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繪本《小黑魚》:教你如何引導孩子獨立學習和思考

2020-12-19 教育夜航船

在生活中,家長們,你是如何引導孩子學習和思考的呢?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是需要我們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引導和訓練的。我們都知道孩子需要具有獨立人格,但如何能做到有主見、不盲從、不輕信?今天我們要講的繪本,就是一個意識自己是誰,加深了對自我的認知的故事。

在大海的一個角落裡住著一群小魚,大家都是紅色的,只有一條是黑色的。有一天,一隻兇猛的金槍魚吃掉了所有的小紅魚,只有小黑魚逃走了。他孤身一人在海裡遊蕩,遇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生命,又高興起來。小黑魚又遇到的一群躲在礁石後的小紅魚,為了生存,不再躲避,他想了個好辦法,教他們遊成大魚的樣子,而自己來當眼睛!就這樣,他們在清涼的早晨遊,在明媚的中午遊,把大魚都嚇跑了。

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

《小黑魚》的創作手法和我們常見到的繪本也不同,它主要採用水彩拓畫的形式,把顏料稀釋之後用模具印出來,首先需要關注的是開始時魚群遊來遊去的畫面,所有的紅魚都是用兩種橡皮印章拓印的,只有主人公小黑魚是手繪的。從視覺意圖上來看,作者希望賦予主人公強烈的存在感,對小黑魚的眼睛也進行了精心的刻畫。類似畫龍點睛的意思——畫上眼睛,也就是通過使其張開眼睛的行為,為其注入靈魂。同樣地,這裡的小黑魚有眼睛的這個細節,也是為接下來的故事的展開埋下伏筆。

接著,作者用多幅畫面來構成這本書。一般來說,作者最想強調的部分,往往會用去較多的篇幅。在《小黑魚》裡,佔用最多畫面的是小黑魚失去夥伴們後,孤獨一人徘徊在海裡的場景,在整本書十四幅場景中佔了七幅。仔細看看就可以發現,每幅畫都用了不同的繪畫技法,進行了有力的造型表現,從繪畫的角度看,這一部分是全書的高潮。因此,作者最想表現的是小黑魚落單後在海裡四處遊蕩的場景,而最後大家齊心協力把大魚趕走的部分並不是故事的主題,那僅僅是一個結局。

孤獨也是發現自我的一種途徑

雖然小黑魚一直都住在海裡,但直到落單為止,他對於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海洋是什麼樣,以及自己在這個世界裡是怎樣一種存在等問題,從來都沒有思考過。現在的我們,不也和小黑魚一樣麼?當小黑魚落單時,才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海中的世界,觀察這裡生存著怎樣珍稀有趣的生物,他才注意到這個世界如此美麗,從而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什麼樣的存在,也即意識到了自己是誰,加深了對自我的認知。

成長後的小黑魚在找到新的夥伴時,沒有躲避,而是主動地向他們打招呼,還會潛入海底深處靜默地思考,盡全力為夥伴們的生存想辦法。畫面恰當地表現出了小黑魚的心情。在每一本繪本中,作者都會通過安排主人公在畫面中的位置,使其具有特殊的意味。孩子們用眼睛緊緊地跟隨主人公,而大人的眼睛往往只是粗略地掃過畫面,因此也無法體味到繪畫中描述的故事內容,就等於只讀了繪本的一半。

潛移默化的教育意義

李歐·裡奧尼的《小黑魚》在講故事的同時告訴我們兩個道理。第一,面對困境或者強大的敵人,我們要像小黑魚一樣善於運用自己聰明的大腦憑藉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逃跑,把自己藏起來,這樣是一種逃避的行為方式。

第二,團隊力量的重要性。小黑魚最後能夠戰勝金槍魚,憑藉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力量,這個群體的力量是分不開的,這就告訴讀者,有些困難可以自己一個人解決,可是有些要靠大家的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小黑魚和小紅魚通力合作變成最大的魚,最後,金槍魚落荒而逃。小黑魚在思考了如何和夥伴們一起在大海中生存下去的問題後,找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大家齊心協力,裝成大魚的樣子遊,和大魚對抗。

繪本的教育價值並不是照本宣科地告訴讀者應該怎樣做,而是潛移默化地對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產生影響。獨立思考需要知識的儲備,唯一的方法就是閱讀。有計劃地培養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讓孩子養成提問和反思的習慣,當孩子遇到問題,讓孩子關注問題是怎麼被解決的,而不是問題的答案。這樣他們才能在長大後不會被大眾意見左右,擁有真正的思辨能力和真正的想像力、創造力。

