿生活,學會和很多同學一起生活。(我自己就是從初中開始住校,自己生活了)
18年以後,寶寶就完成高考,進入大學,正式成人,開始自己為自己的生活獨自努力
其實,真正能夠陪伴孩子的,最黃金的時期,就是大學之前,需要每天都管著的時候,主要是上幼兒園前的時光
當寶寶慢慢成長,擁有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尤其是進入青春期以後,可能更多就擁有自己的社交圈了。
So,好好珍惜,需要陪伴的這幾年時光。
那麼未來寶寶能夠成長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和顏帥哥,都是普通人,其實很大概率,寶寶也只是沒有天賦的普通人。
所以健康成長,天天開心,最普通的寄語,就是我目前來說,最希望寶寶的一個狀態。
關於寶寶成長的經歷,
是否要上興趣班?
能夠擁有一件愛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比如很多年前,我發現,能夠靜靜地在電腦面前,敲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在我看來就是很Happy的一家事情。
如果寶寶也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喜歡寫作也好、喜歡畫畫、喜歡樂器等,只要她喜歡,我都會願意給她創造條件,讓她至少有機會,去做選擇。
有些東西之所以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可能只是因為自己沒接觸過。
So,未來的賺錢目標中,孩子每年的興趣培訓,就得列入到自己的奮鬥目標中。
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希望孩子是一個熱愛學習、善於思考的孩子,那麼首先自己可以先做到,自己做到以後,言傳身教,孩子再差,我想也不會差到哪去。
18年從西安到敦煌,我去了西安的秦兵馬俑,還有敦煌的莫高窟,在西安的孩子,近水樓臺先得月,他們的老師就經常組團,直接在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講解這些文物,當年我們只能在書本上看到的一些文物名稱和圖片,在西安都能看到實物。
我希望也能給孩子這樣的成長經歷,當她看到書本中的某些名詞、地名,因為她曾經去過,那麼她是有非常具體的概念的。
就好像,由於我在杜拜生活過幾年、所以大家一說哈利法塔、帆船酒店,Dubai Marina, 杜拜六國城,這些名詞,在我的腦海中,畫面感都非常強,如果要去說,要去寫這些地方的故事,風土人情,我都能信手拈來。
也就是說,我期待的未來的生活狀態,希望每年都能安排時間,帶著孩子、帶著父母去書本中出現過的地方,看一看,了解那個地方有意思的故事,看一看和自己最常居住的深圳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我希望孩子有自己的獨立的生活空間。
根據我和顏帥哥的規劃,其實孩子最多到了上小學的時候,就需要一個自己獨立的房間,也就是說,我們目前的兩房,是無法滿足給寶寶獨立房間需求的。
今天簡單想了這些,總結下:
我不想錯過寶寶成長的每一刻,希望關鍵時刻都能陪伴在身邊
為寶寶創造美好的童年記憶,每一個童真的節日,都準備有儀式感的小禮物,讓寶寶對於節日充滿期待
支持寶寶的興趣愛好,需要時間去嘗試發現她的興趣愛好,如果寶寶有長期願意堅持的愛好,一定鼎力支持
每年規劃至少1-2次的國內、國外旅遊,書本上看到的名詞,讓寶寶能夠有具體的畫面感
寶寶小學以後,就應該要有自己的個人房間,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
希望孩子養成什麼樣的生活習慣,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得要先做到,那麼才更好去要求孩子。
如果我希望能夠在深圳滿足孩子的這5個方面的需求,那麼對於自己每年需要賺到的錢,就能有非常具體的規劃和最低目標值了。
關於孩子的培訓班每年開銷、旅遊開銷,各位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寶爸寶媽們,有緣看到這篇文章,也非常感謝能夠在文章末端的留言區,或者微信上和我分享你目前的實際花費。
當然我很認同的一個觀點就是,我首先是我自己,然後才是孩子的媽媽。做好自己,才能更從容的面對自己作為媽媽的這個角色。
我不會將孩子作為自己生活的全部,至少現在我感覺屬於我自己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孩子和我完全獨立的個體。會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認知。
今天的隨手記就先到這裡。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