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貴州脫貧攻堅民政兜底保障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等災情影響,貴州省困難群眾收入減少、支出增加,還有的困難群眾外出務工無著返鄉,所以今年兜底保障任務更重了。在省委省政府統一領導下,省民政廳會同省扶貧辦和有關部門採取系列應對措施,有效防止困難群眾因疫因災致貧返貧。
一是適度擴大社會救助覆蓋範圍。按照國家層面統一部署要求,我們會同省財政廳制定了擴大社會救助覆蓋範圍的具體政策。首先,把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其次,對特困人員供養中的未成年人的年齡從16周歲延長到18周歲。再次,對生活困難但是失業保險政策、低保政策沒有覆蓋到的失業農民工等失業人員,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截至目前,全省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274.2萬人,較去年底增加18萬人;保障城鄉特困人員9.5萬人,較去年底增加0.5萬人。今年6月至11月,全省共向3066名未參保失業人員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173.85萬元。 二是堅決防止因疫致貧返貧。會同有關部門對受疫情影響困難群眾進行全面排查,採取公布值守求助電話、放寬政策條件、簡化救助程序、實施先行救助等措施,全力打好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政策組合拳,共將3.69萬名受疫情影響困難群眾納入低保,共對城鄉困難群眾實施臨時救助22.3萬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2.61億元。 三是堅決防止因災致貧返貧。會同應急部門建立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協調聯動機制,及時對受災群眾開展排查,做好低保、臨時救助與災害救助的政策銜接,協同防止因災致貧返貧。截至11月,全省共將3.33萬名受災群眾納入低保,共對1.89萬戶受災家庭實施臨時救助,發放臨時救助金1841萬元。
四是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今年以來,受疫情、災情、非洲豬瘟共同疊加影響,我省物價持續走高,特別是豬肉等食品價格居高不下,給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帶來較大影響。為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我們會同發改、財政等部門採取新增省級預算、定期調度督導等措施,督促指導各地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制,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今年以來,全省共向民政對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8.51億元。 通過打好政策組合拳,受疫情災情影響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都已經納入了兜底保障範圍,全省全面消除了困難群眾因疫因災致貧返貧的風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韋倩 胡家林 曠光彪
編輯 李劼
編審 田旻佳