相關焦點

  • 《小黑魚》:小主角尋找自我的歷程,蘊涵著生命的思考與教育意義
    通過思考,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位置。而通過自己的思考能力去幫助他人,更是對自我價值的一種升華。思考雖然不能直接創造生活,但卻可以改變生活方式,為人生創造更多可能。所以,孩子們要學會思考哦。如何和孩子一起閱讀《小黑魚》繪本是一種美麗的語言,孩子可以從中收穫快樂,大人可以從中獲得力量。而親子共讀,更是一種美好的體驗。
  • 90%的家長不會讀繪本,給孩子正確讀繪本的姿勢,你掌握了嗎
    前幾天看到小區裡的幾個寶媽們正在討論雙11打算給孩子入手一些繪本,有一個年齡稍長的媽媽,再向其他的寶媽們傳授如何給孩子讀繪本的經驗,有一位家長或者說給孩子讀書還不簡單嗎?把字讀給孩子聽,讓孩子自己去看畫不就好了?寶貝內心暗想,難道作為父母的我們就只是一個文字閱讀器嗎?
  • 怎樣讀繪本?《小熊很忙》來教你和寶寶一起讀繪本
    怎樣陪寶寶讀繪本?今天麥媽媽以麥麥最愛讀的《小熊很忙》這套繪本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讀繪本的技巧。《小熊很忙》是一套最具匠心又好玩的雙語書。關鍵是語言多用重複句式和押韻,更像是一種兒歌,便於寶寶學習。忙碌的小熊今天來到了恐龍園,小朋友可以推推、拉拉、轉轉厚紙板操作頁,發現很多驚喜;拉一拉,長長脖子的腕龍就藏在高高的大樹後面,轉一轉,開車追蹤恐龍腳印,小熊會發現什麼呢?推一推,你還能幫助小恐龍破殼而出呢。小熊這次要上天啦。對的,忙上天了。
  • 繪本《小黑魚》:給孩子的教育不僅只有「甜」,還需要孤獨與自由
    那麼如何讓孩子面對困難,自己解決?以及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呢?《小黑魚》這本內容豐富,文字簡單明了,寓意深長的繪本將告訴我們答案。本文將從繪本的創作者,繪本風格、特點以及這本書給我們的教育意義和親子共讀啟發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講解,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收穫和啟發。
  • 《小黑魚》——握著孩子的手,閱讀經典圖畫書吧!
    《小黑魚》會給你一場美不勝收的「視覺饗宴」。它不僅僅是那個發生在海裡的小小故事,而是它那迷離、如夢如幻的色彩——彩虹果凍似的水母、五彩的水草,還有那如同在風中搖曳的粉紅色的棕櫚樹一般的海葵……入選日本兒童書研究會繪本研究部編《圖畫書 · 為了孩子的500冊》有一群快樂的小紅魚住在大海的一個角落裡,其中有一條小黑魚,他比他的兄弟姐妹遊得都快。
  • 如果iPhone上不能用微信了 你會怎樣?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最近,朋友文為了兒子幼兒園的親子共讀活動,每天都會在朋友圈打卡。文的兒子今年4年,鑑於我們兩家比較熟悉的緣故,我知道她從沒給孩子買過繪本,也沒有和孩子親子共讀的經驗。我很好奇她是如何給孩子讀繪本的,詢問後得知她都是,「直接照著書念,念完了,孩子在自己看會圖就完了。」
  • 孩子不愛動腦思考?心理學家:了解四大法則,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周末去朋友家做客,正在寫作業的小雪,遇到一道數學題自己不會做,就急忙喊:「媽媽,你快來,這道題我不會做了!」媽媽聽到後,走到女兒面前,拿起作業本看了一下,然後告訴小雪應該如何答題,小雪按照媽媽說的方法完成了數學作業,就開始寫英語作業,沒過一會兒,小雪又來求助:「媽媽,這道英語題太難了,我不會寫!」小雪媽媽發現這明明是昨天才剛講過的類似題目,今天又問該如何解答。
  • 低年級孩子多讀繪本,你選對了嗎?我給大家推薦一些吧!
    現在的低年級的孩子,我發現讀繪本的很少很少。可能學校認為他們大了,不需要什麼繪本了,也可能是家長認為孩子認字好多了,開始讀一些篇幅比較長的書了。不過我個人認為,小學的低年級,還是多讀繪本比較好。比如獲得凱迪拉克獎的繪本有:《瑪德琳》《讓路給小鴨子》《小房子》《公主的月亮》《在森林裡》《小機靈和小迷瞪》等,這些都是。還有獲得安徒生獎的繪本有:《長襪子皮皮》《小黑魚》《總有一天會長大》《母語月光的女孩子》等等。
  • 怎樣給孩子讀繪本
    因此,在讀繪本時,我們要著力思考的一個問題是:這個繪本是怎樣藉助圖畫和文字來共同講述一個故事的。這個觀察越仔細越好,儘量引導孩子觀察到每一個細節。接下來我們再進一步提出問題:「你覺得這個繪本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呢?」這樣問,能引導孩子展開想像,並形成口頭表達。
  • 一年級數學啟蒙:教孩子畫思維導圖,學習可視化,提高學習效率
    孩子幼兒園畢業,即將進入小學,很多家長表示很迷茫,不知從何教起,其實簡單的10以內加減法對孩子來說已經不再是難題,因為每個孩子都很聰明,如何引導孩子將聰明用在學習上才是關鍵問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你的每一點用心都是孩子成長的基石,教育孩子做到不急不躁如同成功一半。為什麼說小學一年級數學很關鍵?家長朋友們可能覺得不理解,一年級內容簡單,可能你的孩子不用教就會,但是你要明白一個道理,你的孩子會,其他孩子也會,沒什麼大不了。
