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困難群眾兜底保障情況咋樣?這場新聞發布會告訴你

2020-12-17 澎湃新聞

12月14日,記者在2020年金昌市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全市民政系統採取了一系列管用務實的舉措,有力地保障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切實做到了應保盡保、應兜盡兜、應救盡救。

2020年,我市下發了《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標準的通知》,將農村低保指導標準由4020元提高到4428元;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補助標準每人每年提高240元,按照全自理、半護理、全護理三檔,分別按每人每年不低於1440元、2640元、3840元進行補助。完善低保等社會救助制度,把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範圍,下大力解決好群眾關切的各類問題,兜住兜牢兜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服務底線,努力讓困難群眾和服務對象滿意。截至目前,我市共為35877名各類社會救助和服務對象發放社會救助資金11514.35萬元,確保4676人兜底保障對象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兜盡兜、應養盡養。

圍繞提升監護照料質量,我市持續創新救助模式。針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實際困難,全面推行「資金+物資+服務」的救助模式。今年,全市投入108萬元,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方式,為585名分散特困人員提供生活照料、家庭照料、日間陪護、康復護理等照料護理服務。針對因突發疾病等原因致貧、返貧人員,我市主動實施臨時救助,進一步明確救助對象範圍和類別,簡化優化審核審批程序、合理確定救助標準,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返貧人口納入救助範圍,並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作用,積極開展「先行救助」,截至目前,我市已為7112戶14375人累計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678萬元。

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實錄

(滑動查看回答)

民政部門在脫貧攻堅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兜底保障任務,下一步民政部門如何健全完善防返貧長效制度機制?

民政部門健全完善防返貧工作長效制度機制要落實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建立重點人群跟蹤監測機制。通過走訪排查,全面了解老年人、殘疾人、重病患者等重點人群,掌握分析研判他們的家庭生產生活及收入變化情況,及時給予相應救助。

二是建立完善低收入家庭資料庫。對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低保標準1.5倍左右的家庭納入低收入家庭資料庫,對因殘、因病、因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引發的收入大幅縮減和剛性支出明顯增加的家庭及時落實救助政策。

三是建立動態管理監測預警機制。通過與扶貧、教育、人社、衛健、醫保、殘聯等部門信息共享。用好全省監測預警信息平臺,對十類困難人群重點關注,將符合條件的人員納入相應的救助範圍。四是建立扶貧與扶志相結合的機制。引導保障對象中有勞動能力的對象通過生產和就業脫貧致富,並把精神扶貧轉化為貧困群眾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有效激發貧困戶主動脫貧致富信心和內生動力,摒棄等靠要思想。

市民政局將如何落實提高臨時救助的及時性和實效性,全方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臨時救助是社會救助體系的最後一道防線,在兜住民生底線、救急解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全市為14375名困難群眾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678萬元。我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是細化明確救助對象。對低保戶、特困供養人員、受災家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困難群眾,在其他政策保障之後,因病、因學、因災、因禍致使基本生活仍有困難的家庭和個人,區分為急難型或支出型兩個另類進行確認。

二是合理確定救助標準。充分考慮救助對象的困難類型和困難程度,按照城市低保標準×臨時救助人數×困難持續月數合理計算救助額度。對因災、因禍、突發重特大疾病的,可「一事一議」,一次性給予不超過25000元的救助。

三是主動及時實施救助。不斷完善「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急難對象主動發現報告機制、「救急難」快速響應機制,做到早發現、早救助、早幹預。對情況緊急的,先行救助、後置審批。對5000元以下的救助,經鄉鎮與縣級民政局電話溝通,便可從鄉鎮的臨時救助備用金中直接支出。

四是創新救助方式方法。為解決視角貧困等突出問題,提高救助的實效性,我們採取資金+物質+服務方式實施救助,給救助對象,不僅發放救助資金,也可根據實際需要採購發放實物、購買第三方服務。

市民政局如何對特殊困難群體開展兜底保障工作,具體採取的關愛舉措有哪些?

金昌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特殊困難群體關愛保障體系。目前主要實施保障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實施兜底保障。按照福利機構集中供養每人每月1360元、分散居家供養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保障其基本生活。今年為60名孤兒,135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生活費206.69萬元。

二是對殘疾發放人生活和護理兩項補貼。對低保戶中的殘疾人,按照困難程度,給予每人每月100元或30元的生活補貼;對重度殘疾人,按照殘疾類別和等級,給予每月每人100元或50元的護理補貼。今年為5411名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652.67萬元。

三是對經濟困難老人提供照料服務。按照每個每月100元的標準,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第三方為經濟困難老人提供照護報務。今年為1984名經濟困難老人提供價值156萬元的配餐送餐、家政保潔等照護服務39640人次。

四是對流浪乞討人員實施專項救助。對流浪乞討人員一經發現立即救助,逐項落實體檢治療、尋親訪家、護送返鄉、落戶安置等救助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和人生安全,維護其合法權益。今年救助流浪乞討人員267人次,住院治療11人次、護送返鄉30人次。

