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繳納社保繳費越高越划算,還是繳費越低越划算呢?個人選擇繳納社保,那麼我們可以選擇按照靈活就業的方式來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當然也可以選擇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當然無論是哪一種社保,那麼都是有不同的繳費檔次的選擇,不同的繳費檔次所對應的養老金的待遇,包括退休醫保的待遇,都是有所不同的。
我們如果選擇的繳費水平越高,那麼實際上自己所獲得的相關的回報也會越高,所以我認為選擇繳費越高對於自己來說是越划算的,因為畢竟繳納的費用越高,最終得到的回報是我們本人自己,所以我認為選擇一個較高的水平來交費的話,對於自己是有好處的,當然這個完全取決於個人的經濟能力,畢竟是個人繳費,是需要自主來全額承擔所有的一個繳費比例的。
尤其是按照靈活就業的形式來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的人群,他們所繳納的費用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因為畢竟沒有企業單位來承擔相應的繳費比例自主需要承擔全額的繳費比例,其中養老保險需要承擔20%的繳費比例,醫療保險至少也需要承擔4%的繳費比例,那麼可想而知這樣的經濟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即便是按照最低標準來進行繳費的話,那麼每年也是需要1萬多塊錢的一個交費。
如果說你按照靈活就業形式選擇最高標準,也就是300%的水平來進行繳費的話,那麼實際上每年繳費水平甚至接近於4萬元,所以自己如果有這樣的一個經濟實力,那麼選擇高標準的交費自然而然是比較好的,因為將來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是比較高的,但是如果說自己沒有這樣的經濟實力,我們應該優先保障自己的累計繳費年限,這樣的話對於自己將來所獲得的退休金待遇才是會比較高的。
所以在繳費檔次高低的問題上,一方面還要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另外一方面千萬是不要折損自己的累計繳費年限,這一點是不可取的。如果你要折損自己的累計繳費年限來提高自己的平均繳費指數的話,那麼實際上就等於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我們更多的應該考慮擁有一個最大化的繳費年限,在這樣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提高平均繳費指數。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是一樣的,因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是分為不同的繳費檔次,從每年200元到每年7000元不等,有些地區最高的甚至高達8000元,所以選擇一個高的繳費標準和選擇一個低的繳費標準,將來所對應的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完全還是要考慮個人的一個經濟能力,還有就是累計繳費年限一定要滿足15年以上的條件。這樣的話才可以讓自己獲得一個最大化的繳費,才可以獲得一個比較高的養老金待遇。
感謝閱讀,每天講講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