  • 孩子不願讀繪本?4招掌握正確的親子共讀法,讓孩子「愛不釋手」
    隔天去了閨蜜家裡,這時候她的孩子小天正坐在沙發上看瑪麗荷艾斯的《在森林裡》。閨蜜對小天大聲喊道:「阿姨來了,你也不打聲招呼。那本書不用看了,你都看了無數遍了,就是一些無釐頭的事,又不能教會你什麼東西,去和小妹妹玩吧。」玩了一會,選了一些繪本,臨走時我給閨蜜說:「不是小天不喜歡讀繪本,而是你還沒有真的融入到親子共讀中。」
  • 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簡單3個步驟,讓孩子學會思考
    這樣的問題,是我們可以給孩子解答的。但也有很多生活類的知識,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比如說,小柚子最近常常問我:「陌生人是壞人嗎?」「我不能娶一個男生做老婆嗎?」「媽媽你為什麼不能再生一個寶寶?」這樣的問題,是要我們引導孩子去思考的。
  • 歸納Analogy:成為兒童核心概念,引導思考,增加自身學習能力
    歸納Analogy(類比)歸納Analogy翻譯過來是歸納類比,是從尋找各種事物之間存在相似關係的學習方法。成功的運用歸納類比,可以幫助兒童理解事物之間存在的規律,引導他們的思考,增加他們的學習能力。孩子們還會在新的情景,靈活運用類比能力選擇其中的規律。類比推理常常被演變成各種各樣的形式,可以運用的各種領域當中。
  • 大衛熊英語 讓你的孩子愛上英語學習
    想帶孩子一起讀,可家長怕讀錯不敢教其實,琳琳父母也很想帶著琳琳一起讀繪本。哪裡敢教?就怕自己蹩腳的英語誤了孩子。從這次的嘗試,琳琳媽深深感受到英語啟蒙的幾個要點:啟蒙階段,孩子需要一個良好的英語聽說環境。單看繪本和教材是不行的,家長要為孩子創造環境,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大量聽、大量說。啟蒙階段,英文繪本必須有人帶著讀。繪本抓住孩子注意力後,還需要有人陪讀和領讀,引導孩子一步步由淺入深,保持學習興趣和信心。
  • 如何鍛鍊孩子的英語學習思維呢
    在教孩子學習英語的時候,要在孩子身上求方法。為什麼呢,學習在課堂上,應該請教於老師,但方法能不能掌握,在於孩子而不是老師。所以,當在複習的時候,啟發孩子的思考,嘗試實踐。很多時候,家長在教孩子的時候,總是操作的時候,表達方法。
  • 《思考的整理學》:暢銷日本34年,教你獨立思考,擁有創造力
    《思考的整理學》出版34年以來,暢銷不衰,不僅是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學生必讀書目第1名,還在2018-2019連續兩年獲得日本大學生年度圖書榜單第1名,可見其影響力。今天,三皮兒就帶你解讀《思考的整理學》,教你學會獨立思考,具有創造力。
  • 繪本《小黑魚》想要展現的能力,其實不僅僅是團結與協作,還有如何...
    小黑魚 金星班繪本課《小黑魚》 繪本《小黑魚》想要展現的能力,其實不僅僅是團結與協作,還有如何面對孤獨和恐懼,如何保持個性,如何擁有勇氣,如何用智慧幫助自己和他人
  • 零基礎的孩子如何學習Scratch圖形化編程?
    編程已經成為世界的通用語言,和聽、說、讀、寫、算一樣,是孩子必須掌握的技能。而Scratch編程可以為零基礎的孩子打開一片天地,讓孩子輕鬆掌握代碼。那麼受到普遍追捧的Scratch圖形化編程如何學呢?下面我們就一一細說開來……Scratch是什麼樣的編程軟體?
  • 孩子6歲前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上學後領先一步,如何讀繪本?
    有一個好習慣需要在孩子6歲前養成,這就是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父母的親力親為,即使工作很忙,生活很累,也要幫助孩子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一生受益。央視主持人董卿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鼓勵她每天進行閱讀,假期總會收到來自爸媽精心準備的書單。
  • 孩子遇事不思考,張嘴就「求助」?家長用4條教會孩子學會思考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肯定是教育孩子的諸多方面,那麼教孩子學會思考重要嗎?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呢?這些都是比較現實的一些問題,同時也是我們希望教會孩子的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我們應該引導孩子知道的一些常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