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思考:你希望為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2020-12-27 騰訊網

如何做個人以及企業的戰略規劃?

核心觀點:看五年、想三年、認認真真幹一年。

我想將時間放的更長更遠一點,想把看5年,放到10年的時間,想為自己的未來10年思考清楚發展方向,這個問題想清楚了,後面我想,無論遇到了什麼問題,都將擁有更清晰的方向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已經思考了這些問題:

同時,也在12月開始徵集了一個活動,年度總結&規劃

主要是聚焦兩個問題的答案:(如果你也願意將你的思考,分享給我,給自己一個機會思考,給我們一個機會,相互探討,共同進度,可以在微信上私信我,你的答案)

在過去的一年中,你最指的規劃的三件事?

為未來的2021年中,你必需要做到的三件事。

因為這樣的活動徵集,我也聽到很多答案。

今年由於我自己的角色轉變,我關注答案的視角,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目前發現一個點,就是只要有了孩子、已婚的跨境人,基本上都會在過去的總結和未來的規劃中,將自己的孩子列為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可能我和我的目前只會吃奶的寶寶,才朝夕相處了100多天,很多問題,是我目前無需去考慮和預見的,但是我也能夠預見,在未來的很多年,很多目標以及方向,都會可能因為孩子的需求,而隨之調整。

昨天聖誕節,和喬姐幾位美女Boss們小聚了一下

她們說,為什麼我的頭髮又剪短了?

我說,之前寶寶的總是抓我頭髮,孩子爸爸說已經在寶寶脖子那裡發現我的長髮,說完以後的一個小時,我就跑到小區,找了個快剪,迅速的剪了個短髮

比如,今天下午就特別想去吃垃圾食品,到了超市,想買點零食,想了很久,最終在要付款的時候,只為傳說中最健康的酸奶,簡愛的酸奶買單

自從醫生說,因為寶寶在喝母乳,寶寶的皮膚問題,暫時除了豬肉、蔬菜、水果、其他任何一切都不要吃,包括醬油、辣椒等。

於是,我就連續的每天的飲食,變成了豬肉+蔬菜,菜除了油和鹽啥也沒放

那麼未來,寶寶的衣食住行,寶寶的教育,等等問題,相信都會隨之改變我原有的生活習慣,以及決策方向

我也很有可能和分享給我的跨境媽媽們一樣,會去每年騰出時間,帶孩子親自旅遊,陪著孩子去各種活動

那麼,我未來10年的規劃,孩子的成長,就是我的規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就重點思考下,我希望我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孩子的起點,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父母。

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在孩子成年之前,就完全取決於,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孩子擁有什麼樣的成長環境,什麼樣的成長經歷。

回顧我自己從小的成長經歷,我感覺我自己是沒有童年的,由於比同齡人更成熟一點,我幾乎從有記憶開始,就由我爸媽教給我的的任務:不要把弟弟給弄丟了。

可是,當我長大了,我現在想想,其實當年只有2歲的我,自己也還是個孩子,弟弟的學前班的家長會是我開的,學校要家長去搞衛生,也是我去代勞。小時候爸媽不在家,也是我給弟弟做吃的。

雖然只比弟弟大兩歲,但是我的爸媽會從小就對我特別放心,弟弟小學的時候,每年學費,也是我帶著給交了錢。

從小被認為是大孩子,就應該要好好照顧弟弟,不要把弟弟給弄丟了,所以即使現在快30歲了,今年和我弟弟出門,我都還會下意識的,拽著我弟弟的手,生怕弟弟給弄丟了。

我和弟弟小時候怎麼長大的呢,印象中,就是鎖在家裡,把弟弟綁在凳子上,記憶中,就這麼一天天長大了。

今年在老家待了10個月,我媽也說,我們小時候,真的很省事,吃飽了,就乖乖的睡覺了也不知道我的小顏同學,怎麼就這麼會哭。

當然,也正是因為從小從有記憶開始就有弟弟,並且父母讓我承擔了一個不要把弟弟弄丟的責任,所以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居然無論到哪個群體,都很容易被人認為是姐姐,大學的同學,基本上無論是比我小的,還是比我小的,見面第一天,就都稱為我是珊珊姐了。

我希望我的孩子,對比我的成長經歷,她是有童年記憶的,記憶中的童年是很美好的。

孩子,就應該擁有孩子本身的童真。

昨天的是聖誕節,看到朋友圈中很多媽媽們,都借著這個節日的名義,給自己的孩子,準備了禮物。

我以後,也會給孩子創造一個屬於她的童年記憶,享受成長的每一刻。

每年的生日、兒童節、春節、等各種節日,都充滿儀式感。

其實,現在想想,孩子出生以後,時間真的會過得很快,去年這個時候,才剛知道寶寶來到了肚子裡,現在寶寶已經會哭會笑,會吵會鬧,也會抬頭,想要自己做的高高了。

可以預見的是:

