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記者在2020年金昌市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全市民政系統採取了一系列管用務實的舉措,有力地保障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切實做到了應保盡保、應兜盡兜、應救盡救。
2020年,我市下發了《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標準的通知》,將農村低保指導標準由4020元提高到4428元;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補助標準每人每年提高240元,按照全自理、半護理、全護理三檔,分別按每人每年不低於1440元、2640元、3840元進行補助。完善低保等社會救助制度,把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範圍,下大力解決好群眾關切的各類問題,兜住兜牢兜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服務底線,努力讓困難群眾和服務對象滿意。截至目前,我市共為35877名各類社會救助和服務對象發放社會救助資金11514.35萬元,確保4676人兜底保障對象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兜盡兜、應養盡養。
圍繞提升監護照料質量,我市持續創新救助模式。針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實際困難,全面推行「資金+物資+服務」的救助模式。今年,全市投入108萬元,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方式,為585名分散特困人員提供生活照料、家庭照料、日間陪護、康復護理等照料護理服務。針對因突發疾病等原因致貧、返貧人員,我市主動實施臨時救助,進一步明確救助對象範圍和類別,簡化優化審核審批程序、合理確定救助標準,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返貧人口納入救助範圍,並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作用,積極開展「先行救助」,截至目前,我市已為7112戶14375人累計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678萬元。
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實錄
(滑動查看回答)
問
民政部門在脫貧攻堅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兜底保障任務,下一步民政部門如何健全完善防返貧長效制度機制?
民政部門健全完善防返貧工作長效制度機制要落實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建立重點人群跟蹤監測機制。通過走訪排查,全面了解老年人、殘疾人、重病患者等重點人群,掌握分析研判他們的家庭生產生活及收入變化情況,及時給予相應救助。
二是建立完善低收入家庭資料庫。對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低保標準1.5倍左右的家庭納入低收入家庭資料庫,對因殘、因病、因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引發的收入大幅縮減和剛性支出明顯增加的家庭及時落實救助政策。
三是建立動態管理監測預警機制。通過與扶貧、教育、人社、衛健、醫保、殘聯等部門信息共享。用好全省監測預警信息平臺,對十類困難人群重點關注,將符合條件的人員納入相應的救助範圍。四是建立扶貧與扶志相結合的機制。引導保障對象中有勞動能力的對象通過生產和就業脫貧致富,並把精神扶貧轉化為貧困群眾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有效激發貧困戶主動脫貧致富信心和內生動力,摒棄等靠要思想。
問
市民政局將如何落實提高臨時救助的及時性和實效性,全方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臨時救助是社會救助體系的最後一道防線,在兜住民生底線、救急解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全市為14375名困難群眾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678萬元。我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是細化明確救助對象。對低保戶、特困供養人員、受災家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困難群眾,在其他政策保障之後,因病、因學、因災、因禍致使基本生活仍有困難的家庭和個人,區分為急難型或支出型兩個另類進行確認。
二是合理確定救助標準。充分考慮救助對象的困難類型和困難程度,按照城市低保標準×臨時救助人數×困難持續月數合理計算救助額度。對因災、因禍、突發重特大疾病的,可「一事一議」,一次性給予不超過25000元的救助。
三是主動及時實施救助。不斷完善「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急難對象主動發現報告機制、「救急難」快速響應機制,做到早發現、早救助、早幹預。對情況緊急的,先行救助、後置審批。對5000元以下的救助,經鄉鎮與縣級民政局電話溝通,便可從鄉鎮的臨時救助備用金中直接支出。
四是創新救助方式方法。為解決視角貧困等突出問題,提高救助的實效性,我們採取資金+物質+服務方式實施救助,給救助對象,不僅發放救助資金,也可根據實際需要採購發放實物、購買第三方服務。
問
市民政局如何對特殊困難群體開展兜底保障工作,具體採取的關愛舉措有哪些?
金昌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特殊困難群體關愛保障體系。目前主要實施保障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實施兜底保障。按照福利機構集中供養每人每月1360元、分散居家供養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保障其基本生活。今年為60名孤兒,135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生活費206.69萬元。
二是對殘疾發放人生活和護理兩項補貼。對低保戶中的殘疾人,按照困難程度,給予每人每月100元或30元的生活補貼;對重度殘疾人,按照殘疾類別和等級,給予每月每人100元或50元的護理補貼。今年為5411名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652.67萬元。
三是對經濟困難老人提供照料服務。按照每個每月100元的標準,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第三方為經濟困難老人提供照護報務。今年為1984名經濟困難老人提供價值156萬元的配餐送餐、家政保潔等照護服務39640人次。
四是對流浪乞討人員實施專項救助。對流浪乞討人員一經發現立即救助,逐項落實體檢治療、尋親訪家、護送返鄉、落戶安置等救助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和人生安全,維護其合法權益。今年救助流浪乞討人員267人次,住院治療11人次、護送返鄉30人次。
文、圖、視頻/ 記者 徐筱哲 袁琳潔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金昌困難群眾兜底保障情況咋樣?這場新聞發布會告訴你》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