文、圖、視頻/ 記者 徐筱哲 袁琳潔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金昌困難群眾兜底保障情況咋樣?這場新聞發布會告訴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保障...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介紹「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保障工作情況。歡迎參加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邀請省民政廳副廳長趙立傑先生、社會救助處處長邢洪銳先生、社會事務處處長紀德成先生介紹「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保障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首先,請趙立傑副廳長介紹有關情況。
  • 「新聞發布」社旗縣兜底保障困難群眾衣食冷暖,答好脫貧攻堅「民生...
    6月30日,社旗縣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全縣兜底保障扶貧工作新聞發布會。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玉泳通報全縣兜底保障扶貧工作相關情況,辦公室主任李天濤、養老服務科科長樊自立回答了記者提問。縣社科聯主席楊銀鵬主持新聞發布會。
  • 看金昌這場新聞發布會怎麼說?
    12月1日,2020年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新聞發布會在市行政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問題1:我市對穩就業工作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 兜底保障讓2004萬貧困人口受益
    來源標題:兜底保障讓2004萬貧困人口受益 昨日(11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有關情況。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介紹,兜底保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底線制度安排。
  • 疫情期間如何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疫情期間如何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3月1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
  • 河北:織密織牢兜底保障「保護網」 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河北省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情況新聞發布會。人民網石家莊12月14日電 (祝龍超)從12月14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河北省民政系統不斷完善低保等社會救助制度,把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兜底保障範圍,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 救助兜底「一個不漏」 70餘萬涼山困難群眾穩定脫貧
    木出洋芋木由於年老喪失勞動力,加上妻子患重病,生活一度十分困難。政府將他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低保政策。為讓廣大困難群眾更多更好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我省不斷完善兜底保障制度,提高救助保障水平。省民政廳把解決「兩不愁」作為脫貧攻堅中的底線責任,在涼山州統籌推進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確保救助兜底「一個不漏」,救助保障「穩定脫貧」。省民政廳牽頭出臺40餘項專項制度文件,在「單人保」、收入豁免、低保漸退期、取消戶籍地申請等方面,實施兜底保障政策;推動州縣實現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適度擴面、持續提標等。
  • 精準扶貧「兜底」 貧困群眾「有底」
    2020年10月份,李鵲鎮民政辦工作人員在摸底、走訪中發現了這一問題,考慮到李振香的家庭情況,並經過經濟調查和入戶核查後,確定其符合「單人保」的政策。十天左右的時間,李鵲鎮民政辦就為李振香個人辦理了低保,讓其享受到「重病單人保」的政策。「辦理了『單人保』之後,透析費用大大降低,醫療報銷比例有了提高,同時,每年還有2000多元的低保費用,大大減輕了我們的經濟負擔。」李振香說道。
  • 這場新聞發布會給你答案
    12月4日上午,湘潭召開「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之「三送三穩」保就業專題新聞發布會。這是「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發布會的第三場,會上介紹了「三送三穩」保就業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這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永昌縣如何實現縣摘帽、村退出、貧困人口全部...
    12月21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辦金昌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永昌縣專場。縣委書記張政能,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健介紹了永昌縣2020年「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 城鄉低保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730元,鄭州民政加強兜底保障能力
    加強兜底保障能力,不斷提高低保標準。12月24日,記者從鄭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鄭州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已提高至每人每月730元。鄭州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730元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2009年鄭州市建立了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並在2019年實現了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一體化。
  • 金昌:補短板 鍛長板 託起貧困群眾幸福夢
    甘肅省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金昌專場中國甘肅網12月17日訊(本網記者 洪煜然)「貧困村裡的水通了、路好了、房新了、山綠了,看病方便了,出行通暢了,群眾不僅口袋開始鼓起來了,腦袋也富起來了,金昌市副書記、市政府副市長、代市長王鈞介紹脫貧攻堅情況12月17日,甘肅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金昌專場在蘭州舉行,金昌市就脫貧攻堅工作情況作了通報。
  • 石柱:讓困難群眾「兩不愁」真不愁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我縣緊盯「兩不愁三保障」靶向發力、精準施策,把政策落到戶、定到人。同時,加強低保、特困與臨時救助政策的無縫銜接,不斷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織牢社會保障救助「兜底網」,讓困難群眾「兩不愁」真不愁。
  • 這場發布會告訴你答案
    海南省醫保電子憑證上線啟動新聞發布會(2020年12月18日)歡迎參加省新聞辦舉辦的海南省醫保電子憑證上線啟動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海南省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正一先生、海南省醫療保險服務中心一級調研員李向陽先生、海口市醫療保障局局長富天放女士、三亞市醫療保障局局長嚴連勇先生、海南省醫療保障局綜合處三級調研員王衍先生。請他們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的提問。下面,首先請吳正一副局長介紹有關情況。
  • 江蘇「新版」社會救助制度上線 困難群眾新期待
    12月25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專題解讀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最新出臺的《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省民政廳、財政廳、教育廳、住建廳、人社廳等部門分別從兜底、教育、住房、就醫等專項救助方面進行了解讀。
  • 河南省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視頻  2020年11月25日10:00,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新聞發布會。歡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實實在在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兜住民生底線。
  • 大關這場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新聞發布會 12月17日,大關縣召開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通報五年來全縣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採取的措施辦法和取得的成效,並就脫貧攻堅重點、熱點問題回答與會人員的提問。
  • 雲南為困難群眾撐起「溫暖...
    雲南為困難群眾撐起「溫暖天空」 2020-12-26 1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巖:確保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近日,龍巖市民政局組織工作組深入全市各縣(市、區)和部分鄉鎮(街道)開展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進村入戶宣講宣傳社會救助政策,走訪貧困戶、低保戶、特困人員等困難群眾,全面了解困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積極為貧困群眾解憂,深入排查是否出現「漏保」「漏救」等情況,確保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不漏一戶
  • 疫情災情影響下,如何防止困難群眾因疫因災致貧返貧?貴州民政有招
    12月29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貴州脫貧攻堅民政兜底保障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等災情影響,貴州省困難群眾收入減少、支出增加,還有的困難群眾外出務工無著返鄉,所以今年兜底保障任務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