3年以後,寶寶就要上幼兒園了 「爸爸媽媽去上班,我上幼兒園,我不哭我不鬧,叫聲老師好」 這首兒歌的內容,就會成為日常

6年以後,寶寶就差不多上小學了,網絡中的教孩子寫作業,陪孩子上興趣班,那麼也會成為我的生活的一部分

12年以後,寶寶可能就要進入到中學,成為一名初中生了,也許這個時候就會要開始住校,過寄宿生活,學會和很多同學一起生活。(我自己就是從初中開始住校,自己生活了)

18年以後,寶寶就完成高考,進入大學,正式成人,開始自己為自己的生活獨自努力

其實,真正能夠陪伴孩子的,最黃金的時期,就是大學之前,需要每天都管著的時候,主要是上幼兒園前的時光

當寶寶慢慢成長,擁有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尤其是進入青春期以後,可能更多就擁有自己的社交圈了。

So,好好珍惜,需要陪伴的這幾年時光。

那麼未來寶寶能夠成長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和顏帥哥,都是普通人,其實很大概率,寶寶也只是沒有天賦的普通人。

所以健康成長,天天開心,最普通的寄語,就是我目前來說,最希望寶寶的一個狀態。

關於寶寶成長的經歷,

是否要上興趣班?

能夠擁有一件愛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比如很多年前,我發現,能夠靜靜地在電腦面前,敲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在我看來就是很Happy的一家事情。

如果寶寶也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喜歡寫作也好、喜歡畫畫、喜歡樂器等,只要她喜歡,我都會願意給她創造條件,讓她至少有機會,去做選擇。

有些東西之所以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可能只是因為自己沒接觸過。

So,未來的賺錢目標中,孩子每年的興趣培訓,就得列入到自己的奮鬥目標中。

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希望孩子是一個熱愛學習、善於思考的孩子,那麼首先自己可以先做到,自己做到以後,言傳身教,孩子再差,我想也不會差到哪去。

18年從西安到敦煌,我去了西安的秦兵馬俑,還有敦煌的莫高窟,在西安的孩子,近水樓臺先得月,他們的老師就經常組團,直接在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講解這些文物,當年我們只能在書本上看到的一些文物名稱和圖片,在西安都能看到實物。

我希望也能給孩子這樣的成長經歷,當她看到書本中的某些名詞、地名,因為她曾經去過,那麼她是有非常具體的概念的。

就好像,由於我在杜拜生活過幾年、所以大家一說哈利法塔、帆船酒店,Dubai Marina, 杜拜六國城,這些名詞,在我的腦海中,畫面感都非常強,如果要去說,要去寫這些地方的故事,風土人情,我都能信手拈來。

也就是說,我期待的未來的生活狀態,希望每年都能安排時間,帶著孩子、帶著父母去書本中出現過的地方,看一看,了解那個地方有意思的故事,看一看和自己最常居住的深圳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我希望孩子有自己的獨立的生活空間。

根據我和顏帥哥的規劃,其實孩子最多到了上小學的時候,就需要一個自己獨立的房間,也就是說,我們目前的兩房,是無法滿足給寶寶獨立房間需求的。

今天簡單想了這些,總結下:

我不想錯過寶寶成長的每一刻,希望關鍵時刻都能陪伴在身邊

為寶寶創造美好的童年記憶,每一個童真的節日,都準備有儀式感的小禮物,讓寶寶對於節日充滿期待

支持寶寶的興趣愛好,需要時間去嘗試發現她的興趣愛好,如果寶寶有長期願意堅持的愛好,一定鼎力支持

每年規劃至少1-2次的國內、國外旅遊,書本上看到的名詞,讓寶寶能夠有具體的畫面感

寶寶小學以後,就應該要有自己的個人房間,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

希望孩子養成什麼樣的生活習慣,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得要先做到,那麼才更好去要求孩子。

如果我希望能夠在深圳滿足孩子的這5個方面的需求,那麼對於自己每年需要賺到的錢,就能有非常具體的規劃和最低目標值了。

關於孩子的培訓班每年開銷、旅遊開銷,各位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寶爸寶媽們,有緣看到這篇文章,也非常感謝能夠在文章末端的留言區,或者微信上和我分享你目前的實際花費。

當然我很認同的一個觀點就是,我首先是我自己,然後才是孩子的媽媽。做好自己,才能更從容的面對自己作為媽媽的這個角色。

我不會將孩子作為自己生活的全部,至少現在我感覺屬於我自己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孩子和我完全獨立的個體。會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認知。

今天的隨手記就先到這裡。

PS:

相關焦點

  • 王莉萍: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自己要先努力做那樣的人
    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電 「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要先努力做那樣的人。」在日前舉辦的第十一屆新華網教育論壇「2020·CIP教育創新大會」上,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莉萍表示,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潛移默化,「身教」遠比「言教」有力。
  • 一次考試決定一生,你希望你的孩子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不過,細想起來,Billi Eillish父母為家庭教育付出得其實更多。 在中國,類似的有美食短視頻製作者李子柒。但是,如果讓你的孩子放棄讀書,像李子柒那樣過上田園生活,去做美食的視頻節目,你會同意嗎?我相信你不會同意,因為放棄學業常常會被人們視作非主流。中國就曾經出過韓寒,而在美國,這樣的非主流其實很常見。
  • 陳立農 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說了算
    20歲仍保有少年天真,但初涉社會的他們,開始在理想與現實中躊躇……而被譽為「中年前奏」的30歲,有人在事業上初見成績;有人仍在為生計奔波;有人苦惱於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 sunny、rainy、snowy、windy用英語描述天氣,你會嗎
    語言是一門藝術,語言是用來拉近你和他人的關係。語言也就成了你在外社交時的一個重要的臉面。因為一句得體的語言可以幫你交到一位朋友,相反一句語言也可以讓你傷害一大片的朋友。-It's sunny/rainy/snowy/windy.是個晴天/雨天/下雪天/大風天。鋅媽說:It人稱代詞,可以代指天氣、時間、距離、不確定的性別等。在這裡的it代指天氣。2. It's a nice day, isn't it?
  • 陳立農: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說了算
    有的人開始反思自己想要什麼,有的人會在理想與現實中躊躇,有的人學會了熬夜,還陷入脫髮焦慮……  而被譽為「中年前奏」的30歲,有人在事業上初見成績,情感上享受孤獨;有人仍在為生計奔波,試圖尋找人生突破;有人已經建立了安穩的家庭,卻苦惱於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 孩子遇事不思考,張嘴就「求助」?家長用4條教會孩子學會思考
    讓孩子學會思考在思考中尋找樂趣,我們這裡所說的思考,讓孩子勇於思考,並且要讓孩子思考一些孩子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因為孩子還小,他們很有可能會想一些比較淺顯的事物,這時候我們不要認為孩子沒有思考。孩子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孩子思考過的,所以這樣孩子就已經學會了思考,我們家長應該為孩子感到高興,同時要給孩子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我們在詢問孩子的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可以要求孩子一下就把答案給我們,因為我們要讓孩子思考,因此你可以給孩子時間和空間。
  • 發朋友圈最經典的句子,你處在什麼樣的圈子,便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一個人的改變,源自於自我的一種積極進取,而不是等待天賜良機。四、 「怕孩子剛上學吃苦,但仍要求孩子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他跟別人比成績,只是,我希望他未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成就感和尊嚴,會給你開心。」
  • 「格局高」的人,微信朋友圈是什麼樣的,這3點希望你也有
    「格局高」的人,微信朋友圈是什麼樣的,這3點希望你也有其實我們在一個人的日常行為中,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能力和格局是什麼樣的,無論是一些不經意間的小細節,還是他在面對一些事情時的談吐舉止,都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人的真實狀態
  • 在孩子厭學後我開始思考以後孩子謀生之路這個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是冬至,我沒有去想到底是吃湯圓還是餃子這個問題,因為我想去老街上吃油條,順便在去的路上再觀察每一個擦肩而過的人。最近半年,我每次上街都多看幾眼迎面而來的人,有老人,有孩子,有中年人,有年輕人。不管看到什麼人,我都會去想:他們經歷過什麼樣的青春期?
  • 《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學會思考,做出決策,告別失敗和平庸
    其實,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聰明人。只是有些人找到了他們聰明的地方,有些人沒找到而已。所以,你想要成為一個聰明人。經過統計,最好的方法就是「嘗試不同的東西」,做不同的事情。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在某一件事情上面,有著比別人更高的天賦,然後成為這個聰明人之一。
  • 蠟筆小新:五個孩子長大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呢?現實會打臉夢想嗎?
    大家都知道和小新玩的最多的就是幾個幼稚園的夥伴妮妮、正男、阿呆和風間,五個孩子雖然性格差別很大,每個人的家庭也並不一樣,但是大家都玩的非常好,那你有沒有想過5個孩子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呢?在一集中大家可是狠狠的想像了一把自己未來的樣子。
  • 餘生,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女子?
    我們終其一生只是平凡人,即便如此,我們做不了太陽,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發熱發光;做不了大樹,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綠色裝點希望;做不了偉大,就做實在的自我,平凡但不自卑,關鍵的是必須做最好的自己。在某個角落,照亮自己的人生就好。
  • 讀繪本《小黑魚》:教你如何引導孩子獨立學習和思考
    在生活中,家長們,你是如何引導孩子學習和思考的呢?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是需要我們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引導和訓練的。我們都知道孩子需要具有獨立人格,但如何能做到有主見、不盲從、不輕信?今天我們要講的繪本,就是一個意識自己是誰,加深了對自我的認知的故事。
  • 5種父母易把孩子養成「陌路人」,缺乏親情,希望你沒有中
    但落到細節上,父母們犯的錯誤就各種各樣了,這很正常,沒人能在教育上做到完美,我們要接納。不過,有些傷孩子也傷自己的教育方式一定要避免,否則親情將在相處中消耗殆盡,我想這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雖然以高分成績考上大學,卻幾次在寄宿學校被老師勸退,沒人和他成為朋友,這一輩子終究是完了。2、總否定孩子的父母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然而有時父母總覺得孩子犯錯是大事,反應過激。甚至將否定和嘲諷變成了寫在血液裡的一種習慣,一旦孩子做錯了一件事,後面的事情就會被否定。比如:你就是個豬腦子,不學習就沒前途,我看將來你自己怎麼活?
  • 玩具被搶時孩子的反應,暗示著他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別大意
    父母都希望孩子生活中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但是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父母會看見別的孩子搶自家孩子的玩具,在這個時候自家的孩子難免有些難過。玩具被搶時孩子的反應,暗示著他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我在外面看到過這樣的一件事情:在體育館旁免費的娛樂場地,有一個孩子3周歲,旁邊5、6歲的孩子總拿3歲孩子面前的玩具,孩子的媽媽沒有說什麼,孩子也不介意。
  • 微信兒童版申請註冊商標,你希望它是什麼樣子?
    據企查查 APP 顯示,8 月 19 日,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請註冊多項 " 微信兒童版 " 及 "WEIXIN FOR KIDS" 商標,國際分類分別為 "38- 通訊服務 ""41- 教育娛樂 ""09- 科學儀器 " 等。還有消息表示微信兒童版已經開始內測,但這一說法並沒有得到騰訊的確認。
  • 如果東施效顰的故事有結局,你希望會是什麼樣子?
    模仿不是人的天性嗎?不會說話的孩子模仿大人說話的口型學會了叫爸爸媽媽,我們模仿明星的潮流穿搭知道了什麼是酷。我們不都是在學習模仿別人的東西嗎?孩子也許並不知道叫出來的爸爸是什麼意思,我們也可能不知道那樣穿酷在哪裡,但孩子知道他說出「爸爸」的時候,全家人都笑了,最後他學會了說話,我們也知道穿了愛豆的同款就在心裡離他更近了,最後自己成為了別人眼裡的愛豆。我曾在開始大量閱讀的時候模仿過秋葉大叔的讀書方法。
  • 你會愛上什麼樣的人,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主要看你小時候的經歷
    然後媽媽自身的性格會開始起作用,如果媽媽自身的性格比較好,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她就是一個能關注到別人感受,並且心理健康的人,那麼她就可以及時回應嬰兒,感知到嬰兒的需求。這種回應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理解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被媽媽理解和接納了,這樣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好的,自己是被愛的,這種理解和接納也是一個人自信的基礎。
  • 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2  希望法則  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家長們都是對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是否永遠用正面鼓勵的話語讓孩子們看到希望  大家都知道美國人善於說好聽的話,尤其對孩子,無論他們做的如何,都常誇獎說:「幹的好」,「太棒了」,「你真是天才」之類。這就是採用希望法則來正面激勵孩子。  華人家長則對孩子期待值頗高,卻不善於用希望法則,而愛找差距挑毛病,孩子得了95分,還非要追究為什麼丟了5分。這種高標準嚴要求興許適得其反,會扼殺孩子的很多希望使其灰心喪氣。
  • 孩子學習英語,當你對比機構時,你在對比什麼
    對於教育行業來說,這是一塊灰色地帶,如果不懂得識別這種課程,那浪費的,可不只是錢,還有孩子的時間和精力,以及學習語言最黃金的母語活躍期。有人說,選機構,最關鍵的問題有兩個。一方面,想清楚,你希望你的